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864

  ……后来崔家想争皇后,事情已经到了那一步,总不能让天子婚宴空着,迎亲使把你送到了长安,身为帝王不可能为了兄弟情谊,随手把一国之母让出去……
  ……宋玉也是猪脑子,坐镇幽州的藩王,权势足以和肃、楚两王分庭抗礼,却因为儿女情长,和圣上斗气,一头扎进国子监当教书先生……
  ……若只是安心教书也罢,圣上不会为逼宋玉,可宋玉在国子监熬了几年,便忘记了初心,看到了帝王手中权力的好处,把圣上当成了抢皇位的仇寇,秘密招揽人手想要拿回皇位……
  ……事已至此,兄弟情义已绝。为帝王者不可能心慈手软,能做的唯有利用这个机会,来换去更大的利益……
  ……宋玉做事优柔寡断,既想篡位,又怕背上千古骂名,不够果决。为了给他找块遮羞布,崔公便建议用你的死来给宋玉当借口。果不其然,宋玉在你死前不敢见你,死后倒是天天闭门不出画画,给外人展现痴情的一面,篡位之时,口口声声都喊着为情所困、为你报仇……”
  “宋玉本来就是伪君子,宋暨也是伪君子。”
  崔小婉柳眉轻轻皱着,指向山林间最大的桃树:“他们就和那颗树一样,为了长得更大,把太阳遮的干干净净,丝毫不管小树会不会枯死,哪怕都是同一颗树的种子长出来的,也不在乎。”
  贾公公对此轻笑了下:“帝王本该如此,若不自私自利野心勃勃,守不住家业。如果当今圣上不是帝王,不比世间任何君子差,你进宫几年,知道你喜欢干净,连你衣角都不曾碰一下,可比世上任何男人君子多了。不过崔姑娘和常人不一样,嗯……视万物为刍狗,能看透人心,所以一直不待见圣上……”
  崔小婉哼了一声:“他都是装的,他只喜欢皇位,一点都不喜欢外人,连吴贵妃给他生的儿子,他都是虚心假意抱着给起居郎做样子看,连把儿子吓哭了都弄不懂……”
  贾公公没有否认,叹了口气:“圣上确实目中无人、很自负,所有帝王都是如此,不过圣上也有优点,知错能改。圣上知道你能看透他,把你当成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诗词理乐、经常和你聊天,也是想看看你讨厌他什么地方,自查自纠,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最完美的君王。只要连你都能骗过去,那天下豪杰也不过尔尔。”
  崔小婉听不大懂,只是轻轻哼了一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贾公公想了想,略显感慨的道:“是啊,不过有面镜子在跟前,至少能瞧见自己现在是什么模样,可以及时正衣冠自省。为了雄图霸业把镜子送走,便已经开始走极端,事到如今,已经从人,变成了功利自负、无情无义的饿狼,快要溺死却不自知,仍然盯着岸边的肉,说起来,也挺可怜。”
  “你天天守着他,怎么不提醒他?”
  贾公公摇头:“人这东西,特别是帝王,别人说他脸上有脏东西,永远不会全信,只会怀疑别人是不是心存异心、目无君主。只有自己亲眼照镜子看到,才会当真。所以我劝没用,反而死的早。如果崔姑娘还在宫里,说圣上一句‘你脸上有脏东西’,崔姑娘不会害人,也没心机算计,对皇帝、太监都一视同仁,圣上自然就明白自己真出了问题,会擦去脸上的脏东西。
  不过,现在也没用了,为时已晚……”
第八章
吟鞭东指即天涯(220/538)
  篱笆小院沐浴在晨光下,一老一小一雪人坐在其中。
  崔小婉听完贾公公的诉说,沉默了下,略显不悦,靠在了躺椅上:
  “不提皇帝了,没意思。最近长安城有什么诗词没?你天天待在御书房,应该知道不少,念给我听听。”
  贾公公知道崔小婉的性子,也没继续唠叨这些年憋着心里的感慨,想了想,含笑道:
  “倒是有几首,嗯……风住尘香花已尽……”
  崔小婉坐起身来,展颜一笑:“这个我听过,是李清照写的。”
  李清照……
  贾公公愣了下,昏黄双眼看向旁边的雪人,良久后,点了点头:
  “看来真是李清照写的,那小子倒是没骗人……”
  崔小婉看向衣冠整洁的雪人:“他确实没骗我。不过他也说不清李清照是哪里人,还有苏轼、唐伯虎、辛弃疾,也说不清,找的解释特别牵强。你认识他?”
  “认识,西北那边的一个小娃娃,说起来还把你叫婶婶……”
  崔小婉听到这个,有点不高兴:“我都死了,感觉他比我还大,怎么能叫婶婶,他都叫我姑娘呢。”
  “他没说自己的名字,也没问你的名字?”
  “问了,我没告诉他。”
  崔小婉抬手指向厨房的窗户:“他很会抓鱼,那些都是他抓的,我觉得他有意思,还想让他多留几天,结果他明明知道,就是装不懂,还是走了……和外面的人都一样……”
  贾公公轻笑了下:“人都身不由己,你是如此,他也是如此。也就老奴我,一辈子活完了,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停下就停下。”
  “哼……”
  崔小婉靠在躺椅上,摇摇晃晃,沉默了会儿:“皇帝会不会把我抓回宫里?”
