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884

  因此一面承诺要尽快破案,一面又不好过于催促,这两日直愁的他没着没落,连头发都掉了好些,若是长此以往,说不定府尹还没当上,就先成了‘和尚’。
  “以我看,叔父今日到了府衙之后,贾府丞必会将此案交托给叔父侦办,是要推托还是要应下,请叔父早作准备。”
  啧~
  孙承业到底是历练的少,似这等消息,合该早些告诉自己才对。
  若早知道府衙是这等现状,孙绍宗肯定只请一两天假,然后继续躲在太子府中,等瞧够了贾雨村和卫若兰的洋相,再出来收拾残局。
  不过眼下嘛……
  荣国府都去过了,不去府衙走一遭,岂不是显得太刻意了?
  也罢~
  左右在太子府里,除了吹牛扯淡……呃,这里用扯皮或许更合适些。
  总之是在太子府闲的发慌,如今正好去破一破这悬案,改换一下心情。
第453章
开端
  “梵嫂?”
  果然被孙承业料中了,孙绍宗刚到了府衙,还没在刑名司里坐稳呢,贾雨村就匆匆而至。
  什么‘我盼贤弟,似久旱盼甘霖’,‘此案扑朔迷离古今难见,非贤弟不能破之’,‘我顺天府刚折了一个府尹,断不能再有差池’之类的,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
  孙绍宗虽然早就拿定主意,要去侦办此案,却还是故意拿乔了许久,听他把那奉承话说了又说,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
  这之后,孙绍宗便召集了卫若兰等人,探问此案的调查经过,以及可曾查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而卫若兰给出的关键线索,就是这‘梵嫂’二字!
  所谓的‘梵嫂’,乃是北宋相国寺遗留下来的陋习,据说当时有和尚以娼妓为妻,谓之曰梵嫂。
  “大人说的那都是老黄历了。”
  仇云飞在一旁撇嘴道:“如今这梵嫂,指的不是娼妓,而是与和尚有染的良家女子。”
  祁师爷在一旁补充道:“其实这是蒙古鞑子窃据中原时留下的遗毒,那些蒙古人对我中原百姓严苛至极,唯独对和尚礼遇有加,于是一些不法之徒便托身沙门,打着和尚的名号无恶不作。”
  “当时许多庙里颇有田产,又不似普通人家要缴纳重税,因此这些恶和尚常以此为饵,诱使那些走投无路的佃户,献出妻女供他们淫辱,以换取租种庙产的资格。”
  “而这些女子,便被统称为梵嫂。”
  听祁师爷到这里,孙绍宗不由质疑道:“如此陋习,若是在那些偏远之处也还罢了,可法元寺坐落在天子脚下,又是京城里最出名的寺院,怎得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等下三滥的事情?”
  卫若兰摇头:“这倒不是法元寺的意思,而是那戒贤和尚私下里做出来的。”
  却原来那戒贤和尚原本是京郊的浪荡子,平生最爱眠花宿柳——后来也不知因为什么缘故,他跑到了法元寺剃度为僧。
  初时这戒贤倒还中规中矩,没什么出格的地方。
  但今年开春以来,庙里却传出些风言风语,说这戒贤和尚暗地里做起了皮条客的买卖,经常为寺中僧人牵线搭桥,引荐良家少妇长女,公参那欢喜禅的真髓。
  这风声自然引来了戒律院的关注,然而知客院首座,了痴和尚的入室弟子戒念,却力证此事纯属子虚乌有,保下了戒贤和尚。
  “不过根据我们这日子的调查,那戒贤和尚的确曾做过拉皮条的买卖,而且最初一批所谓的梵嫂,实际上是被他用迷药坏了身子的香客。”
  “那些香客也是受其胁迫,才不得不与庙里的僧人媾和。”
  “另外,戒律院首座戒嗔,其实并未放弃追查此事,一直在暗中调查戒贤与戒念,是否存在着某种不可告人的关系。”
  “只是那戒念处事素来谨慎,到现在也没被他拿住什么把柄。”
  众人的叙述,终于暂时告一段落。
  孙绍宗低头沉吟了半晌,这才问道:“听你们这意思,似乎是在怀疑那戒嗔和尚,可既然已经有目标,这些天却没什么进展——莫非是戒嗔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
  “正是如此。”
  祁师爷两手一摊,苦笑道:“那戒持身死的晚上,戒嗔和尚正在带着一个徒弟巡夜。”
  “而戒明和尚被钉死在山门前那一晚,他又正好和另一个徒弟抵足论道。”
  卫若兰忙又补了一句:“不过那两个小和尚,都是戒嗔一手带大的孤儿,因此很有可能是在替他遮掩罪行。”
  祁师爷对他的补充不置可否,又继续道:“至于那戒休和尚,戒明死时他虽然没有明显的不在场证据——但之前戒持被杀时,他因为犯了嗔戒,被勒令在大殿上跪足一晚,因此寺里值夜的僧人都能为其作证。”
  也就是说,现在基本可以排除戒休的嫌疑,而戒嗔和尚虽然两次都有不在场证明,却存在亲亲相隐的嫌疑。
  孙绍宗沉吟了半晌,又将卫若兰拿来的案宗,仔细翻看了两遍,这才起身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还是先去现场看看吧。”
  若是以前,孙绍宗主动接手自己调查的案子,卫若兰肯定会闹些别扭,今儿却是配合的紧,听孙绍宗说要去勘验现场,二话不说就派人去准备了代步工具。
  若说他是为了查明真相,不得不做出妥协吧,瞧着又不太像那么回事。
  孙绍宗正有些纳闷他的转变,卫若兰却趁着众人忙碌的当口,凑上来神神秘秘的说了句:“那孩子已经送出京城了。”
  啧~
  他该不会是以为,两人同时出手救下了那‘婴儿’,就算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吧?
