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酋长(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459

  而更关键的一点,还是赛维义当局发动政变前后,极致煽动民族仇视情绪,殖民者后裔群体在短时间内被彻底推翻、打倒在地,这个国家的工商金融等行业在技术及管理领域出现严重的断层。
  阿克瓦国家石油及矿业集团在德雷克的办公室官员,甚至都没有一个人能听得懂阿穆都迪的研究理论,就更不要说予以重视了。
  勘探井暂时还没有安装新的抽水设备,大雨漫灌,连勘探井架子都半淹在泥水里,现场自然没有什么好看的——照阿穆都迪的理论研究,他们需要在沿乌桑河上下游五十公里范围打八到十口深勘探井,才能初步验证地底整个斑岩层都已成矿,而不是局限于斑岩层的狭窄接触区域。
  这两者对整个铜金矿的储量估算可以说有天壤之别。
  然而在德雷克地势低陷的平原地区,要将地底的斑岩层钻透,一口勘探井的成本就高达二三百万美元甚至更高。
  也就是说,仅前期勘探成本,就将高达两三千万美元。
  跟说话很不利索的阿穆都迪比较“艰难”的交流了一个小时,曹沫又将卡布贾、肖军以及勘探公司的技术总监尤图坦等人单独留下来开小会,说道: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在斯特鲁采金公司的遗存材料基础上,除了利用原勘探井进行重新采样外,新开钻两孔八百米深勘探井,也要在斑岩层接触区域选址……”
  “斑岩层接触区域肯定有矿,这基本是明确的事——现在最紧要的是验证整个斑岩层是否都已成矿。”
  尤图坦也是英裔混血后裔,高薪应聘到伊波古矿产勘探公司任技术总监,能力很强,但他对整个公司的真正大BOSS曹沫多少有些不感冒——曹沫的决定,差不多是从根本上否定掉阿穆都迪的研究成果,他焦急说道,
  “为何要在接触区浪费时间,有这四五百万美元投进来,哪怕先在乌桑河西岸先打两孔勘探井也好啊!只要得到初步验证过,Mr·曹,您接下来头疼的是要这鬼地方投入多少资金,才能源源不断的将地底的财富挖掘出来!又或者,Mr·曹您压根就不相信阿穆都迪的理论研究,以为那是狗屁?天啊,您不能以貌取人,西非的地质研究可能是不如中国,但也不是绝对就没有一点可取的地方!”
  “我并不是不相信阿穆都迪的理论研究,我也不是舍不得先砸两三千万美元下去。”
  曹沫只关心别人是不是对他有用,尤图坦的质疑态度以及急躁性格,他都浑不介意,反正事情都是他来拍板,说道,
  “阿克瓦国家石油及矿业集团,在技术及管理上出现严重的断层,不会重视阿穆都迪的研究,但随着阿克瓦的经济大门将向外国资本全面打开,目前已经有大量的西方公司,将目光盯到阿克瓦一座座油田、矿山上来。我们在德雷克新打的勘探井,都要向当局进行备案——要是我们现在就同时在乌桑河上下游的两岸,分散的新开八到十孔勘探井,你们觉得这些西方公司是会认为我们发疯了呢,还是会认为我们在德雷克有重大地质发现?”
  阿克瓦的矿权目前存在很多不受人控制的变数,曹沫前期只能从实际行动上否决掉阿穆都迪的理论研究,而是采取原斯特鲁采金公司的斑岩层接触区域成矿理论,与阿克瓦石油及矿业集团联合在德雷克投资建设一座中型铜金矿。
  勘探公司也是暂时也仅仅给阿穆都迪提供一个普通地质勘探工程师的职位。
  等到阿克瓦的对外经济政策彻底明确下来,他们在探矿权的基础上彻底拿到采矿权,到时候对德雷克斑岩层进行彻底的勘探研究,才能尽可能避免引起西方公司不必要的觊觎。
  当然,曹沫暂时也不想在手下人面前露怯,说他目前最多也只能筹集到一座中型铜金矿的建设资金。
  这时候闷热的帐篷外传来乱糟糟的声音,曹沫他们走出去,却见好几百人往营地走来,已经不少人被拦在营地的铁丝网大门外,正神情激烈的跟安保人员在争辩着什么。
  “怎么回事?”卡布贾吓了一跳,将一名安保主管喊过来问道,“怎么这么多人跑过来,他们想干什么?”
