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听到这烦人的叫喊,王岳的脸色是越发的阴沉了,立刻就冲伺候在外头的手下道:“把他给我拿下,教他知道这里的规矩!”
几名下属立刻扑了上去,一把就将来人给按住了,便欲拖了他往外走。这让来人一阵惊慌,赶紧再次大叫了起来:“王公公,奴婢是来向您报蓟州方面消息的,真是大好消息哪……”
本来王岳是连什么消息都不想听的,可在听到蓟州二字后,却又立刻改了主意,赶紧叫道:“把他给我带过来。”现在蓟州居然还能传回对我来说是喜讯的消息么?这让他顿时有些了些兴趣。
那人有些狼狈地被带到了王岳面前,也不用王公公发问,就把自己的身份给报了出来,他是东厂里的人,随后又把自己刚得到的蓟州传回来的消息给道了出来。
而在听完他的这一番讲述后,本来还满脸阴郁的王岳脸上果然露出了狂喜之色,他更是霍地站起身来,上前盯着对方的面庞道:“你说的可是实情?”
“奴婢不敢欺瞒公公,此事乃是我们东厂在安插在蓟州军中的眼线查探到的消息,这里还有他们的密报呢。”说着便把一份密信都呈送了上去。
王岳伸手接过,仔细扫看过上头的内容后,脸上的笑容是越发的盛了。当下又是大笑数声,整个人的阴霾之气一扫而空,随后便大步出门,快速而去,他是一刻都等不得了。
一顿饭工夫后,王岳已来到了天子正处理政务的文华殿的偏殿前。在深深地呼吸了几口,按捺下喜悦的心情,又转化成愤怒之状后,他才小步来到殿门口,小意地说道:“陛下,奴婢王岳求见。”
“进来吧。”皇帝正好看完了一份奏疏,想要松泛一下筋骨呢,一听这话,便笑着冲他一招手。这两天朱祁钰的心情相当不错,对下面的人态度也就显得越发亲切了。
知道其中原委的王岳心里又是一阵不是滋味儿。但很快就调整了情绪,进殿后就冲皇帝跪下道:“陛下,奴婢有要事启奏。”
“却是什么事啊?你且起来说话嘛,不必如此多礼。”皇帝笑着摆了下手道。
“奴婢不敢,此事实在太大,奴婢怕陛下怪罪。”
“能有什么事情会叫朕对你动怒,你只是个报信的嘛。”皇帝依然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
“东厂刚传来消息,如今还在蓟州的卫诚伯陆缜他居然,居然……”王岳说着,还露出了一丝义愤填膺和为难的样子来。这反倒更勾起了朱祁钰对此事的兴趣,赶紧道:“有什么话就直说,不要这么吞吞吐吐的!”
“那陆缜他居然与朵颜部的人勾结,答应把我大明军中的粮食、甲胄和兵器等都白白送与他们。陛下,这可是实实在在地出卖朝廷,与外族勾结哪!”王岳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便把此一事完整地道了出来。说完后,更是拜倒在地,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
而一瞬间,本来还笑意满满的天子脸色立刻就僵住了,随后身体一阵颤抖,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半晌后,他才听到头顶处皇帝不带半点感情的声音:“你说的可是实情?当真是陆缜他把朝廷的粮食兵甲私下里送给了鞑子?”虽然他知道严格说来朵颜部并不算外敌,但他们到底是外族哪,怎能把这些重要的物资不经朝廷同意就送与他们呢?
“千……千真万确,这都是东厂探子冒险查到的结果。”王岳稍作犹豫,还是一口应了下来:“陛下,此风可不能长,一定要查办陆缜!”
