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267

  “要是点燃了喷到人身上……”
  “妙,妙!真的是神兵利器!”
  “妙,神妙!”
  “神兵,果然是神兵!”
  议论声与喝彩声交替而起,刹那间响彻整个看台。
  无论真看明白了,还是假看明白了,在场文武官员们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惊叹。谁都不想被李显当成故意装糊涂,在心中打入另册。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画角声再度响起,高亢悦耳,令人血脉贲张。本以为展示已经结束的众人俱是一愣,连忙再度定神细看。
  只见倒在地上的“吐蕃武士”们,纷纷爬起来退走。而另外十几名军器监的官吏,则匆匆忙忙推着了一大批带着轮子的木马登场。
  也有木头做人偶,骑在木马之上,皆做吐蕃打扮。被众官吏们,连人带马,迅速推至距离车阵十步远位置,结成一个侧冲阵型,仿佛随时会挽弓而射。
  “驰射!”高台上,所有武将全都眉头骤紧,满脸冰寒。
  驰射,是突厥、突骑施、吐蕃等族骑兵,最擅长的杀招。通过高速移动中发射羽箭,对目标区域进行覆盖,同时利用速度,避开对手的攻击。
  只要训练得法,此招往往每次施展出来,都能给唐军造成极大的杀伤。
  然而,今天情况却好像与以往大不相同。
  当推着木马的官吏们刚刚离开,车阵之中,立刻有令旗挥舞。紧跟着,独轮车正前方的那一只只睚眦,再度张嘴,“噗——”,十二道金黄色的液体腾空而起,在半空中化作十二条火龙!
  “啊——”虽然已经联想到“火药”会燃烧,却没想到,火药会被独轮车上的机关,喷出如此之远,看台上的所有人,顿时全都长大了嘴巴,齐齐倒吸冷气。
  再看那队摆出驰射阵型的木人木马,被火龙的身体一卷,迅速变成了一只只火炬,转眼间,就难再分彼此,整体化作了一片火海!
  “神兵,果然是神兵!”骁卫将军牛师奖激动得情难自已,跳起来,手舞足蹈。
  “神兵,神兵!”左右卫,左右骁卫的几个将军,纷纷挥舞着手臂附和,仿佛自己此刻已经身处沙场,正指挥着弟兄们用“火药”大烧四方一般。
  “神兵,果然是神兵,圣上慧眼,这火药正如其名!”饶是兵部尚书宗楚客这种看着张潜不顺眼之人,此时此刻,也激动得胡须乱颤,满脸通红,拍着巴掌赞不绝口。
  “恭喜圣上得此神兵利器!”太府卿纪处讷反应更快,带头大拍李显的马屁。
  “恭喜圣上得此神兵利器!”登时,无数人群起响应,一个个脸上的振奋都无法掩饰。
  “恭喜圣上……”庆贺声,连绵不断。这一刻,在场文武大臣,无论各自属于哪派,先前看张潜顺不顺眼,都暂时忘记了彼此的立场,沉浸于无法抑制的兴奋之中。
  无论是忠是奸,他们终究都是唐人。
  既然身为唐人,有谁能忘记太宗、高宗时大唐兵马所向披靡的荣耀?
  有谁能受得了如今吐蕃日日侵袭,突骑施叛降不定,突厥人在大食人的暗中支持下,重新崛起,日日扣关?
  “嗯——”应天神龙皇帝李显,明明也兴奋得热血沸腾,却故意装作一幅云淡风轻模样,微笑着轻轻点头。
  火药在军器监手里,变成火龙车,这个结果着实令他既感觉兴奋,又感觉自豪。
  “嗯,就叫火龙车,这个名字,听起来才够威风!朕就这么决定了,张潜无论给此物取了什么名字,肯定不如朕取得好。他当初,可是管火药叫做酒精!”
  想起酒精两个字,李显脸上的骄傲,就有些掩饰不住。
  他可是记得,张潜最初将火药进献给朝廷时,只叫此物为酒精,并且只说了此物是用来给伤口消毒的,半个“火”字都没提及。
  是他,通过牲口棚被烧毁,发觉了酒精的真正威力所在。故而,才赐下了“火药”这个威风凛凛的名字!