  贾公公想了想:“不会,为帝王者,从来都是当断即断。你已经死了,回去便难以解释当年为什么让你假死,按照圣上的行事作风,削藩的事情完了,无论成败,你都应该真死,避免被人当做‘证据’,揭穿利用亲弟弟的事儿。不过你毕竟是崔家嫡女,此时形势不明,圣上不能再和崔家产生矛盾,所以迟迟未有动作。老奴跑过来,也是为了这事儿,和贾易父子一场,总得给他办点事儿,。”
  崔小婉脸颊上显出些许不满:“那皇帝当年为什么不直接把我杀了呀?”
  “唉,法子是崔公出的,虎毒不食子,崔公怎么可能让你真死。再者做事要留后路,就和先找到锁龙蛊解药一样,防止事情失控。若宋玉真撞大运篡位成功,必然会灭了崔氏,你活着,是崔氏唯一的保命符,不可能让你死。不过现在,你确实没啥用了。”
  “还不是在利用我,什么爹爹呀……”
  崔小婉双眸中有些伤感,瞄着种了几百颗桃树的树苗林:
  “小时候,爹爹可好啦,说我可以一辈子住在桃花林里,不想出去就永远不用出去。结果,就放进来个画画的,把我画的好难看,然后又劝我进宫……当时唐家的小姐已经被选为皇后,我问他怎么回事,爹爹含糊其辞,我知道爹爹也变了,肯定会杀唐家的小姐,就让贾易去通知唐家小姐快跑,最后果然是那样……还有那个宋玉,信上说宫里不会选我当皇后,皇帝、我爹都会听他的,我还挺感谢他,结果说的话没有一句是真的,事后还跑来道歉说无能为力,无能为力为什么要夸夸其谈?还有前几天那个家伙,明明想多留几天,也跑了……”
  声音轻柔,所有的情绪都体现在表面,从不掩饰,但也没有憎恨、抱怨,只是单纯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就和说这个树长歪了、那棵树长矮了一样。
  世上能和崔小婉交流,并理解她想法的人,估计也只有贾公公了。
  贾公公年近八十,看尽一个帝国兴衰起伏,从帝王将相到后宫嫔妃,从满朝文武到市井小民,基本上都是从生看到死,早就把世事看透了,也看淡了。而崔小婉则从生下来开始就没入世,一直都是以局外人的视角看待芸芸众生,彼此经历虽然截然不同,但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一样的。
  贾公公捧着水碗安静聆听,和王侯将相打交道久了,到头来还是觉得小孩说话有意思,不用费脑筋琢磨背后九曲十八弯的含义,是啥就是啥,特别照顾他这种行将就木的老头子。
  一老一少,就这么坐在院坝里,说了大半天。
  崔小婉遇上想说话的人,还是很健谈的,把以往遇到的人都说了一边,最后又在前几天的那人身上停下:
  “那个家伙,还说家里有个大花海,种了几百种花,世上有的花那里都有,一年四季的景色都不一样,现在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腊梅、茶花、君子兰。我看他不像是骗人,世上有没有这种地方呀?”
  贾公公含笑点头:“有一个,听说过,不过老奴也没去过。”
  崔小婉想了想:“那我以后住那里,不然皇帝哪天想通了,派人来杀我,我躲在地窖里肯定没用。”
  贾公公听到这里,略显迟疑:“那地方是私家的,你去怕是不太好……”
  “那个家伙挺不错,他种的花海肯定乱七八糟,我借个小地方住下,可以帮他养花,他要是不领情,我们回来就是了。”
  “呵呵……”
  贾公公探头一叹,撑着膝盖站起身来:
  “那地方可有点远,你确定?”
  “慢慢走就到了,我没事,你也没事,对不对?”
  贾公公点了点头,世外之人,本就是如此。
  崔小碗站起身来,从碗柜里取来木碗筷子,又到屋里取来衣裳、书册,然后便关上了房门,用条小麻绳拴在黑狗的脖子上,牵着走出了篱笆墙,走出几步,又回过头来:
  “还有事吗?”
  贾公公背着手看了两圈,摇头轻笑,念叨一句:“本来还想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埋着,唉,奔波的命哦……”慢悠悠的跟在了后面。
  崔小婉背着包裹,牵着小黑狗,在林间小道上脚步轻快的行走: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走到哪里算哪里,埋在哪儿不都变成泥巴,一样的。”
  “我这把老骨头,估计也养不活几朵花……”
  “吃胖点嘛。”
  “汪——汪——”
  “唉……”
  声音渐行渐远。
  藏于世外的峡谷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一个身着白袍的雪人坐在桌前,看着篱笆外的百树桃花,直至春风拂晓,抽出第一只嫩芽……
第九章
绮绮最乖了
  腊月二十九,年关前夜。
  太原城内爆竹声声,绚烂烟火在汾河之上遥遥可闻,聚集数十万人口的巨大城池内歌舞升平,连绵延数里的边军大营内,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气氛中。
  经过八百里奔波,许不令在深夜时分,赶到了汾河上游的崖头湾,找到了停泊在港口内的楼船。
  太原已经远离幽州,地处东部战线的西侧,距离长安九百里,往西走,过吕梁、延州,便直接到了原州附近,原州驻扎有西凉兵马,到了那里基本上就等于回家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