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精校)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901

  “这都是经验之谈哇。”朱棣面现感慨道:“永乐八年那次,看来你是记忆犹新。”上次御驾亲征,夏元吉就是户部尚书,就是军需官。
  “臣铭心刻骨,那次因为臣调度无法,竟让皇上和将士们饿了八天肚子。”夏元吉面现羞愧之色道:“所以臣这次才想坐镇后方调度,并非畏惧征途艰辛!”
  “朕知道,朕知道。”朱棣点点头,深深看着他道:“但几十万大军的粮秣调用,没有你真不行,后方有你定好的规矩,有赵王和驸马还有泰宁侯坐镇,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是……”夏元吉要是再说什么,可就把三位贵人都得罪了,但是他最担心的就在这里……在他看来,调度军需,必须要用太子那样稳重认真之人,但从过往种种,尤其是调用常平仓充作军粮一事,可以看出赵王这个人大胆妄为,不计后果,并不是合适的人选……而且赵王还与太子面和心不和,万一要是架秧子,吃苦受罪的可是出征在外的大军!
  但儿子是自己的好,朱棣对赵王却信任有加,愿意让他担此重任,自己又能说什么?
  听到父皇还是把运粮重任交给三弟,汉王朝朱高燧神秘地一笑,朱高燧也淡淡一笑,一切顺利得很。
  朱棣看到朱高燧的微笑,眉头皱起道:“休要掉以轻心,这是军机,误了差使朕也要大义灭亲!”
  “儿臣遵旨。”朱高燧忙正色道。
  三天后,大军又进发了,大军从京城北门出,到了清河下营时,天就开始下雨,到夜雨越下越大。第二天早晨放晴,谁知大军启程不久,又开始下,之后接连几天,阴雨连绵,道路泥泞难行,大军又满是辎重,一天竟走不了三十里。朱棣不禁苦笑道:“上次出征,赶上多年不遇的初春大雪,这次为了避开雪,特意晚了一个月,想不到又赶上雨季提前,看来少师给算的日子,也不怎么样啊。”他十六岁就在军中,打了半辈子仗,什么恶劣的情况都见过,这点困难对他来说,根本都不算困难,相反却激发出他苦中作乐的性格,破天荒地讲起了俏皮话。
  “少师的日子算得是很准的,他只说会大捷,却没说不会大雨。”胡广披着蓑衣淋着雨,打着哆嗦苦笑道。他可以躲到马车里,但皇帝尚且骑马与将士同行,作为跟班还有得选择么?
  结果四天后才过了居庸关,不光刮风还下起了雨,大军在风雨中艰难跋涉,二十五日才到了宣府。
  说来真气死人,大军前脚一到,后脚便风收雨歇了。
第0315章
请你放手
  幼军虽非正规军,却是皇太孙的军队,自然被安排在城中驻扎。安顿下部队之后,王贤命军需官清点物资,雨中行军十多天,许多军需怕要被泡坏了……
  但结果比想象的要好,他一手教出来的军需官,拥有良好的技能和责任心,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不禁有些显摆地将损失报告呈上。
  “物资损失并不大……”吴为接过来看一眼,却不递给王贤,只是轻声禀报。
  王贤看都不看,两眼望天。军需官一下愣了,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还是吴为知道王贤的心,叹口气,走到桌边拿起笔,重新抄写了一份清单,递给那军需官道:“按这个递上去。”
  “是,”军需官应一声,看一眼清单就愣住了,见所有损失都比方才大了十倍,“呃……”
  “几十万大军僧多粥少,不趁现在多要点,等到草原上想要都要不着!”吴为小声训斥道:“这么不懂事还当什么军需官……”
  “是!”军需官一个激灵,赶忙行礼出去上报。
  待那军需官出去,王贤骂了一声:“这笨蛋,非要把话说这么明白。”
  “这话说的,要是他那么机灵,大人也不会让他管军需了。”吴为苦笑道:“当初不就是看重他认死理、心眼实么?”
