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7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4/1035

  晋军占领成都引来满城欢腾,很快阉党集团覆灭的消息在报上率先刊登后,长安城内四处爆竹声响起,一直到雅州大捷,五万吐蕃大军被全歼,使长安内外一片欢腾,百姓们自发上街载歌载舞庆祝胜利。
  而这两天长安百姓关注的焦点是太后和天子回朝,坦率说,大部分民众都不太迎接太后和小皇帝回朝,尤其《长安快报》透露小皇帝是个傻子后,民众的抵触情绪更加严重了,大家都希望晋王登基,取代这个有名无实的唐朝。
  这是广大底层百姓的朴素思想,但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明白,晋王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取代唐朝,把自己陷入不义。
  西安门大街的太白酒楼内,杜佑和薛勋坐在二楼雅室内饮酒闲聊,他们二人交情深厚,早在二十年前,两人便是至交,若不是郭宋横插一杆子,说不定薛涛会嫁给杜佑之子。
  “这次太后回朝,贤弟怎么看?”杜佑笑问道。
  “这还用问吗?晋王府要升格为朝廷,三省六部九寺两台都要运转起来,整个官场要重组,事关每个人利益,你这个吏部尚书要头大了,居然还有心思在这里喝酒?”
  “喝酒归喝酒,这两码事,其实我更关心君权相权怎么划分?薛贤弟,你是晋王殿下岳父,难道你们从来没有提到过?”
  薛勋喝了杯酒笑道:“你是在试探我吗?”
  “准确是打探,我们很多人都在关心这几件事。”
  杜佑给薛勋的酒杯满上,笑眯眯道:“你应该可以提供点消息吧!”
  “我确实和晋王聊起过,他告诉我,关于君相分权,他要替子孙后代着想,他现在可以控制一切,但他后代未必能办到,所以他会考虑建立一种制度。”
  “比如呢?能举个例子吗?”
  “他想实行宰相任期制,一届四年,政绩卓著可以连任一届,但最多不超过八年,这样就不会出现终身宰相,对相权也是一种约束。”
  “有道理!”
  杜佑点点头又笑问道:“那谁来决定宰相是否连任?晋王吗?”
  薛勋摇摇头,“我了解晋王,他不会放纵自己的权力,他给我说过,可能是由七品以上朝官投票决定。”
  杜佑呆了一下,投票决定?他还从未听说过。
  薛勋微微一笑,“宰相是百官之首,他的政绩由下属来评价,难道不合理吗?”
  “有点意思,确实是由下属评价更合理一点,只是这样一来,宰相为了讨好下属,岂不是天天向晋王闹着给下属加俸?”
  “那可不行,你别忘了,晋王殿下可是有罢免相国的权力。”
  杜佑抚掌大笑,“这一招高明啊!宰相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还真不敢懈怠了。”
  薛勋又道:“君卿兄请我喝酒,不会只谈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吧!”
  杜佑收了笑容,沉吟一下道:“其实我是想和贤弟聊一聊即将开启的政事堂一事,晋王之前已明确表态,还是七相制,左右相加五个副相,现在刘梓任河北安抚使,温佑出任两川安抚使,晋王的意思,他们两个只挂平章事头衔,也就是另外要选两人入相,我希望贤弟能争取一下,不要因为你是晋王岳父,你就放弃自己前途,没必要。”
  薛勋这才明白杜佑今天请自己喝酒的意思,原来他是希望自己争取入相,薛勋端起酒杯,一时间沉吟不语。
  ..........
  独孤府外书房内,独孤立秋正在细细品尝两碟赤砂糖,这是分别用甜菜和甘蔗熬制的赤糖,相比之下,似乎甘蔗的甜度更好一点,但甜菜的糖也不错。
  “父亲,窦公来了!”儿子独孤谦在门口禀报。
  只听见一个爽朗的声音响起,“独孤老儿,我这么大年纪了,你居然不来院门口迎接我?”
  独孤立秋起身迎了出来,笑眯眯道:“不好意思,正好有点小事情,忘记了。”
  窦仪重重哼了一声,“小事情,小事情居然可以失礼?”
  “好了,好了,一把年纪了,别像小孩子一样忿忿不平了。”
  独孤立秋很了解窦仪,哄了他两句,便把他请进房内。
  窦仪坐下,看见桌上的两碟赤糖,眼睛一亮,“这是甜菜糖还是蔗糖?”
  “都有,你尝尝。”独孤立秋把一把小勺子递给窦仪。
  窦仪其实更关心甜菜,他们家族去年在丰州买下了大片土地种甜菜,就是希望能在糖业上分一杯羹。
  窦仪各舀一勺品了品,点点头,“感觉都差不多,哪个是甜菜糖?”
  “这个就是!”独孤立秋把一只碟子推上去。
  窦仪又舀一勺品了品,顿时赞不绝口道:“不错!不错!好东西啊!”
