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5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7/1035

  李元谅忍不住道:“我们觉得对方有些蹊跷之处,担心这是个陷阱,所以不敢轻易出兵。”
  田文秀点点头,心中暗道,‘看来天子没有料错,这两人根本就没有把天子的手谕放在眼里,所以天子才给自己天子金牌和尚方宝剑。’
  田文秀不慌不忙道:“韦帅既然接到了天子手谕,那就应该立刻出兵,至于对方有什么陷阱之类,那可以在出兵方案中避免,而不能成为违抗圣意的借口。”
  “田监军,我必须要为五万将士生命安全负责!”
  “韦元帅!”
  田文秀厉声喝道:“请你慎言,军队是天子的军队,不是你韦家的军队,你若要抗旨不遵,本监军就有权杀你!”
  他回头喝令道:“上天子之令!”
  身后宦官走上前,托盘里是一面金牌和一把尚方宝剑,田文秀举起金牌道:“天子金牌在此,韦皋还不下跪?”
  天子金牌上刻着‘如见朕面’四个字,见金牌如见天子本人,韦皋和李元谅无奈,只得跪下。
  田文秀拾起尚方天子剑,缓缓道:“此乃尚方天子剑,专杀文臣不忠,武将不臣,本监军奉天子之令督促军队北征,特令征北元帅韦皋在天亮之前出兵长安,若违抗圣意,本监军以尚方天子剑斩杀。”
  韦皋万般无奈,只得答应道:“微臣谨遵天子之令!”
  ........
  五更时分,韦皋命令汉中节度府长史郭曜率八千军队驻守汉中,他和李元谅率领四万余大军离开汉中大营,浩浩荡荡向长安方向进发。
  同州羊泉镇,这里距离同州道八十里,是北方大军南下同州,杀向长安的必经之道,朱进卿的三万大军便在这里扎下了大营。
  大帐由数百顶大帐组成,四周围有营栅,有哨兵在哨塔上观望。
  入夜,在夜色的掩护下,三万大军在主将朱进卿的率领下悄悄出了大营,向长安方向疾速行军,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
  大营还在,哨兵依旧在巡逻,但大营内只有一千人在活动,维持着三万大军进驻同州的假象。
  三万大军并没有按照原路返回,他们昼伏夜行,两天后,大军抵达了广通仓北面的渭河,此时正是一更时分,渭河上停满了船只,这是事先安排好的船只,他们从长安过来,在这里接三万军队渡河。
  军队络绎不断上船,一艘艘大船满载着士兵向渭河对岸驶去。
  岸上,副将张孝龙对朱进卿低声道:“如果对方有骑兵,很可能会在我们之前抵达长安,卑职建议,不如先派骑兵前往长安。”
  朱进卿摇摇头道:“父皇的命令很清楚,要求我们完全服从军师的命令,军师怎么会想不到敌人骑兵问题,他必然有应对之策,我们不要擅自行动,只要按照军师的部署行军便可。”
  “可是......”
  张孝龙刚说两个字,朱进卿便回头严厉地盯着他,“没有什么可是,我是主将,我服从军师的安排,你服从我的命令,不准再胡思乱想,你胆敢擅自行动,坏了大事,我定斩不饶!。”
  张孝龙不敢吭声,朱进卿重重哼了一声,催马向渭河奔去。
  张孝龙望着他的背影远去,不由低低叹息一声,朱进卿虽然头脑简单,服从性却很强,连他都要严格遵从刘思古的命令,这次唐军凶多吉少了。
  天子为什么就这样急不可耐,明明是陷阱还要往里面跳,难道真是朝野中传闻的那样,复位后愈加昏庸了?
  张孝龙的原意是一支骑兵出现在长安,能让长安的情报探子醒悟,立刻发消息让南唐军谨慎,但朱进卿却不上当,坚持遵守军师刘思古的安排。
  张孝龙也并非南唐安插在朱泚军的探子,他只是比较偏向于唐朝,忠于北唐天子李仅,李仅被废除后,朱泚登基,张孝龙便萌生了去意,他想去成都,但又怕天子李适不相信自己,想投向太原,可又没有机会,他手下的五千军队带不走。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时,刘思古突然从蓝田关发来命令,要求长安三万军队佯撤长安,做出去同州迎战晋军的假象,诱引南唐军队北上。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似乎计策成功了。
  张孝龙踌躇片刻,便招了一名心腹亲兵,低声对他说了几句,亲兵点点头,悄悄离开了队伍,骑马向长安方向疾奔而去。
  三万大军渡过了渭河,继续向西南方向进发........
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祸国
  刘思古率领两万军队已经重返关中,他们驻扎在蓝田关,蓝田关位于蓝田县的最南面,紧靠商州,实际上商州和关中就是以蓝田关为界。
  这一带是终南山区,山高林密,沟壑深幽,地形十分复杂,即使百万军队也能藏匿。
  在一顶牛皮大帐内,刘思古正站在地图前沉思不语,这一战并不好打,他们的兵力并不占绝对优势,只是略多于对方,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唐军不知道自己这两万军队存在,这就是能不能战胜对方的关键了。
  从汉中进入关中有四条道,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和陈仓道,这四条道都在长安以西,其中能最快杀到长安,也是最好走的一条道,便是子午道,刘思古几乎可以肯定,唐军一定会走子午道杀到长安。
  因为他们北上的前提就是长安无兵把守,他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夺取长安,也不用担心会被敌军伏击,大军走子午道就是必然了。
  计划越来越清晰,他们要打赢这一战的关键,就是精确,精确阻击敌军,精确地截断他们的退路,早一个时辰,晚一个时辰都不行。
  刘思古望着蓝田关到子午谷的距离,一百二十里,一天半的行军路程,该动身了。
  刘思古沉思良久道:“传我的命令,大军准备出发!”