“朕知道。他要是真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朕绝不容他!”皇帝眼中也露出了决绝之色。哪怕对方之前立下过再多功劳,敢在这等事关国家社稷和边境安定的事情上犯下大错,他身为天子就绝不能轻饶了他。
“这就让锦衣卫……,不,由你们东厂派人前往蓟州把陆缜给朕拿回来。朕要当面问他,他到底为何竟敢干出这等祸国殃民的事情来!”皇帝随后便怒而下旨道。
王岳一听,心下更是一喜。这可真是太好了,只要有了这道旨意,还愁解决不了陆缜这个眼中钉么?他甚至都不用把人带回京师,在半道上就能结果了他,而且还能给他冠上一个畏罪自杀的罪名!想到这儿,王公公的眼里已闪过了浓重的杀机……
第983章
误会了
要是放在几年前,即便身边有人拿这样的罪名状告陆缜,恐怕朱祁钰也得先怀疑一下其中的真伪,而不是立刻就对此深信不疑了。奈何如今君臣之间早已生出了间隙,有些谗言就更容易为其所信了。
甚至于对陆缜怀有不满与猜疑的皇帝都希望这名臣子干出如此糊涂的事情来。不然以他原先的声望与地位,再加上此番在蓟州所立下的军功,恐怕连自己都不知该如何封赏他了——虽然陆缜有意在捷报里除去了自家功劳,但朝中君臣还是能猜到他在其中作用的,自然得考虑如何论功行赏,不然可是会寒了边军将士之心。
而现在陆缜闹出勾结朵颜部的事情来,反倒让皇帝有了借口不作封赏,甚至于还能借此打压一下这个已经不受自己控制的臣子。至于到底该如何定陆缜的罪,此时的朱祁钰却还没想好呢。
王岳见皇帝再没有了吩咐,便又行了一礼,这才小意地退出了殿去。他知道,如今天子正在怒头上,自己可得小心些。不过这对他来说可实在是件天大的好事了,一旦陆缜被定罪除去,则锦衣卫必然群龙无首,东厂反身压制他们的机会终于是来了。这让退出殿来的王岳脸上迅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脚步匆匆地就往外走去,为防夜长梦多,他得尽快派人赶去蓟州捉拿陆缜了。
“陆缜哪陆缜,你以为凭着自己当初立下的那点功劳就能一直骑在我头上么?你也太小瞧我们这些陛下身边人的作用了,近水楼台才能得月哪……”心里得意地想着这些,他便与正与一名神色肃然的绯袍老臣正面相遇。
见到来人,王公公却是不敢托大,赶紧躬身冲其行了一礼:“奴婢见过于阁老。”
这位正是如今的内阁首辅于谦了,见到王岳冲自己行礼问候,于谦也只是低低地应了一声,并没有多作交流的意思。本来他就对这个新近崛起,不断在京城里闹出事端来的大太监很有些不满,再加上身上有要事,自然更没空搭理对方了。
两人擦身而过后,王岳又有些羞恼地盯了于谦的背影一眼,但最终也只能把这口恶气憋在心里。于谦如今在朝中的地位与声望实在太高,可不是他一个宫里太监敢招惹的。至少在东厂抬头,他真正掌握足够的权势之前,他是不敢与这样一位数朝老臣为敌的。
心里带着气,让王岳的脚步更快,不一会儿就重新回到了司礼监,然后叫过了一名亲信,吩咐道:“你这就赶去东厂,让高当即刻派人尽快赶去蓟州把陆缜给我拿下了。”
“啊?”这名亲信有些诧异地盯着自家公公,陆缜可是卫诚伯,更是锦衣卫指挥使,岂是他们东厂的人想拿就能拿的?
王岳见他是这副吃惊的模样竟不见动弹,本来还有些恼火呢,但随即便明白过来,把脸一板道:“这是陛下的旨意,还不快去!”其实东厂那边知道内情的,但这位身在司礼监可不知道哪。不过王公公这么一说,他还是立刻就答应一声,赶紧就退出门去,匆匆赶往东厂传令了。
直到这名亲信远去,王岳脸上才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来,看来这一回陆缜是再难逃此一劫了!
“臣于谦参见陛下。”和王岳在路上遇到的于谦正是来见皇帝有事进奏。
虽然朱祁钰如今依旧是满心愤怒,但在面对这位朝中老臣时,还是按下了怒火,平心静气地道:“于阁老不必如此多礼,快,扶于阁老起来说话。”
边上的几名内侍赶紧上前把正跪在地上的于谦给扶了起来。在于谦谢过之后,皇帝才问他道:“于阁老这时突然来见朕可是出了什么要紧事么?”
虽然内阁成员平日处理政务就在皇宫之中,但他们也不是轻易就会来见皇帝的。一般来说,除非是遇到了重要的大事,又或是他们一时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他们都只会写条子过来请示天子。
于谦忙又施了一礼,这才道:“陛下,臣是因为刚接到一份来自蓟州的奏报,事关重大,才赶紧前来禀奏。”
“又是蓟州……”听到这个地名,朱祁镇额头的青筋就不觉突地一跳,随后又把脸一沉:“其实就算于阁老你不来报,朕也正打算待会把此事传与内阁哪。那陆缜胆子也太大了,居然就敢不经请奏朝廷而干出这等无法无天的事情来!此事朕是一定要严加处置的,哪怕他曾为朝廷立下大功,但这次所为也太无法无天了!”
