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7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5/1035

  后面的顿时惊慌起来,官员和他们家眷有大车还稍微好一点,勉强能跟上,但二十几万普通百姓却跟不上,他们仿佛被抛弃,一路上哭声震天,凄惨无比。
  .........
  第三天上午,两万吐蕃军终于兵临成都城下,城内能跑的都跑了,剩下十几万跑不掉的百姓也只能听天由命。
  正如宦官们的意料,吐蕃军很了解成都城防的弱点,他们率先从禁苑攻破了皇宫,皇宫内只剩下数十名看守宫殿的老宦官,库房都已经空了,除了一些佛像铜人等大件物品没有带走外,其他财富都被搬运一空。
  吐蕃军在皇宫内没有抢到财物和粮食,但却在北衙官仓和官库内发现了大量粮食和生铁、铜锭等难以运走的战略物资。
  尚东赞在数千骑兵的簇拥下,骑马在大街上的缓缓而行,他自己也没有能想到。居然能一举占领唐朝的都城,虽然这里不是长安,有点遗憾,但它毕竟是都城。
  如果赞普能够来这里巡视,自己再升一步便指日可望,一旦兄长从大相之位退下,就该自己接任了。
  尚东赞越想越得意,这时,副将论多桑低声道:“将领们都想放手抢一把,将军觉得.......”
  “胡闹!”
  尚东赞眼睛一瞪,“这是都城,能随意破坏吗?”
  论多桑不敢吭声了,或许是觉得自己语气太重,尚东赞又和缓一下语气解释道:“不是我不让他们抢掠成都,主要是赞普很可能会东巡,他一定是想看到一个完整的敌军都城,而不是被士兵抢掠得千疮百孔的都城,要抢些财物也不能,休息两天,我们南下眉州或者简州,随便弟兄们抢个够!”
  论多桑听说赞普会来,他立刻打消了抢掠成都的念头,连忙欠身道:“将军的苦心,卑职明白了!”
  这时,一名骑兵飞奔而至,对尚东赞行一礼,“启禀将军,大相派使者来了!”
  尚东赞不敢怠慢,连忙返回了皇宫,不多时,一名吐蕃官员被带来见他,这名官员叫做多吉,是大相尚结赞帐下主事官,
  “恭喜尚将军拿下成都,立下卓越之功!”
  “感谢多吉兄弟夸奖,这次拿下成都确实比较侥幸,我也着实没想到对方会弃城而逃。”
  “对方是宦官,弃城而逃很正常,大相也预料到了。”
  尚东赞连忙问道:“大相怎么说?”
  多吉道:“大相让我转告将军,长安极可能会出兵巴蜀,将军不可轻易南下。”
  尚东赞吃了一惊,“郭宋会出兵巴蜀?”
  “大相是这样说的,大相说,郭宋谋算巴蜀久矣,绝不会拱手让给我们,巴蜀真正的争夺战还没有到来,大相希望以雅州城为根基,和郭宋争夺巴蜀,不要在意成都的一时得失。”
  尚东赞明白大相的意思,雅州城城池高大坚固,易守难攻,而且吐蕃军队过来方便,确实是非常好的后勤重地,成都虽然是都城,但有皇宫这个巨大漏洞在,谁都守不住。
  他沉思片刻道:“我明白大相的意思,我会把物资粮食立刻送往雅州。”
  尚东赞暂时放下了追杀南唐队伍的念头,他一方面组织车马将大量粮食物资运往雅州城,另一方面他派探子北上打探敌军的情报,只要晋军进入巴蜀,他会立刻就会知道。
  成都街头,吐蕃军开始挨家挨户抓捕年轻男子,他们搬运物资去雅州需要大量年轻力壮的劳力。
  周飞等八十名手下住在城南的平安客栈内,掌柜高秀英带着几个伙计南下了,店铺里只有一个伙计,本地人,姓马,大家都叫他小马,小马匆匆跑到后院,找到周飞道:“周将军,吐蕃军开始满城抓壮丁了。”
  周飞一怔,问道:“抓壮丁做什么?”
  “好像是要替他们搬运物资去雅州,他们是这样说的。”
  周飞起身笑道:“我还正想去雅州呢,又怕他们怀疑,机会这不就来了?”