  .......
  南唐军在行军三天后,终于走出了子午谷,这时已是夜里一更时分,士兵们都疲惫都疲惫不堪,韦皋随即下令士兵就地休息。
  这时,田秀文怒气冲冲来质问道:“韦元帅,为什么不连夜行军,在天亮前夺取长安?”
  韦皋对这个不断干涉军务的宦官监军反感之极,逼迫自己出兵,一路上不断催促士兵加快速度,现在士兵体力已经坚持不住,还不准休息,还要连夜行军,这是把士兵当做牲畜了。
  韦皋克制住满腔怒火道:“田监军,两天行军我们才休息了三个时辰,已经有士兵倒下了,如果再行军只会倒下更多,敌军没有遇到,自己却损失一半,怎么向天子解释?如果士兵造反散去,无兵可用怎么办?”
  以毒攻毒,韦皋也用天子说事,甚至搬出士兵造反,田秀文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只得悻悻道:“那就休息两个时辰!”
  说完,他转身离开大帐,满脸怒气向外围走去,他要出去呼吸一点新鲜空气,混迹在充满汗臭和体味的军队里,他恶心得要吐了。
  田文秀走到外围,只见几名斥候带着一名男子匆匆赶来,他问道:“怎么回事?”
  为首斥候旅帅道:“启禀监军,这是敌军副将张孝龙派来的心腹,他前来报信,三万军队离开长安是陷阱,他们已经回来了。”
  田文秀眼睛眯了起来,问道:“三万军已经重回长安了吗?”
  “还没有!”张孝龙的亲兵道。
  田文秀点点头,对几名斥候道:“我知道了,你们继续去巡哨,此人交给我,我带他去见主帅。”
  斥候旅帅不敢不从,只得行一礼,率领手下走了。
  田文秀对报信兵道:“去我那里说吧!说清楚了,我再带你去见韦大帅。”
  “遵令!”
  报信亲兵跟随田文秀向南走去,田文秀眼中闪过一丝杀机,对手下使了个眼色,几名手下会意地点了点头。
  报信兵刚跟随他们进了大帐,一名田文秀随从上前一把捂住他的嘴,锋利的匕首狠狠捅进了他的后心。
  田文秀阴冷望着报信兵在极度恐惧和疑惑中死去,他绝不会让韦皋找到撤军的借口。
  在接到天子金牌的同时,田文秀还接到了一封宋朝凤写给他的密信,韦皋的剑南军支持南衙和太子,始终是神策军的威胁,最好能利用这个时机除掉它们,如果长安真是陷阱,那就让剑南军跳下去。
  ........
  两个时辰后,四更时分,大军继续北上,南唐军的目标是长安,他们不再停留,憋足一口气向长安杀去。
  田文秀却在不知不觉中落到后军。
  天快亮时,队伍经过一片树林,忽然树林内鼓声大作,一支三千人的骑兵杀了出来,将正在行军的队伍拦腰切成两段,南唐军措手不及,顿时一阵大乱。
  就在这时,北方不断想起号角声,一支近三万人的大军在数百步外出现了,他们列队整齐,杀气腾腾。
  朱进卿举大刀高喊一声,“杀啊!”
  “杀啊——”
  三万大军出击,向数百步外的南唐军杀去,张孝龙没想到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南唐军不听自己的劝告,还是北上了,他心中长长叹息一声。
  这时,唐军被三千骑兵扰乱,无法组织起有效阵型,韦皋见结阵已来不及,只得大喊道:“各军迎战!”
  南唐大军各自为阵,呐喊着杀了上去,他们的兵力原本是大于对方,怎奈三千骑兵在大阵中不断奔行冲击,将南唐大军撕裂得七零八落,难以组织起有效的作战阵型,被朱泚秦军杀得节节败退。
  就在这时,后面也传来了号角声,正在后军的田文秀发现南面也杀来一支军队,急带着侍卫向西面狂奔逃亡。
  田文秀带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头,他率先逃亡,后军士兵也纷纷跟着奔逃,军心溃败了,两万朱泚大军从后面掩杀上来,南唐军彻底崩溃,士兵们丢盔卸甲,向西面奔逃,这种逃亡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层层向前影响。
  韦皋忽然听见士兵大喊道:“大帅,我们军队全部逃亡了。”
  韦皋回头,只见他身后士兵四散奔逃,四万余大军只剩下不足一万人,敌军的骑兵在奔跑中肆意杀戮奔逃中的溃兵,任士兵跪地苦苦哀求,也难逃一死,远处,一支两万人的敌军正向自己后背杀来。
  韦皋泪流满面,他只得大喊道:“撤退!向西撤退!”
  最后的一万士兵在韦皋率领下向西撤退,朱泚大军紧追不放,南唐军大败,被朱泚大军一路追杀,尸横遍地,投降者不计其数。
  中午时分,韦皋逃到了司竹园,这里距离骆谷道很近,他开始收集残军,四万余大军,最后能收集到了残军不足五千人,副将李元谅也被朱进卿斩杀,连监军田文秀也不见了踪影,不知是死在乱军中,还是已经逃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7/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