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1035

  韩清立刻警惕起来,这里距离收麦区只有一百余里,吐蕃军大队在这里突然出现,绝不是好兆头,他立刻喝令道:“带上伤亡弟兄撤离!”
  韩清兵分两路,他带十名士兵留下继续监视敌军,其余唐军斥则候带着九名受伤同伴以及阵亡者尸体迅速离开,向收麦区疾奔而去。
  ........
  吐蕃军队即将向唐军发难,郭宋并不奇怪,以吐蕃人做事的风格,宁可一把火把麦子烧掉,也绝不留给唐军,他们不可能一直熟视无睹下去,就算鄯州的吐蕃军不愿作战,吐蕃朝廷也不会容忍,两军冲突爆发不可避免。
  郭宋命令收麦大军继续埋头奋战,他率领一万五千士兵向北面而去,清晨,唐军抵达了龙支县以南约五十里处,官道左面是一望无际的军屯麦田,而右边则是低缓起伏的草原。
  这时,猛子在天空急速盘旋,发出尖厉的鸣叫声。
  郭宋立刻喝令道:“全军停止前进,在草原上列队!”
  这时,几名斥候也从远处疾奔而来,奔至郭宋面前,在马上躬身禀报道:“启禀使君,前方二十里外发现敌军主力,约八千人左右,正向这边疾速杀来!”
  “兵员种类的情况?”“郭宋又问道。
  “大约三千骑兵和五千步兵,装备一般,都是皮甲!”
  郭宋点点头,“再去外围打探!”
  “遵令!”斥候掉头飞驰而去。
  一万五千唐军迅速在草原上排兵布阵,这次郭宋带了八千骑兵和七千步兵,七千步兵有两千重甲步兵,包括一千陌刀手和一千协助士兵,重弩军留在大斗拔谷防御,不过弩军却有两千人,他们既是弩军,同时也是矛盾兵。
  就在唐军迅速排兵布阵之时,吐蕃大军也在远处出现了,这次论失泽出动出击,也主要是受到吐蕃国内的强大压力,尚结赞派人送信给他,带来了赞普的命令,绝不允许唐军抢夺陇右的麦子。
  赞普的命令让论失泽如坐针毡,尽管他也在全力抢收麦子,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其他,可令如山倒,他不得不从,只得安排两千士兵继续收麦,他率领八千士兵前来阻止唐军抢麦,他希望唐军能够闻声而退,但最终结果却是他不想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局面,爆发夺麦战争。
  ‘呜——’
  低沉的号角声在辽阔的原野上吹响,天空阴云低垂,来自北风的冷空气横扫过大地,旌旗飘舞,草原变得肃杀起来。
  八千吐蕃军队在草原上列队缓缓而行,三千骑兵在前,五千步兵在后,吐蕃军的装备比较简单,骑兵是长矛,步兵是短剑和盾牌,清一色的皮甲皮盔。
  吐蕃大军也在缓缓向前推进,在距离唐军约两里处停下,两支在草原上对峙。
  论失泽望着对方唐军的阵型,果然不出他所料,两千弩军在最前面,如果自己骑兵冲击,不可避免遭遇唐军劲弩强击,但主动进攻一向是吐蕃军的作风,岂能因畏惧而不出战?
  论失泽沉吟片刻,忽然喝令道:“骑兵进攻敌军两侧!”
  三千骑兵立刻兵分两支,像两条长蛇,一左一右向唐军两侧杀去,待骑兵奔出百步,论失泽战刀一挥,下令道:“步兵出击!”
  五千步兵呐喊着,俨如汹涌的海潮一般向唐军杀去。
  这是一种规避对方弓弩手的战术,两边骑兵先发而至,尽管对方主力随后从正面杀来,但弓弩手却不得不撤回弩阵,否则骑兵就直接杀进弓弩大阵中了。
  郭宋看出了对方的意图,他冷笑一声令道:“骑兵迎战,弩兵转回矛盾兵护卫陌刀军两侧!”
