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1719(校对)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437

  她之所以选择跟着影子的人来到东方,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当前俄罗斯政局产生了绝望,特别是保守派所发起了反攻姿态,让伊丽莎白明白大局已经难以挽回。
  当然,伊丽莎白更希望得到西方各国的帮助,可是局势变化太快,西方各国的动作明显慢了许多,反倒是让东方华夏人抢先动手,因此她自然也没有了别的选择。只是一想到对方若是一个老头子,伊丽莎白心里便不免有些悲伤。
  宁罗远微微一笑,并没有回答伊丽莎白这个问题,反倒故意偏离了话题,道:“公主殿下原道前来东方,将来有机会可以多看看我天朝景象,相较贵国更有别样风味,不过公主殿下将来还能不能回到圣彼得堡,似乎还有待商榷。”
  伊丽莎白微微一愣,只是还没等她说话,从殿内出来了一名穿着红色官服的文官,他先是望了一眼宁罗远,接着又看了看伊丽莎白,才轻声道:“陛下有令,请宁大人以及公主殿下觐见。”
  二人连忙在文官的带领下朝着殿内行进,仅仅走了几十步之后,宁罗远便停住了脚步,而伊丽莎白也停住了脚步,她不由得好奇地抬眼望去,却发现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一脸微笑地望着自己,目光中似乎透着些许惊艳之色。
  确实,对于宁渝而言,当他第一眼看到伊丽莎白公主的时候,确实为之惊叹,此女不愧被誉为欧洲公主中的明珠,光是从容貌上来看,竟然要比崔姒和陈采薇都要更加出色,而且她身上的异域风情,更是让她魅力倍增。
  “臣宁罗远见过陛下。”
  “伊丽莎白见过陛下。”
  就在目光短短相触之后,二人连忙行礼。
  宁渝轻轻抬手,道:“公主远道而来,原本应该由朕前去迎接,只是事物繁忙缠身,实在是无法抽离,还请公主勿要见怪。”
  伊丽莎白轻轻点头,目光灼灼地望着宁渝,“陛下,您能派人将我从万里之遥带到大楚,相信应该很明白我的处境,实际上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
  “你是说缅什科夫发动政变?还是说朕派人将你带来这里来?”
  宁渝脸上露出些许笑意,他知道伊丽莎白绝不是世人说的那般花瓶,实际上她是一个非常聪明且有手腕的女人。
  对付这样的女人,花心思玩弄技巧是没用的,唯独只有直来直去,才能彻底压服她。
  果不其然,当宁渝说到缅什科夫政变的事情时,伊丽莎白的眼神中微微带着些许慌乱,因为在她心里一直以来不敢相信的猜测终于成真了,那就是缅什科夫政变的背后,有华夏人的阴谋。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解释,都可以说明起码一点,华夏人对俄罗斯帝国的了解,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更深,甚至已经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了俄罗斯帝国的上层。
  可偏偏这个国家还在跟俄罗斯帝国交战,那么这简直就是让人不寒而栗的事情。
  伊丽莎白几乎在短短一瞬间将思路整理了一遍,她忍住内心的疑问,勉强笑道:“陛下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不过眼下缅什科夫政变之事已经成为了过去,我更关心陛下让人带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宁渝呵呵一笑,却是从御座上走了下来,他双手负在身后宛如闲庭漫步一般,一边走着一边轻声道:“虽然你不问缅什科夫政变之事,但是我还是想说一说,这件事并非我大楚在背后策划,我们最多只是往炉火里塞了一些柴火罢了。”
  “柴火?”
  伊丽莎白的眸子里透着不解,她惊讶的样子就像一只想要偷吃的小松鼠。
  “没错,实际上这件事情跟你父亲有很大的关系,他作为一代大帝,虽说是朕需要尊敬的前辈,但是在治国之道上,他并没有你心中那么英明,实际上你如今的困境,正是你那位父亲所一手造成的。”
  宁渝丝毫不顾伊丽莎白愤恨的眼神,继续说道:“如果不是你母亲和缅什科夫当年的政变,只怕这一天早早就会到来,而不是拖到今天,你以为缅什科夫只是为了自己的野心而发动叛乱吗?”
