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5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1035

  天刚亮,城头上的守军发现敌军已全部撤退,顿时欢呼起来,尤其东大营保留完好,各种物资都没有带走。
  李怀光立刻命令三千士兵去东大营搬运物资,这时,有士兵发现了沿途倒毙的无数士兵都是身染重疾,李怀光闻讯大惊失色,当即下令关闭城门,又让人通知三千士兵放火烧毁敌军东大营。
  三千士兵无法回城,只得在城外扎营,负责清除死去士兵的尸体,但三千士兵还是被大量感染,不断有人病倒死去,最后只剩下不到一半人安然无恙,跟随李怀光大军从河东城撤离。
  疫病突破了城墙,开始在城内肆虐,李怀光唯恐疫病大量传播,下达了封城令,严禁河东城百姓逃亡。
  发生在河东城的疫病直到五月份才逐渐停止,河东城的十余万百姓死亡近七成,当疫病结束,整个河东城已变为一座死城。
  .........
  早春二月,河西走廊上的冰雪已开始解冻,黄河上的凌汛来临,这时,三万河西军在主帅郭宋的率领下再度出发了。
  他们骑着战马,沿着贺兰山脉向被一路行军,穿过丰州抵达了云州,河西军沿着紫河进入了云州。
  云州北部是连绵不断的山地,这里在隋朝时修建了巍峨的长城,隔断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侵通道,但唐朝并不重视长城的防御作用,而是修建三座受降城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
  随着中唐后期的战乱,受降城已经废弃,而隋朝修建的长城也被严重破坏,北方防御线变得千疮百孔,回纥铁骑完全可以沿着北方的无数条山坳杀入云州。
  防御长城已经没有意义,河西军只能全力防守云中县,事实上,在去年秋天,河西军已经留下两万人长驻河东,这次又派出三万军队,使驻扎河东的河西军总人数达五万人,这就不是防御回纥骑兵这么简单了。
  二月中旬,三万河西大军抵达了云中县,云中县城内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在此之前,驻扎云州的军队从绥州后勤基地获得了大量帐篷和粮草物资,提前搭建好了军营。
  郭宋在中郎将李铁和云州刺史李甸的陪同下走上了云中县城头,城头上已经安装好了十二架大型投石机,可将两百余斤重的大型铁火雷投到百步之外。
  接着这个机会,李铁忍不住问道:“使君,这个冬天大家都在谈论两个问题,一个是回纥人会不会来,另一个问题是,回纥人会不会绕过云中城不打?”
  郭宋望着远方淡淡道:“回纥人来又如何,不来又如何?打又如何,不打又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嘴角都露出苦笑之色,他们谁都没有听懂这句话的意思。
  郭宋回头看了他们一眼,见众人一脸迷茫,不由笑道:“我说得有点太含糊了,我的意思是说,回纥人来不来大家都要守城,回纥人打不打,大家都必须做好准备,不能因为回纥人不来,就放松守备,尤其是晚上,更需要防范,另外北部山坳上的烽燧就准备得很好,提前预警非常重要,我们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但只要正常的防范做好就足够了。”
  众将这才明白,一起施礼道:“感谢使君教诲!”
  郭宋又道:“不过这次回纥人应该会来,我们大军在抵达紫河之时,遇到了他们的百人探子,大家都知道,一旦百人探子出现,那么数万人的大军已经不远了,如果我没判断错的话,三天之内,我们一定会得到确切消息。”
  ........
  郭宋的推断还是保守了一点,当天晚上,北方四十里外的白登山山顶上燃亮了火光,预警的烽火点燃了,这是第三座烽燧,最远的烽燧在百里外的长城上,这就意味着,至少数千人以上的回纥骑兵出现北方百里之外。
  ‘当!当!当!’急促的钟声敲响,无数士兵从军营内奔出,黑暗中人影疾速闪动,士兵们纷纷上了城。
  郭宋也在大队亲兵簇拥下上了城,李铁立刻上前禀报道:“启禀使君,白登山的烽火点燃了。”
  郭宋走上前凝视片刻道:“更远的烽火有点燃吗?”
  “这个不太清楚!”
