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9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3/1035

  “东主可以运一批酒去洛阳,只有几个缸里有酒,其他都是卤水!”
  乔四郎眼睛一亮,“你是说,把盐溶进水中运过去?”
  “正是此意!”
  乔四郎负手走了几步,虽然这里面有风险,但如果他的盐运不去洛阳,上面也不会饶他。
  “好吧!这次我亲自押船。”
  次日一早,乔四郎去市署开具了税证,并缴了五厘的税,朝廷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免商税了,需要征五厘的商税,也就是5%,一般是在发运处缴税,税证就是通行证,不管到哪里都不用再缴税了。
  但乔四郎很狡猾,他税证上的目的地并不是洛阳,而是濮阳,这样,路上被查到他也可以坚决否认是运去洛阳。
  乔四郎很顺利地拿到了税证,开始进行准备了,三天后,他的五百大缸酒装上了五艘千石的货船,乔四郎亲自押船,走黄河向濮阳方向驶去。
  数日后,五艘大船驶出了天宝渠,进入黄河,这里是人工河渠,有纤夫上在栈道上拉纤,乔四郎住在第一艘船上,同行还有三名伙计。
  虽然一路顺风,但乔四郎心中还是有点坐立不安,船夫看出他的不安,笑道:“东主担心什么呢?又不是去洛阳,再说就算去洛阳,酒也不是什么违禁品,正常贸易嘛!朝廷允许的。”
  乔四郎苦笑一声道:“虽然不是违禁品,但总是有点担心的,怕被巡查找麻烦啊!”
  “还好吧!我给人运输那么多年,晋王殿下好像对商人很宽容的,从不找麻烦,以前甚至还没有盘查,但最近查违禁品就很严格,我曾搭载过一个客商,他偷偷运了一万斤生铁去洛阳,像东主现在一样,一路提心吊胆。”
  “结果呢?”乔四郎问道。
  “结果快到巩县的洛水河口时被拦截住了,人被抓走,一万斤生铁啊!我估计也活不了。”
  船夫的这番话,让乔四郎心中更加沉甸甸的。
  世间之事往往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船只抵达风陵渡时,河面上出现了内卫巡哨船,巡哨船只是随机检查。
  一艘巡哨船渐渐靠上了货船。
  “是去哪里?有没有税证?”船上一名内卫士兵问道。
  乔四郎连忙递上税证道:“是去濮阳!”
  内卫士兵看了看税证笑道:“大老远运酒去濮阳,能赚钱吗?”
  “濮阳那边有疫病,传闻说,酒能防止疫病,所以酒很贵,有利可图!”
  “这倒也是,确实有这个传闻。”
  内卫士兵把税证还给他,一挥手道:“走吧!”
  五艘货船继续前行,乔四郎也长长松了口气,没想到检查居然这么简单,连船都没有上。
  船夫笑道:“我说的吧!一般不会找麻烦的。”
  这天,五艘大船抵达了洛水河口,也就是洛水流入黄河之处,去洛阳就该在这里转弯了。
  船夫很勉强,他昨晚才知道要去洛阳卸一批货,他便隐隐猜到乔四郎有问题,否则不会办一个濮阳的假证,不过对方既然给他双倍船钱,他不管了。
  五艘货船转弯缓缓驶进了洛水,这里实际上已经是朱泚的地盘,但朱泚已经没有水军了,整个水面都是晋军的天下。
  就在这时,一支内卫船队瞬间杀出,将他们拦截住了。
  十几名内卫士兵跳上大船,为首旅帅厉声问道:“货主在哪里?”
  乔四郎脸都吓白了,他知道自己作茧自缚,让对方捏住把柄,但此时他也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上前施礼道:“小人就是货主!”
  “税证!”为首的内卫旅帅向他一伸手。
  乔四郎万般无奈,只得拿出税证递上去,内卫旅帅接过税证看了看,双眉一竖道:“你怎么回事?税证上去濮阳,你却要拐弯去洛阳?”
  “小人的货物是要运去濮阳,因为我父亲在偃师,他病倒了,我顺路去看看他。”
  好像说得有道理,但这里的内卫可不是讲道理的人,内卫旅帅用刀一指,喝令船夫道:“打开货舱!”
  船夫哪里敢抗令,连忙上前取出钥匙打开了舱盖,内卫士兵掀开舱盖,两名士兵跳了下去,下面密密麻麻码放了三层大酒缸,有百口大酒缸,每口缸至少能装一百五十斤酒,固定得十分稳当。
  每口酒缸都是密封好,外面糊了厚厚一层酒泥,看起来完全就是一缸酒。
  但这些内卫士兵个个经验丰富,他们一下船舱就发现不对了,货舱里应该都是浓郁的酒味才对,但实际上货舱里的酒味很淡。
  两名内卫士兵对望一眼,他们取出一支细细长长的铜棒,一头尖锐,‘噗!’的一声,铜棒插进了酒缸,他们抽出铜棒,用舌头舔了舔尖刺,两人瞬间明白了,不是酒,是浓度极高的卤水,实际上就是盐。
  “旅帅,缸里不是酒,是盐卤水!”
  乔四郎已经准备好了一袋银子,足有百两之多,他连忙塞给旅帅,“这是一点心意,将军拿去喝杯茶!”
