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884

  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在挖苦嘲讽自己?!
  晴雯不由的沉下脸来,反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也没别的意思。”
  只听彩霞又道:“我就是琢磨着,只消那人活的安稳自在,咱们这些做奴婢的也就该知足了,何必非要强求什么?”
  这话乍听之下,显得有些可笑——真正强求什么的,不正是彩霞本人么?
  然而仔细思量,彩霞虽先后两次闹道孙绍宗面前,却从来没奢望能重新回到贾环身边,只是希望引导贾环重回正途,莫要耽搁了前程而已。
  想到这里,晴雯忽然有些慌乱起来,因为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宝玉的感情,竟比不得彩霞对贾环来的纯粹!
  而这,却是她绝不愿承认的。
  因此在心慌意乱之下,她胡乱的应了一声,便仓惶的逃了出去。
  一直到了后院西厢,晴雯心下都是乱糟糟的,坐在客厅里发了许久的呆,直到耳边传来几声呼唤,才发现是香菱用完晚膳回来了。
  “姐姐这是怎得了?”
  香菱疑惑的道:“莫不是彩霞说了什么不中听的?”
  “这……这倒没有。”
  香菱虽待她如同姐妹一般,晴雯却并不想让香菱知道,自己心下的纠结,于是强笑着道:“只是是临出门的时候,和那芙蓉吵了几句,心下有些不顺遂罢了。”
  听说事关阮蓉身边的大丫鬟,香菱顿时也有纠结起来,想要劝晴雯息事宁人,却又知道她的脾气秉性,断不会轻易改弦易辙。
  正无奈间,忽然想起阮蓉交代下的事情,忙道:“对了,我有桩要紧事儿,要和姐姐商量商量——今儿二爷今儿进宫面圣的时候,得了个消息,朝廷可能要派二爷去湖广平叛。”
  “这一去少则一年、多则两三栽,二爷身边自然离不了人照应——可阮姐姐和我都要在家照看孩子,也只有尤姨娘能跟着二爷南下。”
  “然而尤姨娘却担心身边小丫鬟伺候不周全,所以特地又举荐了姐姐……”
  “她举荐了我?为什么?!”
  晴雯听到这里不觉愕然,她同那尤二姐从无瓜葛,这平白无故的,尤二姐又怎么突然举荐自己,随着孙绍宗一起外出为官呢?
  香菱抿嘴一笑,促狭道:“姐姐一向是个聪明的,怎得这时候倒糊涂了?想来等到二爷得胜回朝,我再叫‘姐姐’时,也就名正言顺了。”
  晴雯听了这话,哪还有不明白的?
  显然这‘伺候’二字,非只是端茶倒水、铺床叠被那么简单。
  而尤二姐之所以会举荐自己,一来是怕惹得阮蓉嫉妒,毕竟赵姨娘前车之鉴不远;二来么,既是她主动举荐自己,自己日后真要是得了宠爱,也少不得要欠她一份人情。
  怪不得之前石榴态度大变,感情也是怕自己一步登天,会报复她们两个!
  只是……
  晴雯将十根葱葱玉指,拧的麻花仿佛,吃力的摇头道:“这怕是不成。”
  虽说当初在荣国府万念俱灰的时候,她甚至曾想过要同平儿、小红来个三英战吕布,可那只是一时冲动罢了。
  眼下听说,孙绍宗有意要收拢自己,晴雯心下便满满都是贾宝玉的影子,虽明知希望渺茫,却那肯轻易把身子舍出去?
  香菱见她那惶惶中,又带着幽怨的模样,脸上的喜意顿时散了个干净,上前拥住晴雯的削肩,柔声道:“姐姐的心思,我也大致能理会,想当初薛公子……”
  如今再提起薛蟠,她其实很有些不自在,但稍稍缓了缓,还是继续道:“当初薛公子把我赠给二爷时,其实我心下也是百般的忐忑,可你我这等出身,又如何能违背主人家的意思?”
  “而后来我同二爷相处久了,却反倒庆幸的紧——不瞒姐姐,我曾经好几回偷偷拜谢佛祖,让我这辈子能得遇遇二爷。”
  “姐姐来咱们府上也有些日子了,二爷究竟是何等人物,想必不用我说,你也是清楚的——既然贾公子那里已经指望不上了,能把终身托付给这样的男子,难道还辱没了姐姐不成?”
  单只是这段话,倒未必能动摇晴雯的心意,可是和彩霞那句‘莫要强求’前后呼应,却当真让晴雯迟疑起来。
  一忽儿想着,干脆就这样顺水推舟,断了对贾宝玉的痴念;一忽儿却又记挂起,在贾宝玉身边那段无忧无虑的岁月。
  结果直到最后,她也没能定下个准主意,反倒忽然想起个人来,于是脱口问道:“既是要选会伺候人的,怎得没选上鸳鸯?”
  香菱也曾听说过府里的传闻,因而倒并不奇怪晴雯这时候提起鸳鸯,却摇头道:“眼下大太太就指着他帮衬,才把府里管的井井有条,一时半刻哪里离的开她?”
