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精校)第6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8/901

  “殿下……”
  雷仁忍不住轻唤一声,朱高炽才缓慢地转动瞳仁,嘶声问道:“什么时辰了?好像听到鸡鸣声。”
  “是。”雷仁赶忙上前,揭开灯笼罩,重新换一根蜡烛点上,罩上罩,书房里恢复了光明。“四更天了,殿下得准备上朝了。”
  “是吗?”朱高炽略略吃惊,仿佛也想不到,自个儿竟枯坐了一夜。深深叹口气道:“更衣吧。”
  太监赶忙搬了脸盆架过来,雷仁将脸帕在温水中浸热,双手递给太子。朱高炽接过脸帕,缓缓敷在面上,热气透过肌肤,熨帖着他疲惫的精神。敷了好一会儿脸,朱高炽又仔仔细细把脸洗过擦净,雷仁几个为他穿好太子袍服、梳好了发髻,戴上无翅乌纱,又拿了镜子给太子殿下观看。
  太子却不看镜中的自己,恹恹道:“父皇厌之、嗣子弃之,还有何面目可言。”
  “殿下何出此言?!”雷仁一脸惊恐道。
  “没什么,我胡乱说的。”太子淡淡说一句,叹口气道:“不过,你要禀报给皇上,我也不会怪你。”
  雷仁是朱棣派到太子身边的,其中便有监视之意,自然不敢接话,全当没听见,扶着太子缓缓走出书房。书房外,停着一乘抬舆,太子端坐上去,雷仁为他系好了貂皮披风,又将一块出锋的皮毡盖在太子的膝上,待确认不会冻到主子,雷仁才挥挥手,轻声道:“起驾吧。”
  四个太监便抬着太子殿下出了院子,往东宫大门而去,到了大门口,一队侍卫从头引路,后头跟着雷仁等一班太监,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午门方向而去。
  这时候,京城各处五更鼓响,通往皇城的各条街巷上,各色大小官轿、马车驴子,载着大明朝的京官们向皇宫方向汇集——这是永乐十六年的第一次大朝,在京官员七品以上都要参加,朝拜大明永乐皇帝!
  那些车马轿子在午门前汇集起来,威严无比的皇宫正门外,登时嘈杂起来,喝道声、避轿声、寒暄唱喏声四起,整个就成了一闹市……其实往日里,例朝的时候远没有这般喧腾,哪怕有人说话声音稍高,即刻就有御史高声喝止,谁要是再废话,必有弹本伺候。
  但今天,御史们也在兴奋地高声说着,顾不上维持秩序了!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在待会的大朝上大干一场!
  只有太孙殿下和太子殿下的抬舆相继出现,场面才稍稍安静下来……
  朱瞻基和朱高炽到来时,天已经蒙蒙亮了。最尊贵的人物总是最后一刻出现,这是谁都知道的惯例了……不过今天,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着这两顶抬舆!
  时至此刻,就是最迟钝的官员,也已经知晓,太子殿下和太孙殿下将各执一词,在朝堂上、在皇帝的注视下,展开激烈的对峙!
  人们还来不及细思,这将带来怎样的巨变,但并不妨碍他们此刻,欣赏这父子相见的一刻……
  “殿下!”陈芜看着太子的抬舆近了,焦急地小声催促:“迎一迎吧!”
  朱瞻基却纹丝未动,片刻之后才缓缓起身,下了抬舆,朝太子的那乘抬舆走去。
  朱高炽目不转瞬地看着儿子,下了抬舆缓缓走过来。知子莫若父,从朱瞻基的动作中,他已经体悟到儿子的不甘不愿……心情凝重的同时,他也兀然想到,自己面对父皇时,恐怕再怎么遮掩,那心中的不忿也逃不过老人家的眼睛吧?
