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精校)第6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7/901

  “幼稚,届时内阁中书必不奉召,六科必定封驳圣旨!皇上废储不成,反而会权威扫地,让天下人看清如今皇权的虚弱!”朱高燧说到这儿,神情有些怪异道:“没有办法,圣上老且病矣,而太子正值壮年,臣心似水、君门如市啊……”
  “所以说,王爷判定,自己绝对赢不了太子?”感受到赵王的沮丧,黄偐也神情低落道。
  “不是说绝对赢不了,而是胜算太小。”赵王笑笑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既然我那二哥要和大哥拼命,那我怎可能不作壁上观,为哥哥们鼓与呼呢?!万一我那二哥要是赢了,我的机会可就来了……”顿一顿道:“要是他输了,这次就彻底完蛋了,他的遗产自然归我继承,黄公公,你见过这么划算的买卖吗?”
  “原来如此!”黄偐由衷地叹服道:“王爷深谋远虑,咱家坚信最后胜出的一定是您!”
  “借你吉言了!”赵王笑着点点头:“快到了,我们准备下车吧。”
  “王爷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黄偐却意犹未尽道:“您说那王贤,到底死了没有?”
  “应该没死。”赵王笑笑道:“这个问题对我两位兄长意义重大,但对我们来说,不值一提……”
  说到这儿,马车停了,黄偐将赵王搀扶下马。
第0974章
一定要把他找回来
  当赵王赶到寝宫,太孙、成国公、定国公,安远侯、阳武侯、蹇义、夏元吉以及诸位大学士都已经到齐了。毫不意外,没有出现太子殿下的身影。
  见人都来齐,面色铁青的朱棣发话了:“山东的事情,想必你们都已经清楚了。朕的两万精兵,还有郭义、王贤,全都让白莲教吃到肚子里去了!”说着,朱棣冷笑连连道:“看来,朕还真小瞧了那劳什子佛母,人家真有通天彻地之能,不得了哇!”
  见皇帝在气头上,众王公皆不敢言,只能乖乖听着朱棣污言秽语地发泄情绪,待朱棣发作完了,杨荣才轻声道:“陛下,为今之计是速速选派大将精兵,前往山东稳定局面,万不能让白莲教的流毒,波及邻省啊!”
  这话说到朱棣心坎上了,皇帝想让山东乱而后治,却绝不希望看到天下大乱,而且山东距离京城也就是八百多里,一旦让白莲教窜出山东,必然会进逼北京,到时候就算平定成功,皇帝脸面上也太难看了。
  “那你说这回派谁去?”朱棣阴着脸道:“郭义算是朕的骁将了,他都不行,朕派谁去能行?”
  “这……”众王公一时间都不敢言,举荐将领是要做担保的,将领马到成功,举荐者自然是功劳一桩;可要是沉沙折戟,举荐者是要受连累的!
  见没人敢应声,赵王笑笑道:“父皇,何须舍近求远?山东省内就有一员大将,儿臣以项上人头担保,他必能一举荡平白莲,捉拿佛母,还父皇一个太平的山东!”
  “哦,你说的是哪一个?”朱棣眉头一挑,显然是明知故问。
  “我二哥,汉王殿下!”赵王微微一挺胸,正色道:“论能力、论资历、论对父皇的忠心,我二哥都是独一无二的,故而儿臣以为可以举贤不避亲!”
  “好一个举贤不避亲。”朱棣脸上浮现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又不置可否地看向众人道:“诸公意下如何?”
  “这个……”定国公徐增寿附和道:“臣以为,赵王殿下所言甚是!”
  “陛下!万万不可啊!”金幼孜忍不住大声道:“十几年来,朝廷一直坚定不移地削弱藩王,这是陛下钦定的国策!怎么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改弦更张呢?!何况汉王殿下还是有前科的,再将权柄送到他手中,实在太危险了!”
  按说,大学士们说话都是含而不露,从不会像这样把话说白。金幼孜这是冒着彻底得罪汉王赵王乃至天下藩王的危险,也要让朱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杜绝祸起萧墙的可能!
  金幼孜如此拼命,杨荣杨士奇自然也全力跟进,前者正色道:“陛下!白莲声势虽大,却只是纤芥之疾,强藩才是真正的隐患!驱虎吞狼,非圣人之谋!”
