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10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8/1035

  .......
  柏汋城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他们的被晋军的铁火雷震撼,将士们开城投降,但乌骨城却发生了一些意外。
  主将段忠不想背叛朱滔,坚决不肯投降,在众将们的一致劝说下,都毫不动心,当天晚上,十几名将领忍无可忍,他们在秘密协商后,由三名校尉带兵冲进段忠的寝帐,将他和十几名亲兵悉数杀死,乌骨城的两千将士连夜开城投降。
  乌骨城是鸭渌江的防御主城,它的投降使各个小城都望风而降。
  但安东都护府的核心主城是辽河东岸的辽东城,有三千驻军,主将是朱滔的女婿,叫做魏朝安,他同时也是安东都护府的主将。
  魏朝安发现辽水上出现大量战船,他顿时大惊失色,急发鸽信通知柳城县的王爷.......
  但辽东城已经无法再把消息送出去了,在辽东城以西的江面上,数十只信鹰在天空盘旋,还数百名神射猎手分布在各处树林内,等待着敌军的信鸽出现。
  其实这也是水军主将罗紫玉没有办法的办法,他的战船刚封锁了辽河,便接到晋王的命令,要求他们拦截辽东城和柳城之间的联系,给裴信的骑兵争取时间。
  拦截送信的骑兵容易,但拦截送信的鹰或者鸽子怎么办?好在根据他们掌握的情报,朱滔是用信鸽来传递消息,不是用信鹰,这样就让他们还有一线希望。
  在距离辽东城约十里外的一片树林内,三十名捕猎手已经部署就绪,他们藏身在大树上,专注地望着天空。
  一天下来,他们已射杀了数十只鸟雀,但都不是要猎杀的信鸽,清晨,在一株大松树上,一名士兵正坐在树杈上吃早饭,士兵叫做杨全,扬州人,还不到二十岁,从军也只有两年,他水性好,眼力好,一直在战船上担任眺望兵,所以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装备,一只单筒远望镜。
  他刚把一块干饼放在嘴里,忽然看见一个细小的黑点在天空中盘旋,他连忙拿起挂在脖子上的远望镜向远处天空望去,他忽然大叫一声,连声大喊道:“来了!来了!信鸽来了!”
  士兵们纷纷丢下早饭,张弓搭箭,在天空寻找目标,不多时,一只黑色的信鸽振翅向树林上空飞掠而来,士兵们同时向天空放箭,数十支箭矢从四面八方射向信鸽,信鸽一阵慌忙,扑闪着翅膀要调头回去,一支箭‘嗖!’的射至,正中信鸽的翅膀,信鸽悲鸣一声,从空中坠落。
  士兵们大喜,纷纷攀下树,找到了被射落的信鸽,在它腿上果然绑着一只信筒。
  这时,杨全再次大喊:“又来了一只!”
  还没有来得及下树的士兵连忙又爬回原处,张弓搭箭,不多时,第二只准备飞掠过树林的信鸽再次被士兵们射落。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只信鸽来了,这次探哨杨全表现神勇,不等众人张弓,他率先一箭射下了这只飞得较慢的信鸽,拿到了第三只鸽信,重要情报一般都是连送三份鸽信,三只信鸽被射落,后面就应该没有了。
  罗紫玉得知捕猎手射下了三只信鸽,大喜过望,当即重赏了数十名捕猎手,并提升眺望手杨全为队正。
  与此同时,裴信率领一万骑兵向西挺进,杀进了营州,他们昼伏夜行,绕过了三座守捉,这天下午抵达了白狼水。
  白狼水是一条中等的河流,位于柳城西南方向八十里外,距离南方的朱滔军大营约七十里,正好在柳城和朱滔军大营之间,裴信骑兵插入白狼水,就等于精准地切断了柳城和朱滔军主力大营之间的通道。
  朱滔当然是在柳城,他长子朱灵和军师李伯常等一众文官也在柳城,柳城的兵力只有三千人,守城是不可能了,仅够维持城内的秩序。
  而在白狼山一带和晋军对峙的三万大军由朱滔义子朱权滨统领,这是一个必然会出现的漏洞,朱滔当然不可能让晋军兵临城下,甚至不会让晋军进入营州腹地,便在距离柳城一百五十里外,地势险要的白狼山扎下大营,拦截晋军北上。
  可这样一来,他的主力大军就远离了柳城,如果朱滔兵力足够多,这样部署兵力倒也无妨,可偏偏他只有三万主力大军,加上一万边军和三千民团军,全部加起来也就四万三千人。
  一万边军驻扎在安东都护府,营州就只剩下三万三千人,而和五万晋军对峙,最少也要三万军队才能应对,他兵力不足的漏洞就出来了,只有三千人守柳城。
  郭宋正是看到了朱滔这个兵力不足的漏洞,才命令裴信秘密穿插,赶在朱滔发现危机之前切断柳城和主力大军之间的联系。
  一队骑兵护卫着一支粮车队由远而近,沿着官道向白狼水方向驶来,这支粮车队由一千辆大车组成,都是由健骡拉拽,满载着两万石粮食,前往白狼山大营。
  大营内可是有三万大军,分配到每个士兵手中只有六斗粮食,只能供士兵们吃二十天,但筹集这两万石粮食就已经很不容易,他们从奴隶那里剥削来的粮食都用来支撑朱邺征讨新罗,留给营州并不多,一旦进入战时状态,粮食耗费就成倍增加,营州的粮食库存开始吃力了。
  白狼水上有一座浮桥,骑兵先过了桥,紧接着是大车开始过桥,就在这时,旁边树林忽然一阵乱箭射出,刚过河的骑兵措手不及,纷纷被射中落马,五百骑兵一阵大乱。
  “呜!”
