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酋长(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459

  西非联合水泥集团目前对几内亚湾沿岸地区的建材市场形成事实上的垄断后,成本水泥价格先于产业经济形势回升到每吨一百二十美元。
  而德古拉摩供电集团跟科奈罗能源、西非联合水泥集团最终达成输电网租借协议。
  德古拉摩供电集团同意科奈罗能源对德古拉摩至奈温之间的输电网进行升级改造,由科奈罗能源对西非水泥集团在奈温的生产基地进行电力供应保障,德古拉摩供电集团每年收取五百万美元,作为输电网租借费用。
  虽然除了每年额外支付五百万美元的租借费用以及一次四千余万美元的线路改造费用外,但在租借期间,西非联合水泥集团能耗成本能降低一半。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维持稳定生产的前提。
  只有这样,西非联合水泥集团的奈温基地,生产成本才能无限接近科奈罗湖东岸基地。
  而合并后成品水泥年产能突破一千三百万吨的西非水泥集团,才能保证每月从市场攫取超过六千万美元的超额利润。
  这一结果,令之前极力抗拒合并、交出西非水泥集团的斯丹宁家族眉开眼笑。
  毕竟斯丹宁家族手里还保留在西非联合水泥集团20%的股权,这足以令斯丹宁家族在几内亚湾地区保持超级豪族的卓然地位,彻底摆脱掉坠落、衰退的阴影。
  当然,菲利希安家族、西卡家族、布雷克家族、鲁伯特家族以及斯特金、杨德山、温迪·斯卡夫等人作为天悦的合作者、管理者,在西非联合水泥集团合并成立后,持有22.5%的股份,也是大赢家。
  受卡奈姆证券法规限制,西非联合水泥集团想要在德古拉摩上市以及想要提高在卡奈姆的市场占有率,海外资本持股比例是有限制的。
  不过,曹沫在降低天悦投资持股的同时,当然会尽可能提高亲密合作者的持股比例。
  西非联合水泥集团以当前的盈利状况,倘若成功在德古拉摩上市,市值很容易就能突破一百亿美元。
  斯丹宁家族有可能一跃成为卡奈姆乃至整个西部非洲的首富家族,而菲利希安家族、西卡家族、布雷克家族、鲁伯特家族以及斯特金的身家都能获得三五亿美元的巨大增幅。
  杨德山、温迪·斯卡特等作为管理层持股略少一些,但将来套现的财富相较于个人而言,也绝对不会低就是了。
  这是之前难以想象的一次跨越。
  如此体量的企业,想在发展极不成熟、规模有限的德古拉摩证券市场公开上市交易,当然会非常的困难。
  不过,那些持有西非联合水泥最后27.5%股份的投资人们,与斯丹宁家族,都会为这件事想方设法,曹沫暂时不需要为此操心什么。
  不提斯丹宁家族了,以贝尔蒂奇为首的投资人们,在卡奈姆都有着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
  最初是他们强摁住斯丹宁家族倔强的脑袋,迫使其接受合并。
  而埃文思基金会想从中作梗,破坏德古拉摩供电集团租借输电网的可能,最终也是贝尔蒂奇等投资人出面斡旋,令埃文思基金会的努力化为泡影。
  曹沫此时在卡奈姆一点都不畏惧埃文思基金会的根深蒂固、势力强大。
  说到底埃文思基金会真要是无情打碎掉贝尔蒂奇等投资人瓜分近三十亿美元巨额财富的美梦,他们定然会用一切手段对埃文思基金会进行报复。
  西非联合水泥能不能上市公司,曹沫都不是特别关心,毕竟以卡奈姆的资本市场状况,要等到他所持那部分股份能够自由减持,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呢。
  倘若不能上市,贝尔蒂奇等投资人及他们的家族前程、命运,就会一直跟天悦紧密的捆绑成一起,包括斯丹宁家族也是如此。
  而即便不能上市,这些投资人每年也能从西非联合水泥集团,至少获得总计逾一亿美元的分红,又有什么值得失望的呢?
