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67

  不过朱由校觉得问题不会很大,前世魏忠贤捣毁了天下的书院,也没见各地造反。
  “那臣告退。”徐光启知道陛下这是让自己走了,也就没法再留下了。
  虽然心里面还有很多的疑问,可是徐光启也没法再继续问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爱卿回去好好的修养身体,过些日子朕有重用。”说着就目送着徐光启离开了。
  等到看不到徐光启之后,朱由校转头对陈洪吩咐道:“传旨给骆思恭,让他传召陈可道入京。”
  “是,皇爷。”陈洪连忙点头答应道,随后就躬着身子退了出去,显然是去传旨了。
  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等着了,朱由校现在基本上可以期待一波了。
  接下来的几天,朱由校也没有去做别的,朝廷上下的事情也不多,选皇后的事情进行的有条不紊,朱由校也没有去过多的干涉。
  除此之外,三法司那边的案件依旧是没什么进展,几个犯人翻供那叫翻了又翻,三法司那边根本就没办法交差。
  戚金还没进京,练兵也就还没开始,朱由校一直担心着的辽东战事,这两天倒是传了消息过来。
  努尔哈赤打过来了,但是还没出结果,熊廷弼的题本里面只是说他会死守沈阳和辽阳。
  不过有一件事情倒是发展了起来,那就是朱童蒙弹劾邹元标等人筹建首善书院的事。
  虽然这个书院还没开,但是朱童蒙已经上书弹劾了,只不过这个弹劾原本在意的人也不多,可是有了魏忠贤在后面搞鬼,这就直接掀起了波澜。
  不少题本涌入了京城,全都是弹劾官员讲学的,直接将这些讲学行为定位结党。
  题本里无外乎都是说要么做官,要么讲学。做官讲学,那就是结党营私。
  朱童蒙的弹劾可以说一时激起了千层浪。
  要知道《大明律》之中可是有《吏律》的,这个《吏律》就是专门做针对官员的律法。
  《吏律》包括《职制》、《公式》二卷,三十三条。主要规定文武官吏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其中“大臣专擅官”“文官封公侯”“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都是死罪条款。
  如果一旦定下了结党营私,那么这些讲学的官员一个死罪就免不了,甚至可以直接抄家。
  这也就是现在的大明皇帝完蛋,这要是换成朱元璋,一个牵连几万人的大案子就来了。
  魏忠贤还是不够狠啊,这要是换成朱元璋的时候,东林党绝对会被从头刨到脚。
  至于罪名,那还不简单的多了?
  结党营私就足够了,全都抄家砍头。
  随着朱童蒙的题本传开了,无数人开始上题本,目的很简单,他们要把东林党打成结党营私。
  要知道东林党虽然现在秉政了,可是他们的敌人一直没消失,不然原本的历史上魏忠贤即便是得宠,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将实力膨胀到那个地步,甚至能够一举捣毁天下的书院而无人造反。
  能够掌握那么大的力量,魏忠贤的手下人才是关键,这些人都是东林党的敌人。
  翻看着面前的题本,朱由校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人。这个人叫做倪文焕,官职是御使。
  他这份题本的内容很有意思,他在这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那就是伪学。
  在倪文焕看来,这些人讲的那些东西都是蛊惑人心的伪学,除了让人心丧失之外,毫无作用。所以不但要捣毁这些人的书院,同时还要正本清源,甚至还要焚烧他们的典籍,封禁他们的书刊。
  “这样的人才不去大清,白瞎了。”朱由校感叹了一句。
  这个倪文焕要是去了大清,那玩起文字狱来绝对是一个好手啊!
  “不过也不是不能用。”朱由校伸手敲打着倪文焕的题本,心里面开始琢磨怎么将继续下一步。
  现在布置的差不多了,或许可以动手了。
  
第六十章
沈阳大捷
  朱由校已经打算好了,自己布局了这么久,差不多也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用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桌面,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凝重。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一次性打倒东林党,从各方面的碾压下去,无论是思想界还是官场,要全面的开战。
  甚至连齐浙楚党,朱由校都要一次性的打下去,他要启用的是新党,也就是他即将发展的党派。
  要知道嘉靖皇帝上位之后发动了大礼仪。所谓的大礼仪是什么?
