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884

  实是贾元春被选为‘种子选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且不提众女如何品尝那稻香村里的葡萄。
  却说这日中午,王夫人罕见的摆下了酒菜,将贾政请到屋里说话。
  自打贾政决定带赵姨娘一起南下之后,这待遇还是破天荒头一回,弄的贾政都有些受宠若惊起来,为此还特地收拾打扮了一番,琢磨着顺势来个‘老夫聊发少年狂’。
  谁知到了屋里,王夫人遣散身边的丫鬟,却是开门见山的问了句:“那桩婚事,你可曾回过话了?”
  当即就把贾政问的愣怔起来,压根不知这到底问的什么婚事。
  “就是孙家二郎与宝钗的婚事!”
  “原来你说的是这事儿啊。”
  贾政这才恍然大悟起来,随即又有些不悦的道:“不是你非要把薛家侄女儿留给宝玉的么?当初还为了这事儿,跟我好一番吵闹,眼下你却怎么又提起这事儿来了?”
  其实当初贾政之所以会让孙绍宗等回信,是觉得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又是姑舅表亲,比之宝钗更适合亲上加亲。
  谁知回来和王夫人一说,王夫人却坚决不同意,争执起来,甚至说出林黛玉有‘早夭之相’的话来,把个贾政气的咬牙切齿,然后就偃旗息鼓了。
  毕竟他虽然恼怒王夫人口不择言,但对林黛玉的身子骨,也确实没什么信心——侄女儿再怎么亲,到底比不过儿子。
  只是时隔多日,王夫人竟又主动说起这事儿,委实让贾政有些莫名其妙。
  “这……”
  却见王夫人显出些羞惭之色,默然了半晌,才咬牙颤声道:“若是以前,这‘金玉良缘’自是再好不过了,可眼下咱家大姐儿,不是有机会……有机会诞下太子么?”
  “嘘!!!”
  贾政一跳三尺高,吹胡子瞪眼的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又到门前左右张望了几眼,确定没被人偷听了去,这才回来劈头盖脸的呵斥道:“你这婆娘莫不是疯了?!这话怎么也敢乱说,若是传到陛下和太子耳中,娘娘在后宫如何能安生?!”
  王夫人自知失言,如今这‘太子’二字,心下明白就成,却绝不能从自己口中传出去。
  因此也忙打了一下嘴,自责道:“老爷勿怪,我也就是在老爷面前口不择言,当着别人万不敢胡说的!”
  贾政却仍是不放心,再三的叮咛她注意言行,直逼的王夫人赌咒立誓,这才算是罢休。
  “对了。”
  贾政皱着眉头,质疑道:“你方才那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也没别的意思。”
  王夫人吞吞吐吐道:“若大姐儿争气,真个诞下皇子,咱家的格局就大不相同了,尤其宝玉又是大姐儿嫡亲的弟弟……”
  “怎么?”
  贾政惊讶的一瞪眼,不可思议的问:“你莫不是又觉得,薛家侄女儿配不上你那宝玉?!”
  “眼下自是还算般配,可要是……可要是……”
  王夫人虽然没能把话说全,可意思却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眼下这格局,一旦贾元春有幸诞下皇子,那贾家未来不说是权倾朝野,似牛家一样成为勋贵之首,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届时贾宝玉也就成了正儿八经的国舅爷,以薛家的门第,就显得有些不够档次了——所以王夫人这两天思来想去的,就萌生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念头。
  “老爷若是还没同孙家二郎把话说死,不如先模棱两可的拖延一番。”就听她道:“若是大姐儿能诞下皇子,不妨顺水推舟撮合两家的婚事——左右孙大人也是少有的青年才俊,比咱家宝玉也差不到哪儿去,想来我那妹妹也不会反对。”
  孩子果然是自家的好,即便孙绍宗这样青年一代的领军人物,在王夫人眼里,仍是比自家儿子差了一些。
  “若是过上两年,大姐儿仍是没能诞下皇子,就把宝丫头许给宝玉便是。”
  不得不说,王夫人这小算盘打的真是绝了。
  贾政听的瞠目结舌,半晌才把袖子一甩,恼道:“这天下的好事儿,倒真让你们母子占全了!你这里上嘴唇儿一碰下嘴唇的,平白就让孙家二郎耽搁两年,若届时宝丫头许了咱家,却让我怎么跟孙二郎交代?!”
  “孙二郎如今就已是堂堂五品,那大郎眼见着更是要大用的,为了你这点儿小算计恶了他家,岂非得不偿失?!”
  王夫人老神在在的,任凭贾政疾言厉色的呵斥,兀自巍然不动。
  直到贾政的呵斥告一段落,她这才摆出一副山人自有妙计的模样,道:“这还不简单,你同他说起婚事时,只说是要把侄女说给他便是,千万不要再提及宝钗的名姓。”
  贾政闻言先是一愣,不明白这话和以前的说辞,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
  但看看王夫人那满脸得色,却忽的恍然大悟,脱口道:“你……你的意思是,届时拿黛玉去抵数?!”