  果然是个傲娇又天真的年轻人啊!
  孙绍宗心下感慨着,却是一脸莫名其妙:“什么孩子?卫通判是在跟我说话吗?”
  卫若兰脸上那得意的表情一僵,随即羞恼的涨红了脸。
  正待说些不中听的,把这憋屈怼回去,仇云飞、祁师爷却已经收拾妥当,催促二人赶赴法元寺查案。
  卫若兰也只好把话又咽了回去,顶着便秘也似的表情,出了刑名司的院门。
  一路无话。
  等到了法元寺,就见那山门前的广场上冷冷清清,只有寥寥几个信徒在叩拜山门。
  虽说昨儿下了雨,路上不怎么好走,可以法元寺在京中的名头,也不该只有这点儿信徒才对——看来一连死了三个和尚,对法元寺的声望打击不小啊。
  众人攀上那九九八十一阶台阶,眼见一座宏伟的寺院就在近前,几个知客僧也早双掌合十的迎了上来,孙绍宗却忽然停住了脚步,蹲在地上细细的观察起来。
  “那戒明和尚,就是死在此处?”
  经过昨夜暴雨的反复冲刷,那地上的血迹早已经没了踪迹,但那铁钎制造的凿痕,却还清晰的遗留在青石板上。
  “没错。”
  祁师爷也蹲在了一旁,比手画脚的道:“那二尺长、拇指粗细的铁钎,就从戒明的前胸刺入,凿穿了胸腔和心脏,又在地上留下了浅浅的痕迹。”
  孙绍宗伸手抚摸着那浅浅的凿痕,再抬头看看不远处金碧辉煌的庙门,沉吟半晌,又问道:“验尸时,当真没有发现其它伤痕,更没有被捆绑或者下药的痕迹?”
  “没有,除了嘴里发现了一些棉线,再没有其它的伤痕,更没有验出迷药来——而且从他的手上沾染的血迹分析,他当时应该是清醒着的。”
  “另外经过反复勘探,确定尸体并没有被移动过的痕迹,这里的确是案发现场。”
  说到这里,祁师爷不由苦笑道:“这也正是学生迷惑不解的原因,既然他是清醒着的,为什么没有拼死反抗呢?要知道那铁钎并不怎么锋利,若非用锤头用力击打,很难做到一击刺穿心脏。”
  “而若是凶手一手扶着铁钎、一手拎着锤头,却哪里还能压制的住死者?”
第454章
见微知著
  孙绍宗抚摸着那略显圆润的凹痕,心下也是狐疑不已。
  根据验尸报告,这戒明胸前的贯穿伤,的确是通过反复凿击所致,基本符合祁师爷‘一手铁钎、一手榔头’的推断。
  可戒明为什么没有做出抵抗呢?
  还是说……
  凶手动手的时候,戒明和尚仍是昏迷不醒的,后来虽然因为剧痛而清醒,却已然无力回天,只来得及拼死抓住胸前的铁钎?
  哪他在昏迷之中,又是怎么被运出法元寺的?
  孙绍宗这里正在沉思,迎上来的两个知客僧却是耐不住性子了,合十躬身道:“阿弥陀佛,敢问诸位大人前来,可是又查到了什么线索?”
  “这也是你们能问的?”
  仇云飞拧了他们一眼,呵斥道:“去去去,赶紧把戒嗔、戒休二人,唤到大殿……”
  “让他们去戒持房里等着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