  郭宋点了点头,现在不知道是白登山的守军发现敌军,还是更远的守军发现了敌军,如果是前者,那么回纥军就在四十里外了。
  “让大家不要担心,抓紧时间再睡一会儿,回纥人没有夜里攻城的习惯。”
  李铁大声喝喊,士兵们纷纷原地坐下,靠在墙壁上休息,渐渐安静下来。
  郭宋却目光深邃地望着北方,沉思着破敌之策。
  从草原上过来的回纥铁骑如旋风一般杀来,奔行数千里,指望他们携带大量攻城武器并不现实,骑兵也不会携带攻城武器,但并不代表回纥人不攻城。
  回纥人攻城手段比较简单,用泥沙袋填平护城河,然后周围砍伐大树制作攻城槌,主攻城门,如果城门攻不下,基本上就放弃了。
  回纥人擅长的骑兵平原作战,攻城是他们的弱项,他们一般不会放弃自己的优势而选择弱项。
  回纥人会绕过城池继续向南进攻,一路靠抢掠来补充消耗,一旦杀入中原腹地,那将是汉人的灭顶之灾,所以必须要把入侵的回纥人消灭在云州和朔州两地。
  这也是云州和朔州县城很少的主要原因,一共只有三个县,云州的云中县,朔州的马邑县和善阳县,而马邑县的人口全部转入善阳县,实际上只有两座县城,再加一个娄烦关。
  只要河西军守住这三地,回纥大军就只能在这两州打转,杀不进中原。
  天亮时,北方出现了一条黑线,回纥大军终于杀来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
无法回避
  河西唐军全歼云州回纥军,剿灭元氏家族的消息令回纥长寿天亲可汗大怒,事关回纥的重大利益,回纥贵族纷纷要求出兵掳掠太原,震慑南朝人,刚刚开春,天亲可汗便命令宰相赤心率三万铁骑南下河东,准备以雷霆之势横扫太原,卷走所有的财物人口,以报复河西军肆意妄为。
  赤心宰相年约四十岁,身材中等略偏削瘦,皮肤惨白而没有血色,他头戴脱浑皮帽,身穿铠甲,腰挎一柄长剑,看起来倒也威风凛凛。
  他的眉眼不太像回纥人,实际上,他有半个粟特人的血统,他父亲是一个著名的粟特大商人,深耕草原三十年,娶回纥贵族女子为妻,生下的儿子便是今天宰相赤心。
  赤心战剑一挥,三万回纥铁骑发动了,战马的铁蹄敲打着地面,激起滚滚黄尘,尘土汇集在一起,遮天蔽日,向云中城杀来........
  城头上一万士兵张弓搭箭,六架大型投石机也吱吱嘎嘎拉开了抛竿,河西军已严阵以待。
  但三万铁骑在距离城墙还有四百步时停住了前进,他们很清楚唐军弓弩的厉害,再向前就是白白送命了。
  云中城没有护城河,高高的吊桥下挖了一条旱沟,这时,数十名骑兵疾奔而至,手中甩着铁钩,一支支铁钩飞出去,正好钩住两条铁链,数百骑兵支援过去,一起奋力拉拽绳索,铁链吱吱嘎嘎剧烈晃动。
  城头上,上千名唐军士兵刚要举弩射击,却被郭宋止住了,“不要射击,任他们拉拽!”
  吊桥前端箍了一道铁皮圈,铁环扣在上面,两根粗大的铁链一直连到城墙上的两个巨大绞盘上,每天凌晨,守城士兵推动绞盘放下吊桥,入夜,又将吊桥来起来。
  吊桥唯一的弱点就在于箍住木牌的铁皮圈,在数百人马的强力拉拽下,铁皮圈开始变形,最后只听见‘崩!’一声巨响,铁皮圈接口处断裂了,两根铁链高高飞起,沉重的吊桥轰然落下,重重砸在壕沟上,三万回纥大军顿时响起一片欢呼。
  赤心一挥手,回纥大军如劈波斩浪一般闪开,露出一条大路,只见百名士兵抱着一根粗大的攻城槌快步走了上来,两边还有士兵高举盾牌为他们护卫,他们就像一条巨大百足虫,向城门处跑去。
  “火油准备!”