  “可是八十个年轻青壮男子集中在一起,他们也会怀疑,不如分散。”
  周飞不想和手下分散,他沉吟一下问道:“有没有什么集中在一起的劳工。”
  一句话提醒了小马,他眼珠一转道:“有办法了,你们可有装扮成码头搬运工,他们的装束是穿黑色短衣,腰束黑布带,手执一根很粗的扁担,正好前面有个码头工集散地,你们就在那边蹲着。”
  黑衣容易换,周飞把短衣翻过来穿,就是黑衣了,黑布带也是一样,把腰间布带反过来,也同样是黑色。
  “只是扁担怎么办?”
  “扁担有!”
  伙计小马连忙道:“我们杂物房有很多,一百多根呢!是个住店客人遗忘的。”
  周飞又想到另一点,犹豫一下道:“我们口音不对,对这边什么都不清楚,多问几句就会露马脚,不如你和我们一起去吧!”
  虽然他们不是一个系统,但周飞毕竟是郎将,职务要比小马高得多,既然周飞提出了要求,小马不敢不从,他点点头答应了。
  不多时,八十名换了黑衣的斥候在周飞率领下,从后面离开了客栈,他们手执扁担在伙计小马的引领下跑到了城隍庙附近的劳工集散地。
  这里每天都有大量劳工坐在这里等待招工,其中数码头挑夫最多,但现在却空空荡荡,所以劳工都逃掉了。
  众人三五成群在那里一坐,还真像回事。
  片刻,大群吐蕃士兵跑来,发现这里有大群年轻劳工,他们大喜,连忙奔上前喝令他们集合,事实证明周飞想多了,吐蕃人根本没有怀疑他们,也不管他们是哪里人,口音什么的更不考虑,只要他们身强力壮,能搬运粮食和物资就行。
  八十名斥候顺利被吐蕃士兵抓了壮丁,被带去粮库搬运粮食,吐蕃人共强征到了五千多名青壮男子以及千余辆牛车。
  找个空子,周飞对伙计小马低声道:“晚上在途中,我们会掩护你逃走,你去剑门关那边告诉晋王殿下,我带弟兄们去雅州城,会潜伏在雅州城内。”
  小马点点头,“我会找到主力大军!”
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军入蜀
  郭宋率领七万大军已经过了剑门关,正浩浩荡荡向南进发,原本驻扎在剑门县的八千士兵听闻成都被吐蕃占领,正茫然不知所措,听闻晋王率大军到来,八千士兵便在主将朱曜的率领下,向晋军投降。
  郭宋好言安抚了众降将,保持他们官职不变,朱曜封为卫将军,加封爵为剑门县公,郭宋将八千军队交给后军主将张拓整编,他自己则继续率领五万主力大军南下。
  晋军南下速度非常迅速,这天下午便抵达了绵州巴西县,大军抵达涪水东岸,天色已晚,郭宋便下令在岸边驻营休息,明早再继续进发,士兵们挖掘壕沟,埋锅造饭,热闹异常。
  郭宋则带着数百骑兵和大将李冰等人在岸边巡视过河情况,巴蜀腹地大河众多,快速搭建浮桥的能力便是重中之,晋军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有了成熟的搭建浮桥办法,如果是小规模奔袭,他们一般利用羊皮皮筏子搭建浮桥,羊皮筏子优点是便于携带,劣势就是不太稳定,承受能力不强。
  如果是大规模进军,他们还是要就地征用船只,利用船只搭建浮桥,如果征不到船只,那只能伐木做双层木排筏,用来搭建浮桥,晋军一般是用铁链将排筏之间扣牢,两边各拉一条铁索。
  这次南征的先锋军依旧是裴信和杨玄英,他们率领一万骑兵先行,目前已经在涪水上搭建好了两座浮桥。
  郭宋用马鞭一指对岸道:“我们不能小看了吐蕃军,之前他们在雅州用诱兵之计全歼了两万南唐军,就足见他们主将颇有谋略,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必然会被其利用。”
  他回头见将领们略有所悟,又淡淡笑道:“如果吐蕃只是来抢粮,抢一把就跑,那我们就要速战速决,不能拖泥带水,可如果吐蕃是要吞并巴蜀,那就不能急了,必须要稳扎稳打才行。”
  李冰忍不住问道:“那怎么判断吐蕃是不是来吞并巴蜀呢?”
