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10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4/1035

  金州城内已是满目疮痍,就像一个被蹂躏得奄奄一息的女人,原本二十万人口的新罗京城已剩下不到一半人,东胡士兵挨家挨户搜查逃兵,导致满城浩劫,家家户户都有亲人被杀,被杀之人基本上都是青壮男子。
  女人们大部分都被凌辱蹂躏,只有一千余名年轻贵族女子侥幸逃过这一劫,但并不是她们运气好,而是她们的命运不同,她们是要送回部落献给各个酋长们,甚至是将作为祭品献给长生天。
  各种财产都被洗劫一空,连粮食也被抢光,城内饿殍遍野,无数幼儿嗷嗷待哺,城内百姓都已经麻木了,只剩下老弱妇孺,连晋军进城也看不到他们的喜悦,整个城内被死亡的气息所笼罩。
  杨猛率两万军队用巨型铁火雷炸开了北城门,大军进入城内,激战一番后,占领了敌军的军营,数千契丹士兵退出了城池。
  杨猛随即命令士兵在大街上架锅熬粥,赈济饥民,城内跑来领粥的百姓排满了长队,士兵开始清理城池,将尸体抬出城烧掉掩埋,各种垃圾也清理出城,并挨家挨户发放干粮,安抚百姓。
  下午时分,郭宋率领大军抵达了金州城,大军在城外扎下大帐,他在千余骑兵护卫下进了金州城,李冰跟随在一旁。
  城内的萧条着实出乎郭宋的意料,城内并没有实行戒严或者宵禁,但看到的都是老弱妇孺,他们手中拎着粥,匆匆向家里走去。
  半天,郭宋看不到一个青壮男子,“怎么全是老弱妇孺?”
  郭宋不解地问道:“青壮男子都杀光了吗?”
  李冰摇摇头,“差不多杀掉了一大半,还有一小部分送去契丹那边开矿去了,东胡人确实残暴,只要手上有老茧,就认定是士兵,毫不犹豫杀掉,女人除非太老或者太小,大部分都逃不过他们的魔掌,他们原本是要把年轻女人全部送走,但没有来得及,被杨猛的军队救下来了,差不多有三四万人。”
  郭宋倒生出一个念头,他的士兵很多都没有成婚,也不太好找妻子,倒是可以让他们娶了这些女人,留在新罗,分给他们土地和财富,他们就会成为新罗的中坚阶层。
  这件事倒不急,他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些女人都放回家了吗?”
  “能回家的都回家了,剩下还有近两万人无家可归,卑职的意思是,如果她们愿意,可以让她们嫁给我们的士兵,我们一部分士兵就可以在这里成家立业了。”
  郭宋笑道:“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这件事交给杜司马来操作,我们集中兵力消灭东胡余孽。”
  停一下郭宋又问道:“城内还剩下多少士族?”
  “没有了,一个都没有了,听说朱邺原本是想活捉金彦升送去契丹,但金彦升也死在乱军之中,最后连尸体都没有找到,都被东胡人一把火烧掉了,城内没有来得及逃走的贵族也被朱邺集中起来屠杀掉,连孩童都不放过。”
  虽然朱邺的所作所为深度契合郭宋的战略,但他连孩童都不放过的残暴行径还是让郭宋难以接受,无论如何,这些东胡人得为自己的残暴付出代价。
  这时,裴信骑马奔来,躬身道:“卑职参见殿下!”
  郭宋冷令道:“裴将军和杨将军可率领三万骑兵追击敌军,务必将东胡人赶尽杀绝........”
  “卑职遵令!”
  裴信接过军令,躬身行一礼便匆匆去了。
  郭宋并不是很担心敌军会北逃,张云率领三万大军和两万水军以及数百艘大船已经封锁了汉江,已经完全切断了东胡军队的退路。
  他又派出十支军队,每军两千人,赶赴各州去清剿东胡人占领军。
  ..........
  朱邺一口气逃出四十余里,见晋军不再追赶,这才停下整理残军,他的六万大军只剩下两万一千余人,其中至少三四千人带伤,失去了战斗力。
  他召集剩下了几名万夫长商量对策,这一次所有人都被吓破了胆,尤其是耶律洪文,他亲自目睹城门被炸得粉碎,城墙坍塌,晋王竟然会使用妖法,在他的描述下,所有大将心中皆恐惧异常,异口同声要求北撤。
  事实上,他们已将沿途掳掠的大量奴隶和财富都送回了部落,接下来该他们享受了,他们可不想把小命丢在新罗。
  朱邺自己也没有了主意,但有一点他很清楚,他这点兵力根本不是晋军对手,能逃多远就逃多远吧!
