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走私军火,不要说在这个时代,在后世,那都是大生意。
张成见朱由校感兴趣的样子,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气。
陛下感兴趣就好,这些东西如果陛下不感兴趣,那才是真的糟糕了。
张成继续说道:“铁器是草原最感兴趣的,也是交易价格最高的。其中有两个买卖较关键,一个是军械,另外一个就是铁锭。”
“铁锭的价格相对来说要低一些,毕竟草原上的人买回去之后,还要自己锻造。只不过他们的水平有限,所以他们更想要的是锻造完成的军械。”
“军械的贸易一直以来都是讳莫如深的事情,不过有些东西时间长了大家也都知道,谁要瞒是肯定瞒不住的。基本上都是官商勾结,甚至边军里面也有人。那些军官们从里面拿了很丰厚的回报,基本上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规模。”
“因为铁矿赚钱,很多商人从走私发家,最后反而侵入了正常的交易。这些人有本钱,有和官方勾结的背景,一般的商家也很难和他们竞争。在张家口这个地方,有自己运转的规矩,通常情况下说了算的都是晋商。”
“这些晋商手里面有铁矿,敢拼也敢干,现在这一带基本上都被他们垄断了。他们以乡党报团,不断的蚕食,在这里已经没有人能够和他们竞争了。”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那你知道这里面谁是最大的卖家?
这一点对朱由校来说很重要,只要知道谁是卖家,就可以下手了。
至于说查案子,朱由校根本就没有那个耐心,身为皇帝也不需要查案子。
有些时候就要学一学太祖皇帝朱元璋,看你们不顺眼就弄一个案子出来,把你们全都裹挟进去。
听了这话之后,张成连忙说道:“回公子,这张家口最大的商人,要数范家。”
朱由校倒也没觉得意外,问道:“可是范永斗的范家?”
“正是这个范家。”张成点头说道:“大明初年,范家就是本地的大族。这么多年以来,范氏就在张家口做生意,历经七代;传至范永斗,成为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汉族大富商,人称其“贾于边城,以信义著”。”
“在本地的势力很大,威望也很高,是一个非常非常有名的人物。只要出去打听一下,没有人不知道范家,可以说非常非常的有名;与本地的官员和军官也多有相交。”
“行了,那就从他开始。”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你下去吧。”
“是,公子。”张成连忙说道,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等到张成走了之后,朱由校看了一眼身边的陈洪,说道:“让崔应元来一趟。”
这位新晋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这一次也跟着朱由校来到了张家口。
听到朱由校的召唤之后,崔应元急急忙忙的就赶来了。
要知道,他现在心里面可是燃烧着一团火。自从在山东得到了提拔之后,这心就没有平稳过。
原本以为许显纯会下去,可是谁能够想到陛下却留了他一次,现在在锦衣卫里面整日里苟且着。
有这位昔日的大佬在,崔应元这辈子就做不稳。稍有不慎,那就会被人拿出来。
手下人也就算了,可是如果在陛下那里呢?
没有什么功劳在身,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实在是有些兜不住。所以崔应元心里面一直没什么底气。
这一次跟着陛下到了张家口,崔应元的心里面很清楚,这是表现的机会。
距离陛下这么近,如果能够把事情办得漂亮,那他就能够得到很多的好处。如此一来,如果立下了功劳,陛下肯定就会更加的看重他,他的地位也就能够保得住。
崔应元来的很快,也很激动。
见到朱由校之后,崔应元直接说道:“臣锦衣卫都指挥使崔应元,参见陛下!”
“行了,免礼吧。”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
等到崔应元站起身子,朱由校这才说道:“给你一个差事。这张家口有一个范家,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
“回陛下,臣听说过。”崔应元连忙说道:“这张家口里面有很多大户,范家便是张家口里面大户中的大户。整个北方的贸易,他们家都能插上一手。在北方这个地方,他们家的威望也很高,是当地的名流,与各地的官军也颇有交情。范永斗算得上是一个手眼通天的人物,在本地很有权势。”
虽然不知道陛下为什么问范家,但是崔应元不在乎。只要是陛下让干的事情,那就没有什么理由推脱掉。
现在锦衣卫上下可以说是很有底气,许显纯做了那样的事情,陛下都没有抛弃他,还给了他带罪立功的机会。现在虽然蛰伏了起来,可是谁都知道,这许显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陛下拉出来。
为什么许显纯会有这样的待遇?
