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5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1/884

  孙绍宗夹了些剔出来的螃蟹肉,往那佐料里沾了沾,半边嘴里倒腾着,半边嘴里口齿不清的道:“可甄家如今摊上了大麻烦,也就顾不得远亲近邻的关系了。”
  这事儿,要是阮蓉提前一天问起,孙绍宗还真就未必能答得出来——实际上就连薛蝌自身,也都闹不明白,甄家为何突然变得如此不讲情面。
  不过今儿听了左寺副陈敬德的禀报,孙绍宗却忽然间想通了前因后果。
  那陈敬德昨儿被委派,负责调查户部给事中吕浩然横死一案,结果发现这位吕大人,在死前正奉命暗中调查国库积欠。
  而孙绍宗都用不着调查,就敢断定甄家必然在积欠榜上名列前茅!
  毕竟太上皇六巡江南,甄家四次接驾的故事,在京城勋贵圈子里,都已经流传二十多年了。
  那花销何止百万?
  甄家便是再有积蓄,也架不住这般金山银山的往里填,故而大半都是从国库里挪借的银子。
  而后来也未曾听说,他家有什么还钱的举动。
  想来甄家也是听说,朝廷有意要清理积欠——虽说是暗中调查,但以甄家近几十年的经营,听到些风声再正常不过了——所以才慌了手脚。
  虽说眼下有太上皇顶着,这银子未必就会追缴到他家头上,可太上皇毕竟八十多的人了,一旦哪天撒手人寰……
  尤其自从龙根案之后,太上皇与皇帝之间的分歧与日俱增,明眼人都看得出,当今这位陛下,绝不会顶着‘萧规曹随’的名头入土为安!
  所以甄家才想尽快堵上这个窟窿,免得到时候被翻旧账——而既然性命攸关,自然也便顾不得什么远亲近邻了。
  当然,这其中的盘根错节,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再说跟家里的婆娘,也没必要说太细。
  因而稍稍解释了一番,见桌上三女似懂非懂的,孙绍宗便又岔开话题,用筷子指着那盘松江鲈鱼道:“明儿记得派个厨子,去李贤家里烧给他们父子尝尝。”
  “还是老爷想的周道。”
  阮蓉笑道:“我正琢磨着送些虾蟹过去呢,却忘了他家灶上没人会摆弄这些东西。”
  因知道孙绍宗很是看重这名‘弟子’,逢年过节阮蓉总少不了要送些东西过去,一来二去的,对那李贤也渐渐知根知底。
  聪慧、孝顺、识进退、知礼数……
  最重要的是十四岁的年纪,就一举拿下了举人功名!
  这般少年才俊,自是要大力扶持拉拢。
  眼见这松江鲈鱼引起的话题,已经说的差不多了,孙绍宗正待甩开腮帮子,先祭一祭五脏庙。
  谁知那筷子刚戳在烤乳猪上,外面便有小丫鬟进来禀报,说是大太太遣了司琪过来传话。
  当下一桌人忙都起身相迎——去年司琪已经抬了姨娘,只是依旧在贾迎春身边伺候着。
  虽说大房那边儿的姨娘,也不怎么值钱,可既然位分不一样了,众人自不好慢待她。
  孙绍宗道了声‘请’,就见司琪风风火火的进到了屋里,同孙绍宗互相行了礼数,又绘声绘色,把荣国府里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道了出来。
  末了,她又补了句:“宝公子托我们太太传话,说是等二爷休沐的时候,他便领了环三爷登门赔罪。”
  听了贾宝玉那几句言语,尤其是有关于晴雯的,孙绍宗不由笑道:“他这两年里,于人情世故上倒真长进了不少。”
  司琪侯了片刻,见他再没有别的言语,便向一旁的阮蓉等人道:“几位姐姐,太太带了邢姑娘回假,说是要留她住上几日——因那屋里乱七八糟的,怕污了她的耳目,便想请你们过去陪着说说话。”
  这司琪虽然也抬了姨娘,却显然没把自己和那些风流浪荡货一视同仁。
  自从生下了嫡长子孙承嗣,贾迎春在后院的地位已是无人可及,她既然发了话,阮蓉等人也不好推脱,便都点头应了,表示过会儿就去坐坐。
  等司琪又风风火火的去了,一家人重新落座,孙绍宗举起筷子,正待完成未竞的‘事业’。
  却忽又听阮蓉酸声道:“对了,说起这事儿来,咱家柴房里还有个不吃不喝的主儿呢,到底该怎么处置,老爷好歹拿个主意——总不能让她死在咱家吧?”
