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5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7/1035

  鄜州的常年驻军在五千人左右,其中北面的鄜关驻军两千,南面的洛关驻军三千。
  为防止延州有失,朱泚派左武卫大将军梁庭芬率领三万军队疾速北上,跟随梁庭芬一起北上的,还有朱泚的副军师王羽。
  三万大军抵达了伏陆县,这时,北面传来消息,郭宋亲率三万大军已经攻占绥州,正向延州进发。
  这个消息令梁庭芬十分紧张,连忙令人将王羽找来商议。
  王羽年约五十岁,长得十分瘦小干枯,但他十分狡猾,善用奇谋,而梁庭芬作战勇猛,但头脑比较简单,所以朱泚要让王羽跟随并负责谋划作战方案。
  王羽望着地图摇摇头道:“从伏陆县到肤施县至少还有一百五十里,我们肯定赶不上了。”
  梁庭芬重重哼了一声道:“那就严守两道关隘,把河西军阻挡在关外。”
  王羽望着地图缓缓道:“梁将军不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吗?”
  “机会?”
  梁庭芬愣住了,“我不明白,这里面会有什么机会?”
  王羽指了指地图上的洛关和鄜关道:“假如郭宋和他的三万军被困在鄜洛道,上天无路,下地无门,郭宋一死,他的基业就分崩离析,主公最大的威胁就消除了,梁将军,这是多么大的功绩?”
  梁庭芬只觉一股热血涌上头脑,拳掌一击道:“干他娘的,军师说我们该怎么做?”
  王羽沉吟一下道:“首先要加强洛关的防御,至少屯兵一万,让郭宋军队攻不破洛关,其次是我们消失,等郭宋主力进入鄜洛道,我们再杀回来夺取鄜关,便大功告成,不过这里面稍微有点冒险,一旦我们分兵一万在洛关,我们手中就只剩两万军队了,恐怕不是郭宋大军的对手,我主要担心这一点。”
  梁庭芬一心想抓住或者杀死郭宋,立功之心急切,他立刻道:“富贵险中求,只要能干掉郭宋,冒险也值得!”
  王羽点点头,“也罢!大不了被他识破,不肯上当,我们放弃这条计策就是了,也没有什么损失。”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这才敲定了最终方案........
  郭宋为攻打关内已经筹划了半年,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鄜洛道的危险,他一直在严密关注敌军的动静。
  这天上午,他接到斥候消息,两万敌军趁夜间离开了伏陆县,秘密向西北方向而去,而鄜关并没有多少敌军。
  姚锦看了看地图笑道:“使君,敌军这是在请君入瓮呢!”
  郭宋冷笑一声,道:“他们想得倒美好,把我困死在鄜洛道,天大的功劳就有了,我不如就成全他们,就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拿下这个功劳!”
  姚锦明白郭宋的想法,他笑了笑道:“主公不必冒险,卑职打着主公的旗号进去,夺取洛关,主公替卑职守住鄜关便是了。”
  郭宋沉吟片刻,这样也可以,其实是一回事,他便笑道:“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最大变数,他们做梦也想不到。”
  “主公是指梁武的军队?”
  郭宋点了点头,“如果他们知道还三万军即将杀到,打死他们也不敢走这一步。”
  .........
