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267

  “可大师兄终究只有三千兵马,军心也不稳定。”任琮听得好生是我,忍不住又低声叹气。
  “大师兄生擒娑葛的弟弟沙孥,只用了两百家丁!”郭怒对张潜的信心,明显比任琮高得多。想了想,用极低声音透露,“沙孥现在关押在疏勒,在我那个远房伯父手里。这个功劳,牛师奖和周以悌应该也知道了,我那伯父未必敢贪。而大师兄去抄娑葛的后路,哪怕仗打得不好,有生擒沙孥的大功在手,也足以……”
  一句话没等说完,已经有人急匆匆闯入了作坊。隔着老远,就扯开嗓子高声喊道:“少郎君,任署正,大捷,大捷。张少监奇袭姑墨,一把火将娑葛的军粮烧了个干净!龟兹转危为安,牛总管率部追杀,与郭总管会师于思浑河畔!!”
  “什么?消息可是真的?!”郭怒和任琮双双跳起,不顾一切冲过去,一左一右,抓住了报信家丁郭南的胳膊。“你再,再说一遍?大师兄在哪?他真的把,把娑葛的军粮烧了?”
  “烧了,千真万确!娑葛没粮,自己退兵了!捷报,已经送到皇宫里去了。信使走一路喊了一路!牛师奖与郭元振会师,正在合力追杀娑葛!”家丁郭南龇牙咧嘴,连连点头。“疼,少郎君,任署正,疼!轻点,仆的胳膊被您捏断了!”
  “奶奶的,老子就知道,娑葛不是大师兄的对手!”郭怒松开手,在半空中用力挥拳。“哪怕大师兄身边只带了三千人!”
  “大师兄呢,我大师兄在哪?”任琮却没有松手,继续拉着郭南的胳膊追问。
  “不知道,信使没喊,我家老爷也还没看到捷报!”郭南楞了楞,轻轻摇头。随即,又压低了声音催促,“少郎君,老爷说,让你赶紧想办法打听打听,捷报上都说了些什么?张少监眼下在哪?究竟立了多大的功?这念头,光有功劳不行,该花的钱还得花。你们两个做师弟的,赶紧想办法联系靠得住的人,一起推张少监一把!”
  “知道!”郭怒和任琮齐齐点头,刹那间,觉得窗外的阳光格外明媚。
  ……
  冬日的阳光,透过大片玻璃窗,照在紫宸殿内,明媚而又温暖。
  与外边的传说不尽相同,应天神龙皇帝李显,精神和气色,其实都比数月之前好很多。特别是在翻看刚刚送到的那一大叠战报之时,两只眼睛不时就会发出冰冷、愤怒或者喜悦的光芒。
  萧至忠、杨綝、宗楚客、纪处讷、韦嗣立、窦怀贞、赵彦昭七名有宰相之权的重臣,在绣墩上静坐等候。前一段时间替李显临朝处理政务的韦后,则默默地看着自家丈夫,目光里充满了温柔。
  李显的阅读速度很快,前后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将所有战报浏览了一遍。随即,抬起头,笑吟吟地发问:“诸卿可都看过了?需要再看一遍么?如果需要,尽管自己上前来拿。”
  “回圣上,我等刚刚传阅过了!”萧至忠带头,其余几位重臣齐声附和。每个人脸上,都努力展现出一丝喜悦。
  “那就说说罢,朕接下来,该如何做,才能了结这场战事,让西域长治久安!”李显原本也是随口一问,听大伙回答得痛快,便将战报往御案边缘推了推,笑着询问。
  七位重臣互相看了看,谁都不肯率先回应,每个人心里,都波涛汹涌。
  十几份战报,最早一份,比最晚一份,足足早了二十四天。但是,却全都在同一时间送到了长安。若深究其原因,光是瓜州和沙洲入冬后暴雪不断,绝对说不过去!而深究的话,恐怕就又要影响到朝堂上好不容易才有的“太平”局面!甚至,有可能又得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萧仆射,你可良策教朕?”见大伙全都不肯开口,李显眉头皱了皱,果断点将。
  韦后的眼睛,瞬间就是一亮,随即,轻轻颔首。
  而被点了将的萧至忠,脸色顿时开始发红。犹豫再三,才站起身,低声说道:“微臣不敢。启奏圣上,牛师奖初到西域,就遭逢恶战。先力保龟兹不失,又能果断转守为攻,其忠心、战绩皆可嘉。臣以为,当按照今年对待张仁愿的惯例,晋大将军,赐显爵,加同平章政事三品衔,以鼓励将士们尽力为国而战!”
  这话听起来条理分明,却全都是漂亮的废话!