  他当即下令,“大军继续北撤!”
  两万大军也不顾疲劳,昼夜行军,第三天清晨抵达了汉江,汉江上他们曾经搭建了三座浮桥,汉江对岸的汉州城,朱邺还有两千驻军,但现在,三座浮桥都不见了,只看见几艘大船在汉江上巡航,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些大船是从哪来的?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敌酋授首
  朱邺几乎要绝望了,郭宋军队竟然封锁了汉江,让他们怎么北撤?
  他们粮食在路上就已经断绝,战马也被杀了吃掉,只剩下朱邺和几名万夫长的马匹,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就指望着去汉江对岸的汉州城好好大吃一顿。
  但现在他们居然过不了江,所有人都向朱邺望去,朱邺也同样充满了愤怒和绝望,万般无奈,他只得下令道:“全军向东撤退!”
  他们只得向东撤退,看看能否找到一处没有被敌军战船封锁的江面,渡江北撤。
  但他们刚走了不到一里,远处尘土飞扬,声如雷鸣,敌军骑兵追杀来了,东面也出现了敌军骑兵,对岸也出现了无数敌军,他们被包围了。
  朱邺抽出战剑,绝望地大喊道:“弟兄们,和敌军拼了!”
  两万东胡军也同样绝望了,他们体力消耗殆尽,饿得连兵器都拿不动,他们哪里还能和敌军强大的骑兵作战?
  他们迅速集结在一起,就在这时,身后战船上箭如雨下,从后面袭击东胡士兵,腹背受敌,绝望的东胡士兵纷纷拔刀,呐喊着向杀来的骑兵冲去。
  三万骑兵从南面和东面汹涌杀来,裴信挥枪厉声大喊:“赶尽杀绝,不留战俘!”
  骑兵如风驰电掣杀进了敌军人群之中,战刀劈砍,长矛刺杀,一个个东胡士兵倒在晋军骑兵的刀下........
  这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尽管东胡士兵兵力不少,但他们士气已经丧尽,毫无抵抗之力,就像一群群待宰的羔羊,眼睁睁地看着敌军骑兵杀向自己,感受到锋利长矛刺穿自己胸膛的剧痛,感受到自己人头被劈飞时那一刻的黑暗,他们只剩下临死前的垂死哀嚎。
  朱邺和的亲兵被数百骑兵包围,二十几名亲兵很快被杀尽,只剩下朱邺一人大喊大叫,声音嘶哑,挥舞着大刀和晋军骑兵拼杀,他武艺高强,却无心恋战,企图冲破重围向东面逃窜,但他走不了,前后左右都是晋军骑兵,把他围得像铁桶一样、
  裴信发现了朱邺,他见朱邺颇为勇猛,便摘下弓箭,抽出一支箭,拉弓如满月,一箭射去.......
  裴信的箭术在晋军中仅次于晋王郭宋,号称天下第二箭,这一箭从几名亲兵缝隙中穿过,也遮住了朱邺的视线,‘噗!’一箭正中朱邺的咽喉。
  朱邺一手扼住咽喉,一名士兵抓住机会,长矛狠狠刺向朱邺后心,这一矛直接将朱邺背心刺穿,刺穿了他的心脏,朱邺当即阵亡,紧接着五六支矛同时刺穿了他的身体,将他尸体挑了起来。
  东胡士兵四散逃命,被骑兵追赶屠杀,不少士兵跳进汉江求生,绝大部分都溺死在江中,就算会泅水,也同样会被船上箭矢射杀在江中......
  中午时分,这场一边倒的屠杀终于结束了,两万一千多名东胡士兵全部被晋军骑兵杀死,没有一个活口,但这场激战,晋军也付出了两千余人伤亡的代价。
  与此同时,各州对东胡士兵的清剿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在混战中,少数侥幸逃过东胡人屠杀的新罗士族也跟着遭殃,死在混战之中,但究竟是死在东胡人手中,还是死在晋军手中,已经无从追查了,所有黑锅都由东胡士兵去背。
  郭宋心里很清楚,这是铲除剩余新罗士族的最好机会,现在不除掉他们,将来必然会成为隐患。
  四月初十,十五万郭宋统率的大军彻底全歼了朱邺的九万东胡军,郭宋下令军队休整五日。
  这天下午,行军司马杜应星来到晋王大帐,郭宋心情很好,他正在翻看一本厚厚的名册,这是晋军士兵和新罗女子配对的名册,郭宋没想到士兵报名会这样踊跃,一共三万五千人报名。
  “一共有多少新罗女子愿意嫁给晋军士兵?”郭宋笑问道。
  “回禀殿下,现在不光是金州城的女人,还有金海都的女子,加起来超过五万人,都是十六七岁以上或者二十余岁的女子,她们都愿意嫁给晋军士兵,新罗本来就女多男少,现在出现这么多青壮男子愿意娶她们,她们当然很乐意。”
  “那怎么给他们配对?”
