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884

  “大人,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连续得到两个坏消息之后,贾善尧也似霜打了的茄子一般,再不见出城时的春风得意。
  “回京!”
  孙绍宗断然道:“带上所有人犯、人证,回京继续查!”
  不过表面上再怎么果决,他心里其实也是七上八下的,如果那两支枪还在城内,也倒还罢了,若是已经出了京城地界……
  那就真和‘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了!
  随着孙绍宗一声令下,两百多名龙禁卫便分出了一半,在那火药局的城门外集结,准备跟着孙绍宗回京。
  至于剩下的一半,则是在杨立才的统帅下,暂时接替南镇抚司和神机营,撑起了火药局的内外防务——上面的大佬们嘴里说着面子,其实最在意的还是里子!
  如今这般兴师动众的,若是没捞着足够的好处,那戴公公即便嘴上不说,心下又岂能满意?
  只是火药局这块肥肉,虽然已经夹到了嘴边儿上,但若寻不回那两支火枪,怕还真未必能吞进肚里。
  却说眼见大队人马准备齐整,孙绍宗翻身上马,正待下令开拨,忽有数骑飞奔而至,左右俱是龙禁卫打扮,当中那个领头的,却是个年轻的小太监。
  而且这小太监,孙绍宗瞧着还有些眼熟的样子,好像曾经在戴权身边见过几次。
  于是孙绍宗忙扬声问道:“公公此来,敢问可是戴指挥又有什么指示?”
  那太监显然也认出了孙绍宗,一边仍是催马向前,一边扯着嗓子嚷道:“奉陛下口谕,请孙千户立刻拿下火药局监副杜宁,不得有丝毫延误!”
  孙绍宗闻言就是一愣,回头看看班车上绑着的尸首,随即甩蹬下马,迎了上去帮那小太监勒住缰绳,嘴里追问道:“陛下传此口谕,莫不是已经晓得,这杜宁就是盗枪的主谋了?”
  那小太监听了也是一愣,随即便眉开眼笑道:“原来大人已经查出了真相,果然不愧‘神断’之名——却不知那杜宁如今何在?”
  “喏,那车上躺的尸首便是。”
  孙绍宗随手一指,眼见那小太监面色骤变,忙又解释道:“昨晚他就自杀了,目的是想掩盖真相——公公,敢问陛下是从何得知,他是此案元凶的?”
  这几句话,却不怎么好理解。
  故而那小太监又愣神许久,直到孙绍宗第三次追问,这才垫着脚尖,在孙绍宗耳边儿小声嘟囔道:“其实是……”
  孙邵宗听罢无语半响,回头再看看那杜宁的尸首,心里忍不住暗叹一声:这才真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到头来却只误了卿卿性命!
  真要说起来,这杜宁也确实算个余党,但却不是义忠亲王的余党,而是高丽国的余党!
  当初高丽国和大周剑拔弩张,选派了不少精通汉家文化的密探,暗中潜入大周腹地,伺机窥探情报。
  后来高丽国被灭,这些奸细们就成了无根之萍,大多数渐渐也就忘了原本的任务,把自己当成了普通的大周百姓。
  但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人,把对高丽国的忠心,延续到了朝鲜国身上——这杜宁便是其中之一。
  上个月,他偶然听说朝鲜使团抵达京城,又风言风语的,听闻朝鲜国似乎起了不臣之心,杜宁那颗‘报国之心’,便顿时熊熊燃烧起来。
  于是他偷偷收买了一个欠下大笔赌债的卫兵,里应外合将两支火枪偷运了出来,并且趁着呈送公文的机会,将其悄悄送到了朝鲜使团。
  为了确保此事不会外泄,他甚至还导演了一出自杀闹剧!
  然而……
  这杜宁豁出命来不要,偷出来的军国重器,却转脸就被朝鲜大使上交了朝廷!
第324章
药浴
  踩着夕阳余晖从皇宫里出来,想起朝鲜使臣那副嘴脸,孙绍宗心下仍是五味杂陈。
  身为朝鲜使臣,不肯和前朝余孽沆瀣一气,有错吗?
  身为属国番邦的朝贡使者,主动避免和宗主国爸爸起干戈,有错吗?
  至于杜宁的死活……
  前朝余孽便是死上一百个,又跟他这朝鲜使臣有什么干系?!
  还有什么‘新式火枪’,哪不是只有拉不开硬弓的废柴们,才会使用的东西么?用这玩意儿换取宗主国的欢心,简直超值有木有?!
  因此在朝鲜使臣李恩贤看来,自己非但没有做错什么,反而还大大的有功呢!
