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2132

  “明白,明白。”
  这一点很好理解。
  “既然如此,那接下来就有劳三位了,我所需处理事情甚多……”
  王康又是道:“此次因为修路我所需大量钢材,现今只是建了一套地炉,接下来还要再度新建!”
  “我有意将此地打造成我新奉县的工业园区,对钢材进行量产!”
  “工业园区?”黎正疑惑,这个词可是第一次听到。
  “对,就是工业园区!”王康笑着道。
  这也是他的规划打算,这一片如今已经到处开工,有砖窑,有烧制水泥,还有冶铁炼钢。
  这些目前都是为修路准备,但等修路完成呢?这些在城内的建设,都是不可或缺之物。
  而且,像耐火砖,水泥,甚至是钢材这些,都是跨时代的产物,以后也可用来贩售。
  所以这一片,在施工结束也会保留,将是新奉县的工业园区。
  “对了,冶铁的工艺核心方面我还无法告知你们,希望你们能够理解。”王康又是道。
  这一点很重要,像冶钢技术这种独一无二的东西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绝不允许外人沾染。
  火药就是如此,哪怕是朝廷他也一视同人。
  虽然他们刚才已经目睹了整了过程,甚至也有参与,但并非这样就有掌握。
  真正的核心,如炼制时参放的原料,铁粉的配比,时间的掌握这些,缺一点可能就会失败。
  这些王康都已经分别告知他自己所收的工匠,而且经过他的甄别,这些人都忠信可靠。
  每人也都知道其一,这样更安全。
  “理解!”没有犹豫的几人点头,这是王康独有的发明,又是这么重要的技术,怎么会泄露出去?
  又不是傻子。
  “哈哈!”一切谈妥,王康也是笑着道:“在这地下,一阵热一阵凉的,我们先上去吧!”
  闻言,几人又是一怔,这一点也是他们佩服王康的原因。
  这边又开始了第二炉的炼制,王康上去,三人也在商量着分工,最后决定由黎正负责地炉的新建。
  席大师负责对冶钢的检验,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炼制都是人工,有哪一点出现差池,都会失败。
  检验的环节必不可少,不然出现质量问题,最后使用可是会要命的。
  而王辅臣则是负责统筹。
  三人分工明确,王康也很满意,这样的话就会形成规模,实现对钢材的量产。
  这边结束王康来不及清洗换衣,又来到了与这紧挨着的生产水泥地方。
  相比冶钢,水泥的烧制就比较简单了,主要原料石灰石,黏土等都是现成的,只需要烧制即可。
  这里被王康安排特地的隔离圈住,跟其他区域做了划分,而且他还给工匠们发放了简易制作的口罩,用来防尘。
  因为制作简单,连番几日已经生产出了不少水泥,堆积成片。
  现在已经有钢材产出,就可以配套混凝土在邃道里做支撑了。
  按照王康的设想,这一步是同时进行的,做支撑跟开挖并不影响,而且现在进度很快,每日都在延伸。
  两者结合才能提高效率。
  但有一点是比较麻烦的。
  混凝土其实是用水泥做凝胶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
  这种是最普遍的,也最容易做的,又叫普通混凝土。
  但这其中有一个难点,搅拌和灌注。
  在现代这都是用专门的机器完成,有搅拌机,输送车等,这一点尤为重要,稍有误差,混凝土的均匀性,就难保持,会出现分层和离析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王康决定直接就在隧道施工现在制作混凝土,搅拌的话可以用牛,马等代替。
  至于灌注也只能用人力了。
  王康在这边做了安排,吩咐了工匠先行配料运送,做准备工作,等全部齐全,就开始做钢筋混凝土,支撑隧洞……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是我!
  又是几天过去,由王康命名的一号炉产出的第一批钢材,经过检验冷却,已经可以使用。
  通体细长散出完美的金属光泽,整齐的堆积,而且在王辅臣的指导下,土模进一步改进。
  使得炼制出来的钢材,整体规格也接近了统一,王康看着心中的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它的硬度特性肯定是无法跟前世相比,但已经是满足需求使用。
  这可是跨时代的制作!
  “装车,运送!”王康大喊。
  立即有着工人开始抬着装上马车,一切准备齐全,今天就要做第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支撑!
  几辆马车将之运送到隧道口,这里也堆满了材料,有砂,有石,水泥也已经运送过来。
  要进行混泥土的拌料了。
  为了能够均匀调拌,王康让人垒建了一个圆形的大池,圆池的底部,内壁都是用水泥抹平,光滑平整。
  在圆池中间是一个类似于磨盘的东西,只不过由此延伸出了两个具大的叶片,这两个叶片是由铁制。
  整个圆池模样像极了前世工厂的澄清水池,这个就是用来拌料的。
  也是由王康设计,将磨盘套用在此,由牲畜作力,带动叶片转动,达到搅拌的功效。
  当然是没有搅拌机好,但这已经是现在条件所能做到最好了。
  此刻已经有工匠向里面铲放砂石,水泥,当然都是按着一定的配比。
  在另一边则是有专人满满往里加水,同时有两头牛开始拉着石磨转动搅拌……
  王康在此指导了几句,便又到了隧道口,隧道的开挖大概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是火药开山,人工搬运乱石。
  但火药炸开并不规整,这就需要专门的工匠开始修整,两旁,地面,顶部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隧道路中还有专门放置的轨道。
  轨道是用圆木制作,王康还设计了专门的车轮,能够让轮子卡在轨道上行走,这样就能省出不少力。
  再由马拉车,速度更快,用来往出搬石运料是再方便不过。
  这也是经后隧道的主要交通工具,隧道在这个时代本就是新式产物,在建成后通行,赶车架马还好,若是行人,可能就会不便。
  因此,王康设计了专行轨道和专行车,作为隧道的专用交通工具,大概如同现代城市的轻轨列车……
  还有专门用来做支撑的队伍,当然只是先头用石头木材等做的简易支撑。
  此刻,隧道口已经基本平整,已经有着工匠按照王康事先的吩咐在两旁挖坑,插入钢筋。
  钢筋埋地一米,每一处用六根钢筋,两旁相对,而在顶部则也有着钢筋横向搭建。
  这样组合就成了一个简单的钢结构,无论是承重,还是牢固都是完美。
  按王康的设计,这种钢结构式的混凝土支撑在邃道内,每五米做一个,中间再用巨木辅助支撑。
  这样的话就可以完全保重隧道的安全,除非不可抗力因素,基本不会坍塌。
  钢结构做好,在四周则是用厚木板围上,木板外则是用石头顶上,这是为了混凝土的浇灌做准备。
  这边的准备工作完成,又过了会另外一边的混凝土搅拌也已经完成。
  取混凝土的时候也很方便,因为事先已经预留了开口,只要打开口子,就能让混凝土流出。
  工人将小推车放置到入口处,很快将上面的箩筐装满,而后再推到钢结构处。
  这里有事先架好的滚轮,将绳子栓在箩筐上,再拉另外一端,这样很轻易就将装有混凝土的的箩筐拉起。
  然后便有人踩着梯子将箩筐里的混凝土倒入隔板里,这样就可完成,而剩下只需要按这个流程走就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21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