  郭宋笑道:“那就要看吐蕃的战略意图了,其实从一些细节上能看出他们的意图,比如对待都城的态度,如果他们只是为了抢掠,那么他们肯定会满城烧杀抢掠,如果他们是为了吞并,那么对待都城他们就会谨慎一些,总不能让他们赞普来接收一个满目疮痍,破败不堪的城池吧!”
  众将纷纷点头,这时,先锋主将裴信飞驰而来,后面跟着一队骑兵,里面似乎有几个骑马的文官。
  裴信抱拳道:“启禀殿下,绵州刺史王澜和长史魏成阳求见。”
  郭宋笑着点点头,“请他们过来!”
  不多时,刺史王澜和长史魏成阳催马上前,两人年纪都差不多,五十余岁,刺史王澜头发已花白,身材瘦小,长史魏成阳略胖,长一对眯缝眼,看起来倒像个店里的掌柜。
  刺史王澜在马上躬身施礼,“下官绵州刺史王澜参见晋王殿下!”
  郭宋见过这个王澜,他和自己岳父薛勋的关系不错,薛勋夸他是一个比较正直的官员,貌由心生,从王澜清瘦的相貌便看得出此人不是奸邪之徒。
  郭宋对他颇有好感,点点头道:“王刺史辛苦了,这段时间,成都府应该有不少难民逃来绵州吧!”
  王澜叹了口气道:“殿下说得一点没错,绵州已经积累了二十余万难民,这几天突然涌来,令我们措手不及,卑职没有经过朝廷同意,便擅自做主开仓放粮,才把难民稳定下来,北衙一旦知道,必然会罢免下官。”
  郭宋淡淡道:“王刺史以民为本,做得很好,不要担心什么北衙,以后这个机构不会存在了。”
  王澜又是高兴,又是吃惊,高兴是晋王认可自己放粮的举动,吃惊是他听出了晋王话中有话,他要对北衙开刀了。
  这时,旁边长史魏成阳冷冷道:“看来晋王殿下不光是来抵御吐蕃的吧!”
  郭宋瞥了一眼旁边魏成阳,见他目光有点躲闪,神情颇不自然,郭宋心中冷笑一声,便道:“我没记错的话,魏长史去年夏天调来出任绵州长史,而在此之前,你好像并不是朝廷命官,只是一个油料商人,我说得没错吧!”
  巴蜀各州官场被阉党搞得乌烟瘴气,卖官鬻爵成风,而且明码标价,一千贯可以买个县伯,五千贯可以买县公,地方实职官要贵一点,魏成阳就是用一万五千贯向俱文珍买下绵州长史之职,还送了他一个龙安县公的爵位。
  郭宋在成都的情报系统效率很高,早就把这些细节摸得清清楚楚,郭宋的手中就有一份完整的名单。
  魏成阳显然不知道自己的老底已被晋王知晓,他刚表达了一点点不满,立刻被晋王揭穿了老底,他顿时吓得脸色苍白,一句话说不出来。
  郭宋冷冷令道:“把他拖下马关押起来,回头移交给肃政台处理!”
  几名士兵上前将魏成阳拖下马,剥去官服,连推带攘把他押走了,旁边刺史王澜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涛,这个魏成阳自恃有俱文珍为后台,从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贪污成性,鱼肉百姓,他的儿子更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前天为了放粮之事和自己大吵一场,想不到他也会有今天?
  郭宋笑问道:“罢免了这个长史,刺史没有意见吧?”
  王澜深深行一礼,“蜀民困苦已久,殿下到来,巴蜀大地如拨云见日,苍生之幸也!”
  “刺史过奖了,目前还有什么困难?”郭宋问道。
  王澜叹了口气道:“就是难民实在太多,没有居所,很多百姓都挤在人家的屋檐下,一家人拥一床被子,确实令人心酸,我只能保证赈粥,让他们不至于饿死,但就算粮食恐怕也只能支撑十几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5/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