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884

  卫若兰对他而言,不过是个意外的麻烦罢了,贾雨村才真正称的上是对手——若是两者媾和在一起,倒真有些棘手了。
  而眼下卫若兰与韩安邦的联盟,就势必会引起贾雨村的警惕,这样一来孙绍宗身上的压力,自然也便轻了不少。
  却说赵无畏前脚刚通风报信,后脚那卫若兰也赶了回来。
  他大步流星到了堂屋前,见那房门并未关闭,便毫不犹豫的昂然直入,目视着孙绍宗松松垮垮的一拱手,道:“孙治中,本官业已见过府尹、府丞两位大人,不知是否可以正式走马上任了?”
  这厮既不称孙绍宗一声‘大人’,又以‘本官’自称,俨然是没把孙绍宗当做上官看待。
  果然是个标准的‘外戚党’,在旁人的礼让下,顺风顺水的办成几件差事,就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对这种货色,孙绍宗虽还做不到贾雨村那样唾面自干、笑脸相迎,却也不会傻到跟着他节奏走,把智商降低到同一纬度,再败给他那‘丰富的犯蠢经验’。
  于是抬手一指隔壁桌上的卷宗,不冷不热的道:“在经历司勘合过公文,你就已经算是走马上任了,这里是最近一个多月里积下来的卷宗,你且先过目一下,看看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听到‘卷宗’二字,那卫若兰却是眼前一亮,也懒得上前打量,便昂首挺胸道:“说到卷宗,我这里正有一桩案子,要请孙治中指教!”
  说着,也不等孙绍宗答应,他便冷笑道:“听闻正月十九,孙治中曾审理过一桩忤逆案?”
  孙绍宗唯一颔首,卫若兰又嗤鼻一声:“恕我直言,对于孙治中审理此案时的一些做法,本官实在是难以苟同,如果硬要让我评价的话,怕只能用‘荒谬’二字来形容了。”
  呵呵~
  眼见这厮一脸‘快来咬我’的样子,孙绍宗心里却是冷笑不已。
  就算再怎么志大才疏,卫若兰毕竟也是有备而来,这贸然出言挑衅,必然是意有所指。
  针锋相对只会中了圈套,正确的应对方式应该是避实就虚、绵里藏针!
  “荒谬?”
  孙绍宗满脸诧异的站起身来,迎着卫若兰更加诧异的目光,躬身道:“那是本官第一次升堂断案,有所疏漏自是再所难免,还请卫通判不吝赐教,本官也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面对这‘诚恳’的态度,卫若兰登时便有些傻眼了。
  那案子在外面被夸成了一朵花,按理说也该是这孙绍宗的得意之作,被人无故贬损之后,怎么能直接认怂呢?
  这和自己之前设计的剧本,简直完全不一样啊!
  说好的年轻气盛呢?!
  好半响,卫若兰才终于缓过劲来,暗想着好歹对方也是认怂了,虽然不如自己预计的那样让孙绍宗下不来台,但也算是有所收获。
  想到这里,卫若兰便沉声道:“我朝‘以孝立国’,孙治中却轻判那两个忤逆之辈,如此包庇两个不孝之人,岂不是荒谬至极?”
  果然是拿这一条说事儿!
  其实孙绍宗方才就有所预料了,毕竟当初林德禄便曾经指出过判刑太轻的事情。
  “原来是这事。”
  孙绍宗飒然一笑,道:“既如此,不如卫大人拟一份条陈送过来,我再重重的改判一番如何?”
  这……
  这就答应要改判了?
  身为刚上任的堂官,难道不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威么?
  卫若兰又有发愣,却见孙绍宗面容一肃,正色道:“卫通判的指教,本官已经铭记在心,但本官这里却也有一番肺腑之言相赠。”
  “这顺天府毕竟不是军中,面对上级时,礼数可万万马虎不得——你我都是武夫倒还罢了,若你似方才那般冲撞到府尹、府丞大人,却如何得了?”
  谁冲撞府尹、府丞了?
  老子明明只是故意针对你!
  卫若兰心中这般想着,但这理由在官署之中,却终究不好挑明了说。
  “林德禄!”
