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1035

  “李怀光的事情我们回头再细谈,现在我们要集中精力击败薛延陀人的入侵!”
  ..........
  九原县城的烽火台上点燃了一柱浓浓的烽烟,笔直地冲向天空。
  这是敌军来袭时的警报,随后以九原城为中心,方圆百里内的烽火台都点燃了,丰安县也点燃了烽火。
  生活在乡村中的百姓都慌了神,匆匆收拾东西便向县城赶去,九县原也派出了上千辆大车,由民团士兵们赶着马车前往各村帮忙运人运物,官道上全是络绎不绝的百姓,众人脸上带着惊惶之色,抱着孩子,身上背着大包小包,一个个步履匆匆,恨不得长翅膀飞奔进城内。
  丰安县的百姓也开始撤退,他们有过多次经验,要从容得多,他们很清楚,从发警报到薛延陀大军过来,至少还要好几天,完全来得及。
  九原城的城墙已经在去年加高加固,从原来的两丈增高至三丈,同时修筑了数十座内城台,并修建了内城。
  丰州也用松木制作了一些简易的大型投石机,每架投石机需要五十人操纵,可将百余斤的巨石抛到三百步外。
  县城内已经搭起了数千顶临时大帐,县令谢长治带着年轻官员和衙役们忙碌得团团转,安置灾民,安排郎中给生病者调治。
  县城内虽然在短时间内涌入大量民众,却并不混乱,秩序井然.......
  在丰州九原以西约三百里外的一条小河旁,两千薛延陀骑兵正在坐在大石上休息,这时,薛察柯走过喝令道:“起身出发了!”
  士兵们纷纷起身,收拾东西翻身上马,薛察柯忽然看见达尔罕正在铺开羊皮,他一阵头大,这个家伙又开始祈祷了,每天要祈祷两次,雷打不动,每次至少花费一个多时辰,让大家都有点烦了,早知道就不该带上他。
  薛察柯走上前道:“达尔罕,要出发了,回头再祈祷吧!”
  达尔罕摇了摇头,“对阿胡拉马兹大神不敬的事情我不能做,你们先走吧!我自己追上来。”
  “那你之前为什么不祈祷,要出发了你才祈祷?”达尔罕十分不满道。
  达尔罕指了指太阳,便不再理睬他,匍匐下身,开始喃喃低念经文。
  薛察柯气得无语,只得转身回来,翻身上马,大喊道:“我们走!”
  一名百夫长低声道:“要不要留两个弟兄陪他,万一他被唐军斥候抓住.....”
  薛察柯哼了一声道:“他被抓住无所谓,若我们的人被抓住才麻烦。”
  他不再理睬达尔罕,催马疾奔,两千骑兵向达尔罕摇摇头,纷纷催马跟随而去,只片刻,两千骑兵风驰电掣地奔远了。
  等两千骑兵走远了,达尔忽然站起身,向远处一片松树挥动双手,从怀中取出一块叠好的布,放在大石上。
  他卷起了羊皮,翻身上马,向薛延陀奔走方向追去。
  就在达尔罕走了不远处,从松林内出来几名唐军斥候骑兵,为首斥候叫做宋凌,是一名斥候旅帅,他望着达尔罕远去的背影,心中着实感到奇怪。
  “旅帅,刚才那个粟特人发现我们了,他怎么不告诉敌军主帅?”旁边一名士兵不解地问道。
  宋凌摇摇头,“我也想不明白,真是奇怪,我们去看看他留了什么?”
  众人催马奔了上去,宋凌从大石上拾起白布,打开看了看,吃了一惊,这竟然是一份详细的情报,布应该从内衣上撕下来的,上面用木炭写满了字,虽然写得歪歪扭扭,但勉强能认识。
  这支两千人先锋是前年薛延陀主将薛察柯率领,在他们身后还有两万薛延陀主力,相距三天距离,
  白布上还写道,两千骑兵的反战情绪严重,人心思归,只要干掉主将薛察柯,这支骑兵的军心就溃散了。
  最后又写道,骑兵全皮甲,百步外难挡弩箭。
  宋凌又惊又喜,这可是最核心的情报啊!
  这个粟特人大汉究竟是谁?竟然提供了这么重要的情报,而且很专业,很清楚他们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情报。
  “旅帅,背面还有留名!”一名斥候提醒他道。
  宋凌把布翻过来,确实有留名,‘郭宋之奴康保’。
  郭宋不就是使君的名字吗?这人竟然是使君的奴隶。
  宋凌想不通,但他立刻做出决定,这件事让使君自己去判断,他立刻写了一封鹰信,发往九原县。
  ........
  九原县城外,一万军队已经集结,郭宋留李季守城,他亲自率领军队去阻击两千薛延陀先锋军。
  就在军队刚刚要出发之时,从城内奔出一名骑兵,风驰电掣冲到郭宋面前,抱拳道:“斥候紧急情报!”
