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精校)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901

  “如果同意的话,请男方父母并令爱,一同前往县衙。”王贤起身道:“谁都希望这一页赶紧揭过去,好安安生生过日子。下官告辞了,三天后静候佳音。”
  “大人可不能走,”郑老爷子拉着王贤的手道:“第一次来我郑家,若不吃杯水酒再走,教人笑话老朽不懂事。”
  “这样啊。”王贤龇牙笑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正是此意!”郑老爷子开心道:“请大人移步寒家,应该已经备好酒席了。”
  “请。”
  “请。”
  于是一老一少相携来到郑家正房宅中。这边就气派多了,五进的大院子,轩敞的厅堂,散养的肥鸡、溪中的鲜鱼、院中的青菜、自酿的美酒,便是一桌丰盛的宴席。一老一少把酒言欢,极是融洽,直到日暮,王贤醉得呼呼大睡……
第0154章
信仰
  当夜,王贤宿在郑家,翌日天蒙蒙亮,便听到外面有钟声敲响,连绵不绝。他起床出去观看,便见郑家人已是纷纷起床,郑沿迎上来,歉意道:“吵醒大人了。”
  “无妨。”王贤摇摇头,问道:“为何敲钟?”
  “这是我郑氏的祖训,每天卯时敲会善钟二十四下,全族闻声起床。续敲四下,同时梳洗;再敲八下,男女列队,到宗祠的师俭厅前听族长训话。”郑沿介绍道。
  王贤是体验过宗族生活的,他王氏一族便算是很讲究的了,却也远没这般规矩……不禁饶有兴趣道:“外人可以参加么?”
  “外人不可以参加,”郑沿笑道:“但二老爷不算外人。”说着伸手道:“请。”
  “请。”王贤稍事盥洗,便跟着郑沿先一步到了郑氏宗祠。宗祠是郑宅镇的核心建筑,规模可谓浩大。内分五进,第一进便是师俭厅,正中悬挂着太祖御笔的‘孝义家’匾额,两旁柱子楹联‘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左右墙上,还各有一个八尺高的大字‘忠’、‘义’!气势雄伟,正气浩然!
  王贤不禁好奇问道:“能为天子配联的想必也是重臣名儒吧?”
  “呵呵……”郑沿那张忠厚的脸上,闪过一丝紧张道:“年代太久,不记得了。”
  “哦。”王贤心说,可能是宋濂所书,太史公尚未平反,所以不好提及。
  他却不知道,这副楹联,乃被夷十族的方孝孺所题……郑家敢挂着,就已经是莫大的勇气了,又岂敢明说?
  师俭堂前种着几株苍劲盘曲的柏树,旁有水池,一大二小,成‘品’字状。古柏水池,寓品行高洁,宗脉长青。
  接下来,王贤便看到终生难忘的一幕……悠扬的钟声中,郑氏一族的男女从晨曦中走来,每个人都衣着整洁、意态肃穆,虽有数千之众、却多而不杂、忙而不乱、进退有序。院里院外,男女左右分立、各安其位,除了沙沙的脚步声,竟连咳嗽声都听不到。
  待各就各位,堂前响起鼓声,郑沿悄悄告诉王贤,这是敲‘听训鼓’,敲响听训鼓,即表示族长开始训话,不过老族长上了年纪,如非必要,都是令子弟中出类拔萃者代为诵念家规。
  王贤点点头,便见鼓声中全场肃穆,老族长中坐,一名青衿弟子立于堂前,朗声诵念郑氏家规:
  “人家盛衰,皆系乎积善与积恶而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天理昭然……”
  “凡为子弟,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卑幼不得抵抗尊长。受长上苛责,不论是非,但当俯首默受,毋得分理。见兄长,坐必起,行必以序。子侄虽年至六十者,亦不许与伯叔连坐。”
  “对祖宗朔望必参,四时祭祀;幼者必后于长者,言语亦必有伦……”
  随着那弟子抑扬顿挫的音韵,郑老爷子便跟着摇头朗诵,族中数千男女亦齐声朗诵,声音琅琅,穿透天际,将天空和人的心灵,洗涤得一尘不染。待到朗诵完毕,静思己过片刻,族人便入左右两个偌大的饭厅食饭。左为‘同心堂’,是男人会膳处,右为‘安贞堂’乃妇女会膳处,都齐刷刷排着一排排长条桌,桌上的饮食皆是族人们劳作所得,虽不丰富,却吃得安心。
  不是亲眼所见,后世人很难想象这种几千人会餐,热闹却不喧闹的场面。这是怎样一种敦睦熙熙、和哉适哉的场景啊?简直荡涤心灵,如沐春风……
  王贤亦如痴如醉,陶然其中,他终于明白我华夏百姓真正的信仰,不是佛、不是道、不是儒,而是宗族。
  在我华夏,宗族就是宗教,就是信仰!