  “图塔刚将阿穆都迪的家人接过来,也不知道怎么误会的,也可能是图塔去接阿穆都迪家人时,对受灾的难民慷慨了些,拿了一些食物、药品送过去,就有人误以为我们这边要救济受灾难民……”安保主管也是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焦急的汇报道。
  见卡布贾要联合当地的官员过来处置,曹沫拦住他,问道:“怎么都是白人?他们都是德雷克的殖民者后裔?”
  “是的,”已经率队进驻德雷克有两个月的卡布贾,对地方上的情况更熟悉,他说道,“最初斯特鲁等外国以及殖民者后裔所办的企业,在乌桑河西岸临近市镇的区域建造成片的住宅区,当时也是德雷克的富人区。赛维义当局执政后,这里的殖民者后裔财产都被地方政府征收,包括他们在乌桑河西岸的房产在内,差不多有两万多殖民者后裔被驱赶过来。加上其他地方聚集过的殖民者后裔,近十年在营地西面的乌桑河沿岸地区,差不多形成近三万人的白人贫民窟区……”
  国内很难想象西非竟然会有大面积的白种人聚集区,更难想象阿克瓦的白种人境况会如此凄凉,但事实上在赛维义当局政变执政后,阿克瓦绝大多数的殖民者后裔由于财产被强行征收,只能栖息贫民窟之中。
  乌桑河西岸、在邻近市镇的一侧,殖民时期建造的堤坝还在发挥着作用,甚至在赛维义政变之前,殖民者后裔还主要掌握阿克瓦经济命脉,西岸的住宅区对道路、河道、水闸等公共设施的维护都很好,但原本地势就低陷的东岸地区,情况就惨烈多了。
  这场暴雨,主要也是东岸的白人贫民窟区受淹严重。
  “肖军,你立刻通知留在佩美的工作人员,现在就全员出动,争取尽快采购到一万顶帐篷以及其他相关的物资送到德雷克来……”曹沫跟肖军说道。
  卡布贾是地道的约鲁巴人,他从情感上不觉得对殖民者后裔有什么救济义务,这事推给当地政府,在他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地政府会不会管,他才懒得操心。
  然而阿克瓦总计六七十万殖民者后裔,就有三万多人集中居住在乌桑河的东岸贫民窟,比例已经是相当高了,这时候又绝大多数人都受灾了。
  要是曹沫漠不关心,任卡布贾将问题丢给压根不会管事的当地政府,那他的政治嗅觉基本上可以说是瞎了。
  他们在阿克瓦最坚定的合作伙们,民主促进阵线作为独立的政党,可是代表着阿克瓦殖民者后裔群体的利益。
  他现在非但不会不管,反而要大张旗鼓的联手胡安·曼塔尔及民主促进阵线,对乌桑河东岸殖民者后裔受灾人群进行救济。
  肖军他们去安排具体的救灾物资采购、筹集,曹沫随后直接拨通胡安·曼塔尔的电话。
  胡安·曼塔尔这时候已经得知乌桑河东岸白人贫民区受淹的事情,正跟德雷克地区政府联系。
  虽然胡安·曼塔尔已经在赛维义当局的文职政府任职,作为经济部副部长还负责对外经济政策调整的具体修订,但德雷克地区政府却完全不把他当回事,接到胡安·曼塔尔的求助电话后,却半点实际行动都没有。
  胡安·曼塔尔不是没有想过要找曹沫求助,但他以为曹沫在德雷克的人手以及物资有限,很难帮上什么忙,他现在正火烧眉头联络阿克瓦国家灾害应急部门的工作人员。
  而他的女儿梅伊·曼塔尔,作为民主促进阵线下属、专为阿克瓦境内殖民者后裔服务的人道救助委员会秘书长,此时正带着可怜的第一批救助物资,在赶来德雷克的路上。
  胡安·曼塔尔的救助正四处碰壁,接到曹沫的电话,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他在电话里感谢万分,他表示也会尽快赶到德雷克跟曹沫再会面。
