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7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1/1035

  正因为有季节性的因素,所以他平时的生意看起来不太好,店铺内总是冷冷清清,只有芒嘉那张黝黑的脸庞。
  芒嘉实际上是一名吐蕃官员,奉命在雅州开店二十年了,一直在收集巴蜀的情报,同时也会偷偷运一些违禁品去高原,比如生铁。
  中午时分,药铺来了两名年轻的吐蕃人,他们将一面铜牌在芒嘉眼前一晃,芒嘉顿时脸色一变,连忙把二人带到里屋。
  为首的吐蕃探子将铜牌放在桌上,推给芒嘉细看,芒嘉仔细看了看,竟然是军队的铜牌,他立刻意识到要有军事行动了,连忙问道:“赞普决定夺取雅安吗?”
  吐蕃探子道:“我们是尚东赞将军的探子,吐蕃大军距离雅州城已不到百里,今晚上就要杀到,尚将军说你已有准备,让我们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准备?”
  芒嘉点点头,轻轻叹了口气,“我确实已经准备了好几年,就等着这一天,你们随我来!”
  他关了店铺,带着两名探子来到后院,从后门离开,穿过几条小巷,一直来到西城墙下,他走进了一间比较破旧的院子,这座院子住着他的几名伙计,算是药铺的宿舍,一共有六七间屋,最后两间屋似乎紧紧顶着城墙。
  芒嘉带着两名探子一直走到里屋,屋子里没有窗户,漆黑一片,他点燃了一盏灯,两名探子看见了,只见屋子里空荡荡的,靠墙放着两只大木橱。
  芒嘉把油灯放在桌上,招呼几名伙计一声,众人一起用力推动木橱,木橱往两边分开了,竟然露出一个黑漆漆的大洞,足有六尺高。
  “这是......”两名探子都呆住了。
  “这里面就是城墙,被我们挖空了,上面用木板顶住,走到底就是最外面一道城砖。”
  芒嘉端起油灯走了进去,里面是宽厚的木板和粗壮的木柱,依稀能看见缝隙间的泥土,他走到底,面前是一堵墙,他拍了拍墙,“这些墙砖其实已经松动了,只需要一刻钟,我们就能拆出一个大洞。”
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后
  四更时分,吐蕃军终于杀到了雅州城,尚东赞率领大军在城池三里外停住了脚步,他派探子前往西城墙下打探消息,按照约定,城内的内应芒嘉会在四更时分拆除城砖,露出城墙上的大洞。
  虽然有点鸡鸣狗盗之嫌,但尚东赞还是很赞赏这个办法,毕竟城内只有十几名内应,夺取城门不现实,也不可靠,
  不多时,探子回来禀报,西城墙上发现了大洞,尚东赞大喜,对副将论多桑道:“你率三千士兵进城,夺取南城门,我率大军在南城门外接应。”
  “卑职遵令!”
  论多桑立刻率领三千先锋军向雅州城奔去,他们扛着事先已准备好的松木和木板,这是需要跨过护城河。
  不多时,三千士兵奔到城下,只见西城墙中部确实出现了一个黑黝黝的大洞,在月光下格外清晰,就像张开一张大口。
  吐蕃军士兵立刻将长木搭上护城河,两边用木楔固定,防止原木滑动,又在上面铺上木板,在极短时间内,一座浮桥便搭建完成。
  黑洞里露出芒嘉的身影,他向士兵招手,“快进来!”
  三千士兵踏着浮桥飞奔冲进了城东,院子的大门都已开启,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冲进城内,在街上迅速集结。
  短短一刻钟时间,三千士兵都已杀进了城门,此时,西城墙上有士兵惊慌大喊起来,一支巡逻队发现了在街上集结的吐蕃军队。
  “当!当!当!”
  城头上警钟声大作,整个雅州城都被惊动了,这时,论多桑大喊一声,“杀啊!”
  三千士兵一声呐喊,杀向南城门......
  主将张蒙已被惊动,听说吐蕃军杀来,他心中惊惶不已,急忙仓促披上盔甲,翻身上马,率领两千士兵向南城杀去,距离南城还不到一里,只见南城楼火光熊熊,喊杀声震天,无数士兵正向这边仓惶逃来。
  张蒙拦住一人急问道:“有多少敌军?”
  “至少有两三万人,城门已失守,敌军杀来了。”
  张蒙惊得呆住了,两三万人,让他怎么抵挡?这时,前方黑压压的吐蕃军杀来,张蒙大叫一声,掉头便逃,他的手下士兵见主将逃走,都纷纷丢盔卸甲,撒腿狂奔。
  吐蕃军没有追赶败退的唐军,他们迅速占领了雅州城,并接管了仓库,吐蕃军之所以攻打雅州,要的就是雅州的粮仓,里面有十万石粮食,保障了吐蕃的后勤。
  但在天亮之前,两万吐蕃军又悄悄离城,城内便只剩下五千吐蕃士兵。
  雅州被吐蕃军攻占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成都,成都顿时一片哗然,要知道雅州城的东面便是邛州和眉州,再向东北是狭长的蜀州,然后便是成都府所在的益州,相距不过三百里,一路过去都是人口密集区。
  俱文珍也知道形势危急,他急忙赶到神策军军衙,与霍仙鸣和窦文场商议御敌之策。
  他赶到军衙,却隐隐听见官房内有争吵之声,正是霍仙鸣和窦文场的声音,这让俱文珍一怔,连忙低声询问门口士兵。
  “两位老神仙是否出兵的意见不一致,所以吵起来了。”士兵小声对俱文珍道。
  俱文珍自己也不知道该不该出兵,他只得硬着头皮来到堂上,霍仙鸣和窦文场倒是不吵了,两个各自喝茶,谁也没有吭声。
  “两位老神仙,吐蕃军的情况如何?他们究竟来了多少军队?”