  王贤被请到后院的小食堂吃饭,这里是给孕妇和产后妇女准备的,偶尔也用来招待贵客。
  饭菜自然丰盛,但王贤满心都是朝圣般的激动,对郑老爷子道:“我知道郑家家规是‘食不言、寝不语’,但有几个问题憋在胸里,不问出来,实在食不甘味。”
  郑老爷子捻须笑道:“大人只管问。”
  “这几千口人,如何能做到井井有条?”王贤问道,这是六百年后也很难办到的,除非富士康……
  “说难也不难,有序则不乱,不乱则安。”郑老爷子缓缓道:“我郑氏数百年同居共食,没有序肯定是要乱的。为此我郑氏专设了有序堂,制定了一百六十八条家规,日日耳提面命,世代相传下来,自然也就井然有序了。”
  然后老爷子如数家珍的为王贤举例,除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序、男女有序这样的伦常之序外,郑家甚至规定了起床时间、三餐时间、至于衣服、鞋帽按季节准时发放,什么时候穿什么质料的衣服,女子几岁戴什么样的首饰,都有规定……又如弟子教养上,年满五岁就要学习礼仪,八岁读书至二十岁,学习上进者继续读书,无望者在家学习理财。不准赌博,成年之前不准饮酒,三十里路之内必须步行,不得看不正当的书……
  听得王贤目瞪口呆,这种风格为何如此熟悉?待老爷子自豪地介绍说,当初太祖皇帝制定大明规章时,便是以郑氏家规为蓝本,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太祖皇帝那种连拉屎放屁都要管的龟毛大法的源头在这里啊!
  如此细致入微的规矩,在一个宗族内部还有推行的可能,但放在一个国家,就纯属一厢情愿了。所以郑家的辉煌令人崇敬,所以太祖的规定大都成了摆设……
  吃过早饭,王贤谢绝了郑家父子的挽留,要回县里去了。
  郑老爷子将他送到镇口,见王贤对那些牌坊很感兴趣,便自豪地为他讲解起,一道道牌坊背后的故事。听得王贤一脸感佩莫名,带着满心的崇敬,晕乎乎回县里去了。
  望着一行人离去的背影,郑家老爷子立在‘江南第一家’的牌坊下,他依然拄着龙头拐,却腰杆挺直,再无老态龙钟之相。
  郑沿垂手立在一旁,一脸轻松释然道:“太嫩了。”
  “可是省里来信说,这个王贤原是要任钱塘典史的。”郑老爷子却满含忧虑道:“却被蹇义亲自改成了浦江典史,蹇某人任吏部尚书十年,向以持重无私自诩,怎么会为了他破例呢?”
  “不过是自诩而已。姓蹇的要是真忠义,就不会附逆燕贼了。”郑沿冷声道:“指不定有人行贿,想当钱塘典史,才把王贤挤到浦江来。”
  “歪理……”郑老爷子微微摇头,问道:“他一行人昨晚如何?”
  “都老老实实睡觉,没有任何动静。”郑沿不禁笑道:“父亲是多虑了,还以为他会夜探郑宅镇呢。”
  “小心无大错。”郑老爷子心下稍安,却正色道:“事关大师的安危,事关我郑家上万老小的性命,容不得一丝疏忽。”
  “是。”郑沿忙恭声应下。
  “唉……”郑老爷子轻抚着朱漆斑驳的牌坊柱,半晌方低声问道:“大师最近起居如何?”
