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1035

  郭宋身边正好缺一个帮他整理文书的主簿,他便任命温邈为记室主簿,也就是他的机要秘书。
  “让徐主簿久等了。”郭宋走进来笑呵呵道。
  徐鉴连忙起身行礼,“能得使君接见,是徐鉴之幸也!”
第六百四十九章
谈判破裂
  郭宋坐下给徐鉴介绍道:“这位是我的记室参军温邈!”
  徐鉴连忙见礼,温邈话不多,点头笑了笑,算是回礼了。
  “不知朱太尉派徐参军过来,有什么要紧事?”
  徐鉴取出朱泚的亲笔信呈给郭宋,“这是朱太尉给郭使君的亲笔信,请使君过目!”
  郭宋接过信瞥了一眼,信皮上写着‘河西节度使郭将军亲启’,落款是‘大唐太尉朱泚’。
  看来朱泚并不承认自己对河东道的占领,他也不以为然,打开信看了一遍,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提醒自己,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的条约,希望自己不要侵犯他在河东道的利益,军队不要进入蒲州。
  郭宋随手把信递给温邈,又问道:“徐参军只是来送信,还是有别的补充?”
  “我确实有一点补充,临行时,太尉特地让我转告郭使君,河西军大举进攻河东,我们并没有趁机攻打陇右或者朔方,依旧严格遵守双方达成的停战协议,我们珍视彼此的合作,不希望破坏它,这需要双方来共同维护.......”
  郭宋打断他的话道:“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希望我不要攻打蒲州,没错吧?”
  “正是!”
  徐鉴正色道:“蒲州已经被我们军队占领,我们在虞乡县已驻军三千,如果河西军入侵蒲州,就视同撕毁了双方的停战协议。”
  这时,旁边温邈取出停战协议,翻到最后的副页,最后的副页是地图,是双方约定的疆域。
  温邈道:“我们倒认为蒲州和停战协议无关,不信请看这里,这是双方约定的停战疆域,根本就没有河东,协议也丝毫没有提到河东,所以贵方用停战协议来威胁我们,理由并不恰当,证据也不充分,我们不接受。”
  徐鉴脸色一变,半晌道:“难道河西军真要进攻蒲州?”
  郭宋淡淡道:“请徐参军转告朱太尉,河东为猎场,我们皆为猎手,最后收获多少猎物,就看谁的弓最硬。”
  .........
  徐鉴唯恐自己在路上走的时间太长,耽误了军机,他离开大营后,便立刻放飞一只信鸽,把郭宋最后的态度送给太尉朱泚。
  仅仅两个时辰后,朱泚便收到了来自徐鉴的鸽信,郭宋的话令他勃然大怒。
  ‘砰!’
  朱泚狠狠一拳砸在桌上,恼怒万分道:“简直欺人太甚,我几乎把整个河东都让给他了,只要一点碗底的渣滓,他还要和我比弓硬,他就不怕我大军直接攻破他的陇右?”
  刘思古劝朱泚道:“卑职特地研究过停战协议,把河东装在停战协议中确实有点牵强,关键是河东不在双方约定的疆域内,所以郭宋口口声声说,蒲州和停战协议无关,我倒觉得他也并不想违反停战协议,所以才再三强调这一点。”
  “闹半天还是我无理了?”
  刘思古笑了笑道:“准确说,蒲州是李怀光的地方,郭宋灭了李怀光,他便想当然地认为,他应该继承李怀光的所有土地和财产,蒲州自然是其中之一。这就是他不会放弃蒲州的根本原因,我倒建议太尉接受郭宋的方案,把蒲州视为猎场,双方为争夺猎物较量一番。”
  “你的意思让我增兵河东?”
  刘思古点点头,“虞乡县的防御能力并不弱,投入重兵,可以和河西军一战,这场争夺战,并不影响双方签订的停战协议。”
  朱泚沉思片刻,缓缓道:“就依军师之言,用两万军来守虞乡县。”
  .........
  三万河西军已经杀进了蒲州,郭宋接到了斥候校尉王波的情报,河东城郊外已经没有疫病,只有城内还有少量病人,都被集中隔离开,只要不进城,基本上不会染上疫病了。
  这就意味着肆虐了整整四个月的疫病终于要平息了。
  不知道朱泚会不会知道这个消息,但郭宋已经等不下去,他立刻率领大军杀进了蒲州,一路疾奔,扑向虞乡县。
  距离虞乡县还有五十里时,王波再次送来了重要情报,朱泚已经向虞乡县增兵,虞乡县的兵力达到了两万人。
  一片树林外,校尉王波用一根树枝在地上绘图,给郭宋和众将讲述虞乡县的情况。
  “虞乡县是一座大城,在蒲州仅次于河东县,城墙周长约三十里,城内人口八万,最多可容纳两万守军,城墙高两丈八尺左右,十年前重新修建,都是使用青砖,非常坚固结实,护城河宽两丈,河水很深。”
  “再说说守军的情况!”郭宋又道。
  王波点点头,继续道:“目前城内有两万守军,从他们穿的盔甲来看,谈不上精锐,都是皮甲,应该是最近几年新招募的士兵,主将叫做孟嗣武,原是潼关主帅,据说善于守城。”
  “他们粮食情况如何?”姚锦在一旁问道。
  “卑职得实话实话,他们的钱粮保障还不错,朱泚对待士兵都比较大方,钱粮给得充足,所以他能招募到很多士兵,听说在增兵之前,虞乡县城内就有十万石粮食,是准备给李怀光的,结果还没有运送,李怀光便被灭了,只给了李怀光两万套兵甲,现在城内至少有军粮二十万石,够他们吃上一两年。”
  “大家说说看,怎么破敌?”郭宋笑问道。
  他的手下大将个个作战经验丰富,都能独当一面,姚锦率先举手道:“我来说一个建议。”
  “说吧!”
