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校对)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520

  一见天子哭泣,在场众人又是一阵心惊,纷纷跪倒在地,直说自己有罪。只有陆缜上前一步,劝慰道:“事已至此,人死不能复生,还请陛下节哀,以免伤了龙体……不然太子英灵不远,也不会心安……”
  这句话倒是有些效果,皇帝在看了一眼不远处太子的尸身后,脸上的痛苦之色不减,但总算收了些悲声:“是朕的错,朕就不该让济儿他当这个太子,不然他也不至于落得如此结果了……陆卿,你说朕今后该如何是好?”
  这话问得陆缜一愣,显然皇帝是伤心过度有些糊涂了,此等问题怎么能跟一个臣子说呢?这可是关系到天家传承的大事,自然只能由天子自己来拿主意。
  但既然皇帝都问出来了,他也只能回答:“陛下不必太过担心,您春秋鼎盛,过两年必有所出,到时再册立新的太子就是了。”
  “是么?”皇帝却满脸的犹疑,这些年来,他也没少纳后妃,可结果不还是只有朱见济一个儿子?其他妃子纵然有所出,也多是女儿,因为太子身子孱弱,继承人的问题都已成为他的一块心病了。
  在此问题上,陆缜也不知该怎么劝慰才好,只能又说了几句没多少用处的宽心话,随后又道:“陛下,以臣愚见您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将养龙体,莫要太过悲伤了。我大明江山,亿万黎民,以及臣等还需要陛下英明统御呢。”
  那些太医和太监此时也都明白过来,纷纷点头应道:“还望陛下以我大明江山社稷为念,好好将养龙体,莫要太过悲伤了。”
  此时的皇帝已经接受了太子夭折的这一事实,总算是能听得进些话了,便轻轻一叹:“朕知道了,朕不会弃你们于不顾的。”说这话时,他又想起了之前陆缜跟他说起的事情,便又道:“来人,去宫门处,把那些等候在外的臣子都宣进宫来吧。”
  “陛下……”边上的太监有些担心地看了他一眼:“您的龙体……”
  “朕没事,事情重大,不能再拖了。朕必须把眼前的这桩事情处置好了,才能安心在宫里歇养。”皇帝说着,拿手无力地往外一挥:“你们还不快去。”
  “奴婢遵旨。”一名太监赶紧磕了个头,这才匆匆退出门去,前往宣召那些官员进宫。
  直过了有半晌,一干臣子才有些狼狈地赶到了这东宫里来。本来他们心里还是很有些怨念的,好嘛自己这些朝廷重臣居然被挡在宫门外这许久,陆缜一个弄臣不但能随意带人入宫,而且很快又能获得天子的首肯,把他们也宣进宫来,双方地位差得也太悬殊了吧?甚至有人已经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待会儿一见到天子,自己就得直言相谏,让他改过才成。
  不过,在得知就在不久前太子突然夭折,天子又因伤心过度而一度昏厥的事情后,他们也就不敢再提这些事了,毕竟还是皇帝的龙体要紧,可不能再惹他动怒了。
  一进到寝宫,看到皇帝后,这些官员顿时呼啦跪了一地,纷纷叩首,直言自己有罪,又请天子节哀,保重龙体。
  见这些臣下还是体贴,皇帝本来有些悬起的心也算放了回去,便虚弱地道:“诸位爱卿都平身吧。这段时日里,朕因太子的病情所以荒废了朝政,幸亏有你们帮着分忧,朝廷才能运转自如。还望你们今后也能恪尽职守,朕的身子骨一时半会儿怕是好转不了了。”
  “陛下放心,臣等自当竭忠报效,不敢有丝毫懈怠。而且陛下乃当今天子,得上苍眷顾,料来只是小恙,用不了几日,便能彻底康复。”几名臣子赶紧回话道。
