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8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0/1035

  郭宋一怔,问道:“茶道栏目不是皎然大师负责吗?”
  “还是由皎然大师负责,但皎然大师不写文章了,由薛清执笔,然后皎然大师过目审核。”
  “那你们每天还能见面?”薛涛又继续问道。
  “娘,我们都住在太学,每天一起骑马去报馆,一起骑马回太学,还是有交流的。”
  “锦城哥哥,我能不能去报馆看看呀?”
  说话的是一个小娘子,叫做张小琴,是敏秋的侄女,敏秋的大嫂已经改嫁,一对儿女被张敏秋拦下来,长子叫做张曲,只有十三岁,在太原温氏家学读书,拜大儒温廷立为师,小女儿就是张小琴,今年只有九岁,被敏秋接过来同住。
  敏秋父母早亡,她只有一个兄长,而兄长也只有这一对儿女,如果被大嫂带着改嫁,必然会改姓,张家的香火就断了,这是敏秋不能容忍的,所以她求着丈夫把侄儿侄女拦了下来,没有被大嫂带走。
  张小琴正好和郭雁儿同岁,聪明活泼,长得也乖巧,连一直很厌恶她父母的薛涛也颇喜欢这个小女孩,她自然也成了大姐郭薇薇的忠实跟班。
  郭锦城笑着摇摇头,“报馆外人是不能进去的。”
  “报馆有什么稀罕的!”
  郭薇薇在一旁撇撇嘴,对张小琴和郭雁儿道:“明天大姐带你们去狮虎园,听说还来了长脖子的麒麟,咱们看看去!”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
  郭宋现在已不在兴庆宫上朝,改在大明宫了,所以他出发就比平时稍微早一点,朝廷现在没有早朝,但有专题协商早会,就专门的议题进行扩大讨论,从四品以上职官都要参加,每月大概有四到五次,一般会提前两天通知议题内容,给大家准备的时间。
  不过今天没有协商早会,郭宋一般会在辰时正抵达大明宫,也就是早上八点。
  郭宋进了官房,茶童阿庆已经把一盏香茶奉上了。
  用茶童一直是官场的传统,一方面是因为官房不好用年轻侍女奉茶,可官员们又不喜欢五大三粗的男人烧茶上茶,用乖巧伶俐的茶童也就顺理成章了。
  茶童不仅负责上茶,还要负责跑腿,送个信喊个人之类,都是让茶童去跑腿。
  “阿庆,我有客人吗?”
  郭宋见会客牌居然是竖起的,这表示有人在等待召见,可郭宋想不起今天一早要召见谁?
  “殿下,是张大东主,说有私事找你呢!”
  能以私事名义来找郭宋的人,除了他家人外,也只有张雷、郭萍和应采和三人,连李安都不行。
  好久没见到师兄了,郭宋笑道:“请他稍等片刻,我马上过去。”
  郭宋喝了口茶了,又翻了翻桌上的牒文目录,这才起身去了客堂。
  客堂内,张雷也在喝茶,他当然是为了海外贸易之事而来,昨天他们已经签署了契约,二十艘大海船到手了,只是他心中没底,今天特地来询问郭宋。
  “师兄一早来,有什么急事吗?”
  “哎!有件棘手的事情,想请教一下师弟。”
  郭宋坐下来笑道:“师兄不妨说来听听!”
  “是这样,我昨天和老李买了一批海船,都是五千石的,共有二十艘,事实上这批船我们早就在谈了,昨天看见朝廷收复岭南的消息,我们赶紧把船定下来。”
  “是刘家的海船吧?”郭宋笑问道。
  “正是,刘家买的园宅在老李家隔壁,上个月,我们坐在一起聊天时,刘尚东说他想转让一批海船,我和老李都动心了,便决定买下组建一支远海船队。”
  “师兄,你现在的生意做得很大了,整个长安的葡萄酒都在你手中,你还有那么多店铺,还有柜坊、还有茶园,现在又想出海,你忙得过来?”
  “师弟,这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梦想!”
  “打住!打住!”
  郭宋连忙把他叫停,一脸鄙夷道:“别给我扯这个,你的梦想太多了,以前娶师姐是你的梦想,现在想休掉师姐,换一个老婆也是你的梦想,你想出海无非是想出去尝尝鲜,你别以为我不懂你的心思?”
  张雷破天荒的老脸一红,半晌道:“反正船已经买了,出海贸易已经势在必行,你就别再打击我的积极性了。”
  “好吧!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找我干嘛?”
  “我不是....不是没有头绪吗?”
  张雷眨眨眼,一脸无辜道:“老李当了甩手掌柜,一切都要我来操心决定,可我也没有经验,就想请教师弟,去哪里买货?买什么?”
  郭宋哈哈大笑,指着张雷道:“师兄啊!在我面前就别装了,你买了刘家的船,怎么进行贸易,刘家会不告诉你?你是在找销路吧!要我买你的海货,然后再让我给你一点特权,你在广州那边就方便了,对不对?”
  张雷嘿嘿一笑,厚着脸皮道:“既然你猜到了,那就指点师兄我一条明路好不好?”
  郭宋微微笑道:“指点你要出师有名啊!你怎么不让我大姐参一份子呢?”