  姚锦笑道:“自然是用我们的传统办法,夜攻,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发挥!”
  “还有铁火雷!”
  马卫江补充道:“用两颗大铁罐子炸他娘的,让他们一辈子都望不了这个恐惧。”
  裴信也道:“马将军说得对,在大型铁火雷炸城门,这是最好的攻城办法。”
  郭宋听完了众人建议,点点头道:“大家都说得不错,确实要利用我们的优势,我建议两更时分攻城!”
  ........
  两更时分,郭宋率领大军来到了北城外,距离城门约两里,大军停止下来,耐心等待火器营的消息。
  火器营三十名士兵利用夜色掩护,将一批铁火雷悄悄运到了城下,为了对付吊桥,火器营专门发明了链子雷,就是两颗微型火雷用铁链相连,这种微型火雷每颗重约七斤,主要用来投掷。
  链子雷对付吊桥的办法很简单,将链子雷挂在铁锁和桥板的结合处,链子雷爆炸后,即使铁锁链炸不断,但它也能把木桥顶端炸碎,吊桥就会落下。
  两名身材灵活如猴子般的士兵,爬上吊桥的背面,将两颗链子雷挂在桥板上,一起点燃了火绳,两人跳入河中逃走,这下却惊动了楼上的守军。
  “下面有人,放箭!”城头上的士兵大喊起来。
  城头上乱箭齐发,基本上都没有目标,城外一片漆黑,很多士兵什么都看不见,就胡乱放箭,但还是有不少士兵看到了火星,一起向燃烧的火绳放箭,一瞬间,吊桥上插满了箭矢,但阻挡不了火绳的燃烧。
  ‘轰!’连续两声剧烈爆炸,将吊桥顶端炸得支离破碎,木屑四溅,吊桥轰然落下,而另外几名士兵已经将重达两百五十斤的大型铁火雷用木架子顶靠在城门上,同样点燃了火绳,他们沿着城墙疾奔,只奔出数十步,便一头跳入河中。
  这时,正在城头上巡视的主将孟嗣武听到爆炸声,带领大群士兵匆匆赶来城头。
  “剧烈声响是怎么回事?”孟嗣武厉声喝问道。
  城头士兵战战兢兢道:“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孟嗣武探头向下望去,隐隐只见吊桥已经被炸断,令他心中骇然,河西军用的是什么兵器?
  这时,他忽然发现了什么,再凝神细看,只见正下方隐隐有火星在燃烧,但他看不清楚,应该在城门上。
  他心中忽然有一种不妙之感,刚要转身离开,城门上的铁火雷惊天动地地爆炸了。
第六百五十章
深宫惊变(上)
  强烈的爆炸使城头剧烈摇晃,城门被炸成碎片,木屑四处飞溅,浓烟弥漫,爆炸中心的冲击波将城头上的数百士兵大多震死,就算没有死,内脏也被震成重伤,躺在地上痛苦呻吟。
  两里外的郭宋战剑一挥,喝令道:“杀进城去!”
  三万骑兵骤然发动,如海潮奔涌,向城内杀去.......
  这时,城内两万士兵被强烈的爆炸声惊醒,他们仓惶奔出军营,却迎面遭遇到杀进城的河西军骑兵,双方在黑暗中爆发了激烈的交战。
  有士兵终于找到了主将孟嗣武,只见他手执宝剑靠坐在城楼上,鲜血从耳中、眼中、鼻子和嘴里流出,面目狰狞恐怖,已经死去多时。
  夜战是河西军的优势,每个士兵都进行过无数次的训练,对他们来说,夜间和白天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夜间还能更加发挥技战水平,但北唐军士兵在夜间就明显不行了,视力弱,看不清敌军兵器,畏手畏脚,被河西军杀得节节败退。
  两千重甲步兵更是大显神威,他们所向披靡,所过之处,杀得尸首成堆,血流成河。
  这一夜,虞乡县城内喊杀声不断,到处都是河西军和北唐军的巷战,郭宋深谙敌军心理,下令将城门悉数开启,又令士兵拿着敌军主将孟嗣武的人头到处示众,渐渐瓦解了敌军的抵抗意志,从三更时分开始,大量北唐士兵向城外逃离,到了旷野,骑兵的优势才真正显示出来,他们在疾速中追杀,完全形成了一边的屠杀。
  除了投降一途,北唐军已无路可走。
  天渐渐亮了,虞乡县城内城外的战斗也已经停止,这场夜战,河西军伤亡两千余人,而北唐军损失七千人,一万三千人被俘,河西军顺利占领了虞乡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