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1719(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437

  斩!
  斩!
  刀光闪烁之间,血雨伴随着马儿的哀鸣声在天地间挥洒,也将掷弹营士兵的身上染上了一层红色的舞,越来越多的骑兵被直接斩断,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掷弹营的士兵被骑枪捅穿了身体!
  双方的厮杀几乎是世界上最为残酷的博弈,只分你死我活,只分站着和躺着。
  当陶正义方被韩定武的斩马刀给劈成了两半的时候,当整整八百骑马武士彻底覆灭的时候,也代表着这一战几乎宣告了结束,萨摩藩还在拼杀的士兵们,几乎彻底崩溃,他们丢下了手里的武器,跪在了地上,还有更多的人开始朝着后方跑去。
  岛津继丰脸上一片惨白,他拔出了腰间的肋差短刀,根本不顾其他人的阻拦,狠狠插进了自己的腹部,鲜血彻底染红了他的内衬衣物。
  “仓久君,劳烦你来介错了……”
  “无论如何,还请保住萨摩藩!保住岛津家!拜托了……”
  雪晴仓久的眼里含着热泪,他拔出腰间的武士刀,帮助岛津继丰完成了最后的介错。
  在萨摩军战败如此惨烈的时候,岛津继丰除了一死之外,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这一点无论是岛津继丰自己,还是雪晴仓久,心里都无比确认的事实。
  然而,在岛津继丰死去之后,烂摊子还得雪晴仓久来收拾,他连忙在本阵上竖起了代表投降的旗帜,并且不顾危险,向宁楚方向的军队派去了使者,以表示投降之意。
  没错,从原来的谈判到现在的投降,中间只需要一战而已,倘若雪晴仓久再坚持战下去,除了让岛津家所据有的鹤丸城彻底被毁灭之外,不会有任何其他的好处。
  岛津继丰之所以自裁,便是希望能够让雪晴仓久承担下投降的耻辱,因为倘若是他自己,根本无法面对那样的事实,自裁反倒是一个更好的结果。
  在见到了雪晴仓久派来的使者之后,邓子亦并没有立马下令收兵,原因很简单,他从萨摩藩身上看到了一种东西,这种东西让他感到了深深的忌惮,那就是发自内心的坚持,总是对方选择了投降,可也是在局面彻底不可挽回时的投降。
  在这种心态下,邓子亦希望能够更多的去消磨萨摩藩的军队,以此来减少将来的隐患,因此他没有收兵,反倒是将使者暂时扣押了下来,等待着追击的结束。
  一直到天色傍晚的时候,追杀才暂时宣告了结束,除了数百名残兵裹挟着雪晴仓久逃进了鹤丸城,其他出阵的七千多名藩兵,被斩杀多达五千人,还有两千多人被复汉军俘虏,而复汉军的伤亡不过只有三百多人。
  一场彻头彻尾的胜利,一场当之无愧的大胜!
  在等到战事彻底平息之后,邓子亦也就作为全军的代表,来跟雪晴仓久谈判,他将使者都放回了鹤丸城,仅仅带去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无条件投降,迎接复汉军进城!
  而此时的鹤丸城内,由于藩兵几乎都折损在了城外,因此除了不到千人的临时藩兵之外,再也没有了其他武力,而这些所谓的临时藩兵,在复汉军面前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威胁。
  雪晴仓久在岛津家的历代藩主画像面前,整整坐了一夜,最终依然选择了出城投降,他派人向邓子亦传递了投降的信息,只是希望宁楚能够保留岛津家,能够保留萨摩藩的存在。
  对于这个要求,若是按照原本的无条件投降自然是不可能,不过邓子亦心里也清楚,皇帝要的可不是萨摩藩或者是岛津家的毁灭,那只会便宜了幕府和其他的大名,对于大楚是没有任何的好处,当下便选择了同意。
  革新三年三月二十一,复汉军第六师在鹤丸城外举行了进城仪式,排列整齐的队伍扛着长长的火枪,一步步朝着城内迈进,雪亮的刺刀固定在火枪上,显得尤为庄重。
  对于萨摩藩内的其他民众以及岛津家剩余的家臣们而言,这一幕自然是极为耻辱的,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毕竟战败者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他们只能默默看着,心里却几乎在流血。
  雪晴仓久手里牵着一名幼童,带着一大批岛津家的家臣,跪在了邓子亦的面前,并且让人送上了萨摩藩的所有舆图以及人口、土地图册。
  “罪臣雪晴仓久见过上国将军,此番岛津家之败纯粹是咎由自取,螳臂当车之举,只是罪魁祸首岛津继丰已然战死,还望将军大人能够体谅岛津余脉,勿要再造杀戮。”
  望着面前跪着的这个老人,邓子亦脸上微微一笑,他发现自己有些欣赏面前这个人了,能够忍辱求全到这个地步,也算是个人才。
  要知道当雪晴仓久说到罪魁祸首岛津继丰的时候,却是浑然面不改色,甚至当其他岛津家的家臣对其怒目而视的时候,他也是当做没看到一般,这种心理素质绝不是普通人能有的。
  邓子亦也不想过于为难此人,便微笑道:“此战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萨摩藩能够交出琉球即可,只是岛津继丰却死硬无比,顽抗天兵,此番身死倒也算是其应得之果……至于其他人,既然选择了投降,本将军也无意多造杀戮。”
  听到了这里,众人的心便放了下来,只要不再杀人一切就都好说,至于其他的,还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
  不过邓子亦看了眼雪晴仓久牵着的那名幼童,不由好奇道:“这个孩子,是谁?”
