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1035

  郭宋穿一身黑衣,拎着一口箱子,目光深邃地望着水面,水面上没有船只,但公孙大娘却能肯定,路嗣恭的船队一定会趁夜间穿过李正已的地盘,绝不会靠岸停留,郭宋也深以为然。
  马英却在偷偷地用眼角余光窥视郭宋,他心中却悄然升起一个恶毒的念头,郭宋是外乡人,如果他要回债,肯定是一笔不小的钱财,自己是不是可以吞掉这笔钱?
  “郭老弟,你的几个朋友怎么没来?”马英关心地问道。
  “他们去青州了,回头再来找我。”
  “那你岂不是一个人在齐州?”
  “目前是只有我一个人。”
  马英心中暗暗得意,等拿到钱,就干掉这个姓郭的商人,自己就发了,真是时来运转,天降横财啊!
  时间渐渐到了一更时分,夜空无云,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天空,给黄河和大地洒满了一层银色,波光粼粼。
  巡哨船的士兵们都不耐烦地打起长长的呵欠,马英也有点不耐烦了,问郭宋道:“会不会搞错了?”
  郭宋轻轻摇头,注视着河面道:“不会搞错,他们应该来了!”
  马英和士兵们精神一振,一起向河面远方看去,片刻,有士兵喊道:“好像是船队!”
  不多时,一支庞大的船队出现了,风帆挂满,借着夜间的东风疾速航行,每一艘船都是三千石的战船,士兵们都低低惊呼,“我的天啊!”
  马英干咽一口唾沫,颤声道:“兄弟,你没开玩笑吧!”
  “就是他们,你替我拦住他们,要回的钱我分你一半,至少一万两银子!”郭宋继续给他提供勇气。
  马英终于被贪欲冲昏了头脑,他大喊一声,“弟兄们,跟我上!”
  他率领十艘哨船冲了上去,紧紧跟随着第一艘大船,他们很有经验,并不分散,只盯着第一艘大船。
  “我们是巡哨军队,停船检查!”马英大喊道。
  郭宋则注视着大船的桅杆,这时,为首大船的桅杆上亮了两盏红灯,郭宋特地询问过,白天船队之间联系靠旗语,晚上联系则靠点灯,而且灯光都有的深意,比如两盏红灯亮起,就表示有点麻烦,麻烦程度中等。
  但郭宋关心的不是对方会不会停下,而是关心是哪一艘船发出指令,这才是关键,他必须知道对方主船究竟是哪一艘,就算他爬上船去逼问,一般士兵也未必知道,而这恰恰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细节,马英起到的作用就是这个。
  这时,第三艘船的桅杆上亮了两盏绿灯,这表示直接冲过去。
  为首大船毫不停留,直接向前面拦截的哨船冲去,马英的船只调头不及,被拦腰撞上,轰然被撞翻,包括马英在内的船上十几名士兵纷纷落水。
  其余哨船吓得纷纷躲闪,庞大的船队乘风破浪,毫不停滞地继续航行,不多时,三十艘大船渐渐远去。
  巡哨船这才开始寻找落水的人,风高浪急,看不见水面情形,士兵们捞了一夜,最后也只捞起五名幸存士兵,包括马英在内的其余十名士兵都失踪了,十有八九葬身于鱼腹。
  有人忽然想起来,那个年轻的商人也落水了,估计也遭遇了不幸.......
  郭宋当然也落了水,不过他不是被撞落下水,而是他确定第三艘船是主船后,便直接跳下黄河,他紧紧贴在第三艘侧面,脱去了外套,只穿一条短裤,将木箱子背在身后,他的木箱子是特制的,不会渗水进去,两边还有皮带,可以直接背上肩膀。
  郭宋依旧靠两把锋利的凿子上船,难度很大,船板不容易刺穿,他只能刺入船板之间的缝隙中,缝隙非常细,对眼力和准头要求极高。
  但对于郭宋问题却不大,‘咚!’一声,一根凿子插进了船板,紧接着又是一声,第二根凿子也插进了船板。
  郭宋在船尾一步一步向上攀爬,最后一把抓住了船锚,慢慢探头上去。
  视线很好,甲板一览无余,两侧船舷各靠坐着十几名士兵在睡觉,每个人都裹着毯子,甲板前端有几名士兵在巡逻,估计是刚才打灯,惊动了他们。
  甲板以上有三层楼,楼梯口上也靠坐着两名侍卫,裹着毛毯入睡正酣。
  船尾四周都没有人,郭宋观察了片刻,轻轻一纵跳上了船,拉开船尾一扇小门,里面堆满了扫帚和擦布,他将小门关上,打开箱子穿上一套紧身黑衣,将黑剑和弓箭背在身后,将几样必要的装备揣入怀中。
  郭宋整装完毕,探头看了看外面,外面依旧无人,很安静,他闪身出了小屋,将箱子扔进黄河,一纵身向二楼攀去。
第二百二十六章
绝密信件
  楼船的二层也很安静,楼船分布也有讲究,一般甲板下是船员和普通士兵的宿处,而楼船一楼是接待大厅以及护卫们的宿处,二楼则是主人的寝房了,比较安稳,而三楼视野开阔,一般都作为官房或者书房。
  但元载和路嗣恭的通信究竟是放在书房内,还是贴身放,这就难说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路嗣恭绝不会轻易毁掉这些证据,这可是元载的把柄。
  郭宋犹豫一下,刚要继续上三楼,忽然前方拐角处出现一抹灯光,郭宋连忙后退两步,贴身在船壁上。
  灯光渐渐向这边走来,是一个丫鬟模样的小娘子,手挑一盏灯笼,一边走,一边向河面张望。
  她走到转弯处,郭宋的手闪电般伸出,一把捂住她的口,灯笼失手坠落,不等它落地,郭宋伸脚托住,又将它勾了回来,风太大,灯笼倏地熄灭了。
  “别嚷,否则杀了你!”郭宋在小丫鬟耳边低声道。
  这时,下面有侍卫问道:“上面是哪位?”
