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酋长(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459

  徐滨这次跟和熙基金闹矛盾,没有沈济在电话里说得那么夸张,但也闹得很不愉快,实际也跟这个项目有关。
  丁肇强要求和熙基金未来能拿出十亿资金参与崇海的紫英新城项目。
  和熙基金要拿出这么多资金,只有两个途径,一是专门为这个项目募集新的房产信托投资基金,第二是从已投资的股权项目寻求现金回报。
  丁肇强将基调定下来,董成鹏自然同时从两个方向着手准备。
  天悦贸易五月注册成立,迄今才九个月,然而截止到零六年底,前后注资一亿人民币的天悦贸易盈利就高达超过一亿,加上分销商所缴纳的保证金以及资产折旧提存,账户积存近三千万美元的现金。
  关于这笔资金的用途,曹沫跟沈济就讨论过好几回,都没有拿定主意。
  而徐滨作为天悦具体的执行人,却还是想在国内成立新产品研发及测试部门,他不想任何人将这笔资金从天悦的账户上抽走。
  得益于嘉陵、华宸等摩托车企业早年的推动,目前国内摩托车行业所涉及到五六百个零部件都有相应的专业厂商,在新海及周边省市构成极其完整的上游产业链。
  天悦倘若想绕过华宸,在国内成立摩托车整车设计部门,然后与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合作,生产天悦所需的专用零部件,再运往卡奈姆的科奈罗湖工业园进行组装,这条路是能走得通的,也不难实现。
  徐滨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华宸在新的产品研发上太不思上进了。
  徐滨找曹沫谈过这事,曹沫手里现在太缺资金,也非常犹豫,就让他先找和熙沟通,看和熙这边有什么想法。
  赵新宇虽然代表和熙基金出任天悦的董事,但涉及到天悦后续的发展,他就偷了一个懒,让徐滨借回国的机会,直接找和熙的投后部门沟通。
  正赶上和熙基金正千方百计的想着从已投项目上回收现金,负责跟着天悦投后的一名经理,对摩托车行业发展有他的见解。
  他认为这在国内已经是竞争激烈却正处于不断萎缩中的行业,而天悦在西非市场一下子都快做到极致,接下来好好巩固西非市场就好了,至于徐滨想要开发运动型、竞技型中高档摩托车,这名投后经理更是嗤之以鼻,认为徐滨太理想主义了。
  欧美的摩托车企,在运动型、竞技型高端摩托车上的技术积累太强了,天悦才组建大半年的时间,而且以销售为主,所谓的组装工厂都不能称得上产业基础,现在竟然要奢望迈入摩托车最顶端的研发领域,在那名投后经理眼里,无疑是异想天开的一件事。
  再说了,中国竞技型、运动型等中高端摩托车市场非常的狭窄,而在西非地区,压根儿就没有市场。
  双方的理念差那么大,徐滨虽然转销售了,但他骨子里是非常强硬的一个人,谈着谈着,气氛就不对劲了,最后还是沈济出面斡旋。
  虽然沈济、陈蓉没有提及,曹沫觉得应该是董成鹏不认可徐滨的理念,又急于从天悦回拢一部分资金,才让投后部门一名经理出面推搪徐滨。
  “和熙迫切想到得到回报,我个人想筹资承接和熙的那部分股权,以便他们退出……”徐滨看向曹沫问道。
  “和熙前后就投了一千多万,但想要他们退出,就不是这个价了,你真打算直接跟他们谈吗?”曹沫问道。
  和熙退出的话,曹沫跟沈济有优先权,但徐滨坚持想要他与徐立峥、周建明的团队承接这部分股份,曹沫肯定也不会跟他们争,但和熙这时候就算愿意退出,价格肯定会远远高过当初的注资。
  “我跟立峥聊过了,要是和熙退出价码不高过四千万的话,我们两个人可以试一试。”徐滨说道。
  天悦的管理团队里,徐滨与徐立峥两人是核心,持股自然也要比周建明、肖军高得多。
  曹沫看向沈济,沈济说道:“我并不觉得高端运动型、竞技型摩托车,真存在多大的技术壁垒,我觉得可以一试……”
