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精校)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901

  这话真是石破天惊了,许千户好半天没反应过来,半晌才小声道:“然……然后呢?”
  “一个一个地排查。”朱九沉声道:“范围已经缩小到三人,还有什么好说的?从他们的过往,到他们身边的人,尤其是去年冬天,他们接触过的,要细细排查,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能错过!”顿一下,断然道:“这世上没有天衣无缝的事情,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把痕迹找出来,抓到他,就是天大的功劳!这节骨眼上,不要节外生枝!”
  “九爷英明!”许千户一记马屁,然后拍胸脯保证道:“小的唯您的马首是瞻!”
  “杭州是你的地盘,还是以你为主,”朱九淡淡道:“我听你的。”
  “不敢不敢。”许千户满口谦辞,见天色已晚,便让人安排朱九去更衣,待会儿设宴为他接风。
  待朱九下去,杜百户小声问道:“大人,真要听九爷的?”
  “听个屁。”许千户却变了脸色,啐道:“你傻呀,插手这破案子对我们有啥好处?!”
  杜百户想想,点头道:“大人英明。”这天大的案子,一直是朱九爷在办,现在自家出人出力,也不过是为他添砖加瓦。而且这破案子没头没尾,别人避之尚且不及,哪有主动往上凑的道理?
  “那么,那个王贤呢,还驴打滚么?”杜百户又问道。
  “打个屁!”许千户黑着脸骂道:“这么多神仙护着他,我犯得着为了出一口气,把那些人都得罪了么!”说着烦躁地挥挥手道:“把他关起来先,静观其变吧。”
  “是。”杜百户应一声下去,让人解开王贤,然后找了个单间关起来,命人严加看管。
第0217章
救兵的救兵
  气冲冲地离开千户所,胡潆掀开轿帘,对外头吩咐道:“去按察司衙门!”
  轿子在杭州城的大街上穿行,胡潆脸上的怒气烟消云散,只剩下冷冷的笑,他心机深沉、超乎想象,怒气是做给别人看的,心里却早将利害算得清清楚楚,待轿子在按察司后衙落下,轿夫掀开轿帘,便看见一身便服的周新站在院中,还是不苟言笑。
  但能出来迎接他,已经说明了他在周臬台心中的地位。
  “惭愧,有辱使命。”下来轿子,胡潆苦笑道:“我只能保那小子平安。”
  “已经很好了,”周新伸手相请道:“拙荆下厨备了几样小菜,我们边吃边谈。”
  “哈哈,嫂夫人的手艺,那可是一绝!”胡潆大喜笑道。
  周新是广州人,夫人烧得一手绝佳的广府菜,广府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清淡,清中求鲜、淡中求美,正合读书人的口味,向来与淮扬菜并称。一道白切鸡、一盘香芋扣肉、一碗冬虫草竹丝鸡汤,就把胡潆的胃彻底收买,让他心中那因为被算计,而产生的丝丝不快,烟消云散了。
  读书人讲的是食不言、寝不语,两人用过晚饭,转到周新的书房,又泡上明前,才转到谈话的气氛。
  “老兄如此盛情款待,”胡潆坐在周新的书房里,感觉比坐在千户所里舒服一千倍,笑道:“莫非是因为良心不安?”
  “有何不安?”周新淡淡道。
  “若不是你拿王贤作饵,我此刻会在杭州?!”胡潆似笑非笑道:“听说他被锦衣卫抓去,我软硬兼施拉上朱九,星夜兼程三天三夜,结果呢?!”虽然已经释然,但提起来还是有些气。
  “他确实被捕了。”周新面不改色道。
  “但是今天下午才被捕,你何以三天前就通知我?”胡潆哂笑道:“莫非老兄未卜先知?”
  “锦衣卫会趁着院试拿人,这是明摆着的。”周新不紧不慢道。
  “我就不信,你个堂堂浙江按察使,能保护不了个下属,还得舍近求远!”胡潆似笑非笑道:“自己不想惹事,却拉别人来顶缸!看老兄浑身正气凛然,想不到也是个滑头嘞!”
  “我确实可以护住他,”周新也不否认,但下一刻,又表情沉重地叹气道:“但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说着一指窗外,加重语气道:“只要锦衣卫不打消念头,他就永无宁日!”
  “……”胡潆默然片刻,缓缓道:“老哥不可能为了一个王贤,这样大费周折吧?”
  “是。”周新也不讳言,点点头,一字一顿道:“不只有一个王贤面临危险,还有杭州内外的百万百姓,同样身处水深火热!”