“陛下说的是,那陆缜此番行事确实过于大胆,这可关系到我边关安危哪。”于谦也不禁附和地点头道。
皇帝一听,心下倒是一喜。于谦和陆缜之间的交情他还是很清楚的,这次还真有些担心对方在知道自己的决定后会维护陆缜的。但现在看来,似乎陆缜勾结朵颜部一事连于谦都看不下去了,也是完全站在自己这边的哪。
“于阁老果然不愧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不过你也别太气愤了,容易气伤了身体。朕已让东厂派人赶去蓟州将那勾结鞑子的陆缜给捉拿回京受审,到时候就由于阁老你来主审……”
皇帝正说着呢,却发现于谦脸上已露出了诧异之色,随后又施礼道:“陛下,陆缜他怎么就与朵颜部勾结了?臣怎么就听不懂呢?”
“嗯?你不是因为得知陆缜把粮食、兵甲等要紧资源交与朵颜部才赶来向朕奏明一切的么?”皇帝颇有些惊讶地问道。
于谦立刻就大摇其头:“陛下恕罪,此事断不可能。臣是刚接到了蓟州送到兵部的捷报,说是陆缜他居然出兵攻击朵颜部,将其聚集在城外的数万朵颜部众都给斩杀殆尽了。可朵颜部现在还是我大明臣属呢,如此做法实在极其不妥,这才前来奏禀。”
“你说什么?”皇帝差点就从御座上蹦起身来,满面惊讶地叫道:“陆缜他居然斩杀了数万朵颜部众?此事当真?”
看了一眼惊诧莫名的天子,于谦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刚才两人的对话完全是误会了。一个说的是陆缜勾结朵颜部,一个说的却是残杀朵颜部的事情哪。不过随即,他又反应过来道:“陛下,此事乃蓟州以六百里加急的形式送到兵部的,而且杀敌数万这等大捷可没人敢冒认哪。”
“怎……怎会这样?”皇帝有些无法接受地嘀咕了一句,这两件事情可完全是相反的哪,要是于谦所奏是实,那东厂怎么会报上这么个虚假消息来?
于谦倒是很快就明白了过来:“陛下,臣之前也对此一战多有疑虑,毕竟蓟州守军才刚破瓦剌军取得一场大捷。纵然再是精锐,也不可能在短短时日里再与朵颜部一战并又取得一场大捷。可现在看来,事情似乎是确实无误了。应该是他们以粮食兵甲作为诱饵麻痹了朵颜部上下,然后再出奇兵击之,方有了这一场大胜。”他不愧是兵部尚书,居然只从这点小细节上就把整场战事的经过给推敲了出来。
朱祁钰则继续一阵茫然,半晌后,才无奈地点头道:“原来如此,看来陆缜他是早有对朵颜部下手的意思了?可这朵颜部本是我大明臣属哪,他这么做可很是不妥了。”
“臣也深感如此,不过到底其中是不是还有什么内情,却不是臣在京城所能知晓了。”于谦忙又解释了一句。
与王岳不同,于谦此来自然是为了帮陆缜说话了。他在看到这份奏报后,就知道此事一定会惹来满朝哗然,更会有人借此大做文章,说陆缜滥杀无辜什么的。为了防止天子顺水推舟降罪陆缜,他才会早一步过来进奏,然后为陆缜争取一些时间和自辩的机会。
果然,皇帝在听他这么一说后,也露出了深思的表情来:“于阁老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那就赶紧召陆缜回京,问问他到底是个什么原因吧。”
“陛下圣明。”于谦见皇帝这么说了,总算是松了口气,这才在行礼后退了出去。
而皇帝在此之后又发了好一阵子的呆。因为接连的两个消息峰回路转地实在太快,竟让他都有些难以反应了。直过了良久后,他才突然想起一事,忙叫道:“来人!”
两名太监忙应声凑到了跟前:“陛下。”
“你们这就去传旨王岳,让他把东厂捉拿陆缜的人给朕叫回来!”皇帝赶紧下令道。
现在事情的真相已经清楚,陆缜并没有勾结朵颜部,更没有给他们什么粮食兵甲,要是东厂之人拿此罪名捉人,朝廷可就没法向边军将士交代了,他身为天子的颜面也就没地儿放了,所以得立刻把人给叫回来。
在两名太监离开后,朱祁钰又是一声叹息,这陆缜还真是个不叫人省心的哪,只是这么一来,这到底算是功劳还是罪过呢?