  树林内号角声吹响,伏击的骑兵从三个方向杀来,数千骑兵迅速将五百朱滔军骑兵分割成无数小块,除了投降,他们无路可走。
  对岸的大车也慌了神,车夫纷纷跳下要逃走,埋伏在对岸的两千余骑兵杀来,将车夫和粮车团团包围,车夫们吓得跪地求饶。
  一刻钟后,数千士兵押送着俘虏和千辆大车前往晋军的临时驻地,朱滔的粮车队来得很及时,正好解决了裴信军队的粮食不足问题,他们每人只带了十天的干粮,再过三天,如果主力大军还没有过来,他们就只能暂时撤退了。
  朱滔送来的大量粮食补给,足以让他们呆上两个月也不缺粮食........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骤陷绝境
  水军封锁了辽河,消息传不过去,辽东城事实上已成为孤城,晋军的出兵速度极快,在拦截信鸽后的第三天,三万大军在主将李冰的率领下抵达辽东城。
  辽东城便是汉朝的襄平城,也曾是高句丽的东部重镇,高句丽被灭亡后,辽东城又成为安东都护府军衙驻地,最多时曾有人口近二十万,但现在人口已大量减少,但城内居民依然有数万人之多,多民族混居在城内。
  辽东城的城池分内城和外城,外城墙高大坚固,周长达三十里,太子河从西北角穿过城池,从东南角流出,形成了两座水门。
  辽东城的城墙虽然高大坚固,但城内的兵力太少,只有三千人,根本就守不了周长达三十里的城墙,宽阔的城墙反而成为了辽东城的软肋。
  李冰骑马在城下打量辽东城,他已是身经百战,攻打过无数城池,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基本上看了一圈,辽东城该怎么攻打,他心中就有数了。
  辽东城有两个明显的弱点,一个是兵力太少,另一个是城墙太破旧,估计差不多快七八十年没有翻修过了。
  敌人兵力太少,可以用多点强攻的手段直接攻上城头,而城墙太破旧,就是铁火雷发挥威力的时候了。
  城墙破旧不仅仅是指城门,也包括城墙本身,城砖长年累月被风吹雨打,很多都变得酥碎了,到一定时候,就会不堪重压而坍塌,所有很多城池每年都要轮流进行城墙修葺,主要就是更换酥碎的城砖。
  七八十年没有修葺过的破旧城墙,是绝对经不起巨型铁火雷的一击之威。
  跟随李冰一起查看城墙的人群中,还有几名随军老工匠,他们对各种城墙的结构了如指掌,这时,一名工匠头领对李冰行一礼道:“启禀将军,我们商量了一下,意见基本上比较统一,水城门两边的墙体单薄,里面有空洞,墙砖常年受水渍和风化影响,变得更加酥碎,比别的城墙更容易摧毁。”
  李冰点了点头,他本来考虑的是城门,但估计城门里面已经被巨石堵死了,那么城墙的最薄弱处就是理想的爆破点了,工匠们推荐的是水城门两边,李冰也知道水城门的结构,里面确实有通道上城下城,所以中间是空的,不像其他城墙内填满了泥沙。
  他又绕到东南角,仔细看了看城外的河流,河流两岸长满了一人高的杂草,他心中迅速有了一个圆满的攻城计划。
  李冰回头对副将赵琳道:“传令三军列阵,准备攻城!”
  “遵令!”
  赵琳调转马头飞奔而去........
  三万将士没有扎营,就在三里外原地休息,忽然间,战鼓骤然敲响,‘咚!咚!咚!’
