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9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8/1035

  郭宋微微笑道:“五百两银子,在长安确实不可能,但在辽东应该是真的,我觉得是这个价格。”
  “可卖兽皮的人,难道不知道这张熊皮很值钱吗?”薛涛不解地问道。
  郭宋笑着解释道:“兽皮商人卖给坐店商人五百两银子,坐店商人卖给幽州大店,价格就变成两千两银子了,幽州大店再送到长安来,交给长安的皮毛大商人,价格就涨到五千两银子,皮毛大商人卖给长安豪门大户,开价就是一万两银子,但讨价还价,八千两银子也能买下来,所以每个环节都要赚钱,现在就相当于夫人直接从辽东的兽皮行商手中买下熊皮,对于这些兽皮行商,他们收来这张熊皮的本钱极低,可能十几斤盐糖就拿下了,他们差不多净赚五百两银子,也不亏。”
  薛涛恍然大悟,笑道:“夫君这样一说,那我心安理得收下了。”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晋宫惊魂
  入夜,郭宋正在书房里看书,有侍女在门外禀报,“殿下,内卫王统领有急事求见!”
  “我知道了,请他在麒麟殿稍等片刻。”
  郭宋披上一件毛氅,出门吩咐道:“备车去麒麟殿!”
  晋王宫很大,相辉楼和麒麟殿相距三四里,在凝碧湖的外围,必须坐车过去。
  郭宋不太愿意使用宦官,也不允许男人进他的内宫,所以他内宫全部都是女人,连贴身护卫也是武艺高强的女子,赶马车的人是一名健妇,手很稳,非常熟练。
  当然,晋王宫也有三千亲兵侍卫,像麒麟殿这边的侍卫就是他的亲兵,只不过他们不能进入凝碧湖区域。
  马车在麒麟殿大门前停下,两名女护卫给他开了门,两名宫女在前面打着灯笼,两名武艺高强的女侍卫跟在他身后,警惕地望着两边,两边都是茂密的树林,虽然外围的三千亲兵很尽职,但毕竟晋王宫太大,难免会出现漏洞。
  今晚郭宋也感觉内心不太安宁,他的手也本能放在剑柄上,不过一直走进麒麟殿,他也没有发现异常。
  王越坐在外殿喝茶,见晋王进来,他连忙起身行礼,“参见殿下!”
  “进去说吧!”
  郭宋走进内间坐下,麒麟殿相当于郭宋的外书房,是他宫中处理朝务,接见大臣的地方。
  王越躬身道:“卑职手下发现裴延龄今晚去拜访了韦涣,在韦涣府中呆了约一个时辰后离去。”
  “他们是亲家,去府中做客应该是常态吧!”
  王越摇摇头,“裴延龄并非事先约好,而是今天下午临时派人去韦府送帖子,卑职有理由怀疑他是因上午政事堂之事才去拜访韦涣,韦涣对殿下不满,整个长安都知道,他城府不深,容易被人利用,不排除裴延龄想利用韦涣搞事情。”
  郭宋当然不会就这么冒然登基,任何一次改朝换代的背后都有无数残酷的斗争,有战场上的激斗,有幕后的暗斗,还有失败者的孤注一掷。
  卫唐会虽然覆灭了,但它并不是真正的卫唐者,而是想用极端手段建国的野心者,像独孤大石、裴延龄、崔元丰他们其实也不是卫唐者,唐朝宗室都绝嗣了,他们还卫什么唐?他们不过是打着卫唐旗号和自己讨价还价,企图借这个机会实现他们的利益罢了。
  郭宋很清楚的他们想要什么,当初推行废奴律令时,崔元丰投下了政事堂唯一的反对票,当时还是益州刺史的裴延龄联合几个州的官员,一起上书反对废奴。
  废奴令绝非郭宋一时冲动制定,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候的必然要求,大唐战乱多年,人口锐减,但这个时候工商业又开始在关中和太原兴起,需要大量人口,河北中原大量土地闲置也需要农民去耕种,还有安西北庭也需要大量汉人移民,而偏偏大量人口被私人占有,形成了奴隶,废籍令、废奴令、抑佛令三个争取人口的律令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从前的关陇贵族,现在的关陇世家,他们原本也是废奴令的强烈反对者,但当他们的庄园被剥夺,他们开始转行投向工商业后,他们反而成了废奴令的积极推动者,但一些传统的大世家,他们依旧是废奴令的反对者。
  实际上,郭宋已经做出了让步,他并没有一步到位废除奴隶,而是分两步走,一是禁止新奴隶增量出现,然后对存量奴隶划定了十五年的期限,十五年后全面废除奴隶。
  这也是效仿宋朝的废奴措施,比较温和,能减少世家大族的抵制,可就算这样,以裴延龄、崔元丰为代表的保奴党依旧不罢休,企图想以反对自己登基为手段,和自己讨价还价,让自己放弃废奴令。
  对这些自不量力,痴心妄想之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严厉打击。
  想到这,郭宋缓缓道:“先不要打草惊蛇,盯住他们的一举一动,不光是韦涣,还有裴延龄、崔元丰、独孤大石等人,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动作?另外,把周岷调回来,准备执行新的任务!”