  “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个阴险的小人!”
  一说起缅什科夫,伊丽莎白整个人都不住地气愤,在她看来,这一切的源头便是这位缅什科夫元帅了。
  宁渝摇了摇头,轻声道:“缅什科夫对自己的处境很清楚,一旦他失去了权力,那么保守派绝对放不过他,而对他打击最为严重的,便是他亲自扶上位的彼得二世居然也背叛了他……实际上,就算缅什科夫不选择政变,结果至少也得被流放,至于你,命运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伊丽莎白微微沉默,她的脸上带着些许悲伤,这些话她不是想不明白,只是从来没有人能跟她说而已。
  身为彼得大帝的女儿,注定会遭受更多的磨难。
  宁渝瞧着面前的明艳少女,心里却想到了历史上的那位伊丽莎白女皇,在另一个世界里,她经历了无数的阴谋诡计,最终选择投身于阴谋之中,将彼得大帝留下来的一切都给成功拿了回来,堪称十分传奇的一段人生。
  只是彼时代的伊丽莎白女皇,终生未嫁,仅仅在晚年的时候垂青了一名乌克兰歌手,可能也并没有多么的幸福。
  “伊丽莎白,朕派人将你来到华夏来,原因很简单,因为俄罗斯是朕的敌人。”
  宁渝的声音平淡如水,即便是在说到敌人的时候,也不曾有任何的情绪波动,“而你,作为彼得大帝的后裔,将会是彼得二世之后最有资格继承俄罗斯皇位的人,朕可以扶持你,击败安娜,让你成为俄罗斯帝国新的女皇。”
  “新的女皇?难道不是新的傀儡吗?”
  伊丽莎白冷笑连连,道:“伟大的皇帝陛下,你的确是俄罗斯帝国的敌人,因为你妄图于通过我来控制整个俄罗斯帝国,可是你不要忘记,我也是罗曼洛夫家族的女人,我也是彼得大帝的女儿——我绝不会屈服。”
  宁渝微微一笑,“屈服不屈服又如何?就算朕现在放你走,你以为你能活着抵达莫斯科吗?安娜现在最想看到的,或许就是你的人头!”
  伊丽莎白默然,这个问题她根本不用辩解什么,否则她也不会来到这里。之所以这么说,她也是在向宁渝说明,她并不是一般的筹码,至少需要用更多的东西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宁渝走到伊丽莎白面前,望着面前这张如同瓷娃娃一般的脸,却兴了一种恶趣味,他伸出手指轻轻勾起了对方的脸,就好像一个浪荡大少正在调戏良家姑娘一般。
  “跟朕合作,罗曼洛夫依然是罗曼洛夫,俄罗斯帝国依然是俄罗斯帝国!”
  “那陛下想要什么?”
  伊丽莎白勇敢地抬起头,望着面前这个年轻人,心脏却不由自主地扑通扑通跳了起来。
  “你。”
  就在伊丽莎白脸色一瞬间变红的时候,宁渝却放开了手,转手高声大笑,一边笑着一边说道:“你需要帮朕做一件事,去海参崴帮朕说服当地俄军归降,等到他们投降后,他们就是你的嫡系力量。”
  伊丽莎白终究只是一个二十岁的少女,被这么调戏了一番,心里早就气恼无比,她朝着宁渝高声道:“不,以我现在的身份,他们根本不会听我的,更不会选择投降。”
  “如果你做不到,朕不会跟你合作。”
  宁渝坐在了桌子面前,一边用笔快速写着什么,一边冷冷开口。
  “毕竟,废物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不是吗?”
第六百一十二章
被抛弃的军队
  深夜,东暖阁内灯火通明,淡淡的熏香充斥着整片空间,恰到好处的香味,让人只觉得心旷神怡,却又不会过分刺鼻。
  崔姒端着一碗茶汤走上前来,她轻轻地吹了吹,等到茶汤上的热气散去一些时,才放在了桌案前面,而此时的宁渝依然在奋笔疾书,批阅着内阁呈递上来的折子。
  “陛下,今日为何不让那位伊丽莎白留宿宫中?”