还不是尽心尽力的为陛下办差?把事情做的漂亮,哪怕是因此得罪了一些人,陛下也能够保得住。
崔应元可以说是尽心尽力,有了这样的保证,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做事就没有什么顾忌。别说区区一个范家,就是其他的也能做。
崔应元说道:“陛下无论让臣做什么,臣都会尽心尽力的把事情办好。”
看了一眼崔应元,朱由校说道:“朕不是那种听人说的人。把事情办的好,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次如果你能够把差事办的漂亮,那也算对得起朕对你的提拔了。”
对手下自然要恩威并施,一味的惯着可不行。
崔应元听了之后,顿时就激动了起来。
有了陛下的保证,自然就没得说了,事情可以好好干。
崔应元直接跪倒在地上说道:“请陛下吩咐。”
“去这个范家抓人,封了他们家,把所有人都抓起来。”
“朕不是让你现在就去做。去好好的查一查,看看他们家人都在做什么,确保没有漏网之鱼,一定要全部抓起来。朕不想听什么差错。明白吗?”
听了这话之后,崔应元连忙说道:“是,陛下。臣这就去。”
至于陛下为什么要抓范家,根本就不重要。只要是陛下让抓的,那就抓起来。罪名什么的,抓起来之后再说。查一查,审一审,自然就有了,崔应元不在乎。
“行了,那你去吧。”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
等到崔应元走了,朱由校舒了一口气。
他根本就不在意。
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上,抓一个范家根本就不在朱由校的眼里。
山东孔家都收拾了,何况区区一个范家?
他之所以亲自过来,无非就是为了坐镇,也是为了下一步而已。
现在不出面,朱由校就是想看看范家的能力,或者说看看晋商的能力,有没有人会趁这个时候搞事?
如果有人搞事,正好一波打尽,全都收拾了。
第四三四章
自找苦吃
事情交给手下的人去办,朱由校很放心。
他到张家口来,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坐镇。只有他在这里,才不会搞出来什么幺蛾子。不然的话真的就是天高皇帝远,估计会闹腾得乱七八糟。
而且,万一有什么事,皇帝在这里也能够及时的处理,这一点比较关键。
朱由校的心里面比较有底气,事情倒是不用他去做。
内务府来的人开始查看市场,准备等到朱由校做完事情之后快速介入并且接手市场。
毕竟这一次到张家口来,朱由校就是摆明了要搞事情。张家口的很多人和很多东西那都是要搞掉的,空出来的市场不可能没有秩序的进行下去,必须要有人接手。
谁来接手比较合适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内务府。
毕竟在朱由校搞出事情之后,这里边会出现一个人心惶惶的时期,大家也不太敢到张家口来继续做生意。
但是生意要继续做的,毕竟要维持稳定。内务府就不用担心被处置,可以大胆放心的做生意。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务府可以帮着朱由校赚钱。
一旦张家口被内务府掌控之后,整个对草原的贸易基本上就操纵在了内务府的手里面。
一方面是经济手段,一方面是行政手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谁要是在这个时代跟朱由校谈市场经济,朱由校肯定一个大耳刮子抽上去,然后拉下去砍了。
时代不一样,百姓的认识也不一样,推行的太多就是离经叛道。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两步就是疯子。
查案子的事情由锦衣卫来做,更不用朱由校担心。朱由校要做的就一件事,那就是出去溜达,看看这个边塞小城,体察一下民情,体验一下这里的特色。
朱由校走在张家口的街道上,专门看有哪些吃食。不一会儿,便看到了不远处的一家烤肉店。
说起来,自从宋朝开始出现炒菜,华夏这片土地上的物资就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各种各样的吃食都出现了,茶文化和饮酒文化也很丰富,距离一个吃货国度已经不远了。
张家口这个地方,牛马贸易一直都很繁荣,这个地方的牛羊肉是不缺的,这样的店铺也就很多。草原上的人们把牛羊送过来,很多时候有折损,就送到这样的烤肉店处理掉。
朱由校掀开挂布就走进了烤肉店,陈洪想张口说什么,眼瞅着魏朝紧跟自家皇爷后面也进去了,陈洪的话噎在了喉咙里,也赶紧抬脚跟了进去。
朱由校走进烤肉店后,发现这里人还不少,生意挺火的,基本都坐满了,就剩一张角落里的桌子还空着。
不过店里吃肉喝酒的,少数是汉人,大多数是蒙古人。这些蒙古人坐在桌子前面推杯换盏的饮酒,显然全都是蒙古的商人,或者说是蒙古各个部族来张家口交易的人。他们带来牛羊马匹,交换他们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