  灯笼熄灭惊动了下面的士兵,郭宋慢慢放开捂住小丫鬟嘴的手,低声道:“敢乱说话,扭断你的脖子。”
  小丫鬟却很冷静,她平静地对下面士兵道:“是我,风太大,吹灭了灯,我没事!”
  “原来是桃儿姑娘,你自己当心,需要帮助,可以叫我们一声。”
  “我知道了,你们睡吧!”
  侍卫走开了,小丫鬟低声问道:“你是大娘派来的?”
  郭宋忽然想起公孙大娘说的话,路嗣恭身边有一个丫鬟是藏剑阁的人,看来就是她了。
  “我是!”
  小丫鬟推开旁边一扇舱门,指了指,自己先进去了,郭宋看了看左右,一闪身也跟进去了。
  小丫鬟反锁了门,又重新点亮了灯笼,船舱里立刻变得明亮起来,这是一间空船舱,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一扇小窗,郭宋见小丫鬟也就十一二岁,长得眉目清秀,身材娇小,眼睛里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
  “你就是公孙大娘安插的人?”郭宋有点怀疑地望着她,这丫鬟太小了一点。
  小丫鬟笑嘻嘻道:“你也觉得我长得小是吧!其实我已经十四岁了,四年前就跟在夫人身边。”
  郭宋忽然有一丝明悟,藏剑阁的功能很庞大,不仅是刺客或者保护后宫安全那么简单,它其实还是一个秘密特务组织,遍布各地和各府。
  宝丰酒楼就是一个监视李正已的据点,还有这个小丫鬟,四年前就被派进路嗣恭的府中了,那时路嗣恭还只是一个掌握军权的重臣,天子李豫接到了秘密报告恐怕就是她写来的。
  “你叫桃儿?”郭宋笑问道。
  “我叫春桃!”
  小丫鬟春桃有点恨恨道:“你想想春天的桃子会是什么样?一点点大的小毛桃,分明是在羞辱我,其实我的本名叫做小鱼娘,我生下来就是孤儿,大娘把我们养大,就像她孙女一样。”
  “你会武吗?”
  春桃摇摇头,“只会一点点,但我会水,我能在水下潜一炷香,在水中比鱼还灵活,我的名字因此而来。”
  “说说任务吧!”
  郭宋盘腿坐下问道:“你应该知道我来找什么吧?”
  春桃想了想道:“昨晚老爷在书房里呆了很久,我给他送茶的时候,他是在看信,桌上还好多信,但公子要找的信现在在哪里我不知道。”
  “他的书房在哪里?”
  春桃向上指了指,“头顶上就是,里外两间,不过都有锁,钥匙在老爷身上。”
  郭宋看了一眼船窗,摇摇头道:“我自己去,等会儿我怎么找你?”
  春桃道:“最尽头的一间小船舱是我的,门上方挂着一面铜镜,公子敲三下门,我就开了。”
  郭宋点点头,他走到船窗口,试试了窗口,一纵身便出去了。
  春桃连忙上前,探头出去,只见一片衣袂已经闪进了上方窗内,她暗暗咋舌,大娘是从哪里找来的高手,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她摇摇头,吹灭灯笼,小心翼翼地出去了........
  郭宋无声无息地落在地板上,他进的是里间,窗比较大,看风景很好,透过皎洁的月光,船舱里看得很清晰,船舱宽敞,身边是一对价格昂贵的紫檀木坐榻,中间是一座雕龙茶几,左边舱壁上有一排书架,正面是一张宽大的紫檀木桌子,后面是一张百鸟朝凤的雕花紫檀高榻,屋角还有一只兽头铜香炉,镶嵌在甲板上。
  书房布置得相当奢华,不过书架上却没有书,只有十几件瓷器,固定在架子上,船只摇晃也不会摔落。
  郭宋在书架上仔细找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文书,他又在书桌里寻找,拉开抽屉,最上面一只抽屉里放着一只玉盒,玉盒里有近二十颗宝石,下面两只抽屉里却空空荡荡,连笔墨纸砚都没有。
  但郭宋很快发现端倪,抽屉很短,和宽大的桌子完全不符,他趴下去仰面细看,果然被他发现了,下面还有一只暗抽屉,准确说是一只朱漆木匣镶嵌在抽屉里面的格子里。
  郭宋小心取出了这只暗匣,放在桌上,又趴下去看了看两遍,再没有其他匣子,他这才站起身,仔细打量桌上的木匣子。
  匣子长一尺,宽半尺,厚四寸,是用名贵的黑檀制作,四边镶金,非常漂亮,上面还有一把黄金小锁锁住,郭宋稍稍用力一拧,金锁‘咔吧!’一声断了,他却退后几步,抽出黑剑挑开了盖子。
  里面没有任何机关暗器之类,他这才收起剑走上前,只见匣子里是厚厚的一叠信,都是朝中文武给他的回信。
  郭宋找到了王缙和杨炎的信,却没有发现元载的信,他又找了一遍,却意外发现了田秉嗣给路嗣恭的回信,这倒有趣了,要知道路嗣恭可是坚定的削藩支持者。
  郭宋抽出信,借着月光细看,他嘴角慢慢露出一丝冷笑,好一个削藩的坚定者,竟然私下向田秉嗣购买一万套兵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