  这说的自然是彩霞。
  看来那日稀里糊涂睡了二女,还是惹得她醋意横生。
  孙绍宗从那烤乳猪的腹腔里,掏出几块蜜汁叉烧来,一股脑都塞到阮蓉的盘子里,赔笑道:“这事儿的确是我酒后无德,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哼!”
  阮蓉冷哼一声:“左右不过是两个丫鬟,老爷要收用,谁还能拦着不成?只是老爷好歹选那称心的收用,也免得平白惹来一身骚!”
  “你看你。”
  孙绍宗自知理亏,忙指着小桌上的儿女道:“孩子在跟前儿呢,说什么骚不骚的。”
  不等阮蓉回应,他有一本正经的向香菱道:“再有几个月,大哥儿也要三周了,届时这蒙学的差事,我可就全交给你了。”
  这话一出,果然转移了阮蓉的注意力,饭都顾不得吃了,一门心思的跟香菱商量着儿子的育成大计。
  孙绍宗忙趁机填饱了肚子,又悄没声的出了堂屋,直奔前院柴房而去。
第649章
继续日常
  说是关在柴房,但大户人家的柴房,为了避免走水后火烧连营,多建在偏僻独立处,平素也没个人烟啥的。
  要是用来拘束一般的下人也就罢了,老爷收用过的丫鬟,谁敢往里边儿乱放?
  万一半夜有人摸黑进去,弄出什么不好明言的勾当,可如何得了?
  故而拘束这等内宅妇人的地方,虽也被叫做柴房,其实素日并不怎么堆放柴火,而且往往离内院不远,以便于安插人手看管。
  故而孙绍宗出了自家,没几步路就到了那‘柴房’左近。
  负责把守的婆子见是二爷到了,忙打着灯笼来迎。
  孙绍宗没有理会她,却瞧着那柴房皱起了眉头,用下巴往里面一点,质问道:“这怎得还点上灯了?”
  虽说不是真正的柴房,但既然是拘束人用的,自然不能让人住的太过舒坦,因而床铺灯烛洗漱用品什么的,那是一概皆无。
  而如今这‘柴房’里亮起灯笼,显然已经破坏了规矩。
  那婆子听二爷口气不善,忙弓着身子分说道:“是鸳鸯姑娘过来瞧她,因而带了灯笼进去,可不是咱们胡乱坏了规矩!”
  鸳鸯来了?
  孙绍宗挥挥手,示意那婆子退到一旁,迈步到了‘柴房’门外,侧耳倾听了片刻,果然听到屋里有两个女子正在说话。
  “……那年刚到太太身边伺候,因不懂事犯了错,被罚在院子里跪着,直晒的又饿又渴,结果三爷瞧见了,就偷偷给了我些糕点茶水。”
  “自此我便把他记在了心里,时时盼着能服侍近前。”
  “谁曾想,才这几年的功夫,他竟成了这般……这般……”
  那嘤嘤啜泣的声音,自是彩霞无疑。
  容她哽咽了半晌,才听鸳鸯柔声宽慰道:“哭吧,哭出来心里就舒坦了。”
  跟着,又说了许多劝解的话,最后只听得杯盘响动,显然已劝得彩霞进了水饭。
  听到这里,孙绍宗便打消了进去的念头,转身自顾自又向后院行去。
  “二爷?您这是……”
  守门的婆子不识相,追上去想问个究竟,却被孙绍宗一眼瞪了回来。
  只是她这一喊,终究惊动了里面。
  鸳鸯推门而出,眼瞧着孙绍宗那高大的身影渐行渐远,眉宇间便闪过些复杂的幽怨。
  暗自叹了口气,她转回身到了彩霞面前,伸指头在她眉心上戳了一记,笑骂道:“你只记得环老三那块点心,却怎不知咱们二爷也惦记着你呢?方才他专门过来瞧你,约莫是碍着有我,在外面站了一会儿又走了。”
  彩霞闻言一愣,颇有些不敢置信:“这……姐姐莫不是诓我?”
  “你不信?哪咱们喊守门的许婆子进来问一问!”
  鸳鸯说着,就待扬声喊那婆子进来,却被彩霞急忙掩住口鼻。
  “我信了、我信了还不成么!”
  “这就对了,等明儿我请香菱搭个桥,你便也就坡下驴得了,为了一块点心,把自己糟践成这样,值不值……”
  在鸳鸯一连串的数落下,彩霞下意识的往那门外张望了几眼,终于半遮半掩的点了点头……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孙绍宗回到家中,里里外外都寻不见众妾侍并一对儿女,寻留守的小丫鬟一扫听,才知道已然去了贾迎春院里。
  于是他略一犹豫,便调头进了西厢。
  进门之后,就见晴雯坐在圆杌上,正泪眼婆娑的打量着一柄玉如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1/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