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1035

  事实上,作为大唐每年的预算,神策军的军费肯定是有的,但关键是大唐军费开支太大,每支军队的军费都给不足,如果能把盐税控制在自己手上,等于神策军的军费来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掌握神策军军费当然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是大唐每年盐税收入光江淮地区就达六百万贯,已经成为朝廷第一大收入,能把朝廷财源控制在自己手中,对鱼朝恩意义重大。
  所以控制盐税才是刘晏和皇甫温争夺的重中之重,皇甫温控制了盐税,朝廷就不得不看鱼朝恩的脸色过日子,而刘晏控制了盐税,朝廷就完全掌握了财源。
  大唐的盐税实行贩卖抽成制度,一般是派盐铁判官坐镇各个卖盐场地,任凭盐场主和盐商交易,盐官每斗加价一百一十文。
  天下卖盐榷场一共一百余个,其中江淮地区就有四十二个,而且天下十大盐场,江淮就有七个,这些盐场一部分在海边,但由于海边运输不便,所以大部分卖盐榷场都分布在沿江以及漕河两岸的重要城市旁。
  扬州是大唐最大的盐铁集散地,大型的盐卖场就有五座,每年销售量占到大唐年销售量的五成,另外江南地区的盐卖场也归江淮盐铁司管辖,数十名盐铁判官坐镇各地。
  次日一早,郭宋便前往江阳县的长江码头,这里有一座江阳盐场,是大唐最大的盐卖场,每年从这里卖出的盐高达八十万石,要了解各方面情况,这里就是最好的打探情报之地。
  中午时分,郭宋坐着一辆马车来到距离盐场最近的江月酒楼,马车是他用三百文钱一天租来的,他现在是一个典型文士打扮,头戴平巾,身穿淡青色细麻襕袍,腰束革带,腰间佩一把长剑,剑鞘稍旧,他的剑若不拔出来,就是一柄书生们佩戴的寻常宝剑。
  他想把自己装扮成商人,但车夫却把他认定成为大商人的文笔随从。
  “你去看看那些大盐商,哪个不是穿绸披缎,圆肚粗脖子,若不是公子穿着文服,我肯定以为公子是个护卫。”这是车夫说的原话,郭宋也只得默认了。
  马车停下,郭宋进了酒楼,在二楼靠窗找了个位子坐下,大堂上的客人不少,不过看起来大都是跟班随从之类,估计盐商们都坐在包厢雅室内。
  “公子想吃点什么?”
  “给我来三荤两素,要你们店的招牌菜,来一壶清酒,主食有什么?”
  “主食一般是米饭,如果客官想吃面,小店也可以煮一碗面片,多放点肉沫臊子。”
  “那就来一碗米饭!”
  “好咧!公子稍坐,酒菜马上就来。”
  酒保匆匆去了,这时,一名三十岁左右、长得一对极厚嘴唇的男子走到郭宋旁边坐下笑道:“公子好像是一个人过来的吧!”
  郭宋把剑放在桌上,冷冷道:“一个人来有什么不妥吗?”
  “公子误会了,我并无恶意,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李,江阳县人都叫我李大嘴,我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认识人多,黑白两道通吃,一般有什么不方便或者棘手之事,我都可以帮忙解决,收费公道合理。”
  对方的介绍让郭宋眼前一亮,他还正发愁不知从何着手调查呢!这不就送上门吗?
  郭宋把剑收了,微微一笑问道:“还有黑道?”
  “怎么会没有黑道呢?从古自今都有好不好。”
  李大嘴压低声音道:“这是盐场的行话,白道是指官道,黑道是指私盐贩子,还有个灰道,是指盐帮。”
  郭宋点点头,“那盐帮又是什么意思?”
  “盐帮就是指运盐劳工,他们基本上都是来自江淮七县:高邮、丹徒、盱眙、清流、溧阳、当涂、永阳,每个县的劳工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领头人,经常为争夺生意打架,渐渐就形成了七个盐帮。”
  “李兄这一行做得人多吗?”
  “周围有三四个吧!但我是资历最老的,还是子承父业,关系最广,如果连我都解决不了,别人就更别想了。”
  郭宋欣然道:“我请你吃饭吧!我们聊聊。”
  “公子打算关照我的生意?”李大嘴顿时欣喜问道。
  “我主要想了解一些情况,要写一份详实的报告给东家。”
  “请问公子是为谁做事,如果不方便,可以不说。”
  郭宋呵呵一笑,“这倒无妨,长安牛晋,听说过吗?”
  李大嘴点点头,“有所耳闻,但我听说他是有名的布商,莫非他也打算做盐生意了?”
  “能赚钱,为什么不做呢?”
  “这倒也是!”
  李大嘴又道:“我得给公子说清楚,我们这一行打探情报也讲究行情,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情报涉及官场机密,我也要花钱请人喝酒套消息,要价比较高,三十贯,一般都不还价,中等情报就是私盐贩子的消息,或者是最近市场行情,二十贯钱,下等情报就是些基本消息了,如果公子买了上等情报,三天内我问无不答,过了三天还要问,我收半价,过了十天再问,那必须重新付钱了,这是行规,我保证给的消息都是真实的。”
  郭宋想了想道:“如果我想了解整个江淮的情况呢?”