  “咚!咚!咚!”
  变换阵型的鼓声敲响,令旗挥舞,光听鼓声难以判断主帅的意图,这个时候就需要结合令旗来判断。
  八千骑兵出击了,分别迎战两边杀来的吐蕃骑兵,就像两只铁拳迎面砸向两侧袭来的木棍。
  两千弩手确实没有发射弩箭的机会,他们迅速将弩背在身后,举起短矛和大盾,兵分两路向陌刀军的左右两侧奔去。
  唐军的矛盾军用的是短矛,不是骑兵的长矛,可就算短矛也长达七尺,两米一左右,这样的短矛稍轻,可以一手执矛,一手执盾。
  他们的作用是保护陌刀军的左右两侧,而一千援助兵则保护陌刀士兵的背后,他们也是矛盾军。
  唐军的主力依旧是陌刀士兵,不管是对阵吐蕃骑兵还是吐蕃步兵,他们都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挡住他们的杀戮。
  但重甲步兵也有弱点,那就是速度慢,不够灵活,如果战争是在高速行进中发生,那么重甲步兵就会跟不上这种节奏。
  所以需要其他军队来协助,将敌军死死压缩在重甲步兵能够发挥威力的地域内,这就是郭宋部署这场大战的理念,所有军种都是围绕重甲步兵来作战,包括保护他的弱点和发挥它的优势。
  八千骑兵从两侧死死压制住吐蕃军队的扩张,绝不允许对方把战场扩大,五千吐蕃步兵也只能杀进两支骑兵队给他们画好的框架内,他们不可避免了遭遇到了一千重甲步兵的迎头痛击。
  骑兵在外围激战,而步兵在内圈厮杀,郭宋见敌军步兵已经和重甲步兵交手,他立刻令道:“长矛步兵穿插,攻击敌军步兵身后!”
  “咚!咚!咚!”
  调兵的战鼓敲响,黑色令旗挥舞,中郎将萧凌风大喊,“跟我来!”
  他率领大阵最后的三千长矛步兵从侧面奔跑穿插,杀到了敌军身后,在吐蕃步兵身后结阵,发动了攻势,吐蕃步兵不得不一分为二,背靠背和唐军两支步兵激战。
  只是唐军的重甲步兵太强大,陌刀无情地劈砍,血肉翻飞,肢体遍地,吐蕃再凶猛也无力抵抗,被杀得节节败退,重甲步兵踏着敌人的血浆和骨肉前进。
  论失泽见对方陌刀军太强大,急声令道:“骑兵进攻对方重甲兵的侧面和后背!”
  吐蕃骑兵想改变战术,却被唐军骑兵死死拖住,只杀出数百人,进攻重甲步兵的侧面,这里是重甲步兵的罩门,但两侧已经被矛盾军严密护卫。
  几百吐蕃骑兵遭遇到了盾山矛海,他们根本杀不进去,反而不断被对方从马上挑下杀死。
  唐军人数毕竟两倍于对方,又是最精锐的河西军,唐军很快占据了上风,吐蕃军人数越战越少,越战越被动,激战一个时辰后,吐蕃军眼看伤亡已过半,败局已定,论失泽长叹一声,“撤军!”