  表面上是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是嘉靖皇帝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的。
  可是事实上是这么回事吗?不是,本质上是嘉靖皇帝在玩弄权术。
  说白了,那就是你们该开始站队了,你们是谁的人,你们为什么办事,这才是关键。
  你们愿意听我这个皇帝的,愿意为我办事,那么好,站在我这边;不是,那么就不好意思了。
  朱由校也准备这么干。
  对于帝王来说,没有什么道,没有什么正义邪恶,有的只是你是不是支持我的统治。
  你支持我的统治,那么好,你就是我的人;你不支持,那么我就只能让你去死了。
  这与品德无关,与学识无关,甚至与个人无关。
  “去传魏忠贤。”朱由校想来想去,事情还是缺乏一个步骤,那就是魏忠那里。他必须保证魏忠贤那里不出问题。
  “是,皇爷。”陈洪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向着外面走了出去,脚步飞快。他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情发生,现在这种感觉越来越迫切了。
  很快魏忠贤就来了,朱由校看着眼前的魏忠贤,沉着脸问道:“三法司的那些人,你还能控制吧?”
  “回皇爷,奴婢可以。”魏忠贤连忙答道,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
  “让他们开口供述呢?”朱由校再一次转头看着魏忠贤:“你最好说实话。一旦出了纰漏,你怕是去给太祖皇帝守灵的机会都没了。”
  魏忠贤一听这话顿时吓了一跳。
  所谓给太祖皇帝守灵,这对太监来说是一件非常非常残酷的惩罚。
  已经体会了权力滋味的魏忠贤怎么会愿意去守灵,他连忙说道:“皇爷,奴婢所言句句都是实话。”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你去吧!”
  看着魏忠贤离开,朱由校伸了一个懒腰。事情进行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也就可以开始了。
  辽东,沈阳城。
  “大帅,建奴撤军了。”李光荣一脸兴奋的说道:“咱们要不要追击?”
  熊廷弼看了一眼李光荣,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直接摇头说道:“不追!”
  李光荣脸上闪过一抹黯然,不过还是争取道:“大帅,建奴分兵,此时城外不过万余人,我们城中大军杀出,定然可以一战而胜。那个建奴的努尔哈赤还在外面,我们如果能够将其俘获,那就是大功一件,甚至能够收复铁岭等地啊!”
  看了一眼兴奋的李光荣,熊廷弼直接摇头,他才不相信城里的这些明军能够打得赢,能守得住沈阳就不错了。
  甚至熊廷弼还怀疑外面有埋伏。在熊廷弼看来,努尔哈赤就不是这么蠢的人,会给他老熊这个追击的机会?
  所谓的分兵攻打辽阳,肯定就是只在城外埋伏着,只要自己出去,肯定就被伏击,到时候不但这一战会打败,甚至沈阳城都要丢了。
  这种事情熊廷弼肯定不会干,他直接说道:“你盯着,等到他们走远了,派斥候出去。本帅要去写捷报,这一次咱们大胜,本帅要向朝廷报捷。”
  李光荣一脸懵逼,报捷?大胜?大帅是你脑子出问题了,还是我听错了?
  赶忙跑了几步追上去,李光荣一脸担心的说道:“大帅,此时薛巡抚弹劾大帅的题本怕是已经入京了,肯定会污蔑大帅畏战不前,怯战不出城,此时写捷报,怕是会适得其反吧?”
  小胜说成大胜,报捷往大了说,这对边军的将领来说并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情,基本上只能属于常规操作。
  可是这一次却不一样,这一次是被人堵在家里面了,连城都没敢出。何况巡抚那边还盯着你,你这个时候报捷,怕是不合适吧?
  熊廷弼看了一眼李光荣,没好气说道:“你知道什么,看本帅给你讨赏。”
  熊廷弼心里面明白,这一次狗屁的大胜,只能说是守住了,可是他必须要这么写。
  一来为了自己树立声威,二来则是在辽东将士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
  武将的权威哪里来的?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帝宠。皇帝的宠信就是你权威的来源。
  如果你说的话没人听,那你有什么权威?没有权威,拿什么去严肃军纪?拿什么去震慑下属?
  如果这样的情况下自己都能讨来赏赐,那说明什么?那说明自己是陛下宠信之人。
  下面的人看到,自然就老实了。到时候自己想要严肃军纪也可以了,顺手杀杀几个人立威,基本上这些兵油子就全都老实了。
  当然了,这里面也是有难度的,那就是皇帝是不是真的信任你。如果不是,那你就是在作死;如果是,那么你就能够树立起权威来了。
  这也是熊廷弼写这份捷报的第三个原因,他想看看陛下对自己的支持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