  就见孙绍宗又扬声喊过了林德禄,问道:“听说陈经历写的一手好字,不知是也不是?”
  林德禄忙道:“确有此事,每月都有不少人会登门向陈大人求字呢。”
  “那你也去帮我求上两幅字,一副写上‘思之慎之’,裱好了挂在我这屋里;一副写上‘戒骄戒躁’,裱好了送去卫通判房中。”
  说着,孙绍宗又郑重的躬身一礼道:“卫通判,你我便借此机会,一起共勉吧。”
第229章
假尼姑欲探真淫尼
  广德十一年二月十一。
  “听说了没、听说了没?”
  一大早,那点卯的夹道里便凑了四、五个书吏,兴高采烈的传着八卦。
  “昨儿那卫公子一来,就跟孙治中杠上了!”
  “真的?!”
  “怎么杠上的?!”
  “他们两个谁输谁赢啊?!”
  那消息灵通的书吏眼见众人如此热切,倒得意的卖起了关子,直到有人威胁要去刑名司打听究竟,他才忙道:“起初是那卫公子出言挑衅,指责孙治中断案不公……”
  “什么?”
  “这不扯呢么?!”
  “是啊,孙大人可是咱们府里有名的‘神断’!”
  “你们别急啊!”
  那书吏又道:“卫公子其实是想说,孙大人那桩忤逆案判的太轻了。”
  “这倒是有些道理。”
  “的确是便宜了那两个畜生。”
  “那孙治中又是如何应对的?”
  “嘿嘿,孙治中……”
  那书吏又略略卖了个关子,等旁人催促起来,他这才继续道:“孙治中直接就认下了,不但照着卫公子说的改判,还请陈经历写了‘思之慎之’四个字,准备挂在客厅墙上。”
  “什么?孙治中就这么认怂了?!”
  “不是吧,难道卫公子这么厉害?连孙治中也不敢招惹?!”
  “可孙治中平时也不像是这等人啊?”
  等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那书吏才得意道:“要不说你们做不了官呢,人家孙治中要跟你们似的,还能闯下这诺大的名头?他认是认了,可转脸也送给卫公子‘戒骄戒躁’四字,说是要与卫公子共勉。”
  戒骄戒躁?
  众书吏各自沉吟了片刻,心下便已恍然。
  孙绍宗‘神断’之名尽人皆知,即便承认判罚有误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何况他还特意请人写了四个字当做警示,完全可以趁机吹一波‘闻过则喜’‘虚怀若谷’之类的。
  而那卫若兰看似赢了,但却显得操之过急,尤其‘戒骄戒躁’四字帖上去,更证明了他本身就是‘又骄又躁’之人。
  偏偏孙绍宗这‘共勉’的说辞,明面上还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等孙绍宗把那‘思之慎之’一挂,卫若兰要是不硬着头皮挂上‘戒骄戒躁’四字,岂不是更显得气量狭小,远不如孙绍宗胸襟开阔?
  而这四字‘评语’若真往墙上一挂,再想摘下来可就难了。
  “咱们这位治中大人虽然年纪轻轻,可这手段还真是……”
  几个书吏啧啧有声,也不知是赞是惧。
  而类似的谈话,在这府衙里也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等到响午过后,那卫若兰在众人心中的行情,便悄然降低了几个层次。
  反之,孙绍宗则是踩着他的嫩脸,正式确立了‘老’谋深算的名声……
  未时初【下午一点】,刑名司正堂。
  “先靠左一点,再往上面些、往上面些,对对对,就是这里了!”
  林德禄指挥着两个杂役,将那‘思之慎之’四字挂在客厅的北墙上,又笑吟吟的上前禀报道:“卑职方才已经命人把那‘戒骄戒躁’四字,送到东跨院去了,大人您看要不要再让人告诉卫通判一声,说您已经把‘思之慎之’挂好了?”
  孙绍宗先挥挥手,示意那两个杂役退出去,这才悠然道:“既然不能一棍子打死,总去逗弄他作甚?万一惹急了咬你几口,疼不疼的先不说,蹭上一嘴口水却是免不了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