  鼓声急促,这是聚兵的鼓声,正在休息的士兵立刻起身集结,西城头上也开始紧张起来,魏朝安从四面八方向西城调兵,他发现敌军的攻城武器不多,极有可能会进攻西城。
  这时,东面的太子河上飘来一只小船,船上没有人,只有一口大木箱,其实这里面有明显的漏洞,小船怎么可能自己逆流而上,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会猜到下面有人在水中推动小船前行。
  可惜,东城几乎没有士兵了,只有不到百名士兵,他们都集中在城门上方,从他们角度看过来,视线被小河两岸一人高的杂草挡住了,小船便紧靠着岸边缓缓而行,尽量让高高的杂草挡住船身,除非是从正面俯瞰,否则很难发现这艘小船。
  不多时,小船驶入护城河,立刻进入东南角的水门道,水门内放下了三道手臂粗细铁栅栏,封死了进城的水道,水下还抛落数十块巨石,堵死了铁栅栏下的缝隙,想从水门下方游进城也不可能了。
  几名士兵从水下一跃而出,他们配合默契,不多时便从城墙上的裂缝内,用细铁钩子拉出了几块城砖,其中一块城砖甚至断成了数块,很快他们眼前出现了一个大洞。
  众人一起用力,直接将沉重的木箱塞进城洞内,将顶盖打开,露出了一卷火绳,一名士兵抽出一支火折子,迎风一甩,火折子燃了起来。
  四人点燃了火绳,翻身跳入水中,他们也顾不上小船了,拼命向远处游去,就在四人游出七八十步,城墙洞内一道红光迸射,紧接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四人同时潜入水中,紧靠在河岸两侧,他们在水中都感到了大地在晃动。
  无数的碎砖如雨点般落下,两名士兵闷哼一声,他们被天空落下的碎砖砸中了。
  过了好一会儿,四人在水面冒头,一起向水城门望去,他们都有点呆住了,整个水城门都消失了,还能看到一扇扭曲的铁栅栏,坍塌的城墙近两里长,倾泻而下的城砖和泥沙甚至填没了护城河。
  整个城墙都已经腐朽,只需要一点外力,它们就会自行坍塌,巨型铁火雷造成的小地震便是这致命的外力。
  爆炸声便是信号,在西城集结的三万大军迅速向东城奔来,五千骑兵一马当先,率先冲到东南角,小河上已经铺上了木板小桥,他们跨过小河,越过护城河,直接从坍塌的城墙上冲进了城内,紧接着,剩下的两万大军也冲进了城内。
  还有五千骑兵在外围巡防,专门抓捕逃出城的敌军士兵。
  城内已经乱成一团,士兵们丢盔弃甲,四处奔逃,大多数逃进民居,隐藏起来,但还是有少部分士兵逃出城外。
  魏朝安化妆成一名小兵逃出了城,他混在一大群士兵中向北面逃去,但逃出不到两里,他们便被数百名骑兵包围了。
  士兵们吓得纷纷跪倒,举手投降,这时,一名校尉带着十几名骑兵从城池方向奔了过来,校尉勒住战马高声喝道:“这里面有没有守城军主将?谁举报,有重赏!”
  晋军没有找到敌军主将魏朝安,有士兵举报,魏朝安装扮成小兵逃出城了,李冰立刻派人四处去拦截。
  一名士兵看了一眼魏朝安,眼珠转了两下,魏朝安大惊,刚要上去按住士兵,不料这名士兵一跃而起,回头指着魏朝安大喊:“我揭发,他就是主将魏朝安!”
  魏朝安顿时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目光无比恶毒盯着揭发他的士兵。
  数名骑兵冲上前,用长矛顶住了魏朝安的咽喉,几名士兵上前将他按倒,用绳索捆绑起来。
  黄昏时分,包括魏朝安在内的七名将领被押上城头处斩,人头高高挂在城墙上,这便是郭宋的命令,不肯投降者,城破后将领皆斩!
  ...........
  次日上午,郭宋率领大军抵达了辽东城,他进城接见了辽东城的文官以及城内数十名士绅代表,安慰他们一番,再三给他们说明,朝廷大军只是为了消灭朱滔,绝不是针对辽东的百姓,辽东广大民众,无论是汉人还是其他民族,只要是忠于朝廷,并安分守己,那么他们同样也是朝廷的子民。
  在郭宋的授意下,辽东城长史高环给父亲发送了一封鸽信。
  安抚了城内百姓和官员,郭宋没有在辽东城过多停留,当即率领八万大军渡过辽河,向柳城方向迅猛杀去。
  此时,朱滔已经意识到形势不对了,两名送粮骑兵侥幸逃脱,他们逃回柳城汇报,送粮队遭遇了一支晋军骑兵伏击,粮队被掳走。
  如果说这支伏击粮队的骑兵只是让朱滔略略生疑,毕竟南面的晋军也会派一支骑兵绕过来袭击粮队,那么几名商人传来消息,辽河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船队,这才终于让朱滔恐慌起来。
  朱滔很清楚这支庞大船队从哪来过来,一定是从登州出发,配合南面姚锦从辽西走廊北伐,水陆夹攻营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8/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