  牛师奖原本就是左骁卫将军,跟大将军只有一步之遥。而左骁卫大将军的职位空缺多年,早晚都是牛师奖的,差得就是一场战功。至于显爵,加衔,也是朝廷对于大将军的一贯套路。既然张仁愿有了,牛师奖就没理由不给。
  当即,李显的脸色就阴了下来,冷冷地看着萧至忠一眼,继续追问:“就这些么?可否有其他良策教朕!”
  “微臣不敢!”作为郭元振的背后支持者和力主招安娑葛的人之一,此时此刻,萧至忠心中,要多尴尬有多尴尬。连忙又向李显行了个礼,低声补充:“臣以为,娑葛失去了军粮,其众必散。牛师奖与郭元振合兵一处,胜券在握。圣上可以派御史出发,巡视安西四镇。待娑葛授首之后,安抚各部酋长之心。并处理积弊,疏通驿道!”
  这话,比先前稍微有了一些意思。但依旧隔靴搔痒,没一句“挠”在正地方。特别是对郭元振先前按兵不动,而张潜生擒沙孥的捷报迟迟送不到长安这两件事,根本没做任何涉及。
  李显的脸色,立刻变得更加阴沉。果断将目光从萧至忠身上挪开,看向宗楚客,“宗仆射,你呢?你可有良策教朕?”
  “微臣不敢!”宗楚客迅速起身,毕恭毕敬地行礼,“启奏圣上,郭元振乃是主客郎中出身,善于安抚各部酋长,却不善于领兵作战。先前西域没有战事,其弱点尚未显露。而此战之中,却暴露无遗。是以,微臣肯请圣上召回郭元振,另派良将,坐镇金山道!”
  “嗯!”李显笑了笑,满意地点头。
  宗楚客精神大振,果断趁热打铁,“圣上,周以悌忠勇敢战,早在去年,就察觉到了娑葛的狼子野心。今年又果断拒绝了此人追索阿始那忠节的狂妄要求。虽然他春天时一时不慎,被娑葛和突厥人联手所败,却始终未忘报仇雪耻。此番龟兹遇到攻击,他接到张潜传信之后,立刻率部横穿大漠,威逼娑葛侧翼……”
  “然而却无尺寸之功,春天时一路从碎叶败退了到了播仙。这次,又是得知娑葛军粮被烧,第一时间果断退兵避其锋芒!”赵彦昭忍无可忍,在旁边冷笑着插嘴。
  这下打脸打得可有点儿狠。
  周以悌是宗楚客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素以忠勇敢战而闻名。而此人先输给了娑葛,兵败一千余里,连弃数城。这次,又因为担心娑葛垂死反扑,率部遁入了大漠,怎么说,都与“忠勇敢战”四个字,搭不上一文钱关系。
  “他终究收复了于阗!”宗楚客被气得两眼冒火,咬着牙提醒。
  “于阗春天之时,也是他主动放弃的!”赵彦昭撇了撇嘴,满脸不屑。
  “总之,郭元振不适合在坐镇疏勒!”宗楚客被逼得急了眼,果断撕开了众人先前极力回避的问题,“他在甘凉瓜沙四州经营多年,又领兵坐镇疏勒。西域有事,只要他不动,朝廷连及时得到消息都成问题。老夫也曾经去过阳关,那边冬天的确经常下雪,但下整整一个月的大雪,整个城池早就该被雪埋掉了,怎么可能还有活人!”
  “那也不能任用周以悌。郭元振可以换,周以悌无才无德,不足以取而代之!”赵彦昭也不跟他争论,只管陈述自己的观点。
  郭元振是萧至忠的人,背后可能还站着太平公主。周以悌是宗楚客的嫡系,背后还可能攀上韦后,两边来头都不小。他没必要往死了得罪。但是,却不会支持任何一方继续坐镇西域。
  “圣上,微臣以为,郭元振久驻边塞,劳苦功高,宜召回朝中,任礼部要职,荣养其身,并尽展其所长!”韦后的本家韦嗣立不愿让二人没完没了争论下去,叹了口气,果断挺身而出,“而甘凉瓜沙四州,乃联络中原与西域的要地,理应派单设一道,派遣良将驻守。微臣以为,右卫大将军,广平郡公程伯献,忠勇善战,堪当此任。”
  话音落下,争论立刻停止。宗楚客、萧至忠双双眉头紧锁,不知道韦嗣立究竟是在帮谁?!
  按道理,韦嗣立是韦后的同族兄长,又因为韦后而得势,当然应该支持周以悌。而他,提出来的坐镇甘凉瓜沙四州的,却是程咬金的孙儿程伯献!