  尤其是在广德帝龙颜大悦,重重赐下财帛赏赐,以及相当数量的弓弩兵器,又恩准朝鲜可以继续走海路朝贡之后,李恩贤更是觉得自己此行已然功德圆满了。
  当时孙绍宗侍立一旁,眼瞅着他激动到涕泪横流语无伦次,差一丢丢就要喊出‘能做大周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心里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吐槽。
  不过这也并不能全怪李恩贤短视,毕竟十五世纪初的火枪,本来就是受到歧视的兵器——恐怕就连广德帝也未必晓得,那些新式火枪一旦大规模列装,会绽放出怎样的火花!
  在场众人里,知道李恩贤究竟错过了什么的,恐怕也只有孙绍宗了。
  而这种见证了历史,却半点不能跟人透露的感觉……
  真的是好憋屈啊!
  算了~
  这国家大事眼下还轮不到自己操心,还是先回家看看儿子吧,这几天没见也怪想的。
  这般想着,孙绍宗解开缰绳就待翻身上马,却忽听斜下里有人呼喊了一声:“孙大人,您可是已经忙完公务了?”
  孙绍宗循声望去,却见两个荣国府的家仆满脸堆笑的凑了上来。
  “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孙绍宗奇道:“你家宝二爷和琏二奶奶的病情如何了,可曾好转?”
  “这个……”
  为首那名家仆讪笑道:“原本说好了是响午开始驱邪的,谁知几位大师吵吵嚷嚷,竟没能做好准备,只得把时间推到了夜半子时。”
  另一个家仆接口道:“我们二老爷寻思着,旁人到底还是差了些神通,所以特地派了我们来,看孙大人晚上能不能……嘿嘿。”
  靠~
  忙活了一整天,连火药局都被北镇抚司收入囊中了,却怎得还是逃不过这‘辣眼睛’的差事?
  可既然贾政就认准了自己,孙绍宗却也不好再推托什么,否则贾宝玉万一有个好歹,王熙凤却活了下来,贾政夫妇岂不是要记恨自己一辈子?
  没奈何,孙绍宗也只得跟着贾家的仆人,又兜兜转转的回到了荣国府。
  而贾府上下听说他又回来了,自然都是喜不自禁,贾政更是亲自执壶,与孙绍宗畅饮了一番。
  结果么……
  还不到亥时,这二老爷便出溜到了桌子底下,估计天亮之前是肯定醒不过来了。
  不过这样也好,倒省得他整晚提心吊胆的,只需等酒醒了,直接问结果就成了。
  书不赘言。
  等到将近子时,那临时被改造成澡堂子的达摩庵里,便忽的传出一声断喝:“请煞星归位!”
  你才归位,你全家都归位!
  孙绍宗心下腹诽着,却又不好抗议什么,毕竟这年头‘归位’与‘归西’还不是同义词。
  于是他也只能拎起‘僧道巫’们奉送的各种护身法宝,匆匆进到了里间。
  这里面佛像什么的都纹丝未动,只是中央的位置上,多了两只被架在灶台的浴桶,而浴桶里盛的,自然是治病要用到的‘汤药’。
  如今两只浴桶下面的灶台,一个已经熄灭了许久,另一个却还熊熊燃烧着,也不究竟已经煮了多久。
  总之刚进门,一股热浪夹杂着浓重的中药味儿,便呛了孙绍宗满鼻子,害的他一连打了四五个喷嚏,这才在那‘云雾升腾’中,寻到了自己专属的风水宝座——玉蒲团。
  别误会,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玉蒲团,上面缀满了细小的玉片,还隐隐排列出了一副阴阳八卦图,看着就造价不菲的样子。
  按照那些大师们的说法,孙绍宗只要在吉位上坐稳了别动就成。
  只是他在那玉蒲团上坐定以后,却片刻功夫便热得汗流浃背——虽说温度比不得蒸桑拿,可问题是他身上还套着不少衣服呢。
  正犹豫着要不要把衣服褪下来些,就见那门帘一挑,当先走进个人来——却正是宝玉屋里的二等丫鬟晴雯【只有袭人是一等】。
  “见过孙大人。”
  只见她微微福了一福,上前在那熄了火的水桶里伸手试了试,便又挑开帘子奔了出去。
  不多时那帘子又是一挑,就见四个丫鬟抬着宝玉走了进来,打头的是晴雯和林小红——就是贾芸惦记着的那个。
  后面两个却是王夫人屋里的金钏、玉钏姐妹。
  宝玉在担架上并未绑着四肢,看起来一副昏昏沉沉的模样,想必是服用了迷药之类的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