  不过……
  猛然又想起自己偷偷命人做过的那些火药试验,李显的眉头又轻轻皱起。
  印象中,酒精燃烧是蓝色的火焰,远不如油脂猛烈,甚至还可以说有些弱。而今天,张潜用火龙车喷出去的火药,燃烧之时却是明亮的黄色,甚至亮得有些扎眼!
  “呜呜呜,呜呜呜……”龙吟般的画角声竟然又响了起来,瞬间让李显和高台上的文武官员们,忘记了心中的一切。
  “居然还没结束?”齐齐瞪圆了眼睛,他们满怀期待地,想看一看军器监今天到底还能给大伙带来什么惊喜,恰看见,车城缓缓打开,独轮车的两侧车箱板迅速合拢。
  车城化作了车阵,随即,车阵由圆型,变成了一个倒燕尾形。
  居中那辆独轮车拖后,其余微微向前,彼此之间隔着三尺远,缓缓推向左前方一个临时搭建出来的砖石箭楼模型。
  “呜,呜呜呜,呜呜呜——”画角声忽然变得霸气十足。
  十二条火龙,从睚眦嘴里喷射出来。所及之处,砖石皆燃,整座箭楼瞬间化作一团火球!
第三十三章
玩大了(上)
  刹那间,风停,云止,除了画角的回音和火焰跳动声,四下里一片沉寂。
  看台上,包括应天神龙皇帝李显在内,所有人都瞪圆了眼睛,嘴巴微张,愣愣地看着那烈焰升腾的砖石结构箭楼模型。谁也不敢相信,石块和砖头,居然也能被火点燃!
  而让他们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前后不过是十几个呼吸功夫,那砖头和石块垒成的临时箭楼,居然像融化了般,以肉眼可见速度,开始扭曲,变形,随即,“轰隆”一声,四分五裂!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骄傲的画角声,再度响彻云霄。将所有人的目光,从仍在熊熊燃烧的砖头石块处,吸引回到了独轮车上。
  十二辆独轮车,被军器监的年青官吏们推着,缓缓撤离战场,随即,在远离看台却让看台上所有人都能看得见的位置停了下来,摆成了整整齐齐地一排。
  二十四名军器监的青年官吏,恋恋不舍地放下了独轮车,重新整理队形。排成双人十二列,在少监张潜的带领下,小跑着奔向看台前。
  紧跟着,先前假扮吐蕃人的那些青年官吏,也排成了双列纵队,从远处快速跑向看台。两支队伍在中途汇合,随即横着打了个弯子,面对应天神龙皇帝李显,拉成了一条四排横队。
  ‘张少监又要玩什么花样?’接二连三的惊喜,已经让李显和看台上的群臣们都有些应接不暇了,见军器监的队伍还没解散,众人再度睁大了眼睛。
  然而这一回,张潜所展示的,却不是什么神兵利器。而是带领所有弟兄,一起向看台中央位置肃立拱手,“利器展示结束,臣等恭请圣上点拨!”
  常言道,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张潜虽然自尊心很强,却不是什么连腰弯玩不下去的死板之人。既然今天打定了主意,要为自己和军器监争功,当然怎么能让李显开心怎么来。
  而最能让领导产生满足感的,莫过于阅兵。否则,在另外一个时空,都到了二十一世纪,也不至于总有贫困县的县高官,不惜让政府负债,也要检阅当地民兵了。
  不是这些人智力低下,而是当权力膨胀到一定地步,欲望非阅兵不能满足。
  所以,当考虑新武器展示结束后,如何才能收一个“豹尾”,张潜立刻就想到了阅兵式。而凭着军器监这点儿“人马”,他当然搞不成什么多兵种轮番通过主席台。所以,只能因陋就简,将参与演示的所有弟兄们组织在一起,做一个简单的队列变幻。
  事实证明,这一招效果立竿见影。虽然只是四十几个小芝麻官儿,列队行礼。应天神龙皇帝李显,却仍旧激动得长身而起。三步并做两步来到看台的边缘,低头看着队列中的所有人,用力抚掌:“好,好,当得起神兵利器之名。朕,朕心甚慰。诸位,诸位爱卿都有心了。此物,必将扬我大唐国威,令敌酋丧胆,群丑辟易!”
  听出了自己声音在颤抖,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荡的心情,他继续说道:“诸卿之功,朕绝不辜负!此物——”
  又吸了一口气,他终于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恢复了平稳,“张卿,神兵可曾命名?”