  郭宋一声令下,一罐罐火油已经准备就绪,这时,回纥军中鼓声大作,数百名士兵抱着攻城槌向城门狠狠撞去,就在他们刚刚靠近城门,城头上抛下来一百多个薄皮陶罐子,陶罐碎裂,黑色的火油流满敌军一身,四下流淌,数十根火把抛了下来。
  回纥军士兵身上和地上轰地燃烧起来,火焰迅速蔓延,整个吊桥也燃烧起来。
  城下士兵一片惨叫,纷纷怕打着起火的身体调头奔逃,攻城槌也轰然落地,这时,城头上河西军士兵乱箭齐发,城下回纥士兵中箭,不是被火烧死,就是被箭矢射杀,倒在烈火之中。
  赤心面不改色,这三百撞城士兵都是回纥死囚,把门撞开他们就能自由,同样,死在城下也是他们命中注定。
  赤心毫不怜悯望着数百人在烈火中挣扎、死去,他现在知道了,唐军士兵是用火来守城,这倒是有点麻烦。
  赤心对云中县迅速失去了兴趣,他们的目标是太原城,他喝令道:“继续南下!”
  三万骑兵绕过了云中县,继续向南面疾奔而去,激起滚滚黄尘,渐渐远去了。
  郭宋当即令道:“传令大军集结!”
  一个时辰后,郭宋率领三万大军也离开了云中县,向南而去。
  ..........
  三万回纥大军一路南下,当天晚上便进入朔州,唐军早有准备,一路上的村庄都是空空荡荡,什么都被搬光了,下午时分,他们抵达马邑县。
  赤心止住了大军,派数十名士兵进城去打探,他深知唐军的手段,既然唐军善用火,那么夜宿城内一定会遭遇敌军火攻。
  不多时,探子出来禀报道:“县城内空无一人,粮食都被带走。”
  赤心心中有点不安起来,唐军显然准备得很充分,他们带的干粮支持不了几天,难道他们要无功而返吗?
  “继续南下!”
  赤心下令继续南下,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善阳县,善阳是朔州州治,是雁北人口大县,云州的百姓大部分都迁到善阳县了,有人口近三十万,河西军在这里驻扎了五千军队。
  虽然军队不多,但要攻下善阳县却并不容易,善阳县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形险要,善阳县位于高处,一面是斜坡,三面地形陡峭,虽然百姓平时生活不太方便,为了保安全,大家宁可不便一点。
  赤心远远望着高处的善阳城,不由叹了口气,莫说他们没有携带攻城梯,就算带了攻城梯,他们也攻不了这座县城。
  “传我的命令,大军就地休息,明天一早出发!”
  三万骑兵在马邑河便宿营,河边有大片草地,长满了嫩绿的青草,战马倒不缺食物,但回纥士兵的食物却最多能支持三四天,只剩下一些干饼和干肉。
  赤心着实有点担心起来,他们的粮食能不能支撑到最后,当然,实在粮食断绝可以杀马,但不到山穷水尽那一步,草原骑兵是绝对不会杀自己的兄弟充饥。
  次日一早,大军继续南下,中午时分,大军抵达了娄烦关,娄烦关两边是高山峭壁,谷口最初宽达数十里,但越走越窄,最后宽到两里时,一座坚固高大的关城矗立在眼前。
  既然叫做关城,那就有城的存在,东西两边是悬崖峭壁,南北各有一座城墙,相距约有一里,这座一里长、两里宽的关城内修建了很多建筑,士兵的军营、仓库、哨塔、水房等等。
  娄烦关最多能容纳三千守军,而此时关内守军就有三千人,由中郎将苏镇统领,苏镇是唐初名将苏定方的后人,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在丰州军中出任郎将,夺取河东后,被郭宋提拔为中郎将,率军镇守娄烦关。
  关城上还有两座超大型投石机,这是从太原城运来的,直接安装在地上,长长的抛竿长达八丈,投石机高达四丈,底座占地一亩,体型庞大,需要一百人操纵。
  这两座超级投石机可将两百五十斤重的大型铁火雷投到三百步外,威慑力极强。
  郭宋料准了回纥大军最后不得不攻打娄烦关,夺不下娄烦关,他们就无法去太原,所以他将最强大的两架投石机放在娄烦关。
  回纥主帅赤心当即下令士兵去砍伐树木,建造简易攻城梯,云中县可以不打,善阳县可以绕过,但娄烦关他却绕不过,除非他直接放弃攻打太原,返回漠北,可那样被人耻笑不说,他也没法向可汗交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