  他想保存下一部分军队,不想在这里全军覆灭。
  ‘呜——’
  俨如牛叫一般的鹿角号声吹响了,这是吐蕃军撤退的命令。
  吐蕃军士兵此时已剩下不到四千人,一千余骑兵率先脱离了战场,紧接着是吐蕃步兵,郭宋却同时下达了歼灭到底的命令。
  “咚!咚!咚!”进攻的鼓声再度激烈敲响,唐军士气大振,骑兵和步兵呐喊着向敌军追杀而去。
  吐蕃军大败。
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军条件
  唐军一路追杀出数十里,论失泽只率领数百骑兵逃回了鄯州,步兵全军覆灭,他也知道鄯州守不住了,只得率领剩下的两千七百余人放弃鄯州,向吐蕃高原撤退。
  与此同时,在渭州和长安唐军对峙的七千吐蕃军得到了论失泽大败的消息,他们唯恐自己被唐军前后夹击,便放弃对峙,迅速从河州撤回了吐蕃高原。
  发生在龙支县的这场战争对吐蕃这次陇右战略是第二次致命打击,第一次打击是河西唐军夺取了大斗拔谷,奇袭鄯州城,把吐蕃掠夺的人口和物资全部抢走。
  按照尚结赞的策略,这次吐蕃杀入陇右就是要以战养战,掠夺大量人口、粮食和物资,支撑吐蕃军长期占领陇右。
  但河西唐军的出手,使吐蕃军第一步策略就落空了,加上吐蕃自身国力远远没有恢复,根本就无法支撑和唐军打一场持久战,连援军和后勤物资都派不出来。
  所以龙支县大战惨败后,吐蕃军实际上已经守不住陇右,只得放弃陇右撤回吐蕃,这也就意味着,这次吐蕃军的陇右战略彻底失败。
  吐蕃军撤退时,在鄯州城以东放火焚烧麦田,郭宋率领大军抢救了整整两天,才隔断了大火蔓延,保住了河湟谷地的麦子,但还是被敌军烧毁了数万亩麦子。
  接下来日子,抢麦大军依旧在奋力割麦,连大斗拔谷也派出一部分守军参加抢麦大战。
  这天上午,一支数百人的骑兵出现在鄯州城以东的官道上,为首之人正是长安天子李仅新任命的陇右节度使张枫,朱泚没有足够重视陇右,直到大量陇右百姓逃进关中,他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任命张枫为新陇右节度使,率军两万夺回陇右。
  但张枫并没有和吐蕃军发生战斗,真正夺回陇右的却是河西节度使郭宋,着实让他汗颜,同时心中也颇为忐忑,郭宋不肯让出陇右怎么办?
  “使君,有人找!”
  亲兵在一片麦田旁大喊,只见头戴平巾、穿着一身粗布农服的郭宋站起身,他手执镰刀,额头上全是汗水。
  “谁找我?”郭宋问道。
  “郭老弟,我们多年未见了。”一个粗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郭宋一回头,只见一名身材魁梧的大将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一张方脸,黑脸膛,粗得像刷子一样的眉毛,长着一双细长的眼睛。
  郭宋立刻认出他,当年的萧关守将张枫,时隔十几年,他几乎没有变,还是原来的模样。
  这家伙只是外表看起来粗犷,其实精细无比。
  郭宋放下镰刀,走上前行礼笑道:“原来是张将军,确实多年未见了!”
  “呵呵!当年我就说,郭老弟绝非池中之物,现在看来,我当年有先见之明啊!”
  “张将军过奖了。”
  郭宋一摆手,“我们坐下说话。”
  田埂上有几块大石头,他们在石头上坐了下来,郭宋接过水壶喝了几口水,笑问道:“渭州那边的吐蕃军如何了?”
  “他们从河州撤回吐蕃了,其他各州的吐蕃军也撤了,这次吐蕃军居然没有掳掠到奴隶,恐怕是几十年来第一次,郭老弟功高盖世,朝廷一定会重重嘉奖。”
  郭宋呵呵一笑,“朱泚的嘉奖就免了,成都那边我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反应,我出兵本来就不是给他们看的。”
  张枫碰了个软钉子,神情有点尴尬,半晌问道:“郭使君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郭宋明白他的意思,也明白他来拜访自己的目的,他淡淡道:“河西有五十万陇右百姓,粮食是个大问题,接下来半个月我都会全力以赴收麦,我劝张将军也抓紧时间收麦,可别烂在地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