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282

  登基当日,群臣入殿,恭候着皇帝出席,然而等候许久,也只等来了一道圣旨,和一只仙鹤。
  帝君心不在朝政,登基当日,便宣布由仙鹤代替自己临朝,他要修仙问道,以求早日飞升。朝政事务,转交由长公主处理。
  在场人都不敢说话,只有新任的右相裴文宣,当即跪下,朝着仙鹤行了个大礼。
  至此之后,朝政由长公主一手接管。
  长公主做事雷厉风行,她上任之后,迅速处理了康兴宫乱所有相关人员,参与谋逆者斩首流放,相关家人均逐出华京。
  叛贼萧肃领兵作乱,也被秦临领兵平息。
  朝廷开始正常运转起来,李蓉忙得不可开交,哪怕有裴文宣帮着,也常常早出晚归。
  也不知是过了几日,裴文宣突然告诉她,苏容卿出殡之日到了。
  李蓉愣了愣,裴文宣走到她身后,给她取了披风:“毕竟是多年故人,去送送吧。”
  李蓉身子不方便上山,和只和裴文宣登门,给苏容卿上了柱香。
  苏容卿没有尸首,在宫里烧成了灰,苏容华便给他以衣冠下葬。
  李蓉过来,苏容华亲自领着李蓉和裴文宣参观苏府,一面走,一面给两人讲着苏容卿小时候的事。
  “小时候我不听话,父亲看在眼里,知道我养废了,就对容卿严加管教。他每日清晨,都要在祠堂前背一遍家训。每日都要听父亲强调一遍,他是少家主,当以苏氏兴衰,为人生最重要之事。”
  苏容华领着李蓉和裴文宣走过小桥,来到祠堂。
  祠堂前烛影绰绰,苏家牌位陈列在上方。
  最新的那个,便是苏容卿。
  苏容华停在祠堂面前,他看着祠堂,好久后,低哑出声:“是我害了他。”
  若他年少不逃避,能抗争到底,苏闵之就不会这样苛责于苏容卿。
  若他能多教导一下弟弟,苏容卿便不至于走此绝路。
  他站在祠堂前,好久后,才回过神来,笑了笑,便领着两人往前,颇感抱歉道:“抱歉,一时伤怀。”
  说完,他赶紧领着两人,又去了下一个地方。
  苏容卿下葬后几日,苏氏全族,便搬离了华京。
  而后新朝彻底开始。
  新朝开始不过两个月,就迎来了第一桩喜事,那位权倾朝野的长公主殿下,又成亲了。
  新郎还是上次那个。
  这次平乐殿下身份更高,而迎娶之人,也已是这大夏最年轻的丞相。
  于是两人的婚礼,比起第一次,更为隆重。
  这一次,裴文宣亲自到了宫门前迎接李蓉,他看着宫门缓缓大开,李蓉身着喜服,手持金色团扇,遮住半张脸,跪坐在金雕玉砌的御撵之上。
  轻纱飞舞时,隐约见到她的面容,她一双眼带着笑,隔着人群,静静注视他。
  裴文宣忍不住笑起来,抬手行礼,高扬出声:“臣,裴氏文宣,恭迎凤驾!”
  植梧桐于树,终得凤驾而归。
  礼花骤然爆开,藏在礼花中的花瓣卷飞于春日华京。
  所有人仰起头来,看着花瓣四处飘散,蔺飞白转过头,看着身边含笑送着李蓉的上官雅。
  她眼里全是笑意,蔺飞白沉默很久,突然开口:“上官雅。”
  “嗯?”
  “你喜欢过人吗?”
  上官雅沉吟无言,蔺飞白笑了笑,突然开口:“算了,我们还是别互相耽搁了。”
  说着,蔺飞白从怀中取出一副叶子牌,递给上官雅:“还给你吧。谢谢你和殿下,当初救我。”
  “你……”
  上官雅迟疑着,蔺飞白没有看她,两个人走在长街上,跟随着李蓉的车撵,蔺飞白扬着笑容:“我看得出来,苏容华是可以为你死的。”
  说着,蔺飞白转头看她,剑眉一挑:“但爷的命金贵,不会为任何女人而死,就不耽误你们了。”
  “成亲的事儿就算了,反正我也没下聘,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我打算回西南,那边姑娘热情,开朗,比你们华京这些酸唧唧的姑娘,爽快多了。”
  上官雅没有出声,好久后,她低哑着嗓子,说了一声:“谢谢。”
  李蓉成亲之后,蔺飞白就离开了华京。
  荀川看着时间差不多,也决定回西北。
  李蓉和上官雅送着她离开华京,上官雅颇为不舍:“你回来都没多久,又要走,在华京呆着不好吗?”