  “是啊陛下!万万不可开此成例啊!否则难保有八王乱国之祸啊!”杨士奇也义正词严道。
  看到三位大学士赤膊上阵,蹇义、夏元吉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纷纷出列声援。
  一时间,反对声淹没了赵王和徐增寿的声音……
  朱棣看着阶下的大臣,目光闪烁了好一阵,才幽幽一叹道:“那你们说说,还有谁可用?”
  “陛下,最佳人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杨士奇沉声说道:“臣请太孙殿下亲征!殿下英明神武,战功卓著,必可马到成功!”
  朱瞻基一直红着眼眶,从进来到现在,一句话都没说过,只把一张脸绷得紧紧的。听到杨士奇的话,他突然出列,单膝跪在朱棣面前,抱拳沉声道:“皇爷爷!孙儿请命出战,为我那可怜的兄弟,报仇!”说着,太孙殿下的眼圈又红了。
  “不行!”赵王马上反对道:“谁不知道,太孙殿下之前都是靠那王贤!身为主帅,知人善用自然是好事!可现在王贤都折在山东,太孙去了又有什么用?!”赵王可以接受汉王暂时不能出山的结果,但不能接受太孙去山东,让朱瞻基去了山东,汉王的麻烦就大了!
  赵王向朱瞻基一拱手,满脸诚恳道:“殿下,臣不是有意针对您!实在是储君以养德为本,殿下要爱惜羽毛啊!”
  “皇爷爷!”朱瞻基终于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哽咽道:“您就让我去吧,不报此仇,孙儿誓不为人!”
  朱棣看着朱瞻基,缓缓摇头道:“朕离不开你,你不能去……”
  “皇爷爷……”朱瞻基知道朱棣一旦拿定主意,断无更改之理,不禁一阵悲从中来,竟当堂放声大哭起来!
  黄偐和杨太监赶忙上前,扶起情绪失控的太孙殿下,将他扶到偏殿休息。
  众王公不禁暗暗心惊,虽然他们知道太孙殿下和王贤算是发小,感情非比寻常,却实在没料到,太孙殿下对他的感情居然如此之深!听说太子殿下从昨日起就粒米未进,恐怕也是因为得知了王贤的消息……众王公不禁有些恶意的庆幸,姓王的死了也好,不然将来大伙还怎么混?
  待朱瞻基被扶下去,朱棣看看安远侯柳升道:“老柳,劳你走一趟吧……”
  众王公闻言又是一阵心惊,柳升是什么人?虽然不显山不露水,却是朱棣最信任的铁杆心腹,多少年来从来不离皇帝左右,此刻竟然被派去山东平叛,可见山东的局面,已经远远超出皇帝的容忍限度了!
  柳升沉声应下,朱棣又有些歉意道:“不过没有多少兵给你,朝廷银根吃紧,你只能带本部一万兵马,至于缺额,只好请你在山东自己想办法了。”
  “遵旨!”柳升沉声应下,没有丝毫讨价还价。他知道朝廷要重建三大殿,接下来几年又得勒紧裤腰带了。
  “去吧……”朱棣突然一股倦意涌上心头,缓缓摆摆手道:“明日午时你过来,陪朕一同用膳,到时候再跟你面授机宜。”
  “是!”柳升应下,与众王公一起行礼告退。
  朱棣退回内寝时,已经是四更天了,朱瞻基通红着双眼,上前侍奉他宽衣上床。
  朱棣却摆摆手道:“不折腾了,坐等上朝吧。”
  “皇爷爷,还有一个时辰,还是眯瞪一会儿吧。”朱瞻基轻声道。
  朱棣在安乐椅上坐定,轻轻摇晃道:“上了年纪没有觉,你要是困了,就在这儿眯瞪一会儿吧。”
  “孙儿不困,孙儿睡不着……”朱瞻基眼圈一红,又要掉下泪来。他其实比朱棣要早一天知道王贤的事儿,整个人一下就魔怔了。从在苏州相见,到在九龙口李代桃僵,这些年两人风风雨雨、生死与共,朱瞻基自己都没意识到,王贤在自己心里的分量有多重!
  而且这痛苦里还掺杂着浓浓的愧疚,朱瞻基不知问了自己多少次,要是当初能坚决替王贤争取到兵权,是不是自己的好兄弟就不用死得这样窝囊了?
