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4(校对)第10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1/1024

  这样的故事当然更有味道,可惜,观众在朝着低龄化发展,年轻的观众人群越来越多。
  八零后、九零后对特悲惨的故事普遍无感!
  而且青春片哎,拍给八零后看的,当然要符合我们的时代感!
  果断更换了导演、编剧,换成了八零后的导演……
  这一点做的很对,电影项目成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面对的阶层,如果你想拿奖,那就往人性的路子上走,故事设置的越悲惨越好,最好主角是神经病,如果面对的是观众,那就别整那么多我们不感兴趣的东西。
  王小帅《闯入者》巨亏,他抱怨市场,抱怨院线,现实活生生把一个‘艺术家’逼成了祥林嫂……
  回到《同桌的你》,首先可以肯定,《同桌的你》绝对不是一部普遍意义上的不错的电影,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作品的逻辑、剪辑,充满了问题,但是它是很工整的结构形式!
  以浮光掠影的方式把80前的过去20年笼统的讲述了一遍,同桌,初恋、打架、小虎队、铁皮玩具、画着李雷和韩梅梅的英语课本、大白兔奶糖、高考、游行、非典、911、开房、堕胎、兄弟、女人、情敌、出国、分手、结婚、怀念青春……
  我们的观众在影院看到这玩意就够了!
  在加上《同桌的你》传唱了二十年,高晓松压箱底的东西,票房大卖可以理解。
  这部片子,辉文出资百分之六十,主控发行……
  ……
  我时常怀疑,我们的导演为什么拍不好青春片?
  很多人跟我一一样,经常为了寻找一句话去看整部电影,比如天使爱美丽中:没有你良辰美景可与何人说;又比如开往春天的地铁里: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只是在这一刻突然很想她;再比如王家卫的很多电影,《东邪西毒》、《重庆森林》、《春光乍泄》。
  前两天看到了这么一句话: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是来自《再见金华站》,豆瓣一搜,分数挺高,微电影……
  再搜一搜导演,毕鑫业,出生于1990年1月18号……
  啧啧,同样是姓毕的,某位磨了十二年给观众带来了一坨狗屎……
  毕鑫业,代表作《一起同过窗》,《一起同过窗》我是知道的,本着对国产影视剧的深恶痛觉,一直没有勇气点开,看完《再见金华站》觉得,确实需要找个时间好好看一看了。
  《再见金华站》是一个普通到极点的作品,估摸着整部作品的成本都没到一万,微电影嘛,又是毕业作品,可以理解。
  讲述的故事也很简单:一个高三男生因为母亲送的闹钟每天早起,却因此偶遇了楼上一位同一中学的的女孩,男孩因此暗生情愫,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逐渐使女孩对她产生好感,但在想进一步发展之时,女孩却为了学习而被迫搬家。
  故事的高潮就是男孩当面读了自己写的诗,女孩微微一笑,扭头说了句‘喜欢’……
  如果换了一般的导演,估摸着直接就安排一场吻戏或者牵手戏份,《再见金华站》没有这些……
  男孩似乎受到了鼓励,直接蹦了起来!
  你看,说了,就俗套了。
  不说,反而有味道。
  没有一丁点俗套、狗血的爱情,主题也很简单,却真正拍出了许多同类型青春爱情片所难以表达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感。
  到底是什么使得本片如此有魅力呢?
  可能就是最简单的青春感!
  毕鑫业是一个好导演。
  在整部电影中,那个住在他们楼上的女孩子没有说一句话,直到最后,影片的最后,才说了一句“喜欢”。
  这让人想起姜文的《阳关灿烂的日子》,真不知道这个女孩子说“喜欢”的时候,究竟是确实发生过的事情,还是只是男主角想象中的样子。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将时间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状态,我们生活的当下时间,总是转瞬即逝,所谓的当下,只不过是不断成为过去的一个点而已。所以,去追问这个邻家的女孩到底有没有说过“喜欢”这两个字,有这个必要吗?