  崔姒一边整理着桌面上的奏折,一边有意无意地问道。
  宁渝却是笑了笑,他放下了手中的折子,端起茶汤喝了一口之后,才漫不经心道:“今天的茶汤似乎有些酸啊……”
  “陛下!”
  崔姒顿时有些不满地娇嗔了一句,“陛下如今不过只有本宫跟采薇二人,宫里宫外说闲话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若是陛下真要让伊丽莎白进宫,本宫又如何去冒着这个骂名阻拦?反倒是巴不得陛下能够这样做,也省了不少心思。”
  听到往日性子恬淡的崔姒,竟然说出了这番话,宁渝顿时却有些过意不去,他轻轻抓住崔姒的小手,轻声道:“朕不会让她进宫,自然有朕的道理,此人绝非等闲之辈,将来大楚想要彻底分裂俄罗斯帝国,不能没有她……”
  说到这里,宁渝微微叹口气,喃喃道:“这个机会绝不能放过,若是利用得当,未来二十年里俄人将再无翻身之日,我大楚北方之伟业当在此一举,朕绝不会放过。”
  崔姒听到这里的时候,心中未尝没有松下一口气,她是见过伊丽莎白的,心知这样的女人一旦进宫,只怕就会立马受宠,她倒不担心自己的地位如何,只是原先陈采薇也就罢了,再来一个异国女子,她心中也会有些许不快。
  夫妻二人好歹相处也有数年,宁渝自然明白崔姒的底线所在,她若是见不着了自然心不烦,可是真让伊丽莎白成天在眼皮子底下晃悠,那心里恐怕也会窝着火。
  想到了这里,宁渝却不由得淡淡一笑,索性暂时将折子抛在了一边,二人一起说了不少体己的贴心话,算是重温了一回当年时的见面情形。
  等到次日的时候,宁渝自然是继续接见身处北面的大臣,其中关键人物便是北直隶布政使陈世绾,他先前是清廷山东巡抚,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出降大楚,不过此人能力非凡,爱民如子,因此后来宁渝也就提拔他做了北直隶布政使。
  “老臣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世绾虽然知道大楚已经废除了跪拜礼,可是他在觐见宁渝的时候,却依然坚持大礼参拜。
  宁渝连忙上前扶起陈世绾,轻声道:“陈公,以后无需这样,你年纪也大了,终究还是要保重身体啊,朕可少不了你们这些肱骨之臣!”
  陈世绾却是连忙道:“陛下,臣万万不敢当,只不过是乘着还有些许薄力,能为陛下分分忧,臣就心满意足了。”
  宁渝轻轻点了点头,然后轻声道:“陈公,朕难得来一次北直隶,可是每一次都会召见你,你可知为何?”
  “陛下圣意臣不敢揣测,但是臣心有所感,或许是臣愿意说一些实话。”
  “没错。新政只有今年才算是在北方全面铺开,虽然南方已经实行新政两年有余,可终究闹出了一些乱子,朕想知道,北方的情况到底如何了?”
  陈世绾脸上露出些许感叹,他轻声道:“陛下,若是臣说一切都很好,那么就是臣在欺骗陛下了,实不相瞒,问题很多,阻力也很大,不少地方甚至还要出动大军,才能强行推进下去。”
  “朕明白,你继续说。”宁渝神色中看不出什么变化。
  “阻力虽然很大,可是臣以为,唯有新政,才能真正使得南北差异趋同,才能真正去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
  陈世绾神色中带着些许激动,他恭声道:“眼下唯有一事,还请陛下明鉴。”
  “何事?”
  “还请陛下早日平定北方,停罢北方战事,还天下百姓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陈世绾跪在了地上,脱下了帽子,花白的头发在风中轻轻飞舞着,看上去却平添了几分凄凉感。
  宁渝轻轻叹口气,北方用兵一天,所需要耗费的钱粮就都得从北方出,这对于百姓本身的确是一个较大的负担,这一点他并不否认。
  特别是在北方作战方面,所获得的利益并没有南方那么大,因此反对战事的人也有很多,他们并不希望朝廷将更多的钱粮,抛洒在那些看似一文不值的北方荒原上。
  “朕答应你,今年内一定结束掉北方的大规模用兵之事,让百姓们能真正休养生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4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