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9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9/1035

  当天晚上,一支三万人的骑兵离开灞上军营,迅速向东面疾奔而去,为首大将正是裴信,他得到郭宋的命令,要求他在三天内抵达新安县大营,和杨玄英的两万军队汇合。
  这一天,裴信已经等待很久了,但从去年朱泚只剩下河南府一地,裴信就知道,灭亡朱泚的时间已经不远了,没想到在春末夏初之时,这一刻终于来了。
  三万骑兵在黑咕隆咚的夜里疾奔,士兵们都举着火把匀速前进,前后保持距离,夜里行军是骑兵的基本功,演练过无数遍,已经非常熟练。
  .........
  怀州河内县,在靠南城门处有一座占地颇大的商铺,叫做中原布店,这家店开了七八年了,主要是经营各种布匹,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进出,生意极好。
  但实际上,这家中原布店是朱泚设在怀州的物资采购点,同时也是情报站,负责监视怀州晋军的情况,怀州是洛阳防御的战略要地,晋军就曾经从怀州出发,夺取了孟津,迫使准备攻打江南的朱泚不得不将大军撤回洛阳。
  朱泚从此便加强了怀州的情报监控,就在不久前,杨密已经搞到了各地的采购店分布图,使朱泚军的情报点悉数曝光。
  中午时分,一支数百人的军队迅速包围了中原布店,为首郎将喊道:“冲进去,不得有漏网之鱼!”
  士兵们一声喊,杀了进去,店铺里的伙计们吓得纷纷举手跪地,士兵们又并分两路,一路向楼上跑去,一路奔向后院。
  后院很安静,十几只信鸽在笼子里咕咕鸣叫,之所以信鸽比较多,还有一个原因,这里是朱泚的北方情报集散地,来自河东和河北的情报从四面八方先汇集到这里,然后再由这里的信鸽转送去洛阳。
  可以说,河内情报点就像一颗纽扣,这颗扣子被解开,北方的情报就送不到洛阳,彻底失去联系。
  有士兵照顾信鸽,另外几名士兵一脚踢开掌柜房,正在核算账目的掌柜呆住了,慢慢站了起来,他要抓起桌上一叠重要文书,一支弩箭已经对准了他脑门,士兵冷冷道:“敢乱动一下,立刻射杀你!”
  掌柜被镇住了,他慢慢松开桌上一堆纸,举起了手。
  “出来!”
  另一名士兵抓住他的胳膊,将他拖了出去。
  掌柜和所有伙计都被赶到院子里蹲下,士兵找到了名单,交给郎将。
  郎将清点一下人数,店铺里应该是十三人,但这里只有十一人,还差了两人。
  郎将冷冷问道:“还有两人呢?”
  掌柜平静答道:“还有两人去相州进货去了!”
  郎将看了他一眼,随即对其他伙计道:“谁揭发此人,我立刻判他无罪,释放回家!”
  众人迟疑一下,一名伙计忽然举手喊道:“还有两人在城外码头的仓库!”
  掌柜大怒,回头骂道:“王林,你敢背叛我!”
  郎将手中长矛一抖,狠狠刺穿了掌柜的胸膛,掌柜惨叫一声,当即气绝身亡。
  郎将丢下长矛,拍拍手,对一群吓得战战兢兢的伙计道:“还想立功赎罪的,趁早赶紧交代,被别人抢先,你们就没有机会了。”
  十名伙计纷纷举起了手........
  拔掉河内县情报点的当天下午,镇北大将军姚锦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抵达了河内县,这就是必须要拔掉怀州情报点的缘故,不能让洛阳察觉到河北晋军的异动。
  大军在河内县休整一天,继续向南面的河阳县浩浩荡荡开去。
  ..........
  张云从荆襄北上夺取了中原南部六州后,目前他率五万大军驻扎在汝州梁县,这里距离河南府不到百里,只要晋王郭宋一声令下,张云可随时率领大军杀进河南府。
  事实上,张云虽然大军没有杀入河南府,但他的斥候已经进去了,对河南府南部的情况了如指掌。
  大帐内,张云对副将刘光辉道:“殿下令我们四月二十八日夜里三更时分赶到洛阳南城,截断豹韬军的南撤退路,我估计三更时分也是裴将军对豹韬军发动进攻的时间,我们得把时间掐准了,不可耽误了军机。”
  刘光辉微微笑道:“将军是斥候名将,为何不先派斥候潜入洛阳,到时里应外合,一举拿下洛阳南城门?”
  张云摇摇头,“晋王殿下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拿下洛阳四周,不动洛阳城,他必然有深思熟虑,我们不可冒然行事,坏了晋王的计划。”
  “将军说得对,我们必须严遵军令,不可随意自作主张!”
  张云在桌上铺开地图,指着左右两条官道,“从梁县北上有两条官道,如果走颍阳、氏这条官道,是直线,但容易被洛阳察觉,会惊动豹韬军,我觉得我应该沿着伊水走,这里没有县城,虽然路途绕了一点,但沿途山多,比较隐蔽,不会被洛阳发现,刘将军觉得呢?”
  刘光辉沉思片刻道:“我也认为走伊水线比较好,但还是要小心不要惊动颍阳县,另外,如果掐着时间过去有点被动,不如早两天出发,昼伏夜行,先隐藏在山区,等时间差不多了,再从山区出来,瞬间杀到洛阳南城。”
  张云点点头,“提早两天就得今晚走,有点仓促了,那就提早一天出发,收拾一下,明天晚上大军北上!”