  更关键的是西非联合水泥集团在渡过合并期的整合、内部调整之后,下一阶段将迎来新的扩张期。
  哪怕是不考虑拆借,仅仅将半数的利润用于收购、新建工厂进行扩张,西非联合水泥集团的年产能在下一个瓶颈期到来之前也将维持住20-30%的高速增长。
  特别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涨,全球经济到一零年初终于看到有走出危机阴影的希望。
  国际原油贸易无论是规模还是价格也都开始复苏,这令经济严重依赖原油输出的西非各国脸上也露出喜色。
  这也是预兆着西非地区在有一定的财力后,随时会展开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及城镇建设,刺激对水泥等建材产品的需求。
  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很多人都能看到西非联合水泥还将持续扩张下去。
  曹沫此时计划在贝宁科托努进行钢铁厂、铜冶炼厂、炼油厂、科托努电厂二期等一系列项目的投资建设,虽然这些项目没有直接落在卡奈姆,贝尔蒂奇等投资人也是非常积极的配合。
  毕竟西非联合水泥在科托努的水泥生产基地,今年年中产能规模就将突破四百万吨,他们怎能不期待贝宁的工厂、基础设施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呢?
  即便预料到西部非洲将拉开新一轮的基建,但倘若新一轮的基建,由天悦系直接主持,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
  天悦不掌握铜精矿的冶炼技术,曹沫跟周深河、钱文瀚谈妥的合作框架,是天悦投资跟新海金业对铜冶炼厂都出资一亿五千万美元,由新海金业派出技术管理团队。
  不过,这需要得到新海金业的国有股大股东以及股东大会都审议通过才行,整个过程比较复杂——虽然相应的规划设计工作都在有序的进行中,但等到新海金业的程序走完,最快也要在四月之后了。
  春节后就能直接启动建设的,是弗尔科夫石化集团在科托努投资四亿美元的炼油厂项目以及总投资高达五亿美元的科托努电厂二期项目。
  也是为了进一步摊薄奥本海默家族及华茂的持股,科托努炼油厂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先是天悦投资与斯特金直接向弗尔科夫投资进行注资,然后再通过弗尔科夫投资对弗尔科夫石化集团注资。
  第一级注资,将奥本海默家族在弗尔科夫投资的持股降低到5%。
  第二级注资,将弗尔科夫投资持有石化集团的股份提高到90%,将华茂对石化集团的持股摊薄到10%。
  在此同时,曹沫也直接向华茂发出收购要约。
  只要韩少荣点头,他可以出资一亿两千万美元收购华茂持有的弗尔科夫石化集团10%的股份。
  韩少荣当然不会同意如此廉价的出售华茂所持的股份,那他就只能忍受弗尔科夫石化集团未来五六年都会保持当前的高资本扩张状态,五六年不要指望弗尔科夫石化集团有分红的可能。
  这也是曹沫作为控股大股东的权力,甚至他后续还可以通过关联企业,将弗尔科夫石集团的一部分盈利转移出去。
  新电厂的建设,也将由上市公司天悦实业从大西洋银行申请贷款,但大西洋银行目前能动用的资本有限,实际上还是曹沫将伊波古矿业及天悦投资海外账户里的资金,经大西洋银行过桥,拆借给上市公司天悦实业使用。
  而在科托努新建的电厂,也将由天悦实业全资持有,仅仅是运营并入科奈罗能源体系之中。
  这两个项目落地,目前海外账户所积累的资金就会差不多都利用起来。
  而曹沫都没有等过完春节,就提前回到非洲,除了推动科托努电厂二期、科托努炼油厂尽快落地外,更主要还是推动贝宁政府尽快完成芒巴-科托努铁路的立项工作。
  这条铁路由贝宁政府推动建设,不仅未来能成为深远影响阿克瓦国内的产业经济的核心筹码,还能直接将芒巴的铁矿、德雷克的铜金矿以及克鲁诺的原油运入科托努的各大工厂里,省去从佩美港中转的麻烦。
  而更远期的规划就是扩建科托努港,建造巨型深水泊位,使之成为西非铁矿、原油等能源往海外输出的一个核心通道。
  当然,这些设想并非曹沫所独创。
  非洲各国虽然国民教育程度普遍极低,但很早就有一批出国接受欧美先进教育的政治、军事精英分子存在,也有一些国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派遣人员到中国留学。
