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8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5/1035

  吴孝谦同样也刺翻了藏在角落里的敌军将领,发现是一个草人。
  “上当了!”
  吴孝谦头脑里闪过了一个念头。
  “火速撤退!”吴孝谦急声大喊。
  就在这时,大营四面营帐被点燃了,火势蔓延极为迅猛。
  士兵们惊恐万分,没命地四散奔逃,一名将领大喊:“向北面逃!向北面逃!”
  齐军士兵互相推攘,互相践踏,向北面逃命求生。
  在大营外面,疾速奔驰的骑兵不断向大帐投掷火把,连外面的壕沟内也燃起了大火。
  只见一个个火人从大营内奔逃出来,狂呼惨叫,奔逃十几步,一头栽倒在地上,被烧得蜷缩成一团。
  火势越来越大,整个大营都被烈火吞没了,除了向北面跳进郓水逃生,从别的方向逃出的可能性不大了。
  此时,在北面的郓水里泡着数千名士兵,他们谁也不敢动弹,原因是在北岸上,有数千骑兵手执弓箭在盯着他们,如果不动,对方不会发箭,如果企图偷偷逃走,那必然会被乱箭射杀。
  大火只烧了不到半个时辰,当帐篷被烧光后,大火便慢慢熄灭了,火势虽然一时间很大,但杀伤力并不强,主要是大火都在空中燃烧,而不是在地面燃烧,只要士兵们趴在地上不动,往往就能逃过一劫,但趴在地上又容易被同伴践踏,事实上,践踏而死的士兵已经超过了被烧死的士兵。
  一群群浑身被熏得漆黑的士兵失魂落魄地从大营内走出来,就像从地狱里走出来,士兵们心力憔悴,纷纷瘫倒在没有烈火的草地上,再也动弹不得。
  然后是河中的齐军士兵也在骑兵的监视下爬上岸,举手向大营外走去。
  这场大火让近千名士兵葬身火海,但踩踏而死、被烟熏死、在河中被淹死等等其他原因阵亡士兵却接近两千人,主帅吴孝谦和他的藩镇梦一起,埋葬在火海之中,晋军士兵在一匹烧焦的战马尸骸下面找到了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吴孝谦。
  吴孝谦的战马被帐篷的绳索绊倒,燃烧的帐篷翻过来将人和马覆盖,将一人一马活活烧死在下面。
  这时,大将赵颍催马上前,向李冰禀报道:“启禀将军,已清点完毕,抓获战俘七千一百人。”
  李冰点点头,“你率五千骑兵看守这些战俘!”
  “遵令!”
  李冰随即率领五千骑兵向郓水北面而去。
  在大营西北方向十里外,是一片占地数百亩的树林,基本上都是松树,刘浩的一万军队便躲藏在这里。
  副将费霖是在下午接到了李冰送来的快信,告诉他们吴孝谦将在夜间偷袭他们,建议他们撤离大营,由晋军来对付偷袭者。
  费霖很清楚晋军的实力,要歼灭他们没必要多此一举,他选择了相信李冰,率领大军离开了大营,过了郓水,命士兵暂时隐藏在这片松林内。
  夜里,费霖和士兵们看见了夜空中的熊熊火光,令他们心惊胆战,不知这一战,多少人会葬身火海。
  但费霖担心不是火光那边,而是他发现无数骑兵已经将他们包围,他们毕竟还是齐军,晋军在收拾了吴孝谦后,会放过他们吗?
  这时,一名士兵奔来禀报:“将军,对方的兵曹参军公孙良嗣求见!”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齐国灭亡
  不多时,公孙良嗣被士兵领了上来,他抱拳行礼道:“在下公孙良嗣,参见费将军!”
  费霖毕竟是副将,他很客气,指着一块平坦的大石道:“公孙参军请坐!”
  两人各在一块大石上坐下,费霖关切地问道:“大营那边情况如何?”
  公孙良嗣微微笑道:“吴孝谦率一万军夜袭军营,但扑了空,晋军骑兵在四面点火,将他们困在军营内,他们要么投降,要么就被烧死!”
  费霖浑身一震,随即半晌不语,好一会儿,他又问道:“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吴孝谦要袭击我们?”
  “原因很简单,吴孝谦已经在须昌县发动兵变,杀死了李纳父子以及潘瑜等大将,他用计将刘将军调离军营,然后夜袭军营,企图夺取你们这支军队。”
  “啊!”
  费霖大吃一惊,他顿时急道:“那刘将军会有事吗?”
  “吴孝谦是派人要半路伏击他,但我们的人已前去营救,目前他应该在晋军水军船上。”
  “那....那晋军打算如何处置我们?”费霖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公孙良嗣沉吟一下道:“这就是我来的目的,李冰很看重刘浩将军,也看重费将军和士兵们,否则就不会出手相助,你们可以选择。
  首先李纳父子已死,齐国已经消失了,我们没有必要再厮杀了,将军可以选择率军归顺晋军,给自己和子孙谋一个前途。
  我们也会拿出诚意,在晋军的规则前提下,保证大家军职不变,士兵则定为一等兵,如果不愿归降,将军和士兵们也可以选择卸甲归田,当然,将军如果想率军投降朱泚也悉听尊便,但下次再见,大家就是你死我活的敌人了!”