  .........
  四月二十八日夜里三更时分是发动进攻的最后时间,主要是指裴信军队和张云军队围剿豹韬军的时间,而姚锦的任务是配合李冰大军夺取虎牢关,同时参与包围洛阳城。
  而对于李冰的军队而言,四月二十八日就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他的军队甚至四月二十九日拿下虎牢关也没有问题。
  但有一点很重要,李冰同样不能过早行动,暴露晋军要夺取河南府的战略企图。
  李冰也在聚集大军,东路大军人数最多,有十万大军之众,李冰在荥阳县聚集了七万大军,这里距离虎牢关只有三十里,但消息断绝,虎牢关守军并不知道危险已经来临。
  四月二十六日,七万大军在荥阳县集结完毕,四月二十七日,大军休整了一天。
  四月二十八日下午,七万大军离开大营,向三十里外的虎牢关杀去........
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围之战(上)
  虎牢关又叫汜水关,位于荥阳县以西,是天下著名雄关之一。
  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加上雄关高耸,坚固异常,便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虽然晋军有大型火器,但这种黑火药武器毕竟不是炸药,用来爆破木制城门和泥夯的城墙可以,可对付大青石砌成的城墙就力有不逮了。
  主将李纪也知道晋军铁火雷威力强大,他索性用巨石将城门堵得严严实实,就算晋军用铁火雷炸开了城门,也炸不开里面的上万斤大青石。
  傍晚时分,晋军主将李冰率领七万大军兵临虎牢关城下,此时城头上号角不断,警钟敲响,李纪亲率五千守军赶到城头,迅速布防。
  李纪望着远处出现的一条黑线,天气晴朗,守军居高望远,看得格外清晰,敌军应该还在十里外,但行军速度很快,不多时,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便已出现在三里之外。
  李纪倒吸一口冷气,对方至少有七八万大军,这不是简单的挑衅,这是大举进攻的架势,晋军要开始攻打河南府了吗?
  李纪不知道孟津那边的情况,洛阳方向也没有任何消息,但他心里很清楚,虎牢关只能应对来自中原的军队,如果是来自身后的敌军,他们完全无法抵挡。
  尤其晋军从孟津渡杀来的可能性最大。
  李纪原本也是唐将,长期和藩镇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他从晋军进攻虎牢关的规模,便推测出晋军即将要发动的大规模战争。
  但怎么办?一箭不发就放弃虎牢关退回洛阳,丢弃虎牢关的物资和粮食,显然不太现实,而继续死守虎牢关,如果晋军从后面杀来,他的军队恐怕就要全军覆灭,李纪一时陷入两难。
  这时,李冰统领七万大军杀到了虎牢关下,李冰望着余晖中巍峨的虎牢关,金红色的余晖撒在城墙上,整座关城金光闪闪。
  “不愧是中原第一雄关!”
  李冰轻轻叹息一声,他从江南作战,一直打到青淄以及中原地区,就从来没有来过虎牢关,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座雄伟的关城。
  “去给城上送信!”
  李冰一声令下,一名送信士兵疾奔到城池下,张弓向城头上一箭射去。
  箭杆上穿着一封信,有士兵拾到信,立刻跑去交给李纪。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虽然虎牢关做不到伐谋,但伐交可以做到,无论如何,郭宋绝不会轻易让李冰采用最下策的攻城。
  李纪接过信,顿时吓了一跳,竟然是晋王郭宋写给他的,他连忙打开信,只见信上写着:
  ‘朱贼倒行逆施,民心丧尽,被天下人唾之,今朱贼将死,大厦已倾,刘肖内讧,洛阳朝不保夕,崤函已平,孟津将渡,将军独守孤城,与将士何益?
  朱贼之毒,必将骂名千载,将军又何必效之?
  吾知将军原本唐将,不幸身陷贼营,而今投晋军,乃弃暗投明,又何必多虑?
  将军乃堂堂七尺汉将,何不手提吴钩之剑,效文长之志,西征异域,收复汉室江山,泽被子孙,黄沙百战,博得生前身后之名?’
  郭宋以九五之尊,亲自给李纪写这封,在李纪心中掀起了万丈波澜,这封信极为犀利深刻,先指出现实,朱泚将灭,内乱不断,你死守虎牢关对你和将士们有什么意义?
  又提到朱泚将遗臭万年,你又何必与他共沉沦,背负天下骂名。
  然后话锋一转,又替李纪解脱,你虽曾是唐将,但你现在投降的是晋军,和唐朝无关,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暗示,一个新的朝代即将来临。
  最后提到了他可以率军西征,征讨异族,收复汉室江山,给子孙留下荣耀,给自己留下身后之名。
  但让李纪感到震惊的是,最后提到了‘效文长之志,西征异域’,文长就是刘思古的字,原来刘思古还活着,去了安西或者北庭。
  李纪现在才明白晋王为什么会给自己写信,一定是刘思古推荐的,李纪的父亲李坪和刘思古同窗好友,李纪就是被刘思古推荐给朱泚,升为大将军。
  李纪沉思片刻,劝降信中写得很清楚,孟津将渡,晋军果然如自己所料,将渡过孟津袭击自己身后,可以说他只有几个时辰的机会了。
  李纪又望着将士们一双双期待的目光,他终于长长叹息一声,“我李纪何德何能,竟蒙晋王殿下亲自劝降,我又岂能没有自知之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9/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