  “那倒是。”王贤点点头,拿起那份清单看一下道:“这里头有几样,是咱们自己采购的,上头也补不上。我还想起几样物资,一并开列出来,待会儿你上街买一下……”说着提起笔来,写下一个个名称和对应的数量,一边写心里一边赞,我这字越写越好看了,想不到老子竟还有书法家的天分……
  “想不到大人的书法,已经有很深的造诣了。”不愧是发小,帅辉一看就知道王贤的想法,马上称赞起来。
  “少拍马屁。”王贤哼一声道:“我这造诣只能说是……不太浅……”
  “生姜两万斤、大青根一万斤、还有胡萝卜、苹果、腌白菜有多少要多少……”二黑实在听不下去,一个一个念道:“大人,您要请和尚吃饭么?”
  “怎么讲?”王贤把清单递给吴为,让他再斟酌一下。
  “那怎么都是素的,”二黑闷声道:“将士们天天啃干粮,嘴巴都淡出鸟了。”
  “到了牧区,你还愁没肉吃?”王贤淡淡道:“这次皇上御驾亲征,河套各部就算不出兵从军,也要出牛羊劳军。”
  “倒是这些淡出鸟的东西,草原上可没处找。”吴为懂医理,识药材,知道王贤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顺手又填上几样道:“别看这都是平常玩意儿,却能让咱们在大草原上不生病,有力气,碰上大人这样的长官,是将士们的福气。”
  “想不到你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开始拍马屁了。”帅辉嘿嘿笑道:“你让我们怎么活?”
  “不过这些市面上不一定能买全。”吴为假装没听见的,自顾自对王贤道:“宣府毕竟不是内地,物资不可能齐全了。”
  “嗯。”王贤点点头道:“我们一起出去看看,没有就买替代品。”
  “大人这是要买光宣府的架势啊!”帅辉笑道。
  “是啊,想不到老子最阔绰的一次逛街,竟是跟你们这些老爷们一起,真是浪费!”王贤笑骂一声道。
  如果说北京是中原之锁钥,那么宣府就是京师的锁钥,其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事实上,尽管大明的疆域还要往北绵延千里,还有边塞堡垒,但这座边境城市,却是大明最北边的一座大城市了。
  宣府因军需集散而兴盛,因汉蒙贸易而繁荣,更因为几十万大军齐聚,而呈现一种突然爆发式的喧闹嘈杂起来。各色行商、妓女优伶、赶来贩卖货物的汉蒙百姓都聚集到这里大做生意。从早到晚,宣府内外都熙熙攘攘、喧哗不止,让南方来的士兵们,感觉又回到了人烟繁茂、万商幅辏的吴中一带……
  “真想不到啊,这里竟然什么都有。”帅辉一脸惊叹道:“老吴你小瞧宣府了吧?”
  “确实。”吴为点点头,他也没想到,所有东西这么快都能买齐。让军需官把物资运回去,王贤笑道:“难得出来一趟,咱们去酒馆吃顿好的再回去。”
  “大人果然体贴属下,”帅辉笑道:“我等已经饿得前心贴后心了。”
  “刚才路过那家,看起来不错的样子……”一行人说着话,便要走回头路,却听远处传来高叫声:
  “抓住他们!别走了瓦剌奸细!”
  “锦衣卫办差,闲杂人等回避!”