  郭宋留下五千军队镇守肤施县,他随即率领两万五千大军南下,浩浩荡荡杀向鄜关,两天后,大军抵达了伏陆县。
  但郭宋大军并没有在伏陆县停留,而直接杀向鄜关。
  鄜关位于平陆县以南约十里处,它修建在谷口高处,城池高大险要,易守难攻,当郭宋大军抵达鄜关时,两千守军不战而撤,迅速向南面的洛关撤离。
  河西军兵不血刃便拿下了鄜关,郭宋亲自率一万军队镇守鄜关,而姚锦则率领一万五千大军向百里外的洛关杀去。
  梁庭芬和王羽率领的两万大军就藏身在西北八十里外的金城县内,按照王羽的策略,如果郭宋大军不肯中计,那他们只好撤回鄜关。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郭宋军队攻不下洛关,而他们也夺不回鄜关,但这个问题不大,郭宋军队没有后勤补给,坚持不了多久,若五天内夺不下洛关,他们也只能北撤,返回延州,最后还是回到原点。
  这里面的关键是洛关不能失守,这一点王羽还是有把握的,洛关是深涧峡谷,大军依山而守,就算一千守军都很难攻破,不用那里有一万三千守军,除非守军主动撤退,否则河西军基本上攻不破洛关。
  这天晚上,梁庭芬接到了探子急报,郭宋亲自率领两万余大军杀进了鄜洛道。
  梁庭芬大喜过望,这简直就是天赐奇功啊!他当即率领两万大军连夜杀向鄜关........
  鄜关是一座占地约百亩的关城,大槃山延绵数百里,将南北分隔,而洛水就从一条深涧峡谷里流过,而鄜关就修建在峡谷旁边的山腰高处,一边是巍巍高山,另一边是深涧峡谷,只有一条宽十丈左右的山道可以南行,这条山道也是秦直道,地面被夯得极为平坦结实。
  山道在群山之间蜿蜒南下,长约百里,最南面的出口便是洛关。
  鄜关位于高处,从北面过来,要爬一段低缓的斜坡,使关隘居高临下,城墙高大坚固,平时紧闭城门,拉起吊桥,易守难攻。
  郭宋进驻鄜关当天,士兵便发现了敌军动的手脚,朱泚军队竟然在关城东面的黄土山崖上挖了一个洞,洞内长达数十丈,顺着这个洞可以直达关城上,只不过出口被一块记功石碑挡住,被石碑推开一条缝,就能钻出来了。
  这也是黄土高原的特点,不是石头山,而是厚达数千米的黄土山,黄土粘性很好,很适合挖洞,这里的百姓也大多住在窑洞内。
  石碑已经被移开,洞口被一些藤蔓遮挡,士兵们扒开藤蔓,露出一个黑漆漆的圆洞,直径在四尺左右。
  “使君,不如放一些铁火雷,等里面爬满敌军,炸塌洞穴,将他们全部埋掉!”一名亲兵建议道。
  郭宋摇摇头,“不用那么麻烦,让他们钻好了,来一个抓一个,我正好想问一些口供!”
  ........
  次日傍晚,两万朱泚大军杀到了伏陆县,这时,河西军的外围探子立刻向鄜关发出了警报。
  两更时分,人们已进入熟睡状态,关城上只有零星的巡哨在来回巡逻,梁庭芬率领两万大军悄悄靠近了关城。
  一支五百人的军队也抵达了东面的山脚,他们搬开了遮掩洞口的巨石,洞口处的白灰还在,没有被触动过的迹象,说明河西军并没有发现这条暗道。
  士兵们嘴里咬着刀,一个接一个地爬进洞内,爬出三十余丈,抵达了城头,为首士兵奋力将石碑推开一条缝,见外面无人,便钻了出去。
  还没有等他直起腰,他便被人一把捂住嘴,两个士兵控制住他,将他拖走了。
  洞里人却不知道,他们出来一个便被抓走一个,一连抓了二十余人,后面人终于发现不对劲了,洞里有人大喊:“中计了,快撤退!”
  这时,一个黑漆漆的冬瓜般大小的铁疙瘩滚进洞中,上面冒着白烟,只见一道红光迸射,铁火雷在洞内剧烈的爆炸了,数十人被当场炸死,洞穴随即轰然坍塌,一百多人来不及退出去,全被活活地埋葬在坍塌的洞穴中。
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夺洛关
  消息传到军中,梁庭芬惊得目瞪口呆,河西军竟然有这种大杀器?
