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1719(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37

  巡抚衙门当中,宪德听完下人的禀告后,犹豫道:“你说,他手上拿着一摞厚厚的地契?可是真的?”
  门子恭敬道:“小的亲自查看过,都是这湖广的良田沃土,万万不敢有假。”
  宪德挥了挥手,“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宁忠景捧着地契走了过来,跪下磕头道:“启禀大人,草民宁忠景,前来拜见大人!”
  宪德一脸冷笑,轻轻拍了双手,一队兵丁走了进来,将宁忠景牢牢按在地上,并将宁忠景带来的地契等物一股脑装了起来,递给了宪德。
  宁忠景被死死按在了地上,可是心里却一片冰冷,“敢问巡抚大人,这是何意……”
  “哼,你还装模作样?你宁家做下的事情,自己还不清楚?实话且告诉你,本官马上就会派人去汉阳城中捉拿宁忠源,等到把你宁家一网成擒,你自然会乖乖说出来!”
  宪德脸上一片冰寒,只是摸到那包地契时,脸上微微浮现出一片红。
  宁忠景如坠冰窖,涩声道:“不知大人何意,小人实在是不知啊,若是宁家得罪了大人,宁家愿意将家产的七成赠给大人,还望大人明断!”
  宪德冷笑一声,“哼,本官何需你七成家产,只要能还湖广地界一个朗朗乾坤,本官在所不惜!”说完,便让人将宁忠景押了下去。
  此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粗壮的汉子,身着盔甲,是宪德带来的抚标参将岳凌峰,此人乃四川提督岳升龙的堂侄,后世闻名的岳钟琪大将军,正是此人的表哥。
  “启禀大人,抚标营已经准备完毕,就等着大人一声令下,捉拿逆贼宁忠源。”
  宪德微微点头,凝声道:“那就祝将军旗开得胜。”这话说完后,心里却是叹了口气,自己这番终究是做了满丕的火钳,短期虽然能够得利,可毕竟影响会很坏,这种事情实在是可一而不可二。
  就在宪德胡思乱想之时,府上的一名小厮却借机溜了出去,步子虽然走得不快,可是一路之上一直寻着近路,不一会到了城里的翠香楼。
  翠香楼是武昌城里最大的酒楼,因此人来人往之际,倒显得热闹非凡。
  小厮走进了酒楼里,对着店家低声道:“我家少爷得了重病。”
  “你家少爷病了,该去城里的医馆才是,为何来我这酒楼?”
  “因为我家少爷要喝翠云香。”
  掌柜的望了望四周,然后对小厮道:“你随我来。”
  二人便一前一后,进了酒楼内的一间密室,说来也怪,这密室里安静无比,与外面喧闹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掌柜的低声道:“峨眉峰,为何突然前来?不是告诉你,没有我的命令,你不允许有任何的活动,少爷的话你都忘记了?”
  小厮的脸上有几分紧张,“出大事了,三号被抓,下命令的是宪德。”
  掌柜的脸色一沉,他是宁家的老人,自然明白代号里的三号是谁。
  在宁渝给他们设定的代号中,一号是宁忠源,二号是宁渝自己,三号就是宁忠景,而宁忠景被抓,这对于宁家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损失。
  小厮又急急说道:“我还看到岳凌峰了,一号还有大本营可能有危险。”
  掌柜的明白此时已经见了真章,吩咐道:“你趁人还没有注意,赶紧回去,最好能够了解三号目前被关在哪里。至于一号二号和大本营,我会派人去通知。”
  等到小厮离开后,翠香楼里飞出去了一只只信鸽,上面带着一些用暗码写成的密文,承载着宁家的希望飞向了天空。
  ……
  宁千秋作为影子的总负责人,这段时间一直呆在宁忠源的身边,这也是宁渝的要求,担心有人会选择擒贼先擒王的方式,一举将宁家击垮。
  如今的宁千秋已经摆脱了之前的模样,脸庞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胡须,经过了长期培训的他,如今已经是一名合格的情报官。
  一阵咕咕的鸽子叫声传来,宁千秋从鸽子的腿上取下了密信,上面用密文写着一行行情报,若是寻常人,就算发现了密文也不会明白其中的含义。
  宁千秋立马取了一本《世说新语》,根据密文的排布方式,将这份密信逐渐破译出来,等到信件破译之后,宁千秋的脸色大变,一股锥心的疼痛传来。
  他的父亲宁忠景被抓了!