  接着人群便骚动起来,几人忙下意识躲到一边,以避开即将到来的骚乱。
  不出所料,很快骚乱就波及过来,人群你推我搡,碰倒了不知道多少筐篓摊铺,一时间鸡飞狗跳,人嘶马叫,大街上便乱成了一锅粥。
  “看来大酒楼是吃不成了。”王贤本来就不爱管闲事,这会儿听说是锦衣卫办差,就更没什么兴趣了,回头见身后是一间小面馆,便转身进去道:“凑合吃碗面,咱们回营吧。”
  “唉,只能如此。”众兄弟无奈地跟着进去,面馆很小,王贤这边却连侍卫统共二三十人,一大群人呼啦进去,把店家和食客都吓了一跳。出于安全考虑,吴为和闲云的目光,也快速扫过店中众人,只见里面只有两桌客人,都是蒙古人,其中几个护卫样的,手已经摸向腰间的弯刀。
  这时候店家也回过神来,见是一群穿着军装的大兵,忙上前招呼:“诸位军爷快里面请。”
  帅辉笑道:“一人一碗刀削面,切三十斤牛肉,酒就不要了。”说着请王贤坐下,卫士们也各捡桌子坐下。
  他们的出现,似乎令那些蒙古人颇为不安,面还没吃完,便掏出铜板会账,要离开面馆。这时就看出来了,这帮人领头的,是个眼睛大大、身材瘦瘦的后生,只是脸脏乎乎的,看不出相貌。
  不过这不影响王贤助人为乐的好习惯,他笑道:“这位小兄弟,现在外头乱得很,你还是等一会儿再出去吧。”
  哪知那后生却一脸茫然地看着他,似乎不懂汉话。
  “那好吧,我用蒙语和你说。”王贤却不气馁道。
  “大人还会蒙语?”帅辉惊讶道。
  “你们地,不能出去地干活,出去死啦死啦地。”王贤点点头,朝那蒙古后生道。
  “大人这蒙古话说得真好,我都能听个大概。”帅辉更加惊讶了。
  可惜几个蒙古人还是一脸茫然,其中一个男子对店老板哇啦哇啦讲了一通,帅辉听后叹道:“这人的蒙古话就不咋地,我一句也听不懂。”
  “军爷,他说,他们不会说汉话。”店老板充当起了通译。
  “是这样啊,把我方才的话翻译给他。”王贤笑道。
  店老板赶忙对那男子呜呜哇哇一通,过一会儿对王贤道:“他说多谢关心,他们急着出城,天晚了就出不去了。”
  “你问他们是哪个部落的,做什么生意的?”王贤却不理会,自顾自问道。
  店老板问过之后,又替对方反问道:“他问,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问他们?”再看几个蒙古人的脸上,已经浮现出怒色。
  “没见我们身上的军装啊!”帅辉瞪眼道:“不想说就跟我们回军营里慢慢说!”
  店老板面现惧色,赶忙警告了对方,蒙古人脸上的怒气更盛,但他们虽然不住屋子,却也知道,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的道理:“他们说他们是土默特部的族人,来宣府卖牛皮的。”
  “牛皮,好东西啊!”王贤大喜道:“多少钱一张?”
  “卖完了……”
  “那买什么了?”王贤锲而不舍地追问道。
  “还没来得及买……”
  “好家伙。”问到这里,王贤和吴为对视一眼,以他俩在浦江的经验看,这帮人绝对不地道。
  “小兄弟何不坐下来,咱们慢慢聊聊呢。”王贤笑眯眯地看着那蒙古后生道。
  知道王贤的意思,那群蒙古人焦躁起来,那后生却示意他们少安毋躁,施施然在王贤身边坐下,呜呜哇哇地说起来,声音倒是很好听。
  王贤笑眯眯地听着,待后生说完了,店家翻译道:“他说他也很喜欢聊天,可惜他听不懂汉话,你也不会说蒙语,这真是鸡同鸭讲。”
  “不要紧,”王贤笑道:“只要我们的心意是相通的,就可以跨越语言上的障碍……”说着竟一把抓起他的手,笑眯眯道:“小兄弟,你相信缘分么,我对你就是一见如故。”
  见后生的手被抓住,蒙古人急得哇哇大叫,有人竟拔出刀来。
  王贤的卫士们豁然站起来,抽出腰间佩刀!
  那后生想抽手却被王贤紧紧攥着没抽动,他依然面不改色,耳珠子却红了,他强忍着羞怒制止了族人,对王贤说了几句什么。
  “请你放开我的手……”店家小声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9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