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酋长(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459

  对天悦贸易而言,接下来也面临着方向性的选择。
  开拓西非市场的巨大成功,天悦在华宸工业的销售体系里也获得相当的话语权。
  最初三个月天悦都是付足款项或开具足额信用证,华宸工业才会发货,但到十一月份,天悦就不需要再向华宸工业提前支付货款或开具信用证,只需要按月结算账款即可。
  而由于华宸摩托在西非市场的热销,天悦反过来不仅严格要求分销商现款交易,甚至还要求分销商支付一定的保证金以确保其地位。
  天悦贸易不仅不需要再为库存占用大量的资金,甚至还额外收取近两千万美元的保证金。
  包括未分配利润在内,天悦贸易此时手里已经囤积了逾三千万美元的现金。
  谢思鹏真要想融资稳固他在阿克瓦的铁矿石贸易,曹沫很乐意从天悦拿一千万美元借给他用,以便天悦贸易还额外得到一笔财务收入,但可惜谢思鹏并无意咬钩。
  天悦贸易现在不仅手里掌握三千万美元的现金外,以后每月还能有三百万美元左右的新增利润入账。
  截止到十一月份,天悦已经拿下西非市场相关领域30%的份额,倘若专注在西非市场做摩托车、皮卡及零部件贸易,后续所能开拓的市场空间有限,市场推广投入维持当前的水平就足够了。
  也就是说,不仅以后所产生的利润都可以用于分红,甚至现在就可以拿出两千万美元,以便各投资人提前收回投资,天悦手里留一千万美元的现金用于周转就足够了。
  不过,这么一来,天悦的发展规模也就限定在这里。
  然而,天悦贸易目前的主营业务,主是依托华宸工业,为华宸工业的摩托车、皮卡及零部件产品开拓西非市场,也就很难绕过华宸工业,真正进入摩托车生产领域。
  天悦工业在科奈罗湖工业园的工厂,仅仅是对华宸摩托作简单的组装,整个工厂看上去占地面积不少,但投资极为有限,并不能算真正介入整车生产领域。
  就算国内的摩托车配套产业极为完善,为他们绕过华宸工业真正踏入整车生产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但欧美在高端摩托车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极大、几大国产品牌厂商积累也深厚,天悦贸易就凭借三五千万美元的资本积累,想要突围,困难极大。
  这也是沈济赶到卡奈姆,要跟曹沫重点商讨的一个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也不可能当着谢思鹏他们这么多人的面去讨论。
  谢思鹏坐了一天的车,到底是累了,约定好明天过来再聚,就带着张敏及保镖先告辞离开;勃拉姆、恩桑格以及赵新宇、徐滨、赵玲、冯睿、李齐虑、王建中等人也都相继离开,曹沫、杨德山以及阿巴查夜里不回隆塔,与沈济一起入住拉娜德雷酒店,就接着就到酒店主楼的行政酒廊喝酒聊天。
  这时候没有其他人,谈及天悦后续发展的问题,曹沫拍着额头叫苦道:
  “没钱愁,钱不够多也愁……”
  “你现在手里有多少现金没有花出去?”沈济问道。
  曹沫今年以来,在国内就收购欣宣食品,但在卡奈姆的新增投资不少,沈济也大体了解一些情况,主导天悦贸易及天悦工业的组建,九月份拿出大笔资金,用于菲利希安家族采金公司的扩张,伊波古矿区以及奥古塔矿区合并起来,总面积超过一千四百平方公里,在西非那么多的采金集团里,已经不能算是小角色了。
  此外,还追加对工业园、安保公司以及桑切斯出租公司、蓝星出租公司的投资,九月之后又在贝宁、阿克瓦等地收购可可种植园。
  花钱如流水,但曹沫五月下旬从科奈罗能源股权交易中获得大笔资金,菲利希安及西卡家族建筑材料公司旗下的水泥厂又是现金奶牛,因此曹沫现在手里到底还掌握多少现金,沈济却不是很清楚。
  “怎么,老谢的话,叫你动心了?”曹沫笑着问道。
  “国内经济非常迅猛,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也相当不弱,这两年带动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相当猛烈,而且这趋势应该还能持续上几年……”沈济说道。
  “你是学国际金融出身,在东盛高层又工作了那么多年,视野比我们高、比我们广,我相信你对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判断,”曹沫挠了挠后脑勺,说道,“不过,说实话,老谢说的事,我之前就有考虑过,但像铁矿石这样的大宗商品贸易,我手里还能拿出四五千万美元出来,似乎也砸不什么水花来啊!”