  那个看似不关注他,实际上却为他考虑好一切的父亲,被抓了。
  宁千秋忍住内心的悲痛,走到了宁忠源身旁,跪下将密信举过头顶。
  “启禀二伯父,影子传来了消息,我父亲已经……已经被宪德所抓,抚标营似乎秘密往汉阳而来。”
  宁忠源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脑门上的青筋都似乎要炸裂开,腮帮子鼓鼓的。
  “传令,擂鼓集结。”
第五十八章
危局
  宁渝一脸阴沉的将手中的信鸽放飞掉,刚刚的消息实在出乎他的预料。
  在宁渝看来,这一次的危机虽然紧急,可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总督满丕和巡抚宪德的态度如此古怪,似乎根本就没有把宁家放在眼里。
  这两人想钱想疯了,如今丝毫不顾及影响,也不管旁人怎么去骂!对宁家是说吞就想吞!以致于造成今天这样的被动局面。
  事已至此,宁渝也不愿再去深究之前的问题,如今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应对抚标营的威胁以及营救宁忠景。以宁渝的预估,抚标营的战力低下,在汉阳营面前应该是抵挡不了了,不过下一刻,恐怕就是湖北绿营会剿了。
  整个湖北绿营大概四万人,以目前的宁家这些兵来说,恐怕是难以应对,无论那些绿营兵战力如何低下,可毕竟是四万人。
  宁渝细细思索了一番,便派人通知参谋处,宣布让营内所有的学兵紧急集合,片刻之后,随着滴滴的哨声响起,营内的所有学兵如同溪流一般汇集在了一起。
  如今的学兵营加起来有千余人,看上去倒显得颇为壮观,除去一两百名十岁大小的孩童,其余的都是十三四岁到十六七岁的少年,所有人都神情肃穆的望着宁渝,经过了接近两年的训练,让这些人真正成为了宁渝的心腹手足。
  许成梁作为参谋处轮值参谋长,过来行礼道:“禀告营座,一营目前应到五百五十人,实到五百五十人,新兵营应到五百八十九人,实到五百八十九人。”
  一营便是宁渝目前最主要的战力,五百五十条燧发枪加上十二门雷式炮,让这一营的战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宁渝提着一把长刀,望着所有的学兵,他不想说什么,也觉得没必要说什么。这些人里每一个他都有印象,即使叫不出名字,也能认识他们的脸,认识他们的眼神。
  什么都不用说了,什么都不需要说了。
  去他妈的,反就反了。
  反他娘的!
  宁渝的脸色涨红,拔出了腰间的配刀,斜斜指着天空。
  “如今退无可退,便不再退!诸位,听我号令!”
  “许成梁,带领一营学兵领足弹药,随我奔赴汉阳,打好这第一仗!”
  许成梁挺起胸膛,行了一个军礼,大声吼道:“是,有我许成梁,首战必胜!”
  自从打过桃花山一仗后,许成梁总觉得自己有名将的潜质,如今有新的仗可以打,心里也是无比的激动。他决心在这一次的战争中,彻底超越董策,成为宁渝麾下第一大将。
  “董策,带领新兵营领足弹药,回防孝感,协助我叔父征调新兵,进行训练,一应枪支弹药都在那里,我限你一月内征集三千新兵,并完成基本训练!”
  董策跟随宁渝最久,因此也最能明白宁渝的想法,这一次的征集新兵任务绝不简单,甚至可以说,关系到所有人的生死。因此也十分严肃的行军礼:“是,末将定不辱命。”
  宁渝望着台下的学兵们,语气深沉,“诸位,你们要的战争,来了!”
  一阵轰鸣声从台下呼啸而起,似乎成为了一颗嘶吼的炮弹,开始期待着发射出来的那一刻。
  台下的学兵们秩序井然的领着枪弹,炮手们也将雷氏炮推了出来,一马车一马车的弹药从弹药库中运送出来,空气中开始弥漫着战争的味道。
  人人都知道,这是一次大战,可也是一次立功受赏的机会。
  “报,启禀少主,宁千总派小人过来通禀,他已经全面控制了云梦县,宁七爷正配合四爷安抚乡绅。”一名骑士从马上滚了下来,大声禀告。
  宁渝知道宁忠义目前手下的兵丁也不过三五百,实在无力做更多的事情,道:“回禀宁四爷,就说我宁渝带雏鹰一营奔赴汉阳城,新兵营回防孝感县,让四爷回孝感县主持大局!”
  宁家能够独当一面的无非就是这么几个人,目前宁忠景身陷囹圄,宁忠源又在汉阳需要自己援手,光靠宁忠信一个人还不足以维持大局,只有依靠宁四爷才能控制住局面。
  宁渝明白情况越是危机之时,越是要冷静下来,从目前来看,宁家还没有真正到绝境的一刻,只要能够用到每一个人的力量,宁家还有生机。
  与此同时,消息传到孝感县宁家时,整个宁家老宅也炸开了锅,一些人脸上都露出了惶恐之色,这偌大的宁家,一夜之间怕是要倒了!
  老太太和程夫人得到消息时,整个府里都是一片乱糟糟的,不过老夫人毕竟是经历过风雨,无论平时再怎么吃斋念佛,这关键时刻却显出了狠劲。
  老太太先招呼管家周福,将府门全都关闭,严进严出,所有人当安生本分,本月例钱加倍,若有人胆敢偷偷出府,打死勿论。
  宁忠信在外宅将所有的家丁护卫都召集了起来,人人发了一杆燧发枪,备足了弹药,守卫在府门前,还给他们打气:“若是守住了,人人奖赏白银十两!”
  孝感县是宁家的老地盘,如果真的能够发挥出全部的力量,拉出上万人马不要太轻松,只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所有人都在跟时间赛跑。
  宁忠信的眉头越发的紧蹙,他没有想到宁家如今已经遭遇到了这样的局面,已经有十几队信使被派了出去,他们有的会去武昌,有的去汉阳,有的去修水,有的去襄阳,他们承载了宁家的希望,承载了宁家的反抗意志。
  老太太人老心里亮,明白这一会是泼天的祸事,搞不好会是牵连全家的大案,不过现如今她不能倒,若是她倒了,这人心就散了,如今在外拼搏的子孙怎么办?还被关在牢里的老三怎么办?因此一直强撑着身子,凭着心里的一股气撑着。
  等到这一切都忙碌完后,老太太罕见的没有去拜佛,而是走进了宁家的祠堂,望着神主牌位上的宁家老太公,心就一下子乱了。
  “老头子,宁家不得了了……你在天之灵,保佑宁家,保佑你的子孙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