  “华京不属于我。”荀川看着李蓉,面上带笑,“走的路多了,就不愿意待在一方城池打转。”
  “不过,”荀川想了想,又笑起来,“以后每年,我都会回来看你们。”
  “行,”上官雅点头,“早点成婚,多带一个人回来。”
  荀川抿唇轻笑,只道:“行,我尽量。那……”荀川抬眼,看向两个姑娘,“就此拜别?”
  “拜别之前,我送你个东西。”李蓉笑着从袖中取出一份任命牒文。
  “此次你受封镇北将军,我还没将任命牒文给你。”
  说着,她将牒文交给荀川:“看看吧。”
  荀川有些茫然,不明白这种东西有什么好看,她打开牒文,终于看见三个字,秦真真。
  她以为自己一生都不会再取回自己的名字,在这一刻,她终于取了回来。
  “走吧。”
  李蓉抬手拍了拍她的肩:“以后,你就是你,为自己活着。”
  荀川谢过李蓉,也不再多说,驾马离开华京。
  李川站在北燕塔上,遥望着远方,看着有人一人一马,远远离开了华京。
  一切仿佛尘埃落定。
  德旭元年冬,李蓉生下第一个孩子,那个孩子是个公主,李川极为喜爱,特赐姓李,取名李曦。
  李曦满月那日,裴文宣给她办了酒,热热闹闹亮了个相后,夜里他抱着李曦,同躺在榻上的李蓉聊着天。
  “秦临给了战报,说北方又打起来了,还好抄了王家、顾家顶一阵子,但这么下去也不是回事儿,得想个法子。”
  裴文宣一面说,一面拍着孩子,李蓉见到了喂奶的时间,把折子放下来,将孩子拥进怀里,拍着孩子,声音很轻:“你又想改制了?那想好怎么改了吗?”
  裴文宣沉吟片刻,思索着道:“得想办法让他们交税。科举也不是一日两日的时,不收税,不收地,他们总有钱,有钱就有更多的土地,有更多的土地就有更多的兵马、钱、权,终归不是办法。”
  “我倒是有个法子,想了许久了。”
  裴文宣看着李曦咕噜咕噜喝着奶,也忍不住有些渴,他取了茶水,喝着茶冷静着自己:“什么法子?”
  “嫡子承袭爵位,但财产嫡庶可以均分,只要庶子提出分家,分家之后,依法上税。”
  话音刚落,裴文宣一口水就呛到了气管里。
  他急促咳嗽着,但一面咳嗽,一面就明白了李蓉的意思。
  世家的根本在于土地财产,土地财产常年一来,一直是嫡长子继承制,除了苏容华这种放弃了继承权的情况,一般都是由嫡长子继承所有财产,而家族中其他人都依附于财产继承者。
  这直接导致了世家财产的长期保全,一代比一代更为强盛。
  然而庶子均分财产,分割出来的财产依法上税,那就是在无形切割削弱世家。原来百亩土地不上税,四个兄弟均分后,就剩下二十五亩不上税。几代下来,世家权力,便可从财产根本上削弱。
  庶子在家族之中,地位虽低,但人毕竟是人,相处久了,也有感情,地位虽低,但多少还是会一些权力。就像裴家,裴礼明虽是庶子,但还是在家族帮衬下成为了刑部尚书。一旦给了他们一条法律可依,有能力的庶子,必定会想尽办法执行。
  过往打压世家,矛盾多在皇族和世家之间,而这个法子,就将矛盾放在嫡庶之间。他们与其推翻李蓉,和李蓉争执,不如和自家庶子内斗。
  但不管斗与不斗,终究是世家自己内部的事儿。
  这一条,配合着科举制等法子,世家三代之内,怕就再无今日光景。
  裴文宣想明白,缓过来,不由得道:“你怎么想到这种法子的?”
  “你以前常同我说,权势之后,就是人心,”李蓉说着,见李曦喝完奶,她轻拍着李曦的背,低声道,“苏容卿走时,和我说世家的最大弱点,在于嫡庶。他是再正统不过的世家子出身,他所说,自然有他的道理。站在这些人的角度多想想,也就想明白了。”
  “这话是我告诉你的,”裴文宣笑起来,“我自己竟没想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