  西非经济共同体在六七十年代筹备成立时,当时各国精英对几内亚湾沿岸经济发展就提出很多构想,甚至早年就做了详细的规划并付出实施。
  勃索铁矿-卡特罗钢铁厂,就是当时的成果,只不过半途而废。
  现在韩少荣他们想联合埃文思基金会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勃索-卡特罗钢铁工业复合体建设,也是继承以往的成果。
  要不然,这么大规模的工业投资,前期的规划设计,在卡奈姆国内讨论上三五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不要说最终落地实施了。
  芒巴-科托努铁路也早就纳入几内亚湾滨海通道规划大方案之中,甚至早在七十年代就进行详细的勘测设计工作。
  可惜七十年代末之后,在一些势力居心叵测的推波助澜下,西非政变变得频繁、血腥,战乱不断,很多计划都半途而废。
  芒巴-科托努铁路也是始终都没有机会从图纸里走出来变成现实。
  贝宁政府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七十年代末尘封的成果从故纸堆里翻出来,找阿克瓦赛维义当局进行外交磋商。
  这个过程,曹沫及天悦系的高层不便直接露面,卡奈姆国会资深议员贝尔蒂奇则受曹沫委托成为公开的游说者。
  经济危机期间,贝尔蒂奇家族差点破产,是曹沫出手相助渡过危机。
  此时的贝尔蒂奇家族,持有西非联合水泥集团的股份虽然降低到2%,但在贫瘠而落后的西非大陆,犹是令贝尔蒂奇家族跻身超级豪族、享受顶尖奢侈的巨额财富。
  而逾一年多的深入接触跟合作,贝尔蒂奇看到曹沫及天悦系的神奇、强大之处,自然也愿意跟天悦系进行更深入的利益捆绑。
  说实话,这并非曹沫真有多神奇。
  实在是之前欧美资本太过专注于掠夺了。
  他们每年都要从这片土地掠夺走数十亿乃至数百亿美元的财富,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在这片土地留点什么。
  而但凡这些欧美资本愿意从巨额财富里拿出一些,又或者几内亚湾沿岸各国有能力多征一些利得税,比如每年三五十亿美元或上百亿美元,用于基础工业的建设发展,哪里轮得到曹沫在短短数年间创建、整合出一家估值上百亿美元的水泥巨头,哪里轮得到曹沫现在着手去建跨境电网?
  而这些仅仅是工业体系里最为容易建设、门槛最低跟难度最小的。
  相比较而言,天悦工业在国内所进行的发展,要比建一座水泥厂、一座发电厂要困难、复杂得多。
  两年之后,天悦工业在技术扩张及生产基地建设上的投入预计将达到六十亿人民币甚至更高,但谁都没有指望天悦工业能在两年后实现盈利。
  这就是复杂工业跟基础工业的巨大区别。
  只能说曹沫进入非洲的机会非常的好,欧美资本没有发展基础工作的念想,而华商当时在西非还是以贸易为主,本地的工业资本实力弱小,又不掌握技术,所以才有曹沫发展的空间,甚至说空白更为合适一些。
  芒巴-科托努铁路作为几内亚滨海通道的一部分,而滨海通道最关键的还是要跟德古拉摩以及卡奈姆西南的河流洲都贯穿起来,贝尔蒂奇作为卡奈姆的资深国会议员,自然也是有足够立场,对贝宁政府进行游说的。
  贝尔蒂奇在贝宁当局所联系的人,主要也是跟天悦有密切合作的议长巴德利以及工业及地质矿产部长帕博尼等人——巴德利、帕博尼当然愿意配合天悦做工作,甚至贝宁国内有太多的利益相关方都渴望能立时启动芒巴-科托努铁路建设。
  不过,无论是面对国内的民众,还是对阿克瓦施加更有力的外交压力,他们都需要更名正言顺以及能为公众广泛认可的正当名义。
  毕竟撇开这点不谈,赛维义家族怎么可能蠢到猜不透芒巴-科托努铁路建成会是谁受益最大,埃文思基金会怎么会蠢到坐看芒巴-科托努铁路建成?
  不过,阿克瓦既然形式上已经变成民主国家了,那用为公众广泛认可正当名义,从阿克瓦国内的既有法定程序去推动相关工作,赛维义总统还要坚决反对,只会叫他更失民心;从而叫坎特族温和派势力与阿肯族内的反对派势力有更多的借口跟支撑点联手起来孤立、反对乃至围剿赛维义家族。
  这就是政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