  独孤立秋笑道:“我觉得我们不用专门盯着甜菜,蔗糖也做,巴蜀南部就有甘蔗种植,我们可以在那边开辟农庄,建立熬糖坊,在成都成立蔗糖商行,长安这边是甜菜糖商行,这样就两条腿走路了。”
  “这个想法很好!”窦仪竖起大拇指赞道。
  他忽然又连忙摇头,“不对!不对!我来找你可不是为了这件事。”
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
  “你要我争相?”独孤立秋愕然。
  窦仪捋须道:“上一次你就差那么一点点,这次是两个名额,我觉得你的希望很大,为什么不争取?”
  独孤立秋一时沉吟不语,窦仪又劝道:“我们关陇世家越来越没落,如果在朝廷内没有一点地位,就要彻底沦为一个商业集团了,成为任别人宰割的鱼肉,这样不行,我们虽然没有野心,但自己的利益也应该全力维护,贤弟,我们大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独孤立秋叹了口气道:“说老实话,我对官场真的兴趣不大了,相反,我现在对各种实业倒很有兴趣,尤其是造船和海运一块,我还准备过些日子和刘东尚去一趟河口港,你现在又要求我争相........”
  “独孤老弟,不是我要求你争相,而是我们整个关陇世家的要求,你要考虑清楚。”
  说完,窦仪将一份名册放在桌上,推给了独孤立秋,独孤立秋瞥了一眼,上面是十七个家主的签名,要求自己争相。
  “这件事是我发起的,不是刻意隐瞒你,事实上,你们独孤家族也支持。”
  窦仪指了指最后,独孤立秋这才看见,竟然有他两个兄弟独孤长秋和独孤大石的签名,他苦笑着摇摇头,这帮家伙还真不肯死心,以为相国就是那么好争的?
  “好吧!我试一试,但我估计希望不大,你们不要寄托太高,到时失望太大。”
  独孤立秋含糊答应了,他知道自己入相的可能性并不大,只是作为安抚关陇世家,答应也无妨。
  窦仪大喜,“既然贤弟答应,我们就可以在背后活动了。”
  独孤立秋吓了一跳,连忙阻止,“千万别有任何活动,被晋王殿下知道了,只会适得其反,反而会警惕关陇世家,我们以前的各种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窦仪想想也对,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让晋王相信关陇世家转向实业了,如果再让晋王发现他们对政治不死心,恐怕还会面临各种打压。
  他点点头,“我明白了,那我们就什么都不动,一切就靠你自己了。”
  “我会尽力而为!”独孤立秋说这话,没有一点底气。
  晋王可是希望他带领关陇世家全力转向实业,现在正是转型的关键时刻,怎么可能让他入相?
  .........
  王太后入住大明宫已经有三天了,大明宫的一切是那么熟悉,甚至她仓惶离去时,丢下一双鞋依旧在原地,可大明宫又让她感到那么陌生,她的丈夫没有了,儿孙也没有了,百官也消失,只剩下空荡荡的宫室和寥寥无几的宫女宦官,连习惯于宫廷生活的她都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在大明宫内住了三天,王太后都要绝望了。
  下午,应采和进了大明宫,护送太后和小皇帝回到长安,她的任务就结束了,但她还是放不下小皇帝李纹,她没有婚姻也没有孩子,但小皇帝李纹却让她心中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母性。
  “应姑娘,你这是......”
  王太后着实惊愕,应采和竟然是一身道姑的装扮,身穿八卦金紫羽衣,头戴芙蓉冠,手执一柄白玉拂尘,尤其是金紫羽衣和芙蓉冠,这是天师的身份象征。
  应采和微微施一礼笑道:“太后有所不知,回到长安,我就不是应采和了,贫道清莲,玉真宫第十三任宫主。”
  王太后点点头,“原来是玉真宫,从前我常去,现在玉真宫还有多少女道士?”
  “还有三百五十二人,另外还有五千余名女修士。”
  女修士就是信奉道教的俗家女弟子,王太后心中微微一动,又问道:“女修士都是什么人?”
  “什么人都有,官员家眷,权贵女眷,商人之妇,贫家女子,只要信奉三清,都可以成为玉真宫的女修士。”
  王太后一时沉吟不语,应采和又问道:“小家伙怎么样?适应这里吗?”
  “他哪里都适应,只要给他木块,他没有任何愁绪。”
  王太后给旁边宫女使个眼色,宫女会意,到后面抱孩子去了。
  王太后又缓缓道:“从前我给玄都观和玉真宫都供奉过香油,但我不是修士,我想知道,一般修士能不能在玉真宫内修行?”
  “当然可以,有过不少先例,天宝年间的玉真公主最初就是以女修士身份在玉真宫内修行,后来才正式出家,还有彭王妃,也在玉真宫出家,她也是修士身份在玉真宫住了三年,去年才正式出家。”
  王太后咬一下嘴唇道:“你觉得我可以吗?”
  应采和一愣,“可以什么?以修士身份住在玉真宫?”
  王太后点点头,“这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每天晚上我都睡不着,恐惧得浑身发抖,我什么都没有了,只想安安静静颐养天年,可是这里却让我安静不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4/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