  晴雯其实也就是随口一说,想要借机转移话题,见香菱三言两语就把这事儿否了,顿时又沉默起来。
  而香菱也不知该如何劝说,只好默默的守在她身偏。
  两人就这般相对枯坐了约有一刻钟,忽听外面响起了细碎的敲门声,紧接着又传来石榴恭谨的声音:“甄姨娘,二爷喊您过去说话。”
  屋内主仆二人这才清醒过来,香菱忙上前拉开房门,准备随石榴去堂屋正房。
  谁知石榴站在门口却并不急着动身,反冲晴雯笑道:“姐姐直接把门反锁了吧,甄姨娘晚上怕是不会回来了。”
第540章
狼牙棒、瓮金锤
  迷迷糊糊间,听到些窸窸窣窣的动静,孙绍宗还当是阮蓉和香菱在穿衣服,下意识来了个大鹏展翅,想将两人裹弄进怀里。
  谁知两条胳膊却齐齐扫了个空。
  他不信邪的劈开双腿,却也只搅起了满被窝的潮气。
  人呢?
  将眼皮撩开一条缝隙,石榴那提神醒脑的五官,顿时映入眼底,直唬的孙绍宗一个激灵从床上坐起,才发现外面早已是天光大亮。
  “二爷。”
  石榴见他忽然坐起来,忙丢开卷到一半的帷帐,羞答答的在床前道了个万福。
  “什么时辰了?”
  孙绍宗打着哈欠,随手掀开了被子,昨夜酣战时留下的靡靡气息,顿时弥漫开来。
  约莫是因为即将到来的离别,昨晚上阮蓉竟主动找香菱过来,从诗词歌赋聊到了生子秘诀,然后又立足于实践,将原本博大精深的理论去粗取精,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讲解。
  若不是孙绍宗有些操之过急,这场鞭辟入里的讲座,简直称得上是完美。
  “回二爷。”
  就听石榴红着脸道:“已经快到巳正【上午十点】了,姨太太说您还有要紧的差事,所以才让奴婢过来服侍您梳洗更衣。”
  竟然已经这么晚了。
  看来昨夜委实放浪的有些过了——这也难怪,虽说孙绍宗穿越以来,一床两好的事儿也经历了不少,可每回都有各种各样的顾忌,总是难以尽兴施展。
  昨儿就不一样了,反正都是自己妾室,自然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丝毫不用考虑‘善后’的问题。
  心下回忆着昨晚那不可开交、异口同声的妙处,孙绍宗将两条粗长的毛腿往外一伸,石榴忙把裤子给他套上。
  这时芙蓉也打了热水来,两人上前七手八脚,很快便将孙绍宗打扮的焕然一新,又抱了那被褥出去搓洗晾晒。
  而孙绍宗径自到了外间,见方桌上用竹篦子拢着盆八宝粥和几碟小菜,便胡乱填了个八分饱,这才施施然出了房门。
  到了院里,他往西南角一张望,果然不出所料,包括尤二姐在内,三个女人都在凉亭里守着孩子闲话家常。
  孙绍宗大踏步赶了过去,先将女儿从竹篮里抱起来,吧唧亲了一口,这才笑着对起身相迎的香菱道:“这可是欠下两首诗了,我也不催你,这南下平叛之前,怎么也该让爷品鉴品鉴吧?”
  香菱腾一下子红了脸颊,支吾嗫嚅着,却早被阮蓉摁回了座上。
  “别理会爷,他就知道糟践正经学问。”
  阮蓉说着,又正色道:“方才我听赵管家说,您那柄金丝大环刀裂了好些个口子,以后怕是用不得了——老爷既然是要南下平叛的,好歹也打件趁手的兵刃,再让大爷帮着弄件甲胄防身。”
  这倒真是桩要紧事。
  这京城里鲜少用到个人武力,赤手空拳外加一身怪力,便足以横行无忌了。
  可如今既然要南下平叛,置办一身合适的装备,也便迫在眉睫了。
  在凉亭里同妻儿道别,孙绍宗匹马出了府门,沿路就一直琢磨着兵刃铠甲的事。
  铠甲其实倒还好说,便宜大哥的身量和孙绍宗差不多,只是腰围粗了些——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拿他的盔甲改一改就是。
  至于这兵刃么……
  恐怕一时难以寻到现成的,毕竟满京城也找不出半个,能在力气上匹敌孙绍宗的武夫,这现成的兵刃不是轻了、就是太轻了。
  思来想去,也只好去将作监打几件新兵刃了。
  反正孙绍宗也不追求什么精雕细琢,只要分量足够、结实耐操就成。
  至于外形么,最好能附带‘威慑’效果,譬如说搞个百十斤的青龙偃月刀——湖广一带,正是关二爷踏入人生巅峰的所在,虽说大周朝并未将关二爷尊为武圣,但借二爷的名头唬一唬那些山蛮子,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