  那程家,谁不知道是赫赫有名的“疯子窝”。自打太宗年代,就谁敢招惹便咬上去没完。咬了尉迟敬德咬李世籍,咬了侯君集再咬长孙无忌,四处树敌。几十年下来,非但朝堂上没人再愿意跟其交往,在民间,都少有人愿意跟这家人联姻!韦嗣立推荐程伯献坐镇四洲,非但会惹韦后不痛快,自己也休想得到程家的任何感激!
  然而,应天神龙皇帝李显,却果断以手轻轻拍案,“善,韦卿此言甚善!杨尚书,替朕拟旨。命程伯献为河中道大总管,坐镇甘凉瓜沙四洲。随时准备支援塞外与西域!”
  “臣,遵旨!”尚书令杨綝颤颤巍巍地站起身,行礼领命。那幅老态龙钟模样,仿佛随时都可能倒下去长眠不醒。
  韦后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丝不快。然而,看到自家丈夫难得的振作模样,犹豫了一下,又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微臣以为,右卫将军常元楷,熟知兵事,可代郭元振出任金山道大总管。”韦嗣立丝毫没感觉到韦后的不满,待杨綝落座之后,又继续向李显进谏。“此外,郭元振之子郭鸿,此番与安西军行军长史张潜并肩杀敌,战功赫赫,且英勇不输其父。理当留在西域,为一城之守!”
  韦后的眉头又皱了邹,还是没有说话。常元楷给她的印象不错,平素对她也多有“礼敬”。但常元楷却远不如周以悌让人放心。另外,常元楷也没多少作战经验,骤然放到防御大食人的一线,难免会耽误国事!
  “嗯!”李显轻声沉吟,也没有立刻作出决定。
  在他印象里,常元楷虽然勇悍不如张仁愿和牛师奖,却是难得的稳重之人。大唐最近也没足够的实力收复波斯和大宛等地。所以,把常元楷放到边境上驻守,倒也妥当。但韦嗣立的后半句话,却让他不甚满意。
  的确,郭鸿曾经跟张潜并肩而战,一起拿下了孤石山、谒者馆、姑墨州等地,抄了娑葛的后路。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些功劳,是张潜分给他,或者他父亲郭元振硬从张潜手里抢来的。让他坐镇一城,能够安抚他的父亲,却对稳定西域没任何好处!
  另外,还有接下来对张潜的酬劳。如果郭鸿凭借蹭来的功劳,都坐镇一城。真正立下赫赫战功的张潜该怎么嘉奖?还有,郭元振所上呈的战报中,说张潜“打造神兵利器,连克数城,势如破竹”,到底是什么意思?郭元振还说他出奇兵去攻打碎叶,忠勇无双?为何牛师奖送回来的战报当中,却对这两件事情都只字未提?
  “捷报,末将有捷报求见圣上!安西军行军长史张潜……”正迟疑间,紫宸殿外,又传来了一阵喧嚣。紧跟着,监门大将军监门大将军高延福,小跑着冲到了御案前,双手将一份带着火漆的竹筒举过头顶,“圣上,大喜。安西大总管牛师奖派人飞马传来捷报,行军长史张潜攻克碎叶,全歼城内守军!”
  “什么,快呈给朕!”李显大喜,瞬间忘记了心中所有猜疑,站起身,一把夺过竹筒。
  他的眼前阵阵发黑,身体缓缓坐回龙椅。然而,却挣扎着打开竹筒,抽出里边的捷报。求救般,递向了妻子韦氏,“皇后,念给朕听。碎叶回来了,朕即位以来,未失寸土。朕,朕心,朕心甚慰。”
  “圣上!”高延福吓得魂飞魄散,一个箭步冲上去,用食指按压李显胸前和后背要穴,替他疏通血脉。
  皇后韦无双则含着泪起身,将捷报上的每一个字,认真诵读:“臣安西道大总管牛师奖告捷,奉圣上旨意,安西军行军长史张潜……”
  阳光明媚,李显嘴角含笑,眼泪忽然不受控制地淌了满脸。
  他是个合格皇帝,他比他娘亲强。他当年是被武则天冤枉的,他没有辜负父亲的血脉。他,即位以来,大唐没有再失去一寸国土。即便失去了,眼下也再度被忠臣良将们血战夺回。他,即便今天就死去,也没太多遗憾!