  “寝膳还好,只是有些烦闷。”提起那位大师,郑沿肃容道:“孩儿上次去请安,说想出去走走。”
  “请大师再等几天。”郑老爷子缓缓道:“过去这阵子,确定是虚惊一场后,定安排大师出去散心。”
  “是,孩儿回头就向大师禀明。”郑沿点点头,郁闷地小声道:“不知道七哥他们有何进展,如今这般真是憋气,连个小小的典史上门,都能让我们风声鹤唳。”
  “谈何容易。”郑老爷子面现忧虑道:“我大明的忠义之臣,已被燕贼几乎斩尽杀绝,纵有心怀先君、愿意生死相随者,亦不成气候。时机不成熟,强行起事不过让忠臣白白流血……”
  “听说明教最近势头很猛,”郑沿轻声道:“其实和他们联手,也是个办法。”
  “愚蠢!”郑老爷断然道:“大师乃是天下正统,岂能与那些邪教妖人搅在一起?”
  “当年太祖皇帝,还不是靠明教发家?”郑沿小声道。
  “那不一样,太祖出身布衣,无拘无束,一切以壮大实力为要。”郑老爷低声道:“但大师是我大明的正统皇帝,天下百姓臣民心中之共主,一旦逢到机遇,振臂一呼,便可天下归心,万民响应,山河变色!所以保全圣体、等待机会才是最重要的!”顿一下,叹道:“若是跟明教妖人搅在一起,还有何正统可言?”
  “父亲说得是。”郑沿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哥哥险些误了大事。
  “怎么?”知子莫若父,郑老爷目光如剑地盯着向儿子道:“你有什么瞒着我的?”
  “没有,七哥只是在信里一提,”郑沿轻声道:“我回信告诉他父亲的意思就是了。”
  “嗯。”郑老爷子点点头,长叹一声道:“其实,我何尝不是有私心?大师安好,我郑氏一门便可安好。为父常常想,若能一直这样下去,其实也是不错……”
  “只怕树欲静而风不止……”郑沿看着西风卷动镇口大柏树的树冠,低声道。
第0155章
过河卒子
  回去的路上,王贤几个也在谈论郑家。
  “震撼啊,”王贤感慨道:“江南第一家,果然是名副其实!”
  “有什么好的?”灵霄侧骑在马背上,荡着一双修长的小腿,撅嘴道:“什么都被规定好了,一点自由都没有,比我们武当教还过分。”
  “是啊,你要是生在郑家,就必须要安详恭敬、奉公婆以孝、事丈夫以礼、待妯娌以和、无故不出中门……”王贤笑呵呵道。
  “真是可恶!”灵霄愤怒道:“别得也就罢了,竟然不让出门,要把人活活憋死么?!”
  “有什么不对么?”闲云见她这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话说能让闲云子道心波动的事情不多,这个不省心的妹妹绝对算一个。忍不住出声呵斥道:“总比你这样疯疯癫癫、没规没矩强,看将来有谁敢娶你。”
  “不用你瞎操心!”灵霄一吐鲜红的小舌尖,朝闲云扮个鬼脸,气呼呼地转向王贤道:“小贤子,你也觉着女人该这样么?”
  “我不这么看。”王贤忙撇清道:“在我看来,女子能顶半边天,哦不,大半边。”
  “口不对心。”灵霄不相信,但还是很开心,“不过比我哥强多了,以后鸡腿咱俩分,没他的份儿了。”
  “喂。”闲云怒道:“本来就没我的份儿好吧!”
  “那你就吃鸡屁股吧。”灵霄又扮个鬼脸,策马跑到前面去,似乎是真生气了。
  王贤不禁摇头轻叹,这万恶的旧社会啊……
  “仲德兄。”闲云却对另一件事耿耿于怀,抓住个机会便质问王贤道:“好容易得到个夜宿郑宅镇的机会,你为何不让我一探究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9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