  朱瞻基到了父亲的抬舆前停下,躬身伸手去扶太子,恭声道:“父亲。”
  太子还在走神,朱瞻基又叫了一句,他才一下醒悟过来,缓缓伸出了手,搀住了儿子的胳膊。朱瞻基便稳稳地将父亲扶下抬舆,轻声道:“看父亲似乎没睡好。”
  “你不也一样?”太子瞥一眼朱瞻基,淡淡道:“昨晚一夜未归,得给为父一个解释。”
  “呵呵,我是忙正事呢。”朱瞻基微微一笑,轻言细语道:“今儿个是开年头一次朝贺,我合计着怎么也得让皇爷爷高兴才行。”
  “哎……”见朱瞻基沉不住气,迫不及待地拿话压自己,朱高炽叹了口气:“你是我大明黄太孙,不能学佞臣行事。”
  朱瞻基脸上登时挂不住了,但是说话间,已经来到群臣面前,他也只能忍着火气,低声道:“父亲教训的是。”太子面色稍缓,却听朱瞻基话锋一转,低声道:“我一定向您对待您的父亲那样,对待自己的父亲……”
  朱高炽被他话里的不逊一激,面色为之一变。但这时候,王公大臣也过来给太子太孙见礼,父子俩自然打住话头,不再暗藏机锋。
  父子俩正在和众大臣寒暄,五凤楼上敲响了悠扬威严的钟鼓声,两扇厚重无比的朱漆金钉宫门,被司阍太监缓缓推开。太子太孙忙和王公官员们分班列队,在鸿胪寺官员的带领下,进入午门,至奉天殿前列班立好。
  奉天殿前,仪仗早已布好,百官列队完毕,却迟迟不见太监抽动响鞭。等了一炷香,众人不禁暗暗诧异,情知道今日必有变故!
  果然,又等了片刻,才见大太监李严匆匆忙忙从金殿出来,高声对众人宣旨道:“皇上有口谕!”
  “臣等恭听圣谕!”百官山呼海啸,齐刷刷拜倒。
  “朕微恙,今日免朝,钦此。”
  “臣等接旨!惟愿吾皇龙体早安!”众大臣条件反射地应着声,私底下却面面相觑,他们都能猜到,这是皇上不想看到接下来的乱战,干脆不给他们开炮的机会!
  众大臣领旨后,刚要起身,却听李严又道:“诸位别急,皇上还有道旨意呢。”
  “臣等接旨!”众官员只好再次拜倒。
  “朕意已决……”李严从袖中拿出一张黄纸,清清嗓子念起来。
  听到这四个字,占在场绝大多数的反对迁都派,登时要昏过去。好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只听李严接着道:“七日后北巡,太孙随行,太子监国,钦此。”
  “臣等遵旨!”官员们这才松了口气,暗道虽然七日后就北巡,时间十分紧迫,但只要不是迁都就好……
  “二位殿下,诸位大人请回吧。”李严宣旨完毕,转身离去。
  朱高炽身旁的朱能、定国公许景昌,赶忙扶起太子殿下,其他大臣也纷纷起身。太孙殿下却呆呆跪在那里,一时竟懵了……
  朱高炽看一眼儿子,叹口气道:“起来回家吧。”
  朱瞻基像是没听到似的,依然呆呆跪在那里,直到被王贤一把拉起来,他才猛然醒悟,收起脸上的失落,跟着父亲离开了皇宫。
  官员们还没有离开皇宫,就按捺不住议论开了,如此声势浩大的一场君臣之争,难不成就这样算了?
  “算是我们赢了吧?”那些前两日热血沸腾、恨不得死谏君王的年轻官员,不大敢相信,胜利来的如此简单。
  “当然……算是了。”稳重一些的官员,也想不出有什么不妥。
  “难道,皇上被咱们吓住了?”有人忍不住小声嘟囔道。
  “别胡说!”这大逆不道之言,自然引得众同僚一阵呵斥,但众人的脸上分明挂起了骄傲的神情。年轻的官员们便相约着去吃酒庆贺,年长的官员虽然不会如此荒唐,却也打着哈欠,表示要回去好好睡一觉……
  一派喜庆的胜利气氛,不可遏制地弥漫在午门内外。就连那些投靠朱瞻基的‘太孙党人’,也不禁暗暗庆幸,这下总算不用被千夫所指了……只是当他们觍着脸表示要一起庆祝时,无一例外遭到了同僚的白眼……
  到了午门外,太子太孙殿下上了抬舆离去,众王公官员也纷纷上轿上马而去。一阵喧腾之后,皇宫正门恢复了肃静,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然而,真的可以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吗?留在那里的王贤,望着地上的马粪、足印,心头笼罩着浓重的阴霾。
  “大人!”二黑走过来,轻声问道:“咱们是留京,还是跟着北巡?”