  “……”胡潆闻言也是一黯,低声道:“锦衣卫在杭州闹得确实不像话,我在浙南都时有耳闻。”
  “不是不像话,是耸人听闻!”周新陡然提高声调道:“锦衣卫浙江千户所,在杭州正式开张也才俩月。抓捕的官绅百姓便超过六百人!平均每天都要抓十几个!遭殃的又岂是这单单六百人?还有他们的家庭!六百家统统抄家!损失达几百上千万两之巨!”他越说越激动,那张万载寒冰般的脸上,写满了刻骨的痛心:“期间有多少女子被奸淫,多少无辜被杀害……这一笔笔用血泪写成的诉状,在我的按察使签押房里摞成了山!”
  “真的?”胡潆一听,头皮都炸了。
  “我已经秘密调查良久,两月来的案子,一桩桩都已记录在案,你随时可以调阅。”周新沉声道。
  “不用,我信……”胡潆怎么可能不信周新的话?倒吸口冷气道:“我只知道他们在杭州胡作非为,却不知道已经到了这种人神共厌的地步!”
  “好一个‘人神共厌’,说得太恰当了!”周新击节,眼神热烈地望着胡潆道:“洁庵乃天子钦差,代天巡狩,眼见这浙江之地,已成人间鬼蜮,岂能不上达天听?!”
  “呃……”胡潆心说,果然是要借我这张嘴用用,面上却不动声色道:“老兄是一省臬台,行事与都察院同,何用他人代奏?”
  “洁庵莫以为我还存了明哲保身之念,”周新肃容道:“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我为一省臬台,拼却性命,也自当保一省平安,如今浙江一省黎民涂炭,纲常倒置,我岂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见周新满腔忠义之气,胡潆也肃容道:“是我出言轻佻了。”
  “无妨。”周新缓缓摇头,表情苦涩道:“只是这千户所的设立,摆明了是皇上不信任我浙江文武。我身处嫌疑之地,尚是锦衣卫调查的对象,说出的话来如何好使?”
  “嗯。”胡潆面色严肃地点点头,如今调查的范围,已经缩小到浙江三位大宪身上,三人在证明清白之前,确实不好说话……当然,这话他不会对周新讲:“不如等一等……”
  “我能等,浙江的百姓等不得!”周新深深一叹,朝胡潆拱手道:“求洁庵老弟为百姓黎民着想,将浙江的情况上奏给皇上!皇上英明仁爱,必然不忍看他的黎民深受戕害……”
  “替你上奏自然没问题。”胡潆皱眉道:“但此事非同小可,还需从长计议。不是我给你泼冷水,浙江官民这次触到了皇上的逆鳞,皇上虽然仁爱百姓,但这回不一定会仁爱浙江的百姓……”
  “唉……”周新知道胡潆说的是真的,今上喜怒无常,性情难测,有时候如尧舜禹汤般仁爱慈悲,有时候又如秦皇隋炀般残暴冷酷。譬如当年靖难成功后,他曾经发誓不杀建文臣子,在一开始也是这样做了,但在被方孝孺激怒,诛其十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尽诛天下旧臣不说,还将臣子妻女卖入教坊,任人凌虐……从这个角度讲,周新对方孝孺充满了恶感,认为这人为了所谓的道义,不仅连累自己亲族被屠杀殆尽,还害得无数人死无葬身之地!这绝不是真正的道义!
  从片刻失神中回来,周新惨然望着胡潆道:“今上……真有惩罚浙江之意?”
  “皇上怎么可能说这种话,这不过是下面人的揣测。”胡潆假假地给永乐撇清一句,又道:“要不然浙江近在直隶肘腋,纪纲敢让手下这么折腾?我听说当时为了争这个浙江千户所的千户,他手下竞相出价,这个姓许的出了五十万两银子一年,才得到这个差事。”
  “真是无法无天了!”周新愤慨道:“怪不得他一上任,就往死里搜刮!”原来是有指标啊!
  “所以我猜测,一年之内,皇上是不会管浙江的事情。”胡潆叹气道:“哪怕闹翻了天。”
  “我相信那是皇上不知道详情吧?如果他知道实情,不可能任由他们胡作非为的!”周新却冷冷道:“别忘了,浙江可是大明的财赋重地,那几百上千万两银子,有多少会流入国库?何况还有明教虎视眈眈呢!”