  “禀圣上!”张潜向前踏了半步,本能地就想实话实说:独轮车已经被军器监上下一致通过,命名为“火麒麟”。谁料,话没等说出口,却忽然看到了老狐狸杨綝,冲着自己轻轻摇头。
  “禀圣上,臣等愚钝,没想出好名字来。所以,还请圣上赐名!”果断将后半句话咽了回去,张潜顿了顿,再度肃立拱手。
  “臣等愚钝,请圣上赐名!”还做突厥人打扮的郭怒,反应最快,在张潜身后大声帮腔。
  “臣等愚钝,请圣上赐名!”任琮、王俊等人,反应都比郭怒慢了一整拍儿。然而,大伙却都是读过书的,脑子远比寻常士卒灵活。也纷纷开口,恭请李显出马。
  “好,好!”应天神龙皇帝李显,对命名有着非常强烈的爱好。立刻毫不客气地顺水推舟,“既然诸卿还未给神兵想出名字,朕就赐其为火龙车!期待有朝一日,此车可以伴着我大唐将士,重返西域,将侵我疆土,害我百姓的蛮夷之辈,尽数烧个干净!”(车,这里发驹音)
  “谢圣上赐名!”又是郭怒带头,军器监的官吏们,齐齐向李显抱拳行礼。
  “火龙驹就火龙驹,你是皇上,你说得算!”张潜怎么听,也没听出“火龙车”三个字,比“火麒麟”好在什么地方,却只能在心里偷偷嘀咕。
  正准备命令大伙儿解散离去,却不料,李显竟然余兴未尽。伸手做了个邀请的姿势,高声吩咐:“诸卿今日劳苦功高,且上台来。朕要仔细看看,我大唐军器监的英杰,都是什么模样!”
  “这?”张潜楞了楞,本能地向李显身边看去。却看到杨綝、萧至忠两个,在一起向自己轻轻点头。顿时,便不敢再推辞,连忙带领大伙向李显行礼谢恩。
  谢过之后,自然有太监主动下了高台,将大伙分成四批,每批十人,轮番接受皇帝的召见。以免同时登台的人太多,造成高台不堪重负,或者引发其他意外风险。
  这种时候,作为将作监的实际负责人,张潜就没必要去站第一批了。首先,他虽然不需要参加常朝,但一年当中,总有四五次大型和特大型朝会,他是躲不了的。
  如此,他见到皇帝的机会,就手底下的八九品“绿鹦鹉”们多得多,犯不着跟手下人去争。
  其次,将作监整体立了功,首功无论如何都落不到别人身上。他争与不争,结果都是一样。而手下的弟兄们越被皇帝赏识,他也会越跟着水涨船高。
  第三么,就是做官的技巧问题了。
  这时候,让属下们先登台,不光会给朝中大佬们留下他谦虚的印象,手下弟兄们,也会感激他的仗义。而如果他自己抢着冲在前头,非但容易让大佬们觉得不稳重,手下弟兄也会觉得跟在这样的上司身后没奔头。
  当然,这些都是张潜过后才意思到的。事实上,没等他想好自己该第一个登台,还是压阵的时候,老狐狸杨綝,已经用目光和轻微的头部动作,给了他足够的暗示。勒令他见好就收,不准再出任何风头。
  对于老狐狸的担当,张潜不敢恭维。但对于老狐狸的做官本事,他却是一百二十个佩服。
  能在武则天当政之时,一路做到宰相,手上却没有沾染任何血腥,并且还能被李显视为肱骨重臣的,除了杨綝之外,恐怕满大唐也找不到第二个。所以,他老人家的指点,张潜轻易不敢不听。
  不过,在台下等待的时候,却未免有些无聊。张潜既不能跟身边弟兄交头接耳,也不能活动胳膊大腿舒缓筋骨,只能傻站着做泥塑木雕。
  而山纹甲好看是好看,却不怎么挡风。张潜刚出过汗的身体,被腊月的小风一吹,那滋味,简直要多酸爽有多酸爽。
  正被冻得想打哆嗦之际,看台上,却传来了李显的声音,忽然就比先前高出了许多:“郭卿,你为何要离朕如此之远?莫非朕凶名在外,让你不敢靠近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