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校对)第1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3/2132

  他依旧忘不了那天晚上王康对他所说话。
  毫无疑问,完全打破他的认知,或者说是扩展了他的认知,启发了他的思想。
  让他明白。
  钱原来不止是钱,更不止是商品的流通兑换,它还有很多的含义,能够带来很大的影响。
  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是要引发一场另类的战争,而他能参与,并且主导,想想就热血沸腾……
  “咚!”
  “咚!”
  房屋的门被敲响。
  “进!”
  张良收回了思绪,重新坐了下来。
  有一个青年走了进来,其貌不扬,丢进人群里,都毫不起眼的那种。
  但张良却有些激动了起来,他不知道这个人的名字,但知道他的身份,出自地网。
  情报打探获取,沟通传递,都是他们来完成。
  这段时间他都没有跟王康见过面,他知道齐皇对王康盯的很紧,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下达命令。
  他们的联系就是这个人。
  “康少爷让我给您带三个字,开始吧!”
  听到此。
  张良面色激动,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也迫不及待。
  而后,他深吸了口气,沉声道:“我知道了。”
  “嗯。”
  青年说完就离开了。
  地网的人一直都是这样,而后,张良就开始了安排。
  事实上,为了这个计划,他们早已经开始了准备,只要开始,就能迅速执行……
  时间又过去了几日。
  照例民众所关注的就是前线的战情。
  不过比之前又多了一个新的话题。
  粮价涨了!
  事实上粮价从几个月前就开始涨了起来。
  长年的战争,使得正常的农耕受到影响,并且因为战争的极大消耗,国内的粮食外流,储备不足,自然会引起粮价的波动。
  不过这个程度并不是太夸张,还在人们接受范围。
  价格不是谁定的,而是供需关系决定。
  供大于求,自然价格低。
  这是由市场决定的。
  也是齐国的经济特色,除去盐铁等特殊物资,实行专卖,朝廷基本不管这些。
  这种完全开放的政策,也是齐国成为经济强国的主要原因,当然它也有很大的弊端。
  一但发生经济问题,朝廷没有明确的监管措施,也没有应对的经验,那必然是会出问题。
  粮价的上涨,各地都有这个趋势。
  然而,朝廷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因为现在主要的事情,就是对楚战争。
  首先保证的就是军需粮草的供应,而且他们也没怎么当回事。
  战争嘛,怎么可能没点影响呢?
  也因为这样。
  开始出问题了。
  在人们日常议论完对楚的战情,也开始谈论起了粮价。
  民以食为天。
  粮是谁都要吃的。
  “这段时间,粮食的价格又涨了。”
  “是啊,朝廷对楚用兵,粮食消耗严重,那价格可不得涨?”
  “各大米铺粮铺价格都涨了。”
  “哎,富阳可是没有涨啊,还是以前的价格,可真是良心啊!”
  “可不是么?”
  “按照现在的行情,富阳可是在赔本做买卖。”
  “也许是那个败家主使不差钱呢?”
  “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够良心了,确实是给了民众们实惠,只是好长时间都没有他的消息了。”
  “是啊,至从八殿下发丧之后就没个消息,应该回国了吧,你别说康少爷还真的是重情重义。”
  “别说了,我还是去买粮了,别明天又涨,再涨我可是买不起了。”
  人们议论纷纷。
  毕竟都是跟自身息息相关的事情。
  这时有一个人突然跑了过来,大声道:“不好了,刚得到消息,说是富阳家的商船在海上遇到风浪,都翻了!”
  “啊,是什么商船,那损失可就大了!”
  “商船运的都是粮食,是从南方那边要运到临淄的,现在可是出大事了……”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供不应求!
  富阳运粮商船在海上遭遇风浪而全部损坏的消息不径而走。
  据说这批粮食是从南方收购而来,以此补充临淄这边的短缺,数量巨大。
  富阳损失惨重!
  有人叹息,有人看热闹,还有内行的人则是担忧不已。
  这批粮食都沉船大海,而无法流入市场,那必然使得市场紧俏,价格上涨。
  这都是很明显的供求关系。
  事件之后,富阳宣布旗下粮铺粮价不会涨,但会实行限购,这也表明是真的出问题了。
  也无形中,给人一种缺粮的现象,没有粮了,自然就会提前购买囤积,以备不时之需。
  热议纷纷,流言四起,甚至都盖过了人们对战情的关注。
  再过不久,粮价就要涨了!
  各种日常所需的吃食都要涨了!
  而且过段时间就没有卖的了,没看到富阳这么大规模的商铺都开始限购了吗?
  还等什么,还不赶紧买,以备不时之需?
  不知什么时候起,临淄就开始流传起了这样的消息。
  口口相传,越来越夸张,也越是有板有眼。
  为了应对战争,朝廷消耗巨大,各地区几大粮仓都空了,都没有储备粮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3/21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