  在君臣就这么说了几句场面话后,眼看天子精神不济,才由陈循进奏道:“陛下,如今有武清侯石亨擅作主张,竟率两千边军赶来京城。此事本朝几乎从所未见,臣等不知该如何处置,还望陛下示下。”
  “此事朕已从陆卿这里得知了,这个石亨他确实太也无法无天了些,此事定要好好整治才成。不知各位爱卿可有良策么?”皇帝强打起了精神来,看着面前的群臣问道。
  “这个……”这些臣子顿时面面相觑地,却没能说出个对策来。
  别看他们这些日子叫得挺凶,口口声声说要治石亨的重罪,其实他们心里也没底,更没能拿出个妥当办法来。毕竟他们所面对的可是手握边关军权,向来嚣张跋扈,又带了两千精锐而来的石亨,对方可不是那些没有兵权的寻常武官。
  半晌后,才由于谦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先闹清楚石亨此来的目的何在,若他确实没有不臣之心,倒也不必太过苛责。他终究只是个粗鲁的武人,或许考虑得不够周全,所以才会犯下如此错误。而且这些年里,他也为朝廷立下过不少功劳,朝廷总不能因为这一事就对他下手,那会寒了众边军将士之心的。”
  其他那些人在略作考虑后,也纷纷表示赞同,确实这算是如今最为稳妥的一个对策了。当然,要是天子无恙,他们其实是可以更强硬些的,但现在嘛,只能略作让步了。
  皇帝此时心里乱得很,当然不可能把问题想得很透彻,略思考了下,也举着这个办法不错,便点头道:“那就照于卿你的意思办吧。就给石亨下一道旨意,问问他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陛下圣明。”几名臣子忙赞了一声。
  皇帝点了点头:“那不知哪位爱卿能代朕去问问石亨呢?”说着,他的目光便在众人的脸上一扫而过。
  面对这一问题,本来还满面忧国忧民之相的这些官员顿时都低下了头去,几乎都没人敢抬眼和皇帝的目光相接触了,场面顿时就是一冷……
  
第804章
烫手的任务(下)
  别看这些官员对石亨此番带兵入京之举很是不满,就快要对他喊打喊杀了,可其实这并不能掩盖他们对其的忌惮之心,他们可没胆子直接杀到石亨面前去,顶着数千边军的压力来斥责他的种种不法行径。
  所以当天子问出谁肯去传旨责问时,几名臣子便都低下了头,不敢出声,生怕被皇帝点到了名去冒险。而他们的这一反应自然也清晰地落入到了朱祁钰的眼中,让他心中又是一阵失望与不是滋味儿。
  看着天子如此神色,于谦心下便是一阵歉然,略一踌躇后,便毛遂自荐道:“陛下,不如就让臣走这一趟吧?”
  皇帝还没开口呢,陈循和高谷两名阁臣已经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不可!”顿了一下,两人对视一眼后,才由陈循继续道:“于大人身为兵部正堂,身负重任岂能自降身份地前去见那石亨?何况,要是石亨他果有不臣之心,一旦于大人去了有什么损伤,可就是朝廷的大不幸了。”
  “是啊,于大人在我京营将士里向有威望,朝廷还指着他提振士气呢,绝不能冒险去见那石亨。”高谷也附和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说法倒真叫于谦不好坚持自己的看法了,只能闭口不言。而天子则是面色一沉:“那还有比于卿更适合的人选么?”
  “臣举荐一人,他无论身份还是胆识都足以担当如此重任。”陈循说着,便看了一直站在边上,也没说什么话的陆缜:“那就是陆大人了!”
  “陆卿?”皇帝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也把目光落到了陆缜身上:“你可愿意为朕分忧哪?”