  除了安排在佩美港的工作人员采购帐篷、发电机、食物、药品外,曹沫还要卡布贾立即安排人到西岸的市镇紧急采购一批物资用于应急。
  这边刚安排好,人在佩美的勃拉姆就打电话过来,表示他此时正从佩美出发,要是顺利的话会在天黑之前赶到德雷克。
  欧美国家对非洲大陆长逾数百年的殖民统治,给当地的主体族群与遗留在这片土地生存的殖民者后裔制造成难以弥合的对立裂痕,但勃拉姆以及随后赶到营地的斯塔丽,他们作为殖民者后裔中的一员,对乌桑河东岸的受灾白人难民,却觉得有救助的义务跟责任在身。
  曹沫拉拢的主要还是殖民者后裔中的精英群体,事情安排下去就可以了,他留在营地里不需要亲自跑东跑西,却是斯塔丽赶过来后,马不停蹄的直接带着安保公司的人手,去部署白人受灾难民安置工作。
  周晗多少明白曹沫如此重视救灾的用心,问道:
  “阿克瓦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彻底的族群和解,那是奢想——民主促进阵线正谋求在各地建造独立的白人社区,以改善殖民者后裔在阿克瓦的处境,而殖民者后裔人数在阿克瓦远不占优势,这点也不为赛维义当局所忌惮。你是不是想资助在乌桑河东岸建造第一座白人社区?”
  “……”曹沫也不避讳的点点头,跟周晗说道,“你这两天就帮我大体做出一个规划出来,等胡安·曼塔尔过来,我有具体的东西跟他聊……”
第二百九十八章
白人社区
  即便德雷克位于几内亚湾狭窄的热带雨林内,但每年十一月到第二年的五月份之间,雨水也会明显减少。
  谁也没有想到德雷克地区这一天从清晨开始的特大暴雨持续到中午,竟然会引发那么大的洪水往地势低陷地区倾泄。
  梅伊·曼塔尔曾随她父亲多次到德雷克白人贫民区慰问,熟悉这里的一切,看到整个贫民区所处于的低陷区都淹在浑浊的洪水当中,一片狼藉,心情很不好受。
  目前打捞上岸的尸体已经超过两百具,有不少还是皮包骨头、营养严重不良的儿童。
  现在西方主流媒体都为左翼所占领,因为政治正确的缘故,都不愿意报道殖民者后裔在撒拉哈以南非洲地区的生活惨状。所以在这些地区之外,极少数有人会相信在白种人占主流的当今世界,竟然也有忍饥挨饿的白人儿童。
  梅伊·曼塔尔赶到德雷克时,先找到当地的官员谈救灾的事情,但没有被理会,气得心肺都快炸掉,此时站在受灾现场,却又满心凄凉。
  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她紧急调运过来的物资,面对上万间棚舍被冲毁的灾情,可谓是杯水车薪。大家相信她作为胡安·曼塔尔的女儿,一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无数人围到她身边来,她却无力可施。
  虽说斯塔丽说曹沫这边表示会尽最大限度的提供资助,梅伊·曼塔尔心里却没有抱什么期待。
  虽说接受曹沫的资助、扶持,民主促进阵线在关键时刻协助赛维义当局挫败乌弗·博尼亚的政变图谋,之后在阿克瓦的政治地位也获得极大的提高,然而梅伊·曼塔尔心里很清楚,曹沫所做这一切,仅仅是为其利益图谋服务。
  甚至在挫败乌弗博尼亚政变图谋、民主促进阵线得以进入赛维义当局的文职政府,曹沫就迫不及待的兑现他在商业上的利益。
  在梅伊·曼塔尔的眼里,曹沫就是唯利是图的一个人,他真能拿出多少资金、物资来赈济受灾的难民?