  这也不怪梁庭芬,河西军拥有铁火雷的事实,被朱泚列为最高机密,他生怕动摇军心,便把此事包得严严实实,只有情报机构和极少数高层心腹知晓,就连王羽这样的副军师都不知道。
  梁庭芬望着高大坚固的关城,自己却没有任何攻城武器,他心中一阵懊悔,立刻让人把王羽找来,破口大骂:“你这个老混蛋,白痴,蠢货,我猪油蒙心了,居然听你的话,我们夺不回鄜关了,怎么办?要是洛关失守,怎么向主公交代?你简直就是一个比猪还蠢的老王八!”
  王羽被骂得狗头喷血,他强忍怒火,解释道:“将军放心,敌军没有携带粮草辎重,他们坚持不了多久,最迟五天,他们一定会北撤,大家又会到原点。”
  “那好,我就再等你五天,五天后夺不回关隘,我就斩下你的狗头来祭旗!”
  梁庭芬一挥手,“就地驻营!”
  他不理睬王羽,直接调转马头而去。
  王羽回头望着高高的关城,他心中也着实有点担心,他的策略显然是被敌军看穿了,但为什么他们还要率军进入鄜洛道,难道自己还疏忽了什么吗?
  天渐渐亮了,朱泚的大营出现在鄜关城外,军队携带的营帐不多,只有几百顶,需要数十人挤一顶大帐,但也没有办法,他们必须在这里拦截河西军的后勤补给,等河西军粮断撤退。
  就在朱泚军队杀回鄜关的同一时候,姚锦率领一万五千大军也抵达了洛关。
  洛关的自然条件对攻城方更加不利,军队必须慢慢走下深涧,眼中河边而行,穿过一道峡谷,峡谷里面就出现了一座关城,两边是陡峭的山峦。
  关城下方有一道月牙形的拱门,宽约一丈,拱门露出水面上只有一尺高,河水从拱门下穿流而过,但人却过不去,水下面是手臂粗的铁栅栏,一直伸到底,顶在河床上。
  洛关更难以攻打的缘故是峡谷很窄,一次只能容纳百余人攻城,几百名士兵就能守住关城,典型的易守难攻,可就算攻下城池,另一头还有一万多朱泚大军在等着呢,一样用箭雨封锁峡谷。
  夜晚一更时分,月黑风高,厚厚的乌云遮蔽了月亮,山谷内一片漆黑,这是攻打关城的良机,守军也意识到这一点,主将张秉权下令强化夜晚的防御,城头上插满了火把,将距离城墙一丈内照如白昼,即使敌军到了城下也会立刻发现。
  城头的守军增加到三百人,比白天还多了一百人,都不允许睡觉,警惕地盯着城外的一举一动。
  这时,一名士兵忽然发现河面上漂来一个异物,黑漆漆地看不清楚,士兵立刻回头大喊:“将军,河面上有动静!”
  张秉权就在城头上巡视,他听到喊声,立刻快步走上前,“怎么回事?”
  “将军看那个!”士兵向河中一指。
  张秉权凝神细看,果然看见一个木筏子模样的物品正从河面上向这边漂来,距离城墙大约还有十几丈远。
  “给我放箭!”
  密集的箭矢射向木筏子,大多钉在木筏上,隐隐还传到‘当!当!’的声音,就像射在金属上的回音。
  众人面面相觑,难道上面是铁罐子吗?
  他们确实猜得没错,木筏子上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铁罐子,一枚大型铁火雷,铁火雷放在一只敞口木箱内,木箱子再摆在一只木筏上,两名水鬼就藏在木筏下,顺水漂流。
  距离城墙越来越近,上面的箭矢更加猛烈,这时,有士兵大喊:“将军,木筏上没有人!”
  “泼上火油焚烧!”上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木箱子就有火折子,原本想露头的两名水鬼听到了这句话,两人大惊失色,丢下木箱子拼命向回潜游,能游多远算多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7/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