  “你手里现在就只有四五千万美元的现金?我还以为要更多一些呢。”沈济有些意外的问道。
  “虽说科奈罗水泥厂暂时还没有直接上三期项目,但生产链条的上下游都一直有投入去做改进。这些投资其实比三期项目本身不低多少,陆陆续续已经砸出去一千万美元;采金公司这边,新增的两个作业区,开采成本非常高,目前看不出有多大的利润,但勘探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却又不能省,上个月收购了一家矿产勘探及技术服务公司,又花掉大几百万美元;再加上科奈罗工程建筑公司的投资,银子真的就像流水似的花出去了……”曹沫在沈济的面前,也不隐瞒他在西非产业布局上的一些想法跟动作,坐在行政酒廊的角落里,喝着入口冷冽的起泡酒,将之前电话及邮件里不太方便沟通谈及的诸多细节,说给沈济知道。
  科奈罗能源的控股权已经转到东盛手里,接下来的目标以完成业绩对赌为先,曹沫目前则将更多的资源跟精力放到水泥及采金公司上。
  采金公司这边,主要是加强、完善两个矿区黄金勘探、开采、提炼以及尾砂处理等环节技术水平,努力降低深层岩金开采成本,提高综合开采率;此外就加强两个矿区的储量勘探。
  水泥公司除了继续提高生产环节的技术管理水平外,往上游主要介入石灰等矿的开采、运输,缩减上游原料的成本,确保原料的供应;下游则在德古拉摩、卡特罗等重点城市,直接投资建造水泥中转站、商砼站,添置水泥专用运输车船,深度渗透进销售链条之中。
  科奈罗水泥厂三期目前还在筹备中,暂时不考虑仓促上马,但由于科奈罗水泥厂的核心覆盖市场,就集中在德古拉摩,这对曹沫直接在德古拉摩进行全销售链的深度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
  虽然在卡奈姆想要更深层次的去挖掘一个产业的潜力,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真正用心去做,回报却又是相当可观。
  德古拉摩的成品水泥价格,下半年还在缓慢下降中,但科奈罗水泥厂的利润水平下半年非但没有进一步降低,反倒开始稳步回升……
第二百三十七章
鼓动
  听曹沫谈了很多,沈济都有些意外。
  在他看来,曹沫年轻气盛,做事又极有魄力,投资动作应该会侧重于大开大阖,更应该喜欢赚快钱,却没有想到他对产业细节的发展跟完善会这么重视。
  “你手里留的现金,也主要是为科奈罗水泥厂三期做准备?”沈济问道。
  “同时应付两拨敌人太过吃力,科奈罗水泥厂什么时候上三期项目,还是要看吉达姆家族衰败得够不够快才能决定呢。”曹沫放低声音说道。
  目前在以德古拉摩市为主的卡奈姆西南部滨海地区水泥市场,他们加上德古拉摩附近三家水泥厂外,斯丹宁家族控制的西非水泥集团实际占据了这个市场50%的份额。
  虽然斯丹宁等家族主导水泥进口禁令的颁布,在卡奈姆国内也非常遭人恨,但在卡奈姆及其他西非国家总计已经掌握逾五百万吨年产能的西非水泥集团,在卡奈姆的根基却犹是深厚,轻易不能招惹。
  科奈罗水泥厂要是上三期项目,新增产能将达到八十万到一百万吨,到时候必然要跟斯丹宁家族控制的西非水泥集团,直接争夺卡奈姆西南部滨海地区市场的龙头地位,也就势难避免会起冲突。
  在吉达姆家族这个隐患,被彻底削弱到无力对他们造成致命威胁之前,曹沫暂时还不想去撩拨斯丹宁家族。
  泰华与吉达姆家族联手收购贝库水泥厂,并在科奈罗湖南岸直接开工建造一百万吨年产能的粉磨站,实际上是替他吸引掉斯丹宁家族大部分的注意力。
  科奈罗水泥厂近一年来建设、发展极快,但并没有直接打破卡奈姆西南滨海区的水泥市场平衡——毕竟科奈罗水泥厂的建设,正是卡奈姆全国的水泥厂商都疯狂扩张产能之时,谁都不能指着谁的鼻子骂。
  然而在卡奈姆的成品水泥价格接连跌破水泥风暴之前的低点,卡奈姆几乎所有的水泥厂商都停止扩张,甚至都有半数水泥厂商生存都成问题,泰华联合吉达姆家族却在这里候收购贝库水泥厂,还要新增五十万吨成品水泥的年产能,那就太遭人恨了。
  吉达姆家族如日中天之时,他们当然可以肆无忌惮的做事,都不用顾虑斯丹宁家族对他们有什么看法,但吉达姆家族盛极转衰,这背后会发生怎样的催化作用,曹沫则还需要再默默观察一阵子。
  “你就一直在默默看着,德古拉摩港口集团从科奈罗湖港撤资,你没有暗中动手脚?”沈济好奇的问道。
  杨德山也很好奇这个问题。
  杨德山在乔奈金矿的股权,转入菲利希安家族采金公司之后,十月份又拿出一百五十万美元,将对科奈罗能源的个人持股提高到4%,在那个之后,曹沫才将他们与斯塔丽的真正关系坦诚相告。
  杨德山到今天犹不忘他知悉这事时的震惊心情,但他半辈子积攒下来近八百万美元的身家,都彻底放到科奈罗能源、科奈罗湖工业园以及采金公司之中,他想跳下贼船也不可能了。
  “吉达姆家族现在是墙倒众人推,我们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这时候再去画蛇添足干什么?”曹沫摇头说道。
  杨德山看了沈济一眼,见沈济显然也不相信,他就更不相信曹沫有说真话,忍不住跟沈济一起朝阿巴查看过去。
  “我也不知道,你们不要看我——Mr·曹沫只是跟我说,有些事我们知道结果就好,知道太多细节反倒容易会在敌人面前露出马脚。”阿巴查举手说道。
  阿巴查既然都这么说,沈济也就不再追问下去,问道:“具体细节我也就不问了,但陆建超这次到卡奈姆,你觉得他们会如何处置这事?”