  霍仙鸣将茶盏往桌上重重一搁,不满道:“问题就在这里,雅州那边到底来了多少吐蕃军?装备如何?战斗力如何?什么都不知道,就要出兵去迎战,如果兵败,成都还要不要了?”
  窦文场也哼了一声道:“我说去迎战吗?我只是说派军守住邛州和蜀州,给成都的外围加两道锁,否则吐蕃军长驱直入,兵临成都城下,城池可能还能守住,但皇宫怎么守?”
  俱文珍觉得窦文场说得有道理,皇宫的禁苑一直延伸到城外,周围虽然有一道围墙,但也只能阻挡一下普通百姓,对于军队根本就没有意义。
  从禁苑杀进来,直接到玄武门,玄武门只有一扇大门,两边是高阙,然后是两丈高的宫墙,它不是城池,没有护城河,没有吊桥,上面也没有城楼,防御性很差,吐蕃军完全可以用大木头撞开宫门。
  俱文珍又望着霍仙鸣,“仙翁,其实窦翁说得也有几分道理,皇宫的防御性确实比较差,我们守住城池,但守不住皇宫有什么意义?”
  霍仙鸣见俱文珍也偏向窦文场,只得点点头道:“好吧!我同意出兵,但丑话说在前,一切后果我不负责。”
  ...........
  窦文场当即命令剑南军节度使王庆阳率两万大军赶赴邛州临邛县,形成抵御吐蕃军的第一道防线。
  数万精锐神策军前往邛州抗击吐蕃军的消息随即传遍了全城,原本骚动不安的成都百姓又渐渐平静下来。
  而就在雅州失陷的消息传到成都之时,成都情报点首领杨秀英已经将一份紧急鸽信发往了长安。
  长安,郭宋是在下午时分得到了成都的消息,他当即命人把杜佑和潘辽请来。
  军事堂内,郭宋站在一幅剑南山川城畿地图前,对杜佑和潘辽道:“这次吐蕃增兵陇右的目的显然就是为了攻打巴蜀,他是为了牵制我们军队南下,看来他们并不是想抢掠一把就走,而是想占领巴蜀,将巴蜀作为进攻中原的根基之地。”
  杜佑点点头笑道:“有这种可能性,从之前崔宁坐镇剑南时,吐蕃军就曾几次进攻成都,都被崔宁率军击败,这一次他们看到了宦官掌权的机会,开始大举进攻巴蜀,其实这样一来,我们也同样有了勤王巴蜀的机会。”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道:“我们原本是想清君侧率军入蜀,吐蕃军的入侵却给了我们另一个出兵借口,只是我们的原计划得改变了。”
  潘辽微微笑道:“殿下舆论已经做足,什么借口之类都没有意义了,天下人正盼着殿下大军南下,铲除阉党呢!”
  杜佑也道:“潘长史说得对,大军入蜀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原计划,只是先和吐蕃军交战,然后再考虑清君侧,关键是舆论要做起来。”
  郭宋缓缓点头,时机已经成熟,他确实没有必要再多想什么。
  ..........
  傍晚时分,郭宋回到后宫,他在自己书房里简单收拾一些书籍,这时,妻子薛涛端着茶盏走进书房,她放下茶盏,薛涛静静注视丈夫片刻,她似乎感到了什么,低声问道:“夫君又要出门吗?”
  郭宋点点头,他将妻子拥入怀中,吻了吻她的额头,“这次是巴蜀,事关重大,我必须亲自出征!”
  “我知道,今天的报纸登了,吐蕃军进攻巴蜀,我就隐隐猜到你会带兵南下。”
  郭宋愕然,报纸的消息那么快吗?比自己还先得到消息。
  薛涛抿嘴一笑,从桌旁取过一份报纸,“我特地放在这里的,估计夫君就没有看到。”
  郭宋连忙接过报纸,是《天下信报》,头版头条便是‘吐蕃欲吞巴蜀,大举入侵雅州’。
  郭宋暗暗点头,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也正好配合自己的战略意图,使自己率军出征巴蜀变得顺利成章,《天下信报》的立场站得很好。
  “夫君这次去巴蜀,就是抵御吐蕃入侵?”
  郭宋摇摇头,“事实上,不光是抵御吐蕃军那么简单,还要清除阉党,恢复朝纲,我准备把朝廷搬回长安了。”
  “我知道了,夫君什么时候出发?”
  “初步定在后天凌晨,但明天晚上,我可能就不回来了,直接住在军营内。”
  “那吃晚饭的时候,夫君给大家说一下吧!”
  这时,一名侍女在门外禀报,“启禀王爷,启禀夫人,晚饭已经好了,二夫人请你们过去。”
  “走吧!”
  郭宋拉着妻子的手,两人向饭堂走去。
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诏
  南唐军的队列尚未排成,五千吐蕃骑兵从后方杀来,南唐军顿时一阵大乱,刚刚排成的部分军阵又被冲乱了,这时,两万吐蕃步兵铺天盖地杀来,他们看似散乱,实际上百人一队,由一名百夫长率领,所有的手下都跟随着他。
  在南唐军混乱之时,两万吐蕃军如洪水般扑来,杀进了南唐军的队伍之中,这支吐蕃军可不是什么新兵,都是经验丰富老兵,去年正是他们横扫天竺,战斗意志极为强烈,杀伐凶悍,体力充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1/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