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校对)第6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767

  从地上站起身子之后,李朝生依旧是低着头。
  朱由校皱眉头说道:“低着头,脖子不疼吗?抬起头来。”
  李朝生缓缓的抬起头,松了一口气。
  两位贵妃娘娘居然不在?
  朱由校看李朝生松了一口气的模样,心里明白他在想什么。
  周围这一圈地方,朱由校也让戚元功他们清出来了。在这一圈,除了他们之外,已经没什么人了。
  袁贵妃和田贵妃自然就不好留下来听朱由校谈事,早就溜达去了。
  “说说南京的情况怎么样吧?”朱由校看着李朝生,缓缓的问道。
  虽然一路走走玩玩,到了南京更是享受了好几天,可是该办的正事还是要办。
  今天把李朝生走过来,朱由校就是想要问一问具体的情况如何。
  “回陛下,南京这边一切安稳。”李朝生连忙说道:“就是浙江那边出了点问题。”
  “什么事?”朱由校沉着脸问道。
  “浙江那边很多田地都已经改稻为桑,这一次清查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很多事情,土地兼并和投现那边也很多。”李朝生小心翼翼的说道。
  “不用试探。”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就让他们把地的事情查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
  “浙江那边的事情,内务府也不是没有上报过,朕的心里面很清楚。”
  这几年大明沿海的贸易可以说是越演越烈。除了大明之外,所有人都想和大明做生意。
  外海上的贸易从来都没有停过,以前是走私。隆庆年间有了市舶司之后,就更泛滥了。朝廷允许出海贸易,但问题在于出海贸易不交税。
  这两年在朱由校的鼓励下,商业大繁荣,大明朝的物产也丰富了很多,对外贸易自然就更加火热起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钱财源源不断地流淌了进来。
  这几年朱由校曾经看过,白银增加了不少。虽然还没有明显的贬值,但是已经有这个趋势了。
  朱由校的内务府都已经收集了一大批白银了。等到拿下了倭国之后,朱由校就准备正式将白银纳入货币体系。
  浙江那边的事情,朱由校心里面很清楚。
  为了对外贸易卖丝绸,浙江的商人把土地改成了桑田,不再种水稻了。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增加他们自己的经济收入,但实际上破坏的却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做生意不交税就不说了,任何时代老百姓没饭吃都是不行的。大面积的土地被改成了桑田,不再种植水稻。
  后世还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何况是现在?
  只不过有些事情没有办法,不能逆转。
  朱由校看着身边的李朝生问道:“有人让你问?”
  李朝生连忙摇头说道:“臣只是有一些担心,魏公公在那边似乎有所动作。”
  魏忠贤吗?
  这倒是朱由校没有想到。难道说他在那边发现了什么东西?这才跑到了浙江去?
  魏忠贤在浙江这件事情,朱由校到了南京之后就知道了。
  上一次扬州之行,徽商被收拾了一顿,浙商也被波及了,更主要的是徽商和晋商。
  这一波魏忠贤难道要对付他们?
  朱由校问道:“他在做什么?”
  “回陛下,魏公公在查浙江有多少桑田、这些桑田都是属于谁家的,还有就是这些桑田以前都是种的什么、有多少人在织布、又有多少工坊。”
  李朝生连忙说道:“陛下,臣以为浙江不宜轻动,否则容易引起乱子。”
  “你知道浙江这两年的粮食都是从哪里买去的吗?”朱由校看着李朝生问道:“可是从周边几省?”
  “启禀陛下,基本出自湖广。”李朝生连忙说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
  “湖广熟,天下足”,这个说法虽然夸张了,但是湖广的粮食产业非常发达,产量也非常高。随着新式稻种的推广,这里又增产了。
  加上玉米、土豆、番薯,这几年大明的粮食其实很够用,唯一的问题就是不平衡。
  有的地方受灾干旱,粮食靠运输就很麻烦。山西和陕西那边这两年就已经有这种情况了。
  虽然早有准备,但是应对起来还是有点棘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人分流,一部分招到京城做工,一部分分流到张家口,还有一部分被分流到草原上做生意,这样来减轻朝廷的压力。
  浙江这边靠着湖广,吃粮食自然是没问题。自己虽然不种地,但是也不缺。
  朱由校总觉得魏忠贤查这些东西似乎与改稻为桑没什么关系。李朝生这么说,估计也是在担心。
  想必除了李朝生之外,浙江那边的商人也在担心。他们担心自家生意出问题。
  这几年丝绸生意可是赚了大钱,随着各种挂着皇家旗号的门店的出现,这奢侈品都快建立起来了,那价格都是翻着翻的往上涨,顶级的材料价格就更贵了。
  养蚕缫丝,桑叶是关键。没有好的桑叶就没有好的蚕,就没有好的丝。稍稍有一些波动,那都会出事。
  “陛下,自从魏公公到了浙江之后,这市面上的生丝和丝绸都应声而涨。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要出事啊!”李朝生有些担心的说道。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朕去浙江看一看。”
  李朝生听了这话之后,微微一愣,表情一点都没有缓和,反而更担心了。
  陛下竟然要去浙江?
  一个魏公公还不够吗?陛下居然还要亲自去?
  这下完了!
  这消息要传出去之后,这生丝还不翻着翻着往上涨?
  
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
  陛下的名声在江南可是不太好,陛下在江南大开杀戒当时吓坏了多少人啊?
  加上当初清扫东林党的时候,也牵扯了不少人。
  即便这几年经过各种各样的宣传,加上陛下这几年名声大震,名声多多少少好了一点。
  可是也就仅仅好了一点,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其他的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让人知道皇帝要去浙江,那就要出事了。
  李朝生觉得这消息肯定会被泄漏,原因也很简单,陛下到了那边不会什么事情都不做,只要做了事情就会露消息。说不定还会打着陛下的名声干点别的事。
  回去就收生丝,反正现在收入肯定赔不了。自己又没有办法阻止陛下去浙江,那就先发笔财吧。
  朱由校完全不知道李朝生在想什么,如果知道的话,肯定把他弄出去弄死。
  不过朱由校已经打定主意去浙江,那就没什么李朝生的事了。
  “行了,你退下吧。”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李朝生离开。
  “是,陛下。”李朝生心中暗自舒了一口气,连忙答应道:“臣告退。”
  说完,李朝生便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等到李朝生离开,朱由校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转头对身边的魏朝说道:“让人准备一下,咱们这就去浙江,到浙江走一走。”
  “是,皇爷。”魏朝连忙答应道。
  “对了,让人盯着点那个李朝生,朕总觉得他有古怪。”朱由校看着魏朝说道:“奇奇怪怪的,看看他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让下面的人及时汇报。”
  “是,皇爷。”魏朝又连忙答应。
  朝鲜,中京汉城。
  自从当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Hanyang),并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eong)。在朝鲜王朝时期,汉城就成了朝鲜的国都。
  这也是一个受创多次的城市,最严重的时候,可能就要数万历三大征的壬辰倭乱了。
  倭国军队撤兵南下,临行前将城中人民屠戮殆尽。是年11月,朝鲜宣祖国王返京时,宫阙俱烬,荆棘满城,百官依墙壁以坐,不得不以月山大君旧第为行宫,桂林君家为大内,沈义谦家为东宫,故领相沈连源家为宗庙,以附近大小民家为阙内各司(称时御所)。
  光海君时期将宗庙和宫殿择要修复,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很繁华的样子。
  走在街道上,张余还是觉得有些恍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7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