  这些年影院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刮起青春片浪潮,收割着80,90后流失在岁月里的来不及安放的心头之痒。但一阵又一阵喧嚣过去,除了叠加的失望之外,时代似乎也渐渐接受了这种迷离。难得的几部算得上好评的青春片,基本都出自台湾,对于大陆观众来说,清新的小口味是不错但总有种隐隐的陌生感。
  《再见金华站》满满的诚意,我感动它愿意披那件趴着虱子的旗袍,它不华美,也不炫酷,但它真实。
  姑娘全部的台词只有一句,但就这一句,分量最重。
  “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很多次见到过这句话,显示来源于《再见金华站》,才让我对这部影片充满兴趣。
  只是我并没有在影片里看到过这句。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重新再来一次,我确定我还是会喜欢你,就像在暗夜里抬头看到星光一样喜欢你。
  村上春树曾言,记忆终将是会淡去的,留在我们体内的只是滤去不美好之后的美好。生命“随年月淡去,随记忆老去”如何在喧嚣繁杂的世界里留下宝贵的记忆与故事,唯有我们的笔和影像。每一个影视创作者,终究都是一个造梦人,只为在大千世界留下你和我的名字。
  对了,男孩写给女孩的诗是这样的:
  这是个喧嚣的世界
  我从未觉得安静过
  他的繁荣
  他的昌盛
  带给人们却只是更多的疲惫
  更多的抱怨
  于是我捂住双耳
  不去听他的疲惫
  不去听他的昌盛
  不去听他的繁荣
  也不去听他的抱怨
  于是我以为我的世界安静了
  只是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人
  哪怕她不曾对我讲过一言一语
  但我却听得到她的声音
第11章
番外十一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伏尔泰说过,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许辉是很喜欢读书的,身为导演,阅读量不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有时候,拉投资,遇到了博览群书的金主,你要是跟不上他的节奏,就很难讨到他的欢心,金主爸爸也就不可能砸钱给你,那投资就泡汤了!
  比方说金主爸爸说了一句‘我的感情像一杯酒。第一个人碰洒了,还剩一半。我把杯子扶起来,兑满,留给第二个人。他又碰洒了。我还是扶起,兑满,留给第三个人……’
  你必须要接上‘感情是越来越淡,但是他们每个人,都获得的是我完整的,全部的,一杯酒。’
  这句话出自七堇年《澜本嫁衣》。
  知名度不算很高的一部作品。
  其实,全中国每年出版接近20万册的图书,想要全部浏览是不可能的。
  所以,需要根据掌握的情况大致判断金主喜欢的文学类型,然后拼命恶补。
  导致许辉虽然读了不少书,但都是囫囵吞枣捡其中有意思的文字死记硬背,好拎出去装逼……
  当然,这个时空不太一样,许辉没必要拉投资,一般都是投资人主动找他,他还不一定有时间见他们!
  所以,他就有很多时间读书了。
  刚好拍摄《驴得水》不怎么需要费脑子,按照电影语言一点一点拍呗,而且演员表现很好,尤其是任素汐。
  将一个大时代背景下内心单纯、表面放荡的复杂角色演绎得让观众不仅不讨厌反而同情、怜惜、喜欢,这其实是件很难的事情,用力少了只剩下放荡,用力过猛显得矫情。
  所以,不管杨幂还是丫丫想要这个角色,许辉都拒绝了。
  无他,单纯觉得她俩可能演不出那种感觉……
  任素汐是个很怒的演员!
  尤其是拍那场扇耳光的戏份,任素汐从2012年演《驴得水》话剧至今已经演了无数遍,每次都要经历扇耳光、剪头发这样虐心的戏份,有个数据似乎可以证实演员的不容易,话剧演了三年,她抽了自己1500多个巴掌!
  还有,原版的剧情有一点小硬伤,张一曼这么个对性开放的姑娘居然因为头发被剪了所以就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1/10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