  陆缜面上闪过一丝错愕来,他是真没想到自己好心把这些官员给请进宫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刚才他们还口口声声说去见石亨有多么危险,这一转眼就把自己给推出去冒险了。但在天子殷切的目光下,他如何能推辞呢,所以在略作迟疑后,他还是抱拳躬身:“只要能为陛下办事,臣万死不辞,更别提只是去向石亨传一道旨意了。”
  “好,陆卿果然没有让朕失望。”皇帝见他一口应下此事,顿时露出了欣然之色。而其他那几名官员也纷纷夸赞起这个之前总被他们弹劾针对的锦衣卫指挥使来:“陆大人果然是尽忠国事之人,有你跑这一趟,我们便可放心了。”
  “不过……”陆缜却没有理会这些人的吹捧,只是顺着自己的心思说道:“臣希望陛下能允准一事。”
  “你说。”
  “臣希望朝廷能从国库里拨出些银子和酒肉来,作为犒赏边军将士的物资,如此才能稳定军心。”陆缜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对此,无论皇帝还是那些官员都不会不准,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便答应了下来。只有于谦,此时却有些担忧地看了陆缜一眼,别人或许早已忘了陆缜和石亨之间的恩怨,他却没忘。现在让陆缜去见石亨,可着实有些危险哪。
  但既然皇帝都定下了主意,陆缜本人也没有反对,于谦自然也不好提出异议,最终只得忧心忡忡地暗叹了口气。
  既然事情已经有了着落,宫里又出了这等事情,这些臣子当然不好继续留下,所以便在又劝慰了天子几句后,纷纷行礼退了出去,陆缜因为身份的关系并没有与他们走在一处,略拖后了一些。
  知道接下来自己将要去和石亨这个老对头打交道,陆缜心里也有些含糊,一面走着,一面琢磨着该如何行事,不知不觉间脚步就更慢了几分。本以为等自己走出宫门时,那些官员应该早就离开了,不料刚到宫门前,就瞧见了那里居然还停着一顶官轿,随后才发现,于谦还负手站在那里,显然是在等着自己。
  此时,天空还飘着雨,虽有下人为他打着伞,但于谦的官服还是早就被雨水给湿透了。但即便如此,他的身姿依然挺拔,完全没有一点狼狈的样子,看到陆缜出来,脸上还露出了一丝笑容来。
  陆缜见状,赶紧上前见礼:“不知于大人你等着要见下官,所以走慢了几步,还望见谅。”
  “善思你言重了,真正要道歉的是本官才是。”于谦忙虚扶了他一把,这才面带惭愧之意地说道:“是我因为对锦衣卫的成见,所以连带着也看轻了善思。直到今日,我才知道陆善思一直都是原来的那个你,从未有任何的改变。只要是能为朝廷办差,从没有任何顾虑。还望你莫要怪我哪。”说话间,他便郑重其事地弯腰拱手行下了礼去。
  陆缜先是一呆,随后才反应过来,赶紧上前一把,托住了于谦弯腰的动作:“大人这可折煞下官了,我可受不起您如此重礼。”对于谦,他只有尊敬而没有任何一丝的埋怨,即便不提其在历史上的功劳与大名,光是这些年来共事同朝的所见所闻,就足够让陆缜对他崇敬有加了。
  于谦听他这么说,又看出他此番言行都是发自真心,在欣慰之余也就顺势直起了身子来。但随即,他又暗暗地叹了口气:“不过善思你应下此事终究还是有些太过冒险了,早些年你与那石亨可是结下过不小怨仇的,你若去见他,恐怕……”
  “大人说的是,其实下官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之前才没有自请接下这差事。但既然陛下有用到我的地方,我身为臣子又怎忍拒绝呢?”陆缜坦然说道。
  “你……”面对这样的说法,于谦是真不知该如何评说才好了。片刻后,他才又道:“那你可想好如何应对石亨及他手下那些骄兵悍将了么?”
  “现在还没有定下主意。不过有一点下官还是可以断定的,那就是石亨其实并没有不臣之心,至少这一回,他还没有胆子真敢在京城闹出什么乱子来。”
  “哦?何以见得?”于谦忙问了一句。
  “因为他来了,虽然带了两千边军前来,看着好像声势不小,其实这反倒体现出了他心中的胆怯。正因为他觉着此来京城凶多吉少,生怕朝廷会治他之罪,所以才会带着两千边军来给自己壮胆。其实我北京有京营十万精锐,难道还会被这区区两千人马给吓倒么?当初也先的十万大军都没能攻下京城,他石亨又何德何能?
  “另外,若他真有不臣之心,接到这道调令时也大可推诿一番,甚至是不作理会,又何必非要冒这等险跑来京城呢?所以下官可以肯定,此番石亨他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还勾不成什么威胁。
  “既然他不敢真干出什么出格之举来,我去见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毕竟我可是代表陛下,代表朝廷前去犒赏边军,问话于他的,他和手下诸军怎敢对我下手?”