  “卑职遵令!”
  ............
  王越匆匆走了,郭宋在书房里坐了片刻,便起身返回相辉楼,马车里,郭宋还在想着韦涣之事,他早就发现韦涣不堪大用,可以说一无是处,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变老了,只因为他是嫡长子才得到各种资源,各种重用,居然还混到了礼部尚书之职。
  郭宋不用他,韦涣就到处大放厥词,若不是郭宋想利用他来表现上位者大度,早就收拾他了。
  如果韦涣只是和从前到处胡说八道,郭宋倒也饶过他了,但如果韦涣真的不识时务,采取了实质性的行动,那就不要怪自己新帐老帐一起算。
  马车在沿湖小道上缓行,外面格外安静,也格外漆黑,此时已是初冬,空气中有了几分寒意,也听不见夜晚的虫鸣。
  赶车的健妇让马车走得很稳,宽大的车厢内,两名小宫女坐在前面,她们负责在书房内伺候郭宋,主要是煎茶斟茶,两位武艺高强的女侍卫则坐在后排。
  这时,郭宋忽然感到了一股杀气,这种对杀气的敏锐,是他战场上身经百战才慢慢培养出来,他不由自主地伸手按住剑柄,听到‘咔!’的一声轻响,声音很小,但在夜晚也格外清晰。
  两名女护卫同时也听到了,“不好!”两人脱口而出。
  郭宋的黑剑同时出鞘,迅如闪电,一剑劈向窗口,一支弩箭刚从车窗射出,被他一剑劈了出去。
  与此同时,前面传来一声惨叫,是赶车的健妇的声音,随即马车开始失控,两名小宫女吓得惊叫起来。
  郭宋从车窗内一跃而出,长剑一挑,将一支迎面射来的弩箭挑飞,又反手一剑,将车轮斩为两段,马车失去了平衡,瞬间倾翻,避免了冲进湖底的命运。
  两名女护卫十分敏捷地从车厢里钻出来,郭宋冷冷令道:“你们立刻赶回麒麟殿,堵住他们退路,我来收拾这帮混蛋!”
  他轻轻一纵身,跃上一棵大树,两名女护卫知道主人武艺超群,她们立刻转身向麒麟殿方向奔去。
  郭宋眯着眼睛盯着树林内,他看到了三个黑影在疾速飞奔,他从靴子里拔出匕首,奋力一掷,只见一道寒光射去,奔在最后的一名黑影惨叫一声,一头栽进草丛。
  另外两个黑影吓得如惊弓之鸟,埋头狂奔,郭宋纵身追了上去。
  两人刚跑到麒麟殿旁,两名女护卫杀出来,截断了两人的退路,四人激战在一起。
  刚才在麒麟殿旁,郭宋便感到了一种杀机,他刚才才意识到,刺客就埋伏在麒麟殿旁,但不知什么原因使得他们当时没有动手,而是等自己出来后再动手行刺。
  行刺结束,他们要从原路返回,必然会重返麒麟殿......