  “不要这样,朕的储君不能是个软弱的人!”朱棣有些不满地瞥一眼朱瞻基,声音不自觉严厉起来。
  “是,皇爷爷,只是,王贤他……”朱瞻基用手背抹一下眼角,哽咽道:“不一样的……”
  “哎,确实不一样。”朱棣轻叹一声,他这辈子见识过的臣子成千上万,从没有一个像王贤这样,给他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的。皇帝又长长叹了口气道:“可惜了……”
  东宫,太子殿下枯坐在禅室中,对面是心慈、心严二位高僧。禅室中点着上好的沉香,白烟袅袅,室内弥漫着哀伤之气。
  “孤应该让你们陪他去山东的。”朱高炽两眼通红,脸上写满了伤悲。
  “师弟留我们在北京,是为了保护殿下的安全。”心慈叹了口气,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这是他命里劫数啊!”
  “是。”心严点点头道:“渡过此劫,方得修成正果!”
  “这么说,二位大师相信仲德还没死?”朱高炽两眼一下亮起光。
  “深信不疑!”心慈心严异口同声道:“他一定还活着!”
  “何出此言?”朱高炽希冀地看着二位高僧,希望他们告诉自己一些内情。
  “直觉。”心慈宝相庄严道。
  “呃……”朱高炽险些没背过气去,好一会儿才回过神道:“二位大师,孤有个请求。”
  “殿下请讲。”
  “请二位带同门师兄弟,到山东去把他接回来。”朱高炽正色道:“拜托了!”
  “殿下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心慈道:“贫僧这次来就是向殿下辞行的。”说着他看看心严道:“我和师兄商量好了,他带一半人手继续在京城守护殿下,我带另一半去山东!”
  “京城不必留那么多人,孤在东宫,还有谁敢来行刺不成?!”朱高炽的意思是,让他们把人都带走。
  “殿下在北京自然无碍,但就怕皇上让您回南京……”心严缓缓道:“这是我那师弟的安排,我等必须照办。”
  心慈终于忍不住叹了口气道:“哎,当初实在没想到,山东之行会如此凶险,否则断不会让师弟一个人去的……”
  “多说无益。”心严沉声道:“你就是大海捞针,也要把师弟找回来,不然就别回来了!”
第0975章
活神仙
  临朐是一座古城,春秋时期就是齐国的战略要地,历史上有数不尽的辉煌。只是往昔的风流俱被风吹雨打而去,只剩下残破的长城、低矮的城垣,变成一座土气的小城。
  如今这小小县城,已经被白莲教占领,县令主簿之类全都丢了脑袋,临朐县衙自然成了白莲教的堂口,端坐堂上的正是白莲教临朐堂堂主刘俊!
  这样的场景在鲁中、胶东一带已经十分普遍,被白莲教占领的县城已达二十余个。有别于其他县城泥腿子翻身,喜气冲天的气象,这临朐县城的场景,简直是凄风苦雨、末日临头一般……
  为何会这样?归根结底要说是刘俊一张嘴太欠!他素来对佛母凌驾众人之上颇为不服,心里不服也就罢了,还好死不死时不时要言语挑衅一番。早就惹得佛母和唐长老不满,是以葫芦口一战,唐长老就授意军师宾鸿,将负责阻击的光荣任务,交在他的头上!
  当时刘俊还不明就里,以为是长老信得过,将最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这会儿水落石出,他已经知道了,原来人家根本就是拿他做饵,引官军入彀的!结果倒好,各路堂口的兵马丝毫未损,自己手下的兄弟却已经折了七七八八,一下子从原先实力最强的一路,变成最弱的一个……
  按说刘俊虽然损失巨大,但也算居功至伟,此刻正该痛心疾首、义正词严地指责唐长老他们太不仗义,要求他们弥补自己的损失才对。怎么会像丧家之犬一样,窝在这小县城里惶惶不可终日?那是因为当初他在宾鸿的引诱下,傻了吧唧立了军令状,说要战至最后一人,死也不会后退一步!
  结果刘俊在损兵折将之后,实在顶不住压力,临阵脱逃了……
  逃回临朐后,刘俊就一直在提心吊胆,担心唐长老会跟他秋后算账,拿军令状要他的小命。结果是怕什么来什么,信使送来了唐长老的令旨,命他立即到青州城报到!虽然没说让他去青州干什么,但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肯定是要他的项上人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7/9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