  郭宋展开情报,他顿时愣住了,康保!他立刻想起了在灵州发生的事情,那个打铁的大汉被自己解放后,便回粟特了,过去了好几年,他怎么又回来了?还在薛延陀人的军队中。
  “使君,有什么最新情况?”梁武上前问道。
  “是老朋友回来了。”
  郭宋微微笑道:“你还记得当年我刚到灵州时解救的那个粟特大汉吗?当时李安德想谋我的铁木剑。”
  梁武点点头,“我记得,他好像叫做康保,还曾经是粟特十万大军的副统率,后来军队被击溃,他成了战俘,被卖作奴隶,是使君用铁木剑换取了他的自由。”
  “他现在就在薛延陀人的军中,给我们提供了情报。”
  郭宋把情报递给梁武,梁武看了一遍情报,想了想道:“我记得他当初是个铁匠,现在在薛延陀军中应该也是一个铁匠,很可能是他从粟特回来,经过薛延陀部落,临时给他们当铁匠,找个地方熬过冬天。”
  梁武的推断比较有道理,其实康保为什么在薛延陀军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康保的情报基本上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对方主力果然是两万大军,相距三天的距离,如果携带辎重会走得更慢一点,同时康保点出了这支先锋军的弱点。
  这一战郭宋立刻有了信心,一个作战方案在他脑海里迅速形成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战告捷
  距离九原城还有一百五十里,薛延陀骑兵放慢了速度,经过上一次的惨败,薛察柯也变得谨慎起来,他也很清楚自己的任务,主要是给大军探路,防止大军渡黄河时遭遇唐军拦截,防止半路上被唐军伏击。
  清晨,两千薛延陀军队在一条小河边休息,达尔罕已早早醒来,跪在羊皮上向朝阳祈祷,他每天都如此,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薛察柯将一幅地图摊在大石上,地图上用粗线条划出了他的行军路线,他并不是去九原县,而是在距离九原县五十里时调头北上,沿着另一条北上的官道前往北面黄河浅水滩,军队主力将在那里渡河。
  他找到自己所在的位子,两条小河交汇处,然后沿着一条向东的河流再走百里左右,就可以调头北上了。
  薛察柯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这一带都是低缓的丘陵,分布着大片森林和旷野,土地很肥沃,这里完全可以开辟出大片牧场,他有点动心了,一旦薛延陀军队占领丰州,他能不能把这片土地申请为自己的牧场?
  但这个念头很快又被他自己否决了,这里距离灵州太近,唐朝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沦为战场。
  “首领,该出发了!”身后一名百夫长小声提醒道。
  薛察柯把思绪拉回来,看了一眼远处的达尔罕,见他已经结束祈祷,便点点头道:“传令士兵收拾行装出发!”
  两千骑兵迅速收拾毛毯和羊皮,又将水囊灌满了清水,纷纷翻身上马,催马跟随着首领向东面奔驰而去........
  中午时分,他们距离九原县还有百里,他们沿着官道穿过一条很浅的谷道,两边是低缓的丘陵,长满了茂密的松树。
  薛察柯很小心,派出数十名士兵先到两边松林里去查看情况,唯恐两边有唐军埋伏,距离九原城越近,这种不安的感觉就愈加强烈。
  不多时,数十名骑兵都奔了回来,禀报道:“启禀酋长,两边百步内都无任何唐军的痕迹!”
  薛察柯一颗心放下,他随即令道:“大军继续前军!”
  两千骑兵进入了谷道,这时,达尔罕且渐渐落到后面,他牵着两头骆驼,骆驼上是他打铁的家伙,达尔罕毕竟做过十万大军的副统帅,他很清楚这种地形是最容易有埋伏的,尤其是对付骑兵,骑马进了松林后完全不是步兵的对手,他越走越慢,和队伍拉开的距离越来越远。
  就在距离谷道最近的一棵大松树上,隐藏着一个黑影,距离谷道约八十步,郭宋就藏身在这棵茂密的大松树上,从下面根本看不到他,他拿掉遮蔽的松枝,前面便露出了一个大空,正好面对下方的谷道。
  郭宋抽出一支箭,搭在弓弦上,目光锐利地注视着越来越近的薛延陀军队,他目光锁住了前面一名骑白马的金盔主将,这名主将和别人完全不同,别人几乎都穿着皮甲,唯独此人穿着铁锁子甲,头戴金盔,手提一杆六七十斤重的狼牙棒。
  此人应该就是敌军主将了,如果是假冒,不可能提得动这么重的铁棒。
  郭宋盯住了这名主将的脖子,他的金盔有侧面,包住了面颊,但脖子却露在外面。
  敌军主将越来越近,郭宋拉开了弓弦,手一松,一支狼牙箭‘嗖!’地射出,速度快得无以伦比,眨眼便到了薛察柯,薛察柯忽然感觉到什么,一转头,‘噗!’一箭正中咽喉,这一箭射穿了他的脖子,箭从后颈透出,强大的劲力使他的颈椎骨也被射断了。
  薛察柯捂住脖子,一转身,从马上栽落下地,他无法呼吸,很快便气绝身亡。
  这时,郭宋取出了号角,仰天劲吹,‘呜———’
  低沉的号角声在山谷内回荡,埋伏在数百步外唐军士兵一起杀出,向山谷杀来。
  这时,骑兵队伍已经停住了,大部分人都茫然不知所措,十几名士兵正在救治主将薛察柯,号角声让他们顿时惊惶起来。
  就在骑兵意识到他们中了埋伏时,两边箭如雨发,一万支箭呼啸着从两边向谷道中间的骑兵射来,惨叫声响一片,千余名骑兵纷纷落马。
  薛延陀一阵大乱,求生的本能让他们无心恋战,四散奔逃,这时,唐军的第二轮箭射出,又有无数人中箭落马。
  两轮两万支箭射出,还骑在马上的士兵只剩下几百人了。
  ‘呜——’出击的号角声吹响,一万唐军士兵从两边密林中杀出,他们收拢包围圈,将剩下的几百骑兵团团包围,无数支长矛向马上的骑兵刺去.......
  战斗不到一刻钟便结束了,两千薛延陀骑兵全部被唐军杀死,无一人幸免,当然,唯一幸免之人不是薛延陀军队,也就不在统计之中。
  梁武找到了达尔罕,把他领到郭宋面前,达尔罕‘扑通!’跪下,磕头道:“恩公还记得我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