  张雷顿时给自己一个耳光,“我回去就给老李说,给郭大姐三成的份子。”
  郭宋这才不慌不忙道:“买货最好去南洋,不要走得太远,香料是一定要买的,用途很广,做胭脂、香粉、香囊、调酒、做食品,做熏香都需要上好的香,然后是贵重木材,木绵就不要买了,这玩意价格是棉花的十倍,普通人不会买,有钱人直接用鸭绒羊绒,也不会买,还有果子也别买,容易腐烂,如果有可能的话,再给我弄点稻种回来,最好一年两季或者三季的稻种。”
  “师弟,这些刘东主都说过了,能不能说点好听的,比如香料官府全要了,木材官府裘全买了,这些话我爱听。”
  郭宋摇摇头,“这只能说你傻了,官府买你的货,你还剩多少利润?”
  “我不是担心货卖不出去吗?”
  “亏你还做这么多年生意,你们有这么雄厚的本钱,还怕货卖不出去?我记得你手中不是有一块五亩地的商铺吗?就是西安门外大街那块地,你用它来开一座海货店,你还怕没有人来买?
  然后广州、扬州、太原和成都各开一家分店,你省去坐地商的盘剥,价格就有优势了,懂不懂?长安要买香料的店铺,都会去你那里!”
  “还有税那边.....能不能?”张雷着实有点难开口。
  其实这才是张雷来找郭宋的主要目的,长安从去年开始恢复商税,虽然不多,也就是货值的百分之五左右,但如果货值大,尤其是海货,通常在十万贯以上,一次也要五千贯的税,一年下来,也要几万贯,所以张雷想求郭宋给他免税。
  不料郭宋却冷笑一声道:“你这么丰厚的利润了,还想盘剥我的税?告诉你,海外商税一文都不得少,你们胆敢逃税,我就革掉你和李安的爵位!”
  张雷无精打采站起身道:“好吧!我要准备出海了,几个月后再见吧!”
  “等一等!”
  郭宋叫住他问道:“你要出海?”
  “我想出去看看,长一长见识,就像你说的,去尝尝鲜,这辈子也没有白活,另外,我准备把玄武也带上。”
  “玄武才十五岁,太小了吧!”
  玄武就是郭宋四师兄杨雨的遗腹子杨玄武,杨雨的母亲赵萱儿被薛涛做媒,又改嫁给了内卫统领王越,给王越生了一儿一女,杨玄武就交给张雷抚养,成为张雷的义子,张雷从他七岁起便请名师教他读书习武,杨玄武才十五岁,便长得又高又壮,武艺高强,文章也写得不错,难得的文武双全。
  “没事的,那小子一心想出去闯荡,我不可能让他一个人出去,所以我带着他,放心一点。”
  郭宋没有再反对,杨玄武毕竟是杨雨的儿子。遗传了父亲的性格,喜欢四处游历,但郭宋绝不会让他再走上父亲的老路。
  “有什么事和我大姐商量,她头脑活络,怎么卖货,她会有更好的主意!”郭宋其实是在提醒张雷,答应的事情可别反悔了。
  ........
  张雷告辞走了,郭宋回到房间,他一边喝茶,脑海里却在想着海外贸易之事,海外贸易利润丰厚,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所以朝廷拿下岭南,诸如张雷、李安那样的雄厚资本立刻参与进来。
  郭宋也在考虑官府参与海外贸易,他之前得到康保的消息,广州那边也有三百二十艘五千石海船,其中有三艘是两万石的巨无霸海船,只是停航多年,需要彻底翻修,要到明年才能投入使用。
  花钱修船没有问题,只是郭宋觉得修复三百二十艘大海船,明年就能投入使用,郭宋觉得时间上不现实,另外,康保还提到了水军战船,千石以上的战船就超过三百艘,这也着实让郭宋心中充满期待。
  郭宋一直就知道广州有水军战船,这也是他急于拿下岭南的主要原因,如果广州水军被尉迟虎那样的军阀所用,以后再想夺取岭南就困难得多,况且朝廷有了水军,剿灭泉州姚广平就容易多了。
  这时,侍卫在门口禀报,“潘相国和杜相国来了!”
  “请他们进来!”
  片刻,潘辽和杜佑快步走了进来,郭宋笑着:“两位先请坐下!”
  两人坐了下来,郭宋取过一份吏部的报告道:“关于岭南经略使,吏部推荐了七名候选人,我们具体谈一谈薛长寿。”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寻找情报
  自从碎叶马卫江出事后,郭宋痛定思痛,开始在各地进行改革,改革内容是把军、政、刑三者分开,分别由不同的主官掌控,另外税署和盐铁转运署也是由朝廷直管。
  岭南这边当然也不例外,首先郭宋取消了岭南经略使这个称呼,改为安抚使,这其实就是一个临时职务,当政局平定,各州运转正常后,安抚使就会撤销,只剩下盐铁转运使、市舶使和刑狱巡检使,另外在广州会保留适量驻军,不参与政务,只负责平定叛乱或者抵抗入侵。
  岭南至少要三四年后才能完全稳定,郭宋已经决定广州都督由康保出任,盐铁转运使、市舶使和刑狱巡检使由朝廷朝廷决定,至于康保推荐宦官安宝纯继任市舶使,郭宋也让吏部和户部一并考虑,康保看人很准,他一般不会轻易推荐官员,郭宋还是考虑康保的建议。
  而现在他要把岭南安抚使的人选定下来,吏部推荐了七人,郭宋考虑再三,最后把目光集中在秘书监令薛长寿身上,薛长寿年近六十,当年郭宋出使西域,薛长寿就是他的军队,郭宋在丰州时,薛长寿也是长史,深受郭宋的信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0/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