  杜应星苦笑道:“人数太多,两情相悦是不太可能了,只能用抽签的办法,卑职打算给所有女子编上号,让士兵们抽,抽到谁就是谁了,这是天意,是天赐姻缘。”
  郭宋点点头又道:“要给士兵们讲清楚,娶了新罗女人,就要留在新罗,我会分给他们丰足的土地,分给他们房产,还会封他们勋官,他们甚至想娶两个新罗女人也可以,总之一句话,他们若留在新罗,我绝不会亏待他们。”
  ………
  郭宋随即宣布了留在新罗的士兵待遇,凡愿意留在新罗的士兵,给予三顷土地,五十年内免田税,士兵及其子女终生免予其他税赋,给予县城或者乡村内的房宅一座,县城房宅面积不低于两亩,乡村面积不低于三亩,每人再给予三百贯安家费,封飞骑尉以上勋官。
  这两天,整个军中的话题都是要不要迎娶新罗女人,要不要留在新罗,这个话题引起了士兵们激烈的讨论,有士兵表示还是想回家乡,但也有士兵认为,在新罗做个小地主也不错。
  不过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留在新罗地位会很高,他们的子孙很可能会成为新罗的贵族,正是这一点颇为吸引晋军士兵。
  讨论的结果,愿意留在新罗的晋军士兵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又增加了一万多人,郭宋给予的优厚待遇激励着士兵,十五万大军中有三成愿意留在新罗,如果去除已经成婚的士兵,实际上愿意留下的士兵超过了半数。
  士兵们随即进行了第一次抽签,两万四千名士兵和两万四千名年轻的新罗女子在晋王郭宋的证婚下,正式结为良缘,军队拿出两万四千顶小帐作为他们的临时洞房。
  数千支火药箭飞射上天空,在夜空中炸开,五彩斑斓,庆贺士兵们新婚之喜.......
  郭宋也是趁热打铁,在士兵们头脑发热之时将生米做成熟饭,至少他们现在都是自愿留下,总比以后强行让他们留下要好得多。
  在汉江河口以西的海面上,数十艘大船正乘风破浪向新罗驶来,为首大船上站着相国张裘安,张裘安将出任第一任新罗国国相,而新罗国王由郭宋兼任,张裘安实际上就是新罗的最高行政官,新罗驻军都督由杨猛出任。
  跟随张裘安一起来新罗的,还有一百多名文官,他们都是从关陇各地挑选的县级官员,到新罗后,这些文官将各升一级,。
  另外还有数百名年轻文吏跟随,任期为五年,这数百名年轻文吏主要是来新罗任教,并协助县官治理地方,他们都是明经科进士,有出任官员的资格,将来文官任期届满后,就将由他们继任。
  由于任期时间较长,一些人带着妻儿上任,但大部分年轻文吏都尚未成婚。
  从去年十二月起,他们便齐聚长安进行培训,主要是语言培训,他们需要能听说简单的新罗话。
  随船还运来了大量书籍、笔墨等物资,为此,政事堂制定了三十年的新罗及辽东改造计划,通过长期教育,用一代人的时间,将新罗和辽东百姓逐渐同化。
  “相国,卑职听说新罗贵族已经消亡殆尽了,这个消息是真的吗?”问话的礼部侍郎卢佑安,他将出任新罗国副相,成为张裘安的副手。
  张裘安点点头,“我也听说了,但没有确切消息,不过我估计是真的,东胡人攻下了新罗国的都城,大肆杀戮,这些贵族和士族首当其冲,其实没有这些贵族和士族是好事啊!”
  “相国说得对,卑职在和几名官员闲聊时,他们有点担心,新罗人会不会起来造反?”
  张裘安微微一笑,“为什么要造反?一般百姓都是最能忍受,只要能活得下去,没有谁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造反,真正想造反的就是那些野心家,鼓动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跟随他们造反,如果百姓能吃饱饭,能穿暖衣,能有遮风挡雨的房子,绝对不会跟随他们造反,反而会举报他们。”
  “可是我们光靠一百多名官员,能管理得好整个新罗?”
  “这一百多名官员可不光是治理新罗,还包括辽东,人数是少了一点,所以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和我们有共同利益的新罗人,有了共同利益,他们甚至比我们还要更卖力,更尽心同化新罗人,他们也怕子孙被清算嘛!所以只要大家都同化了,他们就成了最大获利者,再说,我们还有几百名年轻文吏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4/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