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门(校对)第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991

  部分光纤电缆和铁路设施以及信号基站都会被保留下来,毕竟它们最主要的信息交流就是通过网络来支撑的,它们不可能断了自己的根基。
  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整个智能机械整体的信息交换,智能机械还改进加强了很多信号基站。
  在郑佳说到网络方面的时候,赵军虽然挑了下眉,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因为华夏也无法支撑起全球的网络建设任务。
  特别是当初为了抵抗智能机械在网络方面的入侵,海底光缆都被切断,在程远推出全新的卫星量子网络后,智能机械反过来也将海底光缆破坏殆尽。
  这就导致如今全球原本的Internet网络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对外的联系彻底瘫痪。
  如今科技结晶公司要负责修复这条网络,他自然感觉诧异,毕竟现在大家使用的是最先进的卫星量子网络,谁还会在意以前的旧网络。
  不过郑佳这么说了,赵军自然要问清楚,在郑佳停下后他便开口问道:“程先生,你们的项目在目前看来并没有和我们的重建有多少冲突,不过我想问一下网络信号建设的问题。”
  “怎么,国家也有这方面的重建计划?”程远有些意外的看着赵军,根据他得到的消息,国家好像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啊。
  赵军愣了下,随后说道:“这到没有,我就是问问而已。”
  “这样啊,我可以告诉你,关于网络方面我自然会采用最新的量子网络,毕竟重建和修复我可没有说会建成跟原来一模一样啊。”程远脸上露出了一抹坏笑。
  赵军看了瞬间无语,他没好气道:“那就先这样,从目前来看我们在重建项目上是没有什么重叠的地方,关于你们的消息我会汇报上去,具体会怎么样我也无法给你什么保证。”
  “我明白。”程远笑着点了点头。
  到了这里,赵军也就没有继续待下去的必要,他对程远四人示意了一下,然后起身离开。
  房静这次到没有去送赵军,毕竟赵军来的次数也不少,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程远,你怎么不把建银行的事情跟赵军说一下?”郭晓莲在赵军走出会议室的那一刻,不解地看着程远开口问道。
  郑佳和房静同样疑惑地看着程远,关于程远要建自己的银行的事情,她们都清楚,本来还以为程远会对赵军说一声,也好让国家有所准备。
  毕竟建立私人银行这可是一件大事!特别是程远还意图改变整个世界的货币结构的时候,这就更容不得马虎。
  程远面对三人的疑惑,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们觉得,新的货币体系会对全球产生多大的影响?”
  不等她们回答,程远继续说道:“你们想想看,全球各国重建,这里面需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还有资源?”
  “虽然国家准备用各国的资源进行等价的交换,但是整个工程的过程中,工人要工钱吧?物资要拿钱买吧?还有设备的使用保养等等都需要钱吧!”
  “那么问题来了,华夏能够拿出那么多钱吗?你们别忘了现在的整体经济情况,一旦重建开始肯定会波及到华夏内部的经济环境,当物资越来越少的时候,价格就会逐步升高,这是不可避免的!”程远十分认真地看着三人。
  郭晓莲轻轻皱了下眉,迟疑道:“我想国家应该早就有了对应的手段吧,毕竟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开玩笑的。”
  郭晓莲的话让郑佳和房静都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
  程远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道:“计划永远都赶不上变化!”
  “那这跟我们建自家的银行有关系?”虽然程远的话让郭晓莲觉得挺有道理,但是她还是有些想不通,毕竟这件事好像跟银行没多大关系吧。
  “我想,这不是没有关系,而是有很大关系,我大概是知道老板的意图了。”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房静,她姣好的面孔上露出一抹自信。
  程远到是诧异地看了房静一眼,然后又看了看郑佳,发现郑佳仍旧蹙着娥眉,这让他不由的考虑是不是应该让房静出去独当一面了。
  毕竟把人才限制在自己身边确实不是什么好行为,而且根据他一贯的作风来看,他也不需要特别准备什么助理。
  最关键的是,自从零为自己打造了一副躯体后,房静在自己身边的作用也越来越小了。
  在他考虑这件事的时候,郭晓莲立刻向房静问道:“房姐,你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房静闻言,看了一眼思想抛锚的程远一眼,然后解释道:“不跟赵军说是因为现在问题还没出来,如果自己建立银行的话,会引起相当大的反弹。”
  看着一脸求知的郭晓莲和神色重新恢复从容的郑佳,房静继续说道:“虽然说国家已经出台了私人银行的政策,但是我们的意图是改变整个货币结果,这绝对是不允许的。”
  “所以提前说出来的话,反而会影响到我们的计划。”说到这里,房静忍不住将将目光瞥向程远,发现对方还在那里发呆后,心里不由一阵气苦。
  在心里使劲儿地抱怨着骂了几句后,她继续解释道:“等对方感觉事情超出掌控后,就算我们打算改变,他们的态度也不会那么坚决了。只要能把华夏囊括在内,那么这件事就一定会成功。”
  “毕竟现在也只有华夏的货币才是全球唯一拥有购买力的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基本跟废纸没什么区别了。”