  “留京。”王贤也轻声答道。
  “那感情好!”二黑咧嘴笑笑道:“能过几天安生日子了。”
  “安生日子?”王贤直勾勾看着远处,分道扬镳的两顶抬舆,黯然摇头道:“怕是再也没有了……”
  “哎……”二黑顺着王贤的目光,也看着那两顶抬舆,郁闷道:“肉烂总在锅里,这爷俩有啥好争的。”
  “个中滋味,外人不会明白的。”王贤叹口气,接过周勇递上的马缰,翻身上马道:“咱们就别瞎操心了。”
  说完,王贤策马扬长而去,二黑等人赶忙跟上。
第0875章
姜是老的辣
  永乐皇帝雷厉风行,说七天之后北巡就七天之后动身。七天后的正月二十三,浩浩荡荡的三十万北巡队伍,便从金陵出发,跨过长江北上。
  尽管因为朱棣常年北巡,文武官员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郑和的舰队也正好在京城驻扎,但能在七天内,组织起如此庞大的队伍开拔,还是将大明永乐朝无与伦比的行动力,展示得淋漓尽致!
  也正是这种恐怖的执行力,方能将永乐皇帝的雄才伟略,在十余年间一一变为现实,缔造出汉唐之后的又一盛世!
  慌乱地送走了君王,金陵城恢复了往日的安逸宁静。事实上,就像朱棣不喜欢金陵,金陵城也不喜欢朱棣,每当这位君王一回到京里,紧张的气氛便笼罩了全城,只有他离开之后,那刻在金陵城骨子里的风流富贵,才又以最优雅闲适的方式,缓缓舒展开来。
  留在京里的大臣们,这下终于彻底把心放到肚子里,把忧虑丢到一边,尽情享受着秦淮风月、佳肴美妾,一切都好极了……
  银铃的心情也十分之好,朱瞻基连她的面儿都没见上,就被皇帝匆匆带去北京。没了咄咄逼人的霸道太孙,王家小妹的脸上,又重新浮现出笑容,每日里拉着灵霄到处游玩踏春,早出晚归,快活至极。
  太子也松了口气,不管他下定多大的决心,但在蛮横的父亲面前,总会被折腾得难堪至极。如今皇帝去了北京,金陵城再没人能让他满心惴惴了。虽然国事繁巨,朱高炽每天只能睡很短的时间,但不用担心随时会被臭骂一顿,就让太子殿下十分知足了……
  感到轻松的自然还有徐妙锦,她终于可以恢复自由,到处游玩了,只是太子妃张氏总是形影不离,一副严防死守的架势,让她无法和情郎相会……徐妙锦想用小姨的威严,命令张氏不要跟着自己,可每每此时,张氏便跪在面前,哭道:‘再不能让小姨遭受一点儿危险了!’还说这也是太子的意思,让徐妙锦徒呼奈何,只能放弃和情郎幽会的奢望……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个烟花烂漫的春天,金陵城的所有人,过得都十分愉快……直到繁花落尽的孟春时节,一封发自北京的旨意,送到了太子殿下的案头。
  彼时,王贤正在欣喜地看着,学步的儿子颤歪歪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和林清儿欢喜得眼眶都湿润了。周勇急匆匆走进来,吓得狗蛋儿扑通摔在地上。
  “大人!”顾不上王贤责难的眼神,周勇沉声禀报道:“太子殿下请您赶紧过去!”
  王贤不理会他,先抱起儿子在怀里哄了一会儿,才递给妻子,低声道:“更衣吧。”
  换好了官袍,王贤跟着来请他的东宫太监,急匆匆到了太子府,径直被引到了后院书房。
  书房中,太子愁眉紧锁,竟仿佛一下老了十岁。王贤心里咯噔一声,忙轻声问道:“殿下,发生什么事了?”
  “自己看吧。”太子的目光所及之处,是一道黄色的上谕。
  “是。”王贤拿起那道谕旨,展开一看,见上头是永乐皇帝的御笔亲书,还是那一贯的简要到冷厉的风格:
  ‘谕太子:限尔于腊月前抵达北京,钦此!’
  “啊!”王贤震惊得合不拢嘴,好一会儿才抬头看向太子。他完全理解,太子殿下为何会有如此痛苦的表情了……
  君臣二人相对无言许久,王贤方长长一叹道:“皇上,还是要迁都的……”
  “当然。”朱高炽满脸自嘲地苦笑道:“我们太天真了,父皇平生只知迎难而上,从不知有‘退缩’二字,这次怎么可能例外呢?!”一想到这些日子,群臣额手相庆,自己也沾沾自喜的模样,太子殿下就觉着实在可笑至极、实在可怜至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8/9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