  “说来也巧,我们刚转到这里喝酒,我收到一条内线消息,说陆建超有意借这次机会跟吉达姆家族脱钩,他们应该会筹资全面接管科奈湖港的建设。”曹沫说道。
  “什么内线被你收买过来,能知道这样的机密?”沈济好奇又震惊的问道。
  “我也没有收买谁,是有人主动联系我提供那边的情况,几次消息都还能对应得上……”曹沫说道。
  “那这人想干嘛?”沈济问道。
  “无非是借刀杀人,”曹沫说道,“比如说这次,这人传递这样的消息给我,无非是希望我利用这事去挑逗吉达姆家族跟陆家内斗,这人就可以什么事都不用干,等着坐收渔人之利……”
  “你能推测这人是谁?”沈济问道。
  “这个谁能猜到?”曹沫摊摊手,毫无心理压力的说谎道,“当然,这人的算盘在我这里是完全无用的,因为我也想什么事都不用干,等着坐收渔翁之利啊!”
  “这次你要不要一起去阿克瓦看两眼?”沈济问道。
  “在卡奈姆也是闲得蛋疼,你一定想去,我就陪你去玩一圈呗……”曹沫笑着说道,刚想跟沈济说当前的形势下,不要对此行抱有太大的期待,就看到陆建超在黄鹤斌、周晗等人的陪同下,从过道的另一侧往这边走过来。
  拉娜德雷酒店的主楼,仅有八层高;行政酒廊跟高级套房同在最高的第八层,白天能透过落地玻璃窗,越过椰林,直接眺望到湛蓝的大西洋海面。
  陆彦住的海滨别墅虽然足够大,但他与陈瑶在那里双宿双飞,陆建超不喜欢介入小辈的私生活里,这次到卡奈姆,还是在拉娜德雷酒店开了一间高级套房。
  谈完事,他从陆彦所住的海滨别墅出来,黄鹤斌、姚海明、周晗、郭建作为下属,总是要先陪同回酒店房间之后再告辞离开——他们走出电梯,没想到沈济与曹沫他们坐在行政酒廊的角落里谈话。
  “你们也住这个楼层?”心里再恨不得掉头就走,但陆建超表面上还是相当稳重的走过来打招呼。
  “是啊,还以为陆总你今天会住陆彦那里呢。”沈济站起来说道。
  “陆彦跟陈瑶小两口住一起,我去凑什么热闹,还是酒店这里清静——我这些天东奔西走,住酒店比住家里还要习惯。”陆建超无视曹沫与阿巴查很坦然坐在那里不动弹,站在那里跟沈济寒暄了两句,就往他的房间走去。
  还真是巧了,曹沫入住的房间就在陆建超的隔壁。
  第二天醒过来,曹沫正跟宋雨晴煲电话粥,谢思鹏就赶了过来,众人便一起到楼下的早餐厅用餐;不一会儿还看到黄鹤斌等人陪同陆建超走进餐厅里来。
  主楼的早餐厅,位于一楼大厅的南角,视野最好的落地玻璃转角旁,有两张长餐桌,曹沫赶得早,占了其中一张;而黄鹤斌他们则是很周到的事先就替陆建超预订好其中的一张,这样两边的人又赶巧凑到一起。
  谢思鹏跟曹沫他们走得更近,但他那边也都不得罪,看到陆建超、黄鹤斌他们过来,也很热情的走过去寒暄几句,陆建超也就随口问了一句他最近的发展情况,他颇为起劲的谈起最近在阿克瓦所做的铁矿石生意。
  谢思鹏的心态,曹沫很能理解。
  他将全部身家都投入那艘二手矿船之上,但他在阿克瓦拿不到长期供货合约,他的铁矿石生意随时会面临货源中断的风险——那样的话,他那艘船在手里就只能吃到一点运费,不能将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现在谢思鹏从他们这边无法寻找到支持,就要从在德古拉摩的华商圈里更广泛的去寻找合作的资源——而泰华跟陆家是德古拉摩的华商圈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存在,泰华同时也持有新海联合钢铁集团少量的股份。
  新海虽然是一座规模比德古拉摩还要庞大的现代都市,但近三十年崛起的民营资本,依旧是一个很小的圈子,泰华、东盛、新联更是其中的代表,彼此参股持股、甚至在大的资本运作方面共进退的现象很普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