  房静的解释让郭晓莲算是明白这里面的联系了,这让她不得不佩服程远,没想到这家伙竟然一声不响的就考虑到那么多。
  她转过头看着还在发呆的程远,顿时没好气的用胳膊肘顶了一下程远。
  被郭晓莲这么一顶,程远立刻回过神,见三人都看着自己,房静很是幽怨,郭晓莲则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只有年纪最大的郑佳比较正常一些。只不过她那似笑非笑的眼神让程远一阵尴尬。
  干咳了一声,程远说道:“既然都清楚了,这件事就先这样办,还有这件事的总负责人就……就交给房静吧,我身边有零帮衬就够了。”
  程远见气氛不怎么好,连忙把自己刚才考虑的说出来,随后便带着再一次神出鬼没的零慌忙离开。
  “呼,这些女人啊。”程远摇头晃脑的回到自己实验室去。
  “先生,关于银行的事情我们虽然不能直接说明,但可以先将银行建筑建好。”零没有理会程远的感慨,对于他来说这都是程远生活的一部分,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这些就交给你了。”程远不在意的挥了挥手,银行的主要货币是信用点,这种虚拟的货币单位自然不会像现在的银行一样。
  不过还是需要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在这里要给需要兑换信用点的人进行货币的兑换,以及处理一些个人业务或者企业业务等等。
  这些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窗口来办理,所以他的银行自然也需要开遍全球。
  “好的,先生。”零应下。
  在程远送走赵军不久后,从华夏飞往全球各国的飞艇也逐一的抵达了各自的目的地。
  当然,途中也不是那么的平静,智能机器人部队至少消灭了六七波智能机械的进攻。
  不过好在没有了GOD的控制,遇到的智能机械都是一小股一小股,所以并没有给保卫的士兵和智能机器人部队造成什么麻烦。
  然而,在抵达他们各自原本的国家后,许多人通过飞艇的舷窗看到外面的景象时,人群中不少人发出了惊呼声。
  到处都是残破的废墟,碎石铁屑七零八落的充斥在各个地方,不少建筑的墙壁已经被绿色的植物覆盖,常年没有清理修整的城市好像在看旧时昏黄的照片景象一样。
  这幅落败的景象让不少兴冲冲地跟过来的人都产生了一丝后悔的情绪,特别是一部分华夏人。
  毕竟很多人走出来就是为了更好的将来,但是看到眼前的景象后,他们才明白或许将来会更好,但至少要把眼前的困难先解决了!
第七百八十九章
补贴
  庞大的飞艇悬浮在半空中,一艘艘运输船从两侧的门舱里飞出里面搭载着前来的人口。
  一艘飞往英国的运输船来到英国的首都伦敦,当运输船在城市的中心广场降落后,里面的人才在士兵的保护下从里面走了出来。
  大部分华夏人好奇中带着震惊,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才几年时间,原本繁华的一国首都竟然破败到了如此地步。
  残破的公路上一株株不知名的杂草从公路裂开的缝隙中挣扎着冒出头,高楼大厦披上了一层绿色的蓑衣,原本的钢铁城市此时成了一座绿林环绕的城市。
  如果城市的建筑没有那么的残破,地上和墙壁上没有那么多污垢,或许这样的城市能够给看惯了钢铁丛林的人们眼前一亮的新鲜感。
  身为保护这些普通人的士兵的莫声,对于眼前的景象没有任何反应,早在他刚刚踏入欧洲战场的时候,这样的情况他已经看到的多了去了。
  他唯一感觉遗憾的就是,为什么长官不让他去搭乘那艘前往自己国家的运输船。难道是担心他会回到自己原本的国家?
  莫声在心里立刻否认了这一点,他在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任何亲人,原本的家乡也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与其一穷二白的回自己的国家,他宁愿一直待在华夏,在华夏他已经有了新的朋友,而且也有了一套自己的住房,一套150平米的大房子。
  在华夏可不用每个月都缴纳房产税,所以这套房子他可以非常安心的住下去,而不至于因为交不起税费被税务局的官员赶出去。
  并且随着战争的逐步胜利,国家承诺的士兵补贴也已经开始登记,这一切都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十分的向往。
  特别是华夏官方还郑重声明过,凡是参与过这次智械战争的士兵,都能得到一个优先安排工作的机会。
  这一切都是陌生无法拒绝的。
  所以不明白长官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的莫声,只能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来到了英国。
  虽然战争已经走向胜利,但是却并没有完全胜利,毕竟智能机械的残余势力还存在着。
  打起精神,莫声身穿单兵装甲,单兵装甲深沉的颜色和两米五左右高大的造型让周围的人都不敢太过接近。
  “各位,请有序的排好队伍,跟随工作人员前往指定的地点开辟新的营地。”
  这时,运输船的扬声器响起,刚刚下船的人群从震惊中回过神,开始低声议论起来。
  “李明明,我怎么感觉后悔来这里了。”一名黑发黄肤的华夏人年轻人小声对同伴抱怨道。
  他的同伴脸上到没有什么失望的神色,眼中除了震惊以外充满了好奇。
  “张凯,话不能这么说,如果不是这次的事情,你和我这样要钱没钱,要车没车,要房没房的人能出国?开玩笑!”
  他的同伴到持有不同的意见,很显然他对于能走出国门这件事充满了兴趣。
  张凯见李明明兴致勃勃的样子,一时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了,因为李明明说的十分正确。
  他当时也不是因为没出国国门,再加上在国内确实过的不怎么如意,这才头脑一热跟着李明明来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9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