  这一番分析倒是鞭辟入里,听得于谦连连点头:“你说的倒也与我所想差不多,此番石亨应该不敢乱来。不过你去见他还是要尽量小心些,切莫因一时之快而把他激怒了。”
  “大人说的是,这点分寸下官还是有的。”陆缜忙应了下来。
  就在于谦打算就此别过时,陆缜突然又道:“大人,有句话下官如鲠在喉,实在不吐不快。”
  “哦?却是何事,你只管直言便是。”
  “其实对于这次朝中那些位大人的做法,我是很有些不以为然的。”陆缜正色道:“在查明石亨确与徐有贞等人有所勾结后,他们就不该只是不痛不痒地加以弹劾,而是应该让陛下,让朝廷迅速治其重罪,然后将其就地免职,拿捕入京才是。而不是像今日般只胡乱寻个理由来让其入京述职。如此做法,一来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即便之后真拿下了石亨也未必能叫人心服;二来反倒弱了朝廷的声势,让边军小看了朝廷。”
  于谦听了这一番解释,又仔细一想后,也不禁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其实本官早前也觉着他们这么做有些太过小心了。奈何当时朝中上下,包括陛下都是这么个主意,我也不好苦劝……”
  陆缜苦笑一声:“所以等到石亨他正式入京述职后,如何处置他还足够让朝中大人们感到头疼呢,希望到时候他们能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行事上能果决一些吧。”
  对此,于谦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陪着一笑,然后才与陆缜告辞分别。
  看着钻进轿子,缓缓而去的于谦,陆缜又吐出了一大口的浊气来。其实他心里还有一个更深的顾虑没有说出来——今年已是景泰七年,而在他的记忆里,正是这一年,发生了那场改变大明朝历史走向的夺位政变。
  在这场风暴里,石亨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本来他以为因为自己的努力,已经改变了历史走向,毕竟那徐有贞已被罢官流放,石亨也一直都身在边地,根本没有发动兵变的可能。可现在,那些朝臣居然就把此人从大同调了回来,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变数可就不好说了。
  “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一切还能挽回吧……”陆缜口里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说道。
  
第805章
侯爷与都督(上)
  时雨终歇,已略显火辣的日头高悬天空,让京畿一带的气候越发接近于夏日。
  此时,一支两千多人的军队正缓缓行进在通往北京的官道之上,这是一群虽衣甲不甚鲜明,却浑身都散发着肃杀之气,让人望而生畏的百战之师,虽只是这么平常地在道路上走着,却已叫寻常百姓在心惊之余纷纷走避道旁,拿异样的目光打量着他们了。
  石亨策马按辔地走在队伍中间,顾盼自雄地看着周围百姓那忐忑敬畏的目光,心里就是好一阵的得意。这或许也算是衣锦还乡了,想到当初自己在京中被人排挤奚落时的难处,此番回京自然是要把威风都抖起来了。至于传回来的,关于朝中官员弹劾他的种种说法,他是全不放在心上,从他决定带这些精锐赴京开始,就已经不再顾虑那些酸腐之人的言论了。
  就这么耀武扬威地又行了一程后,便有头前探路的斥候快马奔来禀报道:“大将军,再往前十里便是北通州地界,今日是否就在此处扎营?”
  石亨抬头看了看渐渐往西偏去的日头,思忖了一下后,便点头道:“这样也好,还能让京城那里有所准备,就在北通州歇息一晚,明日再直接入京。你们这就去给那里的知州传令,让他准备好我大军的口粮和驻地,不然本侯可饶不了他!”
  这话一传出,顿时就引得周围那些军卒一阵叫好。要知道这一路而来,他们其实过得并不舒坦。那些途经的州县一看到竟有这许多兵马过来,都吓得紧闭城门,只有少数几个官员送了些酒肉过来犒赏,晚上更是多驻扎于野外,这让本打算跟着自家将军来京城享福的军卒心里大不是滋味儿。
  现在,将军他终于开了窍,肯为大家谋些好处,对将士们来说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欢喜的笑容。不过这些头脑简单的军卒可不会去细想石亨为何会在临近北京城后才跟地方官府提出要粮要地的无理要求,还只当是大将军他终于能体恤大家伙了呢。
  这军队的士气一高,赶路向前的速度又比之前要快了一截,日头都还没沉下去呢,他们便已来到了通州城下。看着那低矮的城墙,和几乎不设防的城池,不少将士眼中甚至都露出了鄙夷之色来,这等城池要是设在北边,恐怕早就被不断南犯的鞑子给屠城无数次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5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