  在她看来,中国人向来以为殖民者后裔在这片土地上的遭受,是罪有应得,是为数百年对这片土地的殖民入侵偿债。
  她赶到现场后,是看到斯塔丽、肖军等人在指挥人手,协助受灾难民撤到地势较高的荒地,但勘探作业区的营地却依旧守卫森严,禁止灾民随意进入。
  她听从父亲的嘱咐,勉为其难的去见了曹沫一面,但也就敷衍了两句就跑了出来。
  她发愁又难受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这时候两辆越野车晃晃悠悠的朝这边行驶过来,就见谢思鹏从第一辆越野车里跳出来——这又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中国商人。
  谢思鹏站在满是泥浆的路旁眺望了一会儿河滨受淹的情形,他当然没有多少感同身深;陪同谢思鹏一起押车赶过来的许凌甚至还觉得曹沫压根就是多管闲事,但他此时已经认识自己跟曹沫地位差距太大,心里有不屑的看法,也不会再像以往那般不知分寸的说出来了。
  看到肖军、斯塔丽跟梅伊·曼塔尔站在这里,谢思鹏走过来问道:“曹沫他人呢?”
  “在营地里,我领谢总你过去……”肖军说道。
  “你们忙吧,我自己去找他,”谢思鹏说道,“啊,对了,我联系了芒巴的商家,总共也就不到二千顶帐篷、三十台柴油发电机,我组织了十二辆卡车正在紧急装货,从芒巴过来的路太烂了,三个小时内能赶到就算快了——这边急需医生,我带了两名医生跟一部分药品先赶过来了,你们看着安排吧……”
  谢思鹏指着后面那两辆越野车,他带来的人正将几箱子药品搬下车,等着这边安排调配。
  “那真是太好了……”肖军说道,他见听不懂中文的梅伊·曼塔尔一脸困惑,用英文跟她解释德雷克还是不比作为阿克瓦最大煤铁矿生产基地的芒巴,不多的十几台发电机之前就被他们给买空了,而德雷克的其他地方受水灾情况也比较严重,其他物资都很紧缺。
  他们现在要设立临时安置区救济灾民,除了帐篷、粮食外,发电机、净水设备等都是必不可缺的。
  在梅伊她们赶往德雷克的途中,很不幸她们在身后,有一段公路连同邻近的铁路轨道都被大水冲毁掉。
  以阿克瓦的效率,不知道这段被冲毁的道路什么时候能抢修过来,他们从德雷克采购不到多少物资,就紧急给在芒巴的谢思鹏打了电话,组织人手、车辆从芒巴采购救灾物资运送过来。
  采购救灾物资的行动,同时还在克鲁诺地区组织进行。
  “……”梅伊张了张檀唇,没想到曹沫这一次的慷慨远远超过她的想象。
  她心理上对曹沫还是有所抵触,但事情涉及到灾民具体的安置跟救济,由不得她退缩,硬着头皮跟在谢思鹏、许凌两人的身后,一起赶往营地去见曹沫。
  这时候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
  电力工程师赶在天黑前,沿两条便道各拉出一条临时照明线路,由两组柴油发电机供电,为勘探作业区西面、南侧的临时安置地提供最基本的照明。
  这样一来,天黑之后,还能继续组织救济安置的事,那么多的受灾难民,也不需要仓促逃到市镇去。
  不过,临时照明线路覆盖的范围很有限,大部分的临时安置地都笼罩在越发浓郁的暮色之中,到处都是影影绰绰的人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