红楼名侦探(校对)第5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0/884

  “聒噪!”
  邢忠突然一声闷喝,打断了的女儿的话。
  他初时是觉着有求于女儿,所以才忍着没有反驳——如今听她又揭破自己短处,却是再也按捺不住了。
  吹胡子瞪眼的把手一背,呵斥道:“以后少听你母亲浑说,什么寅吃卯粮的?我那是随你姑父去开拓人脉!”
  “为父跟着你姑父,近来也不知结识了多少王孙公子,日后咱们开起买卖来,随便哪个帮着捧捧场,就够咱们一辈子衣食无忧的!”
  “何况在外面应酬时,都是你姑父拿大头,我只边边角角的拿些零碎,说起来咱们还赚了呢!”
  眼见他洋洋得意,全不将一家老小的窘境当回事,邢岫烟直悔的肠子都青了,若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劝父亲留在苏州,也免得被这富贵荣华迷了心窍。
  正寻思着,该如何劝父亲迷途知返,邢忠却又忽然‘咦’了一声,发现新大陆似的直盯着女儿头上打量,越瞧那眼睛越是锃亮。
  “好女儿,你……你这一头的金银珠翠,却是打哪来的?!”
  原来是为了这个。
  邢岫烟忙道:“这是迎春姐姐借我使的,可不是……”
  “可不是什么!”
  邢忠喜的什么似的:“早听说我这甥女是个大方的——这借给你的东西,莫非还好意思硬往回要?”
  说到这里,他在女儿肩头拍了拍,‘大度’的道:“若早说有这好事儿,爹爹那里舍得叫你回去?罢了,你且安心在这儿多待几日,与你二姐姐好生相处!”
  说完,也不等邢岫烟反应,倒背着手踱着方步,官老爷似的去了。
  邢岫烟在后面赶了几步,又实在不知该同他说些什么。
  最后无奈的叹了口气,抬手将那满头珠翠摘了个七七八八,只余一只钗头束住三千青丝,径往后院去寻迎春。
第659章
忙碌的清晨
  却说邢岫烟初时气急,一怒之下拔了满头珠翠,打算回后院交还贾迎春。
  只是走出几步远,她脑中便又恢复了些清明理智——心道此时若把首饰送回去,二姐姐便是再‘豁达’,也免不得要探问个究竟。
  罢了!
  还是等晚上洗漱时,再找个由头还给二姐姐吧。
  拿定了主意,邢岫烟正待重新上路,却忽听前面拐角处,传出两个男子的对话声。
  “赵管家,您老喊小的过来,不知是有什么吩咐。”
  这一口官话虽然说的还算流利,却难免带出些外地口音,这般腔调的男子,阖府上下也只有那赵楠一人。
  而他口中的赵管家,自是赵仲基无疑。
  赵仲基面无表情,将一套锦缎长衫推到了赵楠怀里,口中道:“今一早才得了消息,去成衣店怕也晚了,这衣裳是我重阳时新做的,你且先凑合穿用。”
  “这……这如何使得?”
  赵楠顿时慌了神儿,连连推拒着,却还是被赵仲基硬塞在手中。
  这还不算完,赵仲基又从袖筒里抖出个荷包,往那长衫上一丢:“这里面是十五两银子,和西跨院客房的钥匙。”
  “小人……小人实在是……实在是……”
  赵楠愈发诚惶诚恐,腰板都似被那银子压弯了,只是低垂着的眼睑里,一对眸子却是滴溜溜乱转。
  “行了。”
  这是赵仲基脸上终于带了些情绪,不耐烦的挥了挥袖子,呵斥道:“少给老子使这哩哽愣的,先前也就罢了,如今二爷要抬举你,还摆这副嘴脸给谁看?是想给二爷上眼药呢,还是当我老赵耳聋眼瞎,问不出你在湖广所作所为?!”
  赵楠感激涕零的模样为之一僵,那五官扭曲变幻着,好半天才强笑道:“老话说‘人离乡贱’,小人我初来这天子脚下,更是不敢肆意妄为,倒不是刻意要蒙骗您老。”
  旁人说这四个字,赵仲基或许还不觉的如何,可想想赵楠在五溪的所做作为,却实在觉得那个‘乡’字有些碍眼。
  不过他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嗤鼻一笑,又交代赵楠:孙柳两家是过命的交情,万不能在柳公子面前丢了二爷的颜面。
  便倒负着双手扬长而去。
  那赵楠捧着衣裳、银子,又在原地愣怔了半晌,这才自嘲的一笑,嘟囔道:“也是,如今我哪还有什么家乡可言?”