  “你说的有道理,但这话就不是我能说的了。”胡潆面上挂起一丝苦笑道:“我这个大钦差,在省里还能糊弄一下,回到京城又算什么?区区一个五品官而已,这是我该对皇上进言的么?”
  “只能……勉为其难了。”周新也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
  “让我吃夹生饭没问题,可是不保证不拉稀啊!”胡潆苦笑道:“我罢职丢官都是小事,反正这整天钻山沟的野官我也早当够了,”说着正色道:“但是这种事,若是不能一举成功,再来就难了,而且还容易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还是得从长计议……”
  “那就计议!”周新沉声道:“反正离天亮还长,咱们一定能合计出个办法来!”
  “合着想不出办法,就不让睡觉?”胡潆苦笑道。
  “抱歉洁庵,我已经破釜沉舟,”周新无比坚决道:“如果今天你不帮我,我便直接进京告御状去!”
  胡潆看着周新的表情,知道他是认真的,心里不由掀起滔天巨浪。按察使进京告御状,无论成败,他的仕途都毁了。道理很简单,只要你不是别有目的,那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为官为臣之道。周新把仅限于浙江一省,甚至是杭州一府的事情,闹到京城去,变成朝野瞩目的大事,朝廷固然要给天下人个交代,但从皇上到阁部,对周新的恶感也可想而知。
  更何况,狠狠扇了纪纲的耳光,他能不对周新恨之入骨?若是恶了皇上,又被这个锦衣卫大头子盯上,周臬台名声再大,也怕是难以善终了……
  所以周新说‘破釜沉舟’,一点也不夸张。
  “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这么干!”胡潆断然道。
  “我生性孤僻、朋友不多,若是有事,请你照顾我的家人。”周新却低声道。
  胡潆先是一怔,沉默了少顷,终于开口道:“事情应该还没有到这一步,我干不了的事儿,我们还可以找别人……”
  “谁?”周新眼前一亮道。
  胡潆望着周新,心头突然升起一丝明悟,指着他笑骂道:“好个你周日新,就盼着我说这句了,对吧!”
第0218章
大幕徐徐展开
  “我可没这么想。”周新断然否认道。
  “嘿……”胡潆也不以为意,只是摇了摇头,便不再纠缠这个问题。看了一会儿烛光,他整理下思绪,缓缓道:“其实,你今天不说那些话,我也会向那人求救,我可是向人家拍了胸脯,要保证王贤的安全。”
  “是吧……”周新面色如常,心中却发出一声感叹,自己果然没猜错,胡潆如此看重王贤,绝不只是他本人多厉害,肯定还有别的原因。不然当时王贤就算多出色,也不过是个小吏而已,胡潆怎么可能就认准了他呢?“那位到底是谁?”
  “是郑和郑公公……”胡潆低声道。
  “郑公公?”周新轻声道,如果说死太监里还有最后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肯定非郑和莫属,只是郑和怎么会跟王贤扯上关系呢?
  “去年王贤到苏州的时候,郑公公也在苏州,他们是那时认识的。”胡潆淡淡道。
  “原来如此……”压下心头的疑惑,周新道:“但是内官不许干政,郑公公也不合适吧?”
  “郑公公当然不合适,我也没说找郑公公。”胡潆垂下眼睑道:“郑公公怎么可能和王贤看对眼呢?”
  “我也觉着,风马牛不相及嘛。”周新一脸奇怪地问道:“那还能有谁?”说完恍然道:“你是说……太孙?”他想起来了,去年郑公公是陪着皇太孙,代表永乐皇帝,到胡广胡阁老家致祭……
  “不错,正是太孙,这一年里,他不时让人询问王贤的情形,还让我帮想办法帮他弄个出身……”胡潆现在提起来,还是一脸不可思议道:“我实在想不到,他俩是怎么好上的,但我听说太孙虽然文武双全,也爱玩得很,尤其喜欢斗蟋蟀,也许王贤就是靠这手,巴结上皇太孙的吧。”不得不承认胡钦差直觉吓人,竟然一猜就猜着了,或者,他的消息灵通到了入微的地步。
  “竟然是太孙……”周新脸上闪现喜色,谁都知道,永乐皇帝十分喜爱这个孙子,在册立太子的第二年,便册封朱瞻基为皇太孙!据说当年永乐皇帝很犹豫要不要立长子高炽为太子,是解缙说了句‘看圣孙’,才一锤定音的。
  不管传闻是不是真的,永乐皇帝对太孙的宠爱绝对是真的,周新闻言面现喜色:“那就好办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9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