  “他是岛津继丰的独子,叫做岛津宗信……还望将军垂怜!”
  “呵呵,看上去倒是只有三四岁的模样……”
  邓子亦来了兴趣,笑道:“将来或许可以送到南京去上国子监小学,说不定还能跟皇长子做同学呢!”
  雪晴仓久心里一动,他对于中国历史并不陌生,很快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这是要让岛津宗信去当质子!
  若是放在往常,让继承人去当质子自然是绝不可行的,然而对于目前的岛津家来说,由于大战失利,藩兵更是全军覆没,再加上外面的幕府和其他大名的窥伺,岛津家堪称是到了内忧外患的局面,稍有不慎,便是彻底灭族。
  倘若发展到了这么一步,那么他的委屈求全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下去见到了继丰公,他雪晴仓久又如何对得起他的嘱托?
  思来想去,雪晴仓久认为眼下若能得到天朝的庇护,想必能够坚持到岛津家将来重新恢复荣光的日子,若是能够借此跟天朝拉拢关系,那更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这人的思路一旦是想透了,这路子也就走款了,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到对方吧。
  “倘若真如将军所说,那么对于宗信来说,简直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雪晴仓久脸上带着微笑,谦卑道:“此战原本就是岛津家不识天朝教化之缘故,若是将来的岛津家督能够得到天朝的教育,也就不会再有这种情况发生了,将军若是能够促成此事,岛津家将感激不尽!”
  邓子亦有些没料到雪晴仓久能答应的这么痛快,当下便意味深长道:“那是自然的,倘若让宗信去南京,前途自然无可限量……至于萨摩藩的事情嘛,也就有劳仓久君了!”
  “嗨!如此一来,自然是大大的好事了!”
  二人在短短的时间内,便达成了眼下的初步协议,却将一旁的岛津家臣给看了个云里雾里,望着邓子亦和雪晴仓久脸上绽放的笑容,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之前打得你死我活的敌人吗?
  当然,无论如何邓子亦这一仗也算是胜利收尾了,他现在连琉球都不用去打了,萨摩藩已经主动遣人去将琉球拱手送上,于是便随同海军船队,带着被解救的琉球王一众,开始返程回南京。
  打了这么大的一个胜仗,众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兴奋与得意,邓子亦这一战过后估计能够被封上一个伯,而邱泽本来就是伯爵,估计也能往上面再折腾下,来个侯爵,至于其他大大小小的将士,也将会各有奖赏。
  只有孤身一人前往南京的岛津宗信,望着这些凶神恶煞的军人时,眼神里露出了一丝迷茫,他的年纪还是太小,都不太能够明白什么叫做丧父之痛,也不太明白家国破灭的痛苦,可即便如此,只有一个船上粗妇照顾的他,依然有些不太适应如今的环境,整个人都有些无精打采。
  邓子亦见了岛津宗信的情况后,心里有些担心对方会死在了旅途中,当下也只能让随军的军医一路看顾过来,等到了上海码头之后,才略略放下了心来。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对于萨摩藩这一战,却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就连往日里遇到点事就疯狂报道的各大报刊,也只是写了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文章,来介绍这一战的来龙去脉。
  天下,陷入到了一种极为奇怪的平静当中。
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敌人
  实际上,所谓的平静,只是因为它的后面还藏着更大的漩涡罢了。
  对于如今的天下而言,无论是对萨摩藩之战,还是西南有可能掀起的征缅之战,都只是大菜前的小小甜品罢了,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了北伐这件事身上。
  从年前就开始的大规模征兵,到矿山、兵工厂乃至于军服厂加班加点日夜奋战的情况,都在告诉所有人一件事,期待已久的北伐已经快来了!
  这将会是宁楚一统天下的最大一战,也是满清将会殊死一搏的大战,除了之前安庆城下的大决战之外,已经没有其他战事能够与之比拟。
  安庆城一战,当时还只是汉阳公的宁渝,率领数万大军,彻底打崩了康熙的二十万人马,甚至还间接成为了康熙逝世的一大原因,而经过了这一战之后,宁楚才彻底摆脱了生存危机,才得以进行江南一战,实现立国建制。
  如果说起历史意义,那将会在宁楚新颁布的教科书里,能够写上好几页的超大战事,也是宁楚百姓人人都会传颂的一场大胜!