  李大嘴笑道:“这个情况比较特殊,不过我也遇到过,扬州一带我可以让父亲出面,有他出面,没有什么消息打听不到,倒是江南一带我得找同行,不过我父亲也有人脉,可以找到人询问,就是价格稍微贵一点,这样吧!一口价,一百贯钱,三个月内你想知道任何消息我都帮你问到。”
  郭宋点点头,“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李大嘴心中大喜,满脸陪笑道:“那我就先陪公子喝一杯。”
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势严峻
  李大嘴全名叫做李志,也是江都人,他搭乘郭宋的马车回江都,一路上便把江淮榷盐、运输的情况给郭宋说清楚了。
  “江淮盐铁转运司是两个部门,一个是盐铁司,另一个是转运司,盐商拿到盐后,首先要去盐铁司估货,一般都是一石一袋,很容易分清楚,一石盐征税一千一百文。
  盐铁判官估完货物数量后,开出估票,盐商拿估票去交税,换取盐税票,然后盐官会在每一只麻袋上盖上大印,盐商就能凭盐税票出场了。”
  郭宋有些不解问道:“盐商手上的税票最后怎么处理?”
  “卖给零售的盐贩子,一般都是一石一卖,税票跟随盐走,最后盐卖光了,税票也就作废了。”
  “那盐商会不会把税票再收回去,以后卖私盐,他手中也有税票。”
  李志呵呵一笑,“那你太小看沿途的关卡了,每过一个关卡,关卡会在税票后面盖一个章,同一张税票如果两次通过同一个关卡,那就是要抓人扣盐的,一旦认定是私盐,连申述的机会都没有,当场杀头,悬挂人头于关卡上,这些年不知杀了多少人?但还是有人铤而走险,主要是私盐获利太厚。”
  “那税钱怎么处理?”
  “一般而言,税钱每个月一次交给转运司,放在转运司仓库内,每年一次由转运司押解进京。”
  “这样说起来,盐铁司只负责收税,而把钱运去长安,关键在转运司,对吧!”
  “可以这样说,但里面还有些细节,比如盐铁司也有钱库,他们没有按时把钱交给转运司,或者交钱的数量和税票不符,据我所知,这种事情经常发生,盐铁司甚至还可以直接把钱押解去京城,转运司也没有办法。”
  说到这一步,郭宋已经基本上了解了盐税的流转过程,也清楚了双方的势力分布,转运司这一块他们问题不大,关键是盐铁司,刘晏也说过,江淮盐铁转运司主要是偏重转运,而盐铁征税一块,还是由盐铁监直接控制,也就是掌握在皇甫温手中。
  郭宋沉吟一下,对李志道:“给你一个任务吧!我要江淮四十二名盐铁判官的详细身份资料,还有他们之前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我统统要,越详细越好。”
  李志顿时吓了一跳,“这怎么能办到?”
  “是办不到?还是钱的问题?”郭宋追问道。
  “都有点关系,这种调查耗时耗力,还得花钱,没有三五百贯钱休想办下来。”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郭宋毫不犹豫道:“我单独给你五百贯钱,十天之内替我调查出结果,但你也要记住,我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敢弄虚作假糊弄我,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
  马车进了江都城,李志匆匆走了,马车则停在距离南城门不远的江山客栈前,郭宋进了客栈大门,却意外发现孙小榛坐在院内。
  “你怎么来了?”郭宋惊讶问道。
  孙小榛连忙起身挠挠头道:“师叔,是师姑祖让我来的,说你缺个跑腿做事的人。”
  这倒也是,郭宋确实缺一个跟班跑腿的人,什么都让他亲力亲为,他确实有点顾不过来,公孙大娘替自己考虑得很周全。
  “你师父呢?”郭宋笑问道。
  “师父最后被禁足三个月,他严重违反了藏剑阁的规定,不该请师叔出手,现在长安城到处在搜捕师叔,我也不安全了,所以师姑祖奶让我也来扬州。”
  “清虚观那边有事吗?”
  “清虚观没事,酒铺那边也没事,不过听说和师叔身材相仿的人抓了几百个,闹得长安鸡飞狗跳,元相国因此去逼鱼朝恩放人,拖了三天,这些人才陆陆续续放了。”
  “到房间里说话!”
  郭宋带着孙小榛进了客栈,又让掌柜在自己隔壁开了间上房,这才带着孙小榛上了二楼,来到自己房间内。
  郭宋给他倒了杯茶,又问道:“你是怎么过来的?”
  “师叔,我是骑马来扬州的。”
  “我不是问你怎么来扬州,我是问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刘使君告诉我的,我有师姑祖给他的一封信。”
  郭宋等了他喝了水,又问道:“我的身份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别的人就没有了!”
  孙小榛摇摇头道:“师姑祖只是告诉我,师叔是藏剑阁的秘密武器,不准我对外有半点泄露,也不能告诉师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