  沈济在东盛任职多年,甚至比曹沫,跟徐滨、徐立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倾向夯实天悦的产业基础,而不是更多的停留在贸易层次上。
  再说,他个人并没有什么急需要用的钱,不需要急于从天悦索求什么回报。
  曹沫朝徐滨点头说道:“你们愿意冒这个险,我现在手头资金比较紧张,暂时不能支持你们太多,但未来两年内,我可以不从天悦抽走一分钱的红利……”
第二百八十七章
筹划
  徐滨对天悦未来的发展思考较深,他目前已经在接洽产品开发团队。
  在相关领域,他与徐立峥都结识颇多的志同道合者,也能从华宸内部挖一些能用的人出来;只要曹沫同意,他年后就能在新海组建产品开发及测试实验室。
  “沈潺原,是我大学时的同学,本科毕业跟我一样,都是进了华宸,但他工作过两年便到德国留学,主要研究专攻汽车动力系统,之后供职德国的一家乘用车研究院,新海大学去年聘请他回国任教。天悦成立产品开发及测试实验室,会涉及到摩托车动力系统的开发,与他研究方向不是很吻合,他也不愿意放弃新海大学的工作,我想着天悦的实验室,可以跟他进行合作,将摩托车动力系统的开发项目委托给他……”
  “天悦具体的运营,还是你跟徐立峥负责,我也不擅长技术性的工作。你要是在这里跟我说摩托车发动机,我能直接趴桌上睡给你看。”曹沫笑着说道。
  别人说用人不疑,还要考验气度以及看人的眼力,曹沫则确确实实能做到这点。
  虽然最初时徐滨创业,受曹沫鼓动,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但此时的他,热情彻底被激活起来。
  曹沫能感受到徐滨满心的热忱,即便这不代表着这件事就能够成功。
  除了成立产品开发及测试实验室外,徐滨还计划买断华宸在西非地区的商标使用权。
  因为目前在西非所销售的摩托车,产品技术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同时也是华宸早年引进来的技术,不存在什么技术屏障,拿商标的区域使用权,生产就可以绕过华宸工业,直接找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合作,甚至能将后续的性能改进同时做起来,争取尽快开发出更适应西非特定环境的新产品,确保他们目前在西非市场的优势地位。
  在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天悦可以一方面研发中高档摩托,填补国产摩托在国内市场这一块的空白,另一方面专门生产载重型摩托专供西非市场,以西非市场所获得的利润,不断反哺产品开发领域的不足。
  当然,徐滨对天悦未来在产业领域的发展,还有更大的野心,曹沫之前也听徐滨、徐立峥聊过几次,但后续涉及到技术及资本已经远非当前西非摩托车市场的利润规模所能支撑了,这时候并无必要太深的去讨论。
  饭还要一口一口的吃。
  曹沫他还奢望进军西非石油开采领域呢。
  然而,那玩意儿,所需要的资本动辄数十亿美元,他就想想而已。
  陆家在科奈罗湖南岸建炼油厂,那么点投资,技术层次也非常简陋粗糙,生产成本极高,说白了主要还是看中卡奈姆国内高企的燃油价格以及低廉的走私原油供给而已。
  西联石油的控制权,这次他也是干脆利落的拱手送给奥本海默家族,以换取当前的实际好处。
  现在关键的问题,一是和熙那边会以什么价码从天悦退出,二是徐滨、徐立峥在没有他们直接支持下,如何去筹集从和熙手里收购天悦股权的资金。
  这个曹沫帮不上什么忙,沈济却可以直接找丁肇强沟通这件事,也能联系国内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争取股权质押贷款;沈济他自己也非常愿意看一看徐滨他们能将天悦带领到哪一步。
  当然,曹沫内心还是非常支持徐滨他们的。
  他在国内的产业侧投资领域非常有限,目前除了科奈罗食品外,就没有其他建树,这限制他将来在国内对抗韩少荣的筹码。