  因此,北伐之战如今也成为了继安庆之战以后的另一场大决战,只是与当时相比,却是攻守之势相异,轮到满清开始担心被彻底毁灭了。
  整个新生的宁楚政权,就如同一台极为庞大的战车,开始运转了起来,上上下下的所有人,就好比一颗颗螺丝一般,在为这台战车添加油料弹药,准备着完成对满清的最后一击。
  在这种背景下,其他所有的战事,自然也成为了陪衬罢了,就连亲自主导对萨摩藩战事的邓子亦,心里想的也是能够早日参与到北伐之中。
  岛津宗信便是在这种略显冷淡的氛围下,来到了南京城,真正成为了一名寄居与此地的未来大名。
  奉天殿内,当宁楚听完了邓子亦的一系列战事报告之后,再看了看岛津宗信,便轻声道:“着有司给岛津宗信安排住处以及照顾人员,所享待遇按照侯爵之礼。”
  所谓侯爵之礼,实际上就是侯爵养老时能够享受的待遇,不算高也不算低,有自己的贴身照料人员,可居住在二进的小院子里,另外还有一名安保人员的保护,至于每年能领取的相关津贴,大概在银元一百元左右。
  宁渝不是不明白岛津宗信的重要性,只是在岛津宗信眼下这个年纪里,他也没办法去说一些什么,将来更多的还是要靠外交部以及教育部的相关部门,对其实施汉化教育,让他在未来成为宁楚干涉日本的一颗绝好棋子。
  至于在打服了岛津藩之后,宁楚眼下真正的最大收获,其实还是琉球本身。
  琉球有多重要?不在于它的资源有多丰富,也不在于它是不是宁楚的藩国,而是因为它的战略位置,就好像一把插在东海的尖刀,是宁楚控制整个东海局势乃至于未来太平洋的关键之地。
  这样的地方,宁渝是怎么也不会放手的,他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琉球逐渐滑到他国的手里,哪怕是发动战争,也要将它重新夺回到自己的控制之下。
  实际上,中国对于琉球的认识是非常早的,早在《隋书》中,即有《琉求传》的相关描述,“琉求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可至。”这一记录便充分说明,中国对于琉球的认知是多么悠久。
  除此之外,根据琉球国立国之后用汉语自撰的第一部国史《中山世鉴》,也曾记录了隋书里描写的情景,“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此国地界。万涛间远而望之,蟠旋蜿延,若虬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虬也。”
  因此,自历朝历代以来,中原天子便对琉球十分关注,像唐宋时期,琉球与中国便已经展开了贸易往来,而到了元成宗时期,更曾遣使招抚琉。后来琉球分裂成了北山、中山和南山三个独立王国以后,明廷也派了大臣杨载出使琉球三国,分别册封了三国国王,使其真正成为了明朝的藩属国。
  等到了中山国消灭北山、南山王国,完成对琉球的统一,中山国国王便被明廷册封为琉球国王,正式定下了“琉球”这个名字。
  而在琉球建国时期也得到了明廷的多番帮助,历代琉球国王都要接受明王朝的册封认可,并且使用中国年号和历法,甚至连其官方文书、外交条约、正史等,均采用中文书写,汉化程度之高,绝不下于中原。
  一直到万历三十七年(即1609年)的时候,岛津氏攻占了琉球,才彻底结束了琉球的独立历史,而后更是成为了岛津氏的藩国,每年都要向萨摩藩输送粮食等一应财物。除此之外,还要继续向中国朝贡,从而形成了“两属”的局面。
  直到今天,琉球才彻底从岛津氏的手中得到了解放,而超过一百一十六年的沦陷历史,也使得如今的琉球国王尚敬为之涕泪纵横,谈起被囚禁的过去更是不能自已,差点当着宁楚君臣的面昏了过去。
  说起来如今的琉球王尚敬也才年仅二十五岁,比起宁渝都要大上好几岁,可是性格却极为软弱,他一边跪在地上,一边请求宁楚彻底发兵灭了萨摩藩。
  “陛下,萨摩藩侵略琉球一地远超百年,这百年的时间里,我琉球君民上下无不痛彻肺腑,恨不能与贼同亡,如今陛下即解救臣等,何不彻底灭绝萨摩该国之朝食?倘能如此,琉球全国归属陛下,亦心甘情愿。”
  好家伙,宁渝好久没遇到敢给自己画大饼的人了……不过也不好说尚敬此番是真是假,或许也有可能是真的,但是对于宁渝而言,他眼下可不能真正干掉岛津家,干掉萨摩藩。
  原因很简单,幕府和日本其他大名能够坐视岛津家战败,也能坐视琉球重回宁楚怀抱,但是绝不会坐视萨摩藩以及岛津家被宁楚所灭,如果宁楚这么做,只会逼得全日本上下抵抗宁楚,这并不符合目前宁楚的利益。
  “尚敬,朕能够体会你心里的痛楚,只是兵家乃大事,岂可轻言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4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