  “在规则前提下,保证军职不变是什么意思?”费霖又问道,这是关键问题,他要问清楚。
  “其实将军应该知道,所有降军都降官阶一级,降军职一级,但如果是主动归降,那就只降官阶不降军职,军俸和功田奖励也享受晋军的同等级待遇,肯定会从前增加很多。”
  “我明白!”
  费霖点了点头道:“我要和将领们商议一下,希望能再给我一点时间。”
  公孙良嗣点点头道:“现在距离天亮还有三个时辰,时间足够,天亮后,费将军再答复我们吧!我先告辞。”
  公孙良嗣起身抱拳行一礼,便告辞离去,费霖忽然叫住他,公孙良嗣笑问道:“费将军还有什么疑问?”
  费霖踌躇一下问道:“刘将军还会回来吗?”
  公孙良嗣淡淡一笑:“每个人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负责,刘将军回不回来又有什么关系?”
  说完,公孙良嗣快步离去了。
  费霖轻轻叹了口气,随即下令道:“所有校尉以上将领立刻到我这里集合!”
  .........
  天渐渐亮了,树林响起了低沉的号角声,费霖率领一万军队走出树林,正式投降晋军。
  这时,刘浩也明确表态,他愿意归降朝廷,效忠晋王殿下。
  在受降后不久,李冰便率领大军向须昌县浩浩荡荡进发........
  须城主将王卫在伏击刘浩失败后,他便意识到不妙了,晋军已经出手,吴孝谦还会有多少机会?
  更让王卫害怕的是,他刚刚得到消息,晋军的水军已经进入了巨野泽,人数不会低于一万。
  王卫不再等候吴孝谦,他当即亲手绞杀了李纳,并割下他的首级,连同李师古的首级一起,装在一个匣子里。
  王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吴孝谦个人积蓄的三千两黄金,全部以自己名字存进了万昌钱柜,又带上吴孝谦的三名小妾,率领十几名亲兵连夜逃离了须城县,向洛阳而去。
  次日天不亮,跟随战船过来的一万晋军包围了军营,数千齐军失去了主将,只得出营投降。
  至此,齐军全军覆灭,齐国也随之灭亡,而滞留长安为人质的李师道得知齐国灭亡,父兄遇害的消息,随即在长安慈恩寺出家为僧,不再过问俗事。
  而在洛阳谈判的王崇信得知齐国灭亡的消息,他万念皆灰,两次拒绝了朱泚的招揽后,便在驿馆自缢身亡。
  朱泚感其忠信,便将他厚葬在北邙山下。
  .........
  长安的谈判仍在继续,但没有任何进展,随着齐国灭亡,朱泚交换的本钱消失了,谈判变得十分被动,使者王凌一度想返回洛阳,但朱泚却通过飞鸽传书告诉他,不要离开长安,继续谈判,等候新的指示。
  ‘继续谈判’的意思只是表示谈判这件事没有结束,但双方在晋军夺取济、郓两州后便没有接触了,谈判陷入一个僵持期。
  一早,王越便来到了晋王官房内,他带来了两个并不是很好的消息。
  “启禀殿下,太原调查的初步结果出来了。”
  太原调查是指敏秋大嫂再嫁之人是否和唐州会有关系,太原内卫的人用了七天时间调查,便得出了初步结论。
  “说吧!有什么结果?”郭宋没有看桌上的报告,他正在批阅一份奏折,没有抬头。
  “殿下,王氏再嫁的医师姓郑,比较有心计,他发现张大旗和妻子房事不谐后,便以治病为借口住进了张家,然后勾搭上了王氏,后来被张大旗发现,这个姓郑的医师被暴打一顿,赶出郑家,他表明上去了云州,但实际上依然留在太原,和王氏藕断丝连。”
  “张大旗之死和他有关系吗?”郭宋放下笔问道。
  王越摇摇头,“我们调阅了官府的审案记录,姓郑的医师也曾经被怀疑,但他坚决否认自己买凶杀人,又找不到证据和证人,只能把他放了,官府还怀疑是王氏买凶,还秘密审问过王氏身边的贴身丫鬟,张大旗之死应该和王氏无关。”
  郭宋眉头微微一皱,“那这件事等于是不了了之?”
  “不!不!不!”
  王越连忙摇头,“我从调查凶手入手,实际上已经把这个案子破了。”
  “说说看,怎么回事?”郭宋顿时有兴趣了。
  王越笑了笑道:“去年十月,长安也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是西安门外大街天平酒楼东主祝天平被人用毒箭射杀,很巧,和射杀张大旗的毒箭完全一样,甚至射杀的部位也一样,都是后心,我们调查后发现祝天平的天平酒楼和张大旗的酒楼是隔壁,两人因为争抢生意发生过矛盾,张大旗找人砸了天平酒楼,天平酒楼因此停业了两个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5/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