  徐滨他们有这个念头,相当于他科奈罗食品之外,在国内开辟另一条进行产业拓展的通道。
  不管怎么说,他才是天悦真正的大股东,持有天悦70%的股份。
  曹沫目前不能给徐滨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也无意直接从和熙手里承接这部分股份,他对天悦的持股够多了,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让徐滨他们多持点股,多承受点压力,也方便将他们的潜力进一步压榨出来,更主要的他也缺钱。
  奥古塔、伊波古金矿,才初步建成三个作业区,后续甚至还需要投入三五千万美元,这三个作业区的产能才能更充分的发挥出来;综合开采率要在当前8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国际二流水平,提炼厂新增的投资规模则要呈指数级上升。
  这还不包括在阿克瓦拿下德雷克金矿之后的巨额投资。
  而阿克瓦成品水泥市场已经对他打开,但相应的产能要跟上去,才能去占领阿克瓦的市场。
  无论是科奈罗水泥厂建三期工程,还是从陆家手里直接收购粉磨站,都是动辄需要四五千万美元的新增投资。而倘若收购科托努港及佩美的水泥厂进行改造,涉及到电力及上游原材料的供应,投资规模更加庞大。
  东盛能从国家进出口银行,获得外汇贷款支持,那是东盛在国家发展经营这么多年的基础所致,曹沫现在却没有这个资格。
  他都不知道国家进出口银行的大门朝哪个方向开的。
  接下来,曹沫又简单的说了下午跟陆建超见面的情况。
  “这么说,你这次有把握将他们的粉磨站项目接过来?”沈济问道。
  陆建超还能下决心找曹沫合作,沈济多少能揣摩陆家的心态。
  他们肯定不敢看着在科奈罗湖南岸那么大体量的投资烂掉,但既然都不得不向曹沫低头,说白了还是指着在整件事展示出手腕的曹沫,替他们化解掉不可预测的风险。
  这也意味着陆家不敢再盲目的往科奈罗湖南岸追加更多的投资。
  然而科奈罗湖南岸诸多的项目都还没有完成,陆家不想追加新的投资,却还想盘活,必然只能在做加法的同时,还要做减法。
  将粉磨站拱手让出,回笼一部分资金,保证其他项目的后续建设,或许与奥本海默家族后续,引进一些新的资金,这是陆家不多能抓住一部分主动权的选择。
  “还不知道他们开什么价呢,”曹沫头疼的说道,“等明天他们将顾问协议送到东盛,我再跟尼兹奥本海默那里联系……”
  ……
  ……
  临近年关,大群务工人员陆续返乡,新海除了沸反盈天的商场外,大街小巷都冷清了许多,然而休闲旅游日益兴盛起来,春节前后却是新海民宿酒店业的旺季。
  曹沫坐陈蓉的车回到木象民宿,看到他爸还坐在办公室的灯下写写画画,不知道在忙碌什么。
  “曹沫,你们分公司的老总春节期间回不回国?”曹雄看到曹沫跟陈蓉走进来,抬头问道。
  “啊?”曹沫心里盘算着明天要怎么跟尼兹·奥本海默谈泰华项目的事,听他爸冷不丁的这么一问,都有些发愣。
  “118号那栋房装修好了,到现在也没派上什么用场,要是你们老总暂时没有具体的计划,我就想着直接租下来,做一家私房菜……”曹雄说道。
  “这个啊?”曹沫才想着还是请陈蓉配合演戏,假借杨德山的名义,将田子坊118号旧宅的装修交给他爸打理的。装修方案出炉后,他就看过一遍,但除了通过陈蓉将两百万装修款转给他爸外,他就再也没有过问。
  最近的事情太多,太耗他心神,他都将这事给忘了!
  娘的,他自己名下才一套房产,都这么健忘,要以后是搞百八十套,哪里能想得起来?
  看来以后要买房,还要按栋买,要不然真没有这个记忆力。
  “哦,你说这个啊!”曹沫胡扯说道,“我们杨总在卡奈姆单干了家公司,短时间内不大可能脱身回国,我还想着他直接将那栋房子盘给我,我分期付他房款……”
  “那栋宅子,加装修七百万,你能吃得下?”曹雄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