第四十三章
碎叶(上)
  阳光明媚,却不带丝毫的暖意。天空中没有风,但寒气却无孔不入。透过皮裘、铠甲、丝绵战袄和人的肌肤,一直渗入人的骨髓。
  “娑葛到底想干什么?”跟在张潜身后,骆怀祖一边朝城外张望,一边满脸困惑地追问。如此冷的天气里,巡城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走着走着,呼吸产生的水雾,就在人的头盔边缘、眉毛和睫毛等处,凝结成霜。
  “我也不知道,应该是等待援兵吧!”张潜摇摇头,低声回应。随即也举动四望,除了茫茫雪野之外,却看不到任何人影。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西域的雪野,令人看上几眼,心中就豪情万丈。而碎叶城的城墙,早已变成了纯白色。夯土而成的墙体,此刻被冰瘤子和雪完全包裹,宛若一块巨大的琉璃。
  “我总觉得,娑葛不只是等待援兵这么简单。天寒地冻,突厥人想要派兵过来支持他,也得等到明年三月之后。”王之涣踩着马道上的台阶逐级而上,身上的皮裘晃晃荡荡,将他的体形扩大了一倍,看上去就像一只准备冬眠的狗熊。
  他说的是事实,无人能够反驳。但王翰的声音,却紧跟着响了起来,“拔换河谷被娑葛派人堵住了。这么冷的天,郭元振和牛帅的兵马,根本无法绕远路。想要支援咱们,至少也得等到明年三月。”
  这同样是事实。从姑墨通往碎叶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穿过拔换河谷,一条是翻越勃达岭。无论哪一条,都是易守难攻。特别是在这种滴水成冰的天气里,防御方只需要几百个人,就能挡住进攻方的上万大军。而进攻方万一遇到暴风雪,就可能全军覆没!
  大伙能够偷袭冻城得手,是依靠速度和运气。当时娑葛正带领着突骑施人的主力狂攻龟兹,从姑墨一直到碎叶,都已经是娑葛的大后方。沿途没有多少兵马驻守,并且也没人想到,张潜放着相对近的拨达岭不走,却率部穿越了拔换河谷。
  而娑葛失去了姑墨州存粮之后,突骑施人的攻势立刻变成了守势。自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阻止牛师奖和郭元振两人乘胜追击。所以,勃达岭与拔换河谷的防守,立刻被娑葛加强了数倍。甚至连疏勒那边通往冻城的土路噶山口,都娑葛派遣死士堵了个结结实实。
  如此,在明年开春之前这段时间里,张潜所部这支偏师,就只能独自应付娑葛。所以大伙每天都小心翼翼,唯恐哪里做得不好,就重蹈了周以悌在春天时的覆辙。
  “噗通!”一名亲兵脚下打滑,一头栽倒。全靠腰间的绳索,将他另外两名同伴拴在了一起,才避免了他直接滚下城头,摔个筋断骨折。
  走得位置相对靠后的王之涣,赶紧伸出手去,将摔倒者拉了起来。然而,紧跟着他自己也两脚打滑,前仰后合,多亏了被王翰一把抓住了皮裘腰带,才避跌出城外。
  骆怀祖果断伸手抓住了王翰的肩,张潜则伸出左手扶住了骆怀祖,另外一只手扶住了城墙垛口。几个亲兵从左右两侧一拥而上,用身体挡住张潜,然后大伙一起摇摇晃晃地站稳,相对着哈哈大笑。
  如此光滑的城墙,甭说架设云梯往里爬,恐怕用翅膀飞上来,都无法立足。但城墙上的冰雪,却不是张潜故意派人泼水制造的,而是老天爷主动帮忙!
  早在唐军拿下碎叶城的第三天,张潜还在犹豫是焚城而去,还是猫在城里过冬之时,鹅毛大雪就从天而降。
  比起另一个时空的二十一世纪,眼下西域的气候,湿润许多,也温暖许多。大雪接连下了一天一夜才放晴,随即就是一次暖阳。日光将城头上的积雪先晒化,变成水滴,顺着高处缓缓而下。而低处的积雪,却还没有升温到融化点。于是乎,水滴就被积雪重新冻住,一起附着在墙面上,不断攀高,将整座碎叶城,变成了一座妖异的水晶宫。
  转眼,第二场大雪又悄然而至,城墙的厚度就又增加了一层。当娑葛终于带着人马赶到了碎叶城下,他面对的,就是一座巍峨的冰城。而城里的唐军,也彻底放弃了离开的想法,在张潜的命令之下紧闭四门,准备在碎叶与他决一死战。
  然而,战斗却迟迟没有爆发。兵力依旧占据绝对优势的娑葛,只是试探性地在城外叫嚣了一番,发现城墙上连搭云梯的位置都不可能找到,就退向了一百多里之外,碎叶川注入热海处的叶支城。
  纵使经历了姑墨和冻城两轮紧急扩编,此刻张潜麾下的兵马总数也只有六千出头。凭借暂时威力还没被突骑施人完全弄清楚的原始手雷,大伙守住碎叶城的把握很大。但是,主动去攻打兵力超过自己一倍的叶支,胜算却未必能超过三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