  细分的话,薛宝钗算是内侄女,林黛玉才是贾政的侄女——当然,惜春也算是贾政的侄女,不过惜春的身份毕竟差了一筹,注定是做不成孙家主母的。
  王夫人点了点头,又道:“你上次不是还为林丫头打抱不平么?这孙家二郎,总不算是辱没了她吧?”
  “至于孙家二郎那边儿,以林丫头那副相貌,便是宝玉都难以抵挡,还怕孙家二郎会不乐意?”
  原是想拿林黛玉充数,可听她这么一说,倒好像是两全其美似的。
  贾政听得瞠目结舌,直勾勾盯着王夫人打量,就好像成亲三十载,今儿才算是认识了她一般。
  好半晌之后,他才摇头道:“就算孙家二郎乐意,你那宝贝儿子如何肯干?黛玉又素来是个有主意的,怕是未必都能依你摆布。”
  “不依又如何?”
  王夫人断然道:“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旁人的婚事咱们管不得,宝玉的婚事难道你我还不能做主?左右林丫头与宝玉是不成的,早作打算也是为了她好。”
  说着,眼见贾政仍是一脸的不敢苟同,王夫人的口气也便强硬了不少,板着脸道:“老爷要带那害人精南下,妾身管不得也就罢了,难道如今连替自己的儿子做主,也不成了么?”
  这事儿上,贾政终究是心下有愧的,又觉着甭管薛宝钗还是林黛玉,能嫁给孙绍宗这样的青年才俊,远比嫁给自家儿子要强出百倍。
  于是他终于幽幽的长叹了一声,道:“罢了,我便依你这一回就是,等临行前我再去孙家叨扰一番,把这事儿模棱两可的敲定下来。”
  说完,他又瞪眼道:“不过你日后可千万别再变卦了!”
第465章
信阳王
  不过是暂别几日而已,太子府却愈显的颓败。
  这府里原本的下人被清理了半数有余,虽说递补进来的官军数量只多不少,可从虎贲营、龙禁卫里调集来的精锐,却哪里肯自贬身段,做些扫洒之类的下贱营生?
  于是孙绍宗跨进府门,就见一队队手握长枪的士兵,正巡视着满园的萧瑟。
  这感觉……
  倒有点像是在探监。
  “千户大人!”
  却说刚到了大厅附近,两个龙禁卫总旗就慌忙上前,拦住了孙绍宗的去路,斜肩谄媚的赔笑道:“朝廷刚刚传下旨意,如今天使正在里面宣读圣旨,还请大人在外面稍候片刻,免得冲撞了天使。”
  自从进驻太子府之后,宣旨的太监隔三差五就要来上一趟,孙绍宗也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自然不会大惊小怪。
  于是他顺势将两个龙禁卫喊到了一旁,询问起了最近几日这府里的境况,以及‘龙根案’的最新进展。
  不过就和孙绍宗之前预料中的一样,这两方面都是乏善可陈。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太子和太子妃又大吵了一架,具体吵什么没人知道,反正太子气的都尿了——自从失去了那条东西之后,太子一旦情绪过于激动,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前列腺。
  上次夫妻俩吵架,是因为太子想把两个小妾打入冷宫,好避免她们同任何雄性生物近距离接触,结果遭到了太子妃的严词拒绝。
  这次却不知又是为了什么。
  却说约莫在大厅门外,侯了半刻钟左右,就见徐阁老等人,簇拥着两个太监出了大厅,又在门洞里简单的客套了几句,这才彼此别过。
  等徐阁老等人回返之际,孙绍宗这才上前见礼。
  谁知徐阁老竟侧身避开了他的见礼,然后又摇头道:“圣上已经准了老夫的辞呈,现在老夫是无官一身轻,再当不得孙大人这般礼数了。”
  孙绍宗这才晓得,方才那到圣旨竟已经免了徐阁老的官职。
  不过他马上又行了一礼,郑重的道:“徐老德高望重,即便日后不在中枢为官,也当得晚辈一礼。”
  徐阁老这次倒是没有避开,只是淡淡笑着,将手里的圣旨双手奉上,道:“这是刚刚颁下来的旨意,还请孙大人过目。”
  孙绍宗既然是奉旨协办,朝廷为此案赐下的旨意,自然要了然于胸。
  于是恭恭敬敬的双手接过,小心翼翼的展开来细瞧,却见这圣旨与其说是什么旨意,倒不如说是一张宣判书。
  首先是文渊阁大学士兼太子太傅徐辅仁,因对太子督导不利,致使东宫祸乱、天生异象,特准其引咎辞职,革去一应官职差遣。
  接着是右都御史赵荣亨,因为办案不利,着令罚俸一年。
  京兆尹韩安邦昏聩无能,着令立即革职。
  詹事府府丞刘銮伟玩忽职守,着令立即革职查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