  郭宋站在一棵大树上,望着四人激战,两名女护卫的剑术明显超过刺客一筹。
  片刻,一声惨叫,一名刺客被女护卫的长剑刺穿了胸膛,当场惨死,局面瞬间扭转,变成两名女护卫围攻刺客,最后一名刺客立刻险象环生。
  “不要杀死他,留他一命!”郭宋提醒道。
  不料最后一名刺客见无法逃脱,猛地将剑一横,用力一拉,血光四溅,他竟然伏颈自杀了。
  这时,无数亲兵侍卫闻讯赶来,郭宋已经返回马车之处。
  马车倾翻在地,两名宫女已从车里爬出来,蹲在女车夫身边哭泣,一支弩箭正射在她的胸口,另一支弩箭射在马匹身上,使马匹发了疯。
  郭宋上前摸了一下女车夫的鼻息,已经没有气息了,郭宋摇了摇头,没想到宫中第一个被刺客所杀之人,竟然是自己的车夫。
  这时,亲兵统领,虎贲郎将赵秀带着大群侍卫赶来,他单膝跪下请罪,“卑职外围守备不力,导致刺客闯入,卑职有罪!”
  郭宋淡淡道:“你有没有罪回头再说,但刺客几乎是同时射出四支弩箭,应该有四人才对,但我只看到三人,还有一人不知躲哪里去了,你们给我四处搜查!”
  “遵令!”
  赵秀回去下令,三千亲兵卫封锁晋王宫,四处搜查漏网刺客。
  这时,内宫也惊动了,三百名女护卫也紧急行动起来,将相辉楼保护得滴水不漏。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线索
  郭宋带着两名女侍卫和宫女回到了相辉楼,女侍卫首领李巧娘连忙上前禀报,“启禀殿下,王妃、各位夫人以及小主人已被转移到铁堡。
  铁堡是郭宋起的名字,其实就是临时避难所,是一座用大青石砌成的两层楼,没有窗户,连屋顶也是用铁条为梁,上面铺一层厚木,再铺一层大青石板,上面再做成正常的屋顶,看起来和普通楼房没有什么区别。
  整个铁堡用糯米浆搅拌石灰后填缝,坚固无比。
  要想攻入铁堡,得先击败外面的长廊里的数十名武艺高强的女侍卫,再攻破厚达两寸的铁门。
  铁堡的入口在相辉楼的二楼,非常方便撤退。
  郭宋一颗心稍稍放下,还有一名刺客没抓到,他颇为担心家人安危。
  李巧娘又道:“请殿下也进铁堡!”
  郭宋摆摆手,没有丝毫商量余地道:“我就不需要进堡了,刺客还是被我先发现,他如果在附近,逃不过我的眼睛。”
  李巧娘被郭宋的强大气场所慑,不敢再多劝了。
  郭宋从书房取了弓箭,上了一根新弦,很快便攀上相辉楼的屋顶,他站在屋顶手执弓箭向四周观察,晋王宫外围已经被严密封锁,第四名刺客已经没有机会从原路逃出去,他唯一的出路就是逃到内宫这边。
  这时,西北角忽然传来几名女侍卫的怒斥声,郭宋转身望去,只见相辉楼外面的树林前,三名女侍卫正在追赶一名黑影,黑影速度极快,显示他的轻功很厉害,三名女侍卫明显有点追不上他,眼看黑影就要逃入树林。
  郭宋抽出一支箭,凝视片刻,张弓便是一箭射去,这一箭射出了一百二十步,黑影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上,三个女侍卫瞬间赶上,将他摁倒在地上。
  郭宋下了楼,只见十几名女侍卫押着一个黑衣人走上前,他的大腿被一支箭射穿,双手被反绑,低着头,一瘸一拐地走着。
  女护卫们见晋王手执一张弓,这才明白刺客腿上的箭是谁射的,李巧娘抓住刺客头发,将他的脸扬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8/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