  说着,转头回了下院更衣。
  等他走的远了,邢岫烟才从廊柱后转了出来,想想方才那句‘人离乡贱’,不由也是一声喟然长叹。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不提邢岫烟回到后院,如何五味杂陈的,重新插起那满头珠翠。
  却说孙绍宗离了正院,原本是想回自家享用早餐,谁知半路却被门房王进拦下,说是仇云飞等人,皆都赶了过来,如今正在前厅候着。
  孙绍宗一听这话,忙让人在前厅摆下便饭,同仇云飞几个边吃边谈。
  众人赶在这个点儿过来,自是想通禀一下最新的进展:
  首先是两个宅子掘地三尺后,靠近后门的地方,都有一块三尺方圆的土地,似乎近来曾被挖掘翻动过——虽然土层都已经被夯实了,中间却杂了些入秋后的枯草败叶。
  这基本证明了孙绍宗之前的推测:两座宅子并非是为杀人预备,而是曾有过其它的用途。
  不过继续向下挖掘了五尺多深,也未曾瞧见有什么特殊的东西。
  而再往深里下挖,也早没了曾翻动过的痕迹……
  依照知事祁连海的推断,或许是有人在春夏时节埋下了什么东西,后来又在秋天挖了出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已经租用长达数月之久,却是在秋后才翻动过土地。
  对此,孙绍宗给予了相当程度的肯定,并认为这正是凶手选择这两座宅邸,布置杀人陷阱的主要原因。
  另外,其中一座凶宅的主人,已经成功联络到了,但对于租户的信息,却是一问三不知。
  而屋主保存的租赁契书上,也只有孤零零一个名字:王二。
  总的来说,这条线索能挖掘出的东西相当有限,不过即便如此,津门府那边儿也一样要派人过去接洽。
  等到祁连海、赵无畏二人禀报完毕,仇云飞这才说道:“我这边儿倒是有些眉目,可惜却遇到了些阻力,没能进一步查出什么。”
  却原来他昨天傍晚到了大兴县,将正要散衙的王谦堵了个正着。
  将魏守根以及王保长的事情说了,那王谦当下便慌了手脚,再顾不得什么清浊之分,任凭仇云飞连夜召集起官吏、差役,展开逐个排查。
  根据反复排查的结果,正午过后同魏守根有过私下往来的,拢共只有三人,其中最值得怀疑的,则是县衙典史杨汉才。
  “这杨汉才乃是大兴县刑名佐官,县中乞儿死走逃亡,虽是由魏守根勘验,但最终负责核对购销的,却是这杨汉才!”
  “况且根据时间顺序上推算,魏守根生前见过的最后一个人,也正是这杨汉才!”
  “凭此两点,我原本是要拿下他好生审问的,怎奈却被王谦给拦住了。”
  “这却是为何?”
  听到这里,孙绍宗不由奇道:“他既然听凭你查到这里,再忽然跳出来阻拦,岂不平白惹人生疑?”
  “这倒也怪不得他。”
  仇云飞两只胖手左右一摊,无奈道:“那杨汉才的从兄,乃是刑部侍郎杨安邦,他若是不出来阻拦,才真叫奇哉怪也。”
  “杨侍郎的从弟?”
  孙绍宗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他与刑部左侍郎许良有些交情,同这右侍郎杨安邦,倒也并不陌生。
  此人曾历任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正五品】、江西按察副使、山东按察副使、山东按察使等职。
  约莫三年前,积功升任了刑部右侍郎。
  这杨侍郎为人刚直,自到任之日起,地方上被驳回重审的案子,就足足高了两成有余。
  且每次都能切中要害,让人无话可说。
  故而如今在刑部的威望,非但盖过了左侍郎许良,连刑部尚书都相形失色。
  这说起来,似乎同孙绍宗在顺天府的情况,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不过杨侍郎可没半点英雄惜英雄的心思,广德十一年秋察时,他对顺天府上报的勾决名单横挑竖选,非要找出些毛病来,杀一杀‘京城神断’的威风。
  结果足足耽搁了月余功夫,也没查出什么不妥之处,反倒是孙绍宗领了圣命,卸任出京讨贼去了。
  不过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梁子。
  谁曾想一晃两年,孙绍宗回京查的第一个案子,就查到了杨安邦的从弟头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0/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