第984章
凯旋回京
三月十五日,踏着明媚的春光,陆缜终于回到了北京城。
他当然不是被东厂番子给押送回京的,事实上在皇帝得知事情真相,传旨王岳后,之前被派出京去捉拿陆缜的东厂人等就被紧急召回,这还让王公公着实更加恼火了好一段时间呢。伴他回来的,除了之前同去的锦衣卫一干下属之外,还有两千蓟州边军精锐,以及由杨震和清格勒亲自率领的数百锦衣卫好手。
之前东厂的突然行动自然是瞒不过锦衣卫耳目的,在得知他们居然敢向自家都督下手后,杨震等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不但再次出手教训了北京城里的东厂下属人等,而且还由他二人亲自带着下属好手出京接应,以防路上真出了什么差错。
至于那两千边军其实也并不完全是为了保护陆缜这一路的安全。虽然林烈是当地总兵,确有调兵大权,但他也不敢真把边军随便就往京城调派,这次来京城的两千精锐其实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押送数百朵颜部和瓦剌的俘虏入京献捷。
之前的两场大胜他们可不光只是杀敌,其实还是拿下了不少敌军俘虏的,如此大功,总是要拿些东西给朝中君臣看看的。不过,像迭速达这样朵颜部的首领却没留下几个,尤其是作为一部首领的迭速达,此时只有一颗头颅被石灰腌制后放在木匣里了。
在面对敌人时,陆缜从来就不会心慈手软,甚至手段还很是绝然。他很清楚迭速达这样的部落首领对朝廷意味着什么,要是自己把他活生生地带回来,恐怕以大明一贯以来优容敌人的习惯未必就会要了他的性命,甚至还可能因为他的花言巧语而把他送回去,那可就是送虎归山了。
哪怕最终朝中君臣没有糊涂到那份上,只是将其软禁在北京,也难保迭速达不会因为跟自己之间的仇恨而在将来干出什么事情来。陆缜必须杜绝一切威胁到自身和家人安危的可能,所以便在蓟州就让人把这些重要的朵颜部首领全给杀了个干净。如此一来,即便朵颜部还能留下一些人口,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也再也不可能闹出任何花样来。
看到矗立在前方的巍峨而又熟悉的北京城城墙时,陆缜才终于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来。经此一战,北方的边患也已彻底消除,今后自己应该就能消消停停地留在家里,多陪陪妻子儿女了吧。
当这数千气象森严的边军押送着蒙人俘虏进入北京城后,迅速就引起了满城瞩目,许多百姓闻讯之下都跑到了街边好奇而又兴奋地围观并讨论起来,一个个都对这些将士们充满了崇敬与钦佩。
这是多少年没有看到如此大规模的献捷了,尤其是当被押送来的俘虏还都是蒙人时,就更让人感到其中的可贵。
自太宗皇帝几十年前横扫漠北后,大明在北边边境上就一直处于被动,即便有所小胜,也不可能把一二十名俘虏千里迢迢地送来京城。而现在,看着那几乎一眼望不到头的蒙人队伍时,众百姓还是很受鼓舞的。
不知什么时候,街道两边突然就响起了一阵掌声和喝彩声。这让押着俘虏向前的边军将士心下也是一阵激动,他们坐在马上的身姿突然就比之前又挺拔了一些,目光也变得越发坚毅起来,这让他们觉着自己在蓟州城的战斗还是极有价值的。
坐在马车里看到这一幕的陆缜心下也是一阵高兴,这正是他努力去做这一切的原因哪。在回来之前,他就已经通过锦衣卫的密报知道了北京城里对自己的态度与算计。王岳与东厂里的人想算计自己,他倒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双方一直都是对立的,只要有机可趁,他们自然不会放过。真正让陆缜感到寒心的,是朝中许多官员对自己的态度。
那些自命清高的文官们在从内阁和兵部得知蓟州接连取得两场大胜后,第一反应居然是惶恐!不错,他们居然不是为边军和大明感到高兴,而是开始担心起林烈这样的边军将领会因此重新站上政治舞台,从而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
这可不是一两个人躲在自己府上所生出来的想法,而是不少人所达成的一致看法,甚至有人还当众直说此非朝廷幸事,只恐武人乱政。
陆缜其实也明白他们为何会生出这样的想法来,因为之前朝中文武之间还是平衡的,是靠着土木堡一战,之前居于高位能与他们分庭抗礼的武官勋爵们集体丧命,才给了文官以坐大的机会。此时的他们才刚开始享受高人一等的滋味,确实生怕这样的日子会出现变数。要是再过上几十年,等到文官彻底把持朝政后,就不会再担心武官会有崛起的可能了,当然该打压时他们还是会打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