  旅帅接过钱袋掂了掂,冷冷道:“这个有百两银子吧!我若放你,我就要掉脑袋,一百两银子买我的脑袋,不是太便宜了?”
  他把钱袋往地上一扔,喝令道:“绑起来!”
  士兵一拥而上,将乔四郎和三名手下都按倒捆绑起来,乔四郎大喊道:“我没有犯法,你们不能抓我!”
  旅帅蹲下冷冷道:“晋王刚刚下了严令,不准运盐去洛阳,如果你船舱你装着五百袋盐,税证上明明写好,运盐去洛阳,那我们不抓你,甚至不会没收你的货物,到长安后还给你,可是你弄虚作假,企图瞒天过海,说明你是知道禁令,那你就是知法犯法了,幸亏你没有反抗,否则我一刀剁了你,现在你去内卫解释吧!”
  旅帅一挥手,“把他们押走!”
  他又对船夫道:“立刻把货送回长安,我先第一次警告你,如果再遇到你运违禁品去洛阳,那你们就是同罪!”
  为首船夫吓得屁都不敢放,连忙调头返回长安了。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罗学生
  潘辽匆匆来到郭宋的官房,官房内,内卫统领王越正在向晋王郭宋汇报最新情况。
  “启禀殿下,那人叫做乔四郎,是洛阳的一名官商,隶属于相国府,据他交代,长安和他一样的官商一共有四人,每人负责领域不一样,他负责向关中输送石灰和药材,卖掉后再购买盐和布匹,像生铁、兵器等其他违禁品他没有做过。”
  “此人还有其他劣迹吗?”
  “卑职调查过,他是洛阳市署的一名底层官员,五年前来长安,没有涉及情报,经手的物资就是盐和布匹,这次被查获的盐有五百石,是在禁令前购买的,还没有来得及运走,所以他便铤而走险了。”
  郭宋沉思片刻又问道:“他给长安输送了多少生石灰和药材?”
  “前前后后大概输送了二万担左右,但生石灰不值钱,两万担的货值才一万贯钱,他主要靠药材,赚了不少钱,卑职查过账簿,他这两年通过卖药材,大概赚了三万贯钱,目前他们在柜坊中还存有一万五千贯钱。”
  “他还提供了什么消息?”郭宋又问道。
  “还有一个很有价值的情报,朱泚并不仅仅在长安设立商行,他其实还在河北、江淮、荆襄、扬州等其他地方都设立物资采购点,这些采购点很多年前就存在了,一直在向洛阳输送物资,大概有三十几个,但具体名单这个乔四郎不知。”
  这个情报对郭宋确实很重要,说明洛阳的物资管控还不在他的手中,这里面还有漏洞。
  “殿下,据卑职所知,现在已经没有商人和洛阳做生意了,主要是新钱和老钱的比价太大,不合算。”
  郭宋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看来是要下达禁绝令,严禁官方以外的商人和洛阳做生意。”
  他又对王越道:“禁令我会晚点再下达,另外,你告诉这个乔四郎,他可以让他继续提供我们需要的生石灰和药材,尤其是生石灰,如果他能大量搞到生石灰,我非但不治他的罪,还会给他记一功。”
  生石灰是晋军对付疫病的有力武器,用生石灰制成石灰乳泼洒消毒,尤其对茅厕消毒有效,难民营也曾发现过漏网的疫病感染者,却没有发生扩散,就是生石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生石灰的耗用量太大,他们供应有点跟不上了,而河南府新安县南部生石灰产量极大,可以通过洛水直接运到濮阳,交给中原驻军进行防疫。
  “卑职明白了!”
  王越行一礼退下了。
  潘辽走上来笑道:“殿下越来越务实了。”
  郭宋淡淡道:“这也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卫唐会那种危险的组织,要果断严厉镇压,像这种小官商,危害性不大,杀他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利用起来为我们效力。”
  “殿下说得对,杀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把不利转为有利才是明智的做法。”
  郭宋笑了笑,岔开话题道:“潘相国陪我去一趟新罗院吧!”
  潘辽不解郭宋的意思,但他还是点了点头,“殿下要去,微臣自当奉陪!”
  ........
  新罗院是指国子学中的新罗学院,有近百人,都是新罗的高官子弟,他们从十几岁就来长安读书,差不多都在长安呆了十年,原本有数百人,这两年都陆陆续续回国了,新罗也开始推行科举制度,从长安回去的留学生比起本土士子,具有极大的竞争力。
  国子学内除了新罗学院外,还有日本学院,主要是数百名日本遣唐使在里面读书。
  数百骑兵护卫着一辆宽大的马车向位于长安新城的国子学方向驶去。
  马车内,郭宋给潘辽说清了原因,“我今天一早得到消息,新罗使者已经抵达密州,正前来长安的途中,说实话,我对新罗并不了解,所以想通过新罗学生了解他们国内的情况。”
  潘辽也有点惭愧道:“微臣也不太了解,只知道新罗在和朱滔军队开战,已经打了很多年。”
  “朱滔是得到契丹的支持,原本渤海国是和新罗结盟,共同对付契丹,由于契丹在北面部署了骑兵,使渤海国不敢轻举妄动,朱滔和新罗的战争断